『壹』 有關古羅馬和波斯帝國戰爭的電影
1. 《斯巴達300勇士》:導演扎克·施奈德,主演傑拉德·巴特勒和琳娜·海蒂。這是一部動作、歷史、戰爭和奇幻題材的電影,製片國家為美國。影片講述了波斯帝國國王薛西斯一世率領大軍進攻希臘,斯巴達勇士在溫泉關英勇抵抗的故事。300名斯巴達壯士雖然全部陣亡,但他們的英勇行為激發了希臘全國人民的鬥志,最終成功擊敗了波斯大軍。
2. 《角鬥士》:導演雷德利·斯科特,主演羅素·克勞和傑昆·菲尼克斯。這是一部劇情、動作、歷史和冒險題材的電影,製片國家為英國和美國。影片講述了一位古羅馬將軍在權力斗爭中失去一切,最終成為奴隸和角鬥士,他在競技場上為了生存而戰,同時也成為了羅馬帝國滅亡的導火線。
(1)將斯巴達戰爭的電影擴展閱讀:波斯帝國是伊朗歷史上一系列大一統朝代的統稱,每個朝代都被稱為波斯帝國,國號沿用了兩千多年。伊朗歷史上有三個波斯帝國,分別是阿契美尼德王朝、薩珊王朝和薩非王朝。為了區分,分別稱為波斯第一、第二、第三帝國。
『貳』 求最好看的戰爭片
1、《斯巴達300勇士/300士》片名:300
譯名:斯巴達300勇士/300士
導演:扎克·斯奈德(Zack Snyder)
主演:傑拉德·巴特勒(Gerard Butler)
琳娜·海蒂(Lena Headey)
羅德里格·桑托羅(Rodrigo Santoro)
大衛·溫漢姆(David Wenham)
類型:動作/冒險/歷史/戰爭/劇情
片長:117分鍾
公元前四百八十年,波斯國國王王薛西斯一世(羅德里格·桑托羅)統率五十萬大軍(號稱500萬之眾)、戰艦千餘艘,大舉進攻希臘。並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不可一世的薛西斯一世還向希臘各城邦發出勸降書,希望小邦們不戰自降。這其中自然也包括斯巴達城。結果,薛西斯的使者在眾多希臘人的反抗熱潮中吃盡了苦頭。此時,為了抵禦強敵,勇猛的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斯(傑拉德·巴特勒)親率由各處集結而來的希臘聯軍約七千人,率先趕到溫泉關,扼守住地勢險要的關隘之地。
另一方面,已經在激烈的海戰中消耗甚大的波斯軍隊,顯然已經無法在兩天內在陸戰中組織起什麼強烈的攻勢,因此,兩軍的短兵相接並未一觸即發。但兩天後,狡猾的薛西斯派遣一支精銳部隊偷襲關後,措不及防的希臘守軍很快就被擊潰。為保存實力,列奧尼達斯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命令希臘聯軍的主力迅速撤退,以保存實力。自己親率三百名斯巴達勇士殿後。與洶涌而至的數萬波斯軍展開了血腥的殊死搏鬥,最終,這三百位勇士全部戰死,也讓波斯軍隊在攻破溫泉一戰中關付出了兩萬人死傷的慘痛代價……
2《鍋蓋頭》描寫海灣戰爭美軍狙擊手的故事
3《第九突擊隊》俄羅斯最新戰爭片,一隊新兵在阿汗 戰場上上演生存與死亡的悲歌
4《大偷襲》05年8月推出,描寫二戰時,美軍營救菲律賓日本集中營戰俘的故事。喜歡看打小鬼子的朋友不能錯過。
5《天國王朝》美國電影似乎很少涉及中世紀十字軍東征的題材,這次,我們大英帝國的一個鐵匠,陰差陽錯的來到被基督徒佔領的耶路撒冷,沒享受幾天好生活,就趕上了強大的撒拉丁軍隊的攻擊,漫天的投石車發射的飛彈,瘋狂的彎刀駱駝部隊,我們的鐵匠如何力挽狂瀾呢?
