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法治系列微電影主題

法治系列微電影主題

發布時間:2025-09-01 08:23:35

⑴ 法治微電影觀後感

觀《法制教育片》觀後感
很久很久以前,聽到一個關於少年犯的故事,非常悲慘。曾以為那隻是故事,離我很遠很遠。今天,在校領導的組織安排下,我們全校師生觀看了法制教育片,才知道,故事裡的事,離我們很近很近……
法律,離我們並不遙遠!它不是一個抽象的名詞,不是一個漂渺的概念。它如此真實,無處不在,觸手可及!財產糾紛,故意傷害,過失殺人,侵權,遭遇假貨維權……
法制教育片里的少年,也曾是祖國的花朵,也將是祖國未來的棟梁。然而,有些花兒枯了,有些棟梁朽了。為什麼,為什麼?說來讓人扼腕長嘆!那些擁有大好前程的少年,有的只是一語不合,便抄起刀子,舉起拳頭,狠狠地揮向朋友,同窗。其實,他們之間,並沒有不共戴天之仇。僅僅因為話不投機,便闖下大禍,失去自己大好前程,真不值啊!
想到這里,我不禁想起前一段時間鬧得網上網下沸沸揚揚的葯家鑫事件。葯家鑫要是懂一點法律知識,以他的智商,是很容易在賠錢和償命之間作出選擇的。可惜,他枉為大學生,居然一點法律都不懂,唉!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必須做的,就是把握好今生今世,不去浪費自己的生命。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給的,我們沒有理由傷害它!如果我們做了錯事,失去了自由,甚至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那麼,我們的父母,將是天底下最最傷心的人!我從網路上看到,葯家鑫的媽媽已經患上了抑鬱症,生不如死,多麼可憐的母親啊!
每一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一旦鑄成大錯,悔恨,自責,毫無用處。因為,世上沒有後悔葯可買。很多時候,犯罪只是一時沖動,如同法制教育片里的那些孩子。所以,當我們遇到矛盾,火冒三丈的時候,一定要抑制住自己的沖動。切記,沖動是魔鬼!
同學們,讓我們自尊自愛,慎重交友,並且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做一個知法,懂法,依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我祝願,藍天之下,所有的青少年,都能健康茁壯的成長!
我祝願,陰暗骯臟的監獄里,永遠都不會有青少年那稚嫩的身影!

⑵ 觀後感《岔路口》

今天,在黨組織的號召下,我觀看了2016年湖北省法治微電影的系列獲獎作品,其中讓我最有感觸的是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製作的微電影《岔路口》。這部影片講述的是某建築國企商務部新調入的招標主管張明在會見完競標商後接到了弟弟打來的電話,被告知母親重病急需手術費,同時改電話業被競標商王老闆聽到。面對巨額手術費,張明經濟能力有限,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接受了王老闆的自主。知道真相後,張明主動向單位主任坦白,願意接受責罰。在情感與職責,誘惑與法律的岔路口上,張明最終選擇了正確的方向,堅守住法律的底線。
弗羅斯特的《未選擇的路》一書中有一句話我很喜歡,「黃色的樹林里分出兩條路,可惜我不能同事去涉足。」其實,這句話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我覺得他寫的很真實,很能引起共鳴。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們常常站在岔路口上徘徊,猶豫該選哪條路。電影主人公張明也不例外,在得知王老闆自主了自己兩萬塊時,他也在猶豫,是神不知鬼不覺的接受了還是坦白一切,做一個清白的員工。幸而他最終選擇了正確的道路。在生活中,我們也常面臨這樣的岔路口。是作弊拿高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還是全靠自己問心無愧?是遵守紀律誠實守信還是滿口謊言不擇手段?在這些種種岔路口面前,我們應當站在正義的一邊才是正確的選擇。要在法治的監督下清白做人。
主人公張明最後的一段話說的很對:「人生的道羨和路上,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有困難,有誘惑。每一次的選擇都是一次考驗,每一次的考驗都決定著我們的前途和命運」。這樣的考驗每個人都會遇到,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會做出同樣的選擇。現今社會法制教育雖然已經深入開展,但是任然有許多人枉顧法律作出有害社會有害他人之事。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們應當加強自身法制建陸毀設,身體力行,在約束好自身的同事,也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和影響其他人。如此法治教育才能發揮更大效力,社會才能更加和諧。
人生道路上岔路口何其之多,在各種困難和誘惑面前,要想少走彎路、不選錯路,唯有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僕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守法不受外物兄悉盯所擾,浩然正氣方可長存於天地之間。