6《風語者》又是一部打鬼子的片
7《士兵宣言》根據小說改編的越戰影片
8《全金屬外殼》庫布里克的經典越戰片,十分精彩
9《深入敵後》美飛行員在前南斯拉夫的故事
10《無人地帶》波斯尼亞戰爭電影,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桂冠
11《兵臨城下》前蘇聯頭號狙擊手與德國狙擊手學校的校長之間會有什麼故事呢?看過就知道。
12《珍珠港》精彩特效下美國愛國主義與浪漫激情
13《U-571》海戰的經典,無論後來專家找出該片的多少錯誤,可影片的質量與娛樂效應卻一點不差
14《核艇風暴》因為錯誤的密碼來電,一場核戰爭幾乎要打響
15《K—19寡婦製造者》這艘核動力潛水艇沒有因為指揮官換成哈里森福特而變的吉祥,寡婦製造者真是名副其實。
16《獵殺紅色十月》老007蕭恩·康納利搖身一變成為了前蘇聯最先進潛水艇的指揮官,帶領一干將領叛逃蘇聯,發誓要享受資本主義的繁華……
17《太陽淚》美國大兵潛入非洲中部去營救國際紅十字會的官員,有點看頭。
18《哈特的戰爭》德國集中營裡面發生的一件事,見證了英雄的慷慨悲歌。
19《勇敢的心》蘇格蘭的民族英雄在這部電影的形象如此高大,那臨死前的一聲「自由」,震懾人心
『叄』 十部最火爆的戰爭電影
十部最火爆的戰爭電影:《斯巴達三百勇士》系列、《勇敢的心》、《征服1453》、《賽德克巴萊》、《兵臨城下》、《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孤獨的倖存者》、《太陽淚》、《血戰鋼鋸嶺》。
1、《斯巴達三百勇士》系列
這是近年來拍得相當好的一部電影,它不但真實反映了二戰日軍的殘酷,也反映了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一個真實的感動千萬人的真實人物。
『肆』 斯巴達的戰爭過程
爭霸希臘
波斯戰爭後,斯巴達為了與雅典爭奪霸權,因此統率其主導的伯羅奔尼撒聯盟與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進行了伯羅奔尼撒戰爭。這場戰爭從前431年一直持續到前404年,其中雙方幾度停火,最後斯巴達獲勝。但雙方均打至筋疲力竭,結果斯巴達在稱霸希臘不久後便被新興的底比斯打敗,其後再被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從此走向衰亡。
伯羅奔尼撒戰爭(Πελοποννησιακός πόλεμος)
斯巴達憑借強大的軍事力量,不斷實行對外擴張。公元前590年,斯巴達進攻提吉亞,經過30年戰爭,提吉亞終於被迫成為斯巴達的「盟邦」。如遇戰爭,提吉亞必須向斯巴達提供兵力參戰。公元前546年斯巴達進攻亞哥斯,奪取了塞里亞提斯平原,迫使亞哥斯放棄了在伯羅奔尼撒半島東北部的霸權。從此在斯巴達武力威脅下,除亞哥斯、阿卡地亞北部和阿卡亞以外,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各邦都接受了斯巴達的領導,組成了伯羅奔尼撒同盟,其中包括科林斯、西息溫和麥加拉。
這個同盟被希臘人稱為「斯巴達人及其同盟者」,充分表明了斯巴達在這個組織中的霸主地位。同盟規定斯巴達有權召集會議,其決議雖須經大多數入盟國同意後始能生效,但實際上由斯巴達操縱一切。同盟還規定對外作戰時,各邦必須提供一定兵力和軍費,由斯巴達指揮。伯羅奔尼撒同盟是斯巴達控制加盟城邦的一種形式,憑借這個同盟,斯巴達常常干預希臘各邦的內政,充當了維護希臘貴族政治的堡壘。
波希戰爭(μποέμ παράδεισος πολέμου)
斯巴達人的驍勇善戰。在溫泉關戰役,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一世以其本國精兵300人、700名底比斯人和6000名希臘各其它城邦的聯軍,在溫泉關抵擋了數量上遠遠超過他們的波斯軍隊,長達三天,使得波斯軍隊在頭兩天不得寸進,並且死傷慘重。但在第三天,一個希臘當地的居民背叛希臘陣營,帶領波斯軍隊沿著山區的小徑繞到希臘聯軍的後方,見此列奧尼達解散了希臘聯軍,留下300名斯巴達精兵與700名底比斯志願軍墊後。在經過一番激烈廝殺後,墊後的志願軍全軍覆滅,但成功阻慢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所統率的大軍前進,結果最後希臘戰勝了波斯,斯巴達人應記一功。有關300士兵戰勝波斯大軍的歷史,華納電影公司在2007年將有關歷史改編拍成了電影《斯巴達300勇士》。不過為了顧及電影效果的關系,和史實會有出入,包括人物造型等。
一部弗蘭克米勒的漫畫已經拍成電影,2007年3月9日上映,已公布預告片。影片片名叫做《斯巴達300勇士》,國內翻譯作《300斯巴達勇士》。故事講述的是公元前480年,波斯人入侵希臘,300名斯巴達士兵前往軍事要塞溫泉關,與百倍於己的侵略者展開血戰。波斯人大兵壓境,斯巴達將士泰然自若,浴血會戰3日後,以斯巴達王列奧尼達斯為首的勇士們全部壯烈犧牲。預告片開始時候斯巴達國王吼出的那句話並不是:「Tonight,we die in HELL!」。一個國王當然不可能在鼓舞戰士的時候說我們今晚會死在地獄里。他說的是:「Tonight,we DINE in HELL!,今晚,我們在地獄用餐!效果如同《黑客帝國3》裡面人類對機器的進攻進行防守前機械隊長說的一樣:If we have to give our lives to these bastards,we give them HELL before we do!。
薩拉米斯海戰(Σαλαμίνα ωκεανό πολέμου)
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戰役。公元前549年,波斯一代英雄居魯士統一伊朗高原。並滅亡了剛剛興起不久的新巴比倫王國。雖然後來波斯發生內亂一度衰敗,但到了大流士一世統治時期,在大流士一世強有力的王權下,帝國疆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最終發展到東到印度河流域。西包括埃及,西北到達歐洲巴爾干。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疆域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波斯統治者被自己的赫赫武功所鼓舞,將目光投向了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對手,也是歐洲文明的代表——希臘。從大流士一世到薛西斯,始終夢想征服西方文明的象徵——希臘。於是就有了漫長的希波戰爭。
波斯人的進軍並不順利。波斯帝國第一次對希臘的遠征,在馬拉松戰役中被希臘雅典擊敗。使大流士一世抑鬱而終。而作為他事業的繼承者的他的兒子薛西斯,繼承了他父親的未盡事業。發動了第二次遠征希臘的戰爭。
波斯的第二次遠征希臘
作為波斯統帥的波斯王薛西斯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備。波斯本來沒有海軍,但在征服地中海沿岸的腓尼基和埃及以後,波斯人組建一支強大的艦隊。同時,和當時地中海的海上強國迦太基結盟,讓他們牽制住義大利西西里島上的希臘城邦西拉丘斯。另外,在劃分歐亞的赫拉斯滂海峽〔今達達尼爾海峽〕修建了兩座浮橋。在色雷斯境內沿路建立多個後勤基地。在波斯帝國強大的武力威懾下,眾多希臘城邦國家投降了侵略自己的波斯帝國。更派兵派船參戰。公元前480年,薛西斯自小亞細亞起兵50萬,經赫拉斯滂海峽進入歐洲,通過色雷斯和馬其頓,開始遠征希臘。
作為交戰另一方的希臘,當時處於城邦格局狀態。當時懾於波斯的強大武力,大部分北方希臘城邦國家紛紛投降。只有希臘兩個最大的城邦國家雅典和斯巴達和其他少數城邦決定聯合抵抗波斯的入侵。
在陸地戰場,斯巴達王列奧尼達親自率領本國精兵防守希臘的第一道防線——溫泉關。列奧尼達和他的希臘勇士們面對數百倍與自身的敵人毫不畏懼,拚死抗擊,使得波斯軍隊在頭兩天沒有絲毫進展,而且傷亡慘重。但在第三天,一個希臘的叛徒引導波斯軍隊抄小路進攻列奧尼達的後方,而防守後方的希臘城邦盟軍未做任何抵抗就逃跑。導致列奧尼達腹背受敵,面對如此危局,列奧尼達下令讓伯羅奔尼撒半島的軍隊先撤,而自己則和300名斯巴達勇士死守溫泉關,在經過一番激烈廝殺,斯巴達全軍覆滅。斯巴達勇士雖然戰敗,但他們英勇的事跡流芳千古,被歷代希臘人所傳頌。而更重要的是,希臘軍隊在溫泉關對波斯軍隊頑強的阻擊為盟軍雅典的海軍展開和後方希臘民眾的撤離爭取到了極其寶貴的時間,因此,沒有斯巴達勇士在溫泉關對波斯的頑強阻擊,很難預料後來戰局會是如何。
斯巴達勇士的殊死抗擊為盟軍雅典軍主帥特米斯托克利斯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波斯軍雖然在溫泉關戰後速佔領了希臘三分之二的土地,但當他們進入雅典城時,卻發現雅典只剩下一座空城,全城居民早已撤走,結果波斯軍只得焚城以泄憤。
希臘陸軍雖然失敗,但海軍主力沒有任何損失。公元前480年9月,在希臘海軍統帥特米斯托克利斯指揮下,雅典300多艘戰艦在薩拉米灣集結。薩拉米斯島位於希臘半島和波羅奔尼撒(半島之間,東面和希臘半島僅僅相隔一條海峽。薩拉米斯海峽曲折狹窄,最寬闊的地方不過兩公里,當時屬於雅典領土。
公元前480年9月,希臘海軍統帥特米斯托克利派人假裝逃兵,向波斯王薛西斯謊稱雅典艦隊內訌,應即時出兵,薛西斯當即上當,下令波斯海軍全部600多艘巨型戰艦駛進海灣。薩拉米斯海戰正式打響。
波斯王薛西斯親臨戰場督戰,准備親眼目睹這偉大的時刻。當時的波斯戰艦普遍高大,屬於大型戰艦。而希臘海軍戰艦通常有三十五米長,寬五米,艦艏有金屬包裹的沖角。戰艦平時使用風帆航行,戰斗時收帆放槳,以求速度和機動性。有槳手170名,水手15名,軍官5名,以及士兵15到20名,士兵裝備弓箭和標槍,希臘海軍戰艦追求的是高機動性。通常遠用弓箭標槍射擊,近則以艦艏沖角撞擊敵艦。這成為其後幾百年中海戰的主要戰術。
交戰地域薩拉米斯海峽入口處被薩拉米斯島阻擋,造成水道狹窄,波斯巨型戰艦由於體積龐大笨重,一次只能通過幾十艘,這使波斯海軍被迫採用軍事家最忌諱的添油戰術,逐次投入兵力。波斯艦隊排成幾個縱列進入海峽。這時正值漲潮,海峽內暗流涌動,波斯巨型戰艦尾大不掉,很難控制方向。還沒等波斯戰艦們向左調轉船頭,等候已久的希臘艦隊就如離弦之箭一般沖了上來。
此時進入海峽的波斯戰艦大約只有一百多艘,而希臘聯軍有三百七十艘戰艦,形成以眾擊寡的局面。波斯艦隊最外圍的戰艦橫向面對希臘戰艦的沖擊,幾乎全部被撞沉,這樣後面的波斯戰艦才終於轉過身來,和希臘艦隊絞殺到一起。薩拉米斯海峽狹窄的水面上擠滿了戰艦,交戰雙方都很難移動,這時雅典戰艦上的重裝步兵開始發揮作用,他們運用接舷戰戰術,紛紛爬上敵艦和波斯士兵格鬥。波斯戰艦上的士兵基本是弓箭手,根本無法抗擊身披重甲的雅典步兵的凌厲攻擊,往往十幾個雅典步兵就能夠毫不費力地制服一艘敵艦。沒有被佔領的波斯戰艦紛紛掉頭逃跑,但都被接踵而至的後續艦隊堵住迴路。而此時海峽外面其他波斯戰艦並不知道海峽裡面的戰況,依然爭先恐後地向海峽里沖擊,希望在他們的國王薛西斯眼前表現一番。與是出現了這樣一種局面——波斯海軍在海峽里被消滅一批,再進來一批,再消滅一批,再進來一批....如此循環往復,直到全軍覆沒。
薩拉米斯海戰,希臘聯軍海軍損失約四十艘戰艦,波斯人的損失沒有詳細記錄,史學家普遍認為超過六百艘,而人員傷亡數萬。而當時波斯帝國參戰的艦隊一共只有六百艘。這就表明波斯海軍已經全軍覆沒!戰後,波斯戰艦的殘骸和溺斃的士兵被海潮沖到薩拉米斯島對岸海灣里,在幾公里長的海灘上堆積如山,讓人觸目驚心。此戰以後,波斯海軍一蹶不振,將愛琴海的制海權拱手相讓。
波斯軍隊在薩拉米斯海戰中的失敗,使波斯徹底喪失了在愛琴海的制海權,由於是遠離本土的跨海遠征,波斯王薛西斯極其害怕被希臘海軍切斷他與本土之間的聯系造成全軍覆沒。於是立即率領波斯軍撤離希臘。至此希臘取得第二次希波戰爭的勝利。
前479年,波斯王派大將統率50000大軍最後一次遠征希臘,斯巴達統率伯羅奔尼撒半島聯軍共三萬與波斯陸軍在希臘普拉提亞進行決戰,此戰希臘聯軍擊斃了波斯大將,波斯軍大敗,最終撤回東方。同年,以雅典為首的希臘海軍反攻波斯,攻入小亞細亞,攻佔了地中海進入黑海地區的咽喉拜占庭。原先臣服與波斯的小亞細亞諸希臘城邦紛紛脫離波斯的統治。公元前478年,波希戰爭以雙方簽訂卡里阿斯和約而告結束,波斯帝國從此承認小亞細亞之希臘城邦的獨立地位,並且將其軍隊撤出愛琴海與黑海地區。波斯帝國由此走向衰敗。
公元前480年爆發與波斯和希臘之間的薩拉米斯海戰,是整個希波戰爭的轉折點。在此以前,希臘方面始終處於防守地位。此戰後希臘轉入全面反擊。並最終將波斯擊敗。而這一切都是因為薩拉米斯海戰的勝利。
斯巴達人信仰的神是赫拉之子戰神阿瑞斯,阿瑞斯也被稱作是軍神,這也和斯巴達人好戰、殘忍的習慣有很大的關系。斯巴達人和馬其頓人都認為自己有大英雄赫拉克羅斯的血統,電影《斯巴達300勇士》中也出現過講述這個血統的台詞。在PS2游戲中《戰神》阿瑞斯被斯巴達人「奎托斯」殺死而成為了新的戰神,所以在現代的很多斯巴達迷中,有相當一部分也把「奎托斯」當作是斯巴達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