⑶ 微電影發展歷史

微電影的早期探索出現在中國自由職業者胡戈的網路短片《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中。這部作品以電影《無極》和《中國法治報到》片段為基礎,通過創新的剪輯和改編,創造出20分鍾的無厘頭對白和搞笑的視頻風格,被許多人視為微電影概念的萌芽階段。


真正的第一部微電影則是吳彥祖主演的《一觸即發》,它標志著"微時代"的開端。這部作品源於微小說改編,劇情緊湊,僅用90秒時間講述了一場高科技交易中的驚險故事。吳彥祖與女主角Lisa的聯手,通過調虎離山等計謀,成功完成任務,展現了微電影在製作上的高水準。《一觸即發》作為大製作的網路微電影,不僅場面宏大,製作精良,更是微電影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3)法治系列微電影主題擴展閱讀

微電影(Micro film),即微型電影,又稱微影。微電影是指專門運用在各種新媒體平台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的、具有完整策劃和系統製作體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微(超短)時」(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製作(1-7天或數周)」和「微(超小)規模投資(幾千-數千/萬元每部)」的視頻(「類」電影)短片,內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定製等主題,可以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

⑷ 高原上的守候,觀法治微電影《扯一片白雲作哈達》有感_1200字

雲一般潔白的霧,和霧一般潔白的雲,從拉薩河如砥的水面,裊裊而起。在冰山雪水淺淺的叮囑中,絲絲縷縷,哈達一樣,在風的誘惑中酩酊大醉,醉成一種叫雪的花。而此刻,所有來看山看水和看雲的人們,無不因你在高原上的這份守候,而肅然矚目,默默的訴說心中的敬意……——題記

就讀於政法大學的大一學生田星,她的父親田建華是一名援藏法官。在一次下鄉辦案的途中不幸遇難,永遠留在了西藏。田星傷心之餘,決定去一趟西藏,收拾父親遺物的同時,也想看一看,是什麼讓父親如此牽掛,甚至不惜奉獻生命。

剛下火車,田建華的書記員扎西就舉著「北京田星」的紙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尋找田星。田星隨扎西上了車,不久就到了法院。扎西帶著田星去了田建華生前的辦公室。辦公室里,簡單而樸素,木質的長椅成了辦公室的床,長椅旁倚著兩面旗,三四架書櫃全放滿了書,牆上貼著田建華生前的座右銘:「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降標准。」架子的一個角落,還放著田星的照片。田星摩挲著照片,會心地笑了。

田星又坐到父親生前的「床」上,撫摸著父親生前用過的枕頭,想起父親生前寫的詩:「原野空曠,雪山、雲朵以及冰川,仍然在重復著,億萬斯年的生命輪回。山越來越高,高得單調,單調得讓天下最美的風景都為之絕望;天越來越藍,藍得純粹,純粹得讓高原所有的生靈都心懷敬畏。就這樣,沒有一絲的怯懦與彷徨,你用腳步來把這高原丈量。格桑花聞聲怒放,雪蓮也開始因你的到來而生機茁壯。」

晚飯時,父親的同事對田星說起田建華在田星高考落榜時,她堅強的父親,由於擔心女兒而第一次在同事目前落淚。同事說到這里眼圈都紅了,田星聽後又驚訝又感動,密密的劉海遮住了睫毛上晶瑩的淚珠。

第二天,田星在整理父親的遺物時,發現了父親還未來得及送出去的書包。田星決定代替父親將書包送給落桑的孩子。田星送完書包,凝望著納木錯碧藍的湖水,戀戀不舍地上了汽車。

半路上,田星看到了前來送行的人們。田星問:「叔叔,不是說好了不送的嗎?」回答是那麼的朴實而感人:「怎麼能不送呢?你也是我的女兒。記著,拉薩永遠是你的家……」說著便把潔白的哈達掛在了田星的脖子上,村民們也紛紛效仿。田星含淚說出了心聲:「我以為,我爸不愛我,不愛我們這個家。媽媽生病了,他沒回來;高考時,我最需要他陪在身邊的時候,他沒回來;他曾經答應我和媽媽,暑假時,陪我們一起去旅遊,我們整整等了三年,他也沒回來。現在我知道,他再也不會回來了。爸,我真的想你!我想你回來!」田星已經泣不成聲了:「爸,我來看你了。那高原的雪山,是你;那飛翔的雄鷹,是你;那流淌的拉薩河,是你;這聖潔的哈達,是你……」

迎著車窗的微風,田星的耳畔響起了父親的聲音:「雲一般潔白的霧,和霧一般潔白的雲,從拉薩河如砥的水面,裊裊而起。在冰山雪水淺淺的叮囑中,絲絲縷縷,哈達一樣,在風的誘惑中酩酊大醉,醉成一種叫雪的花。而此刻,所有來看山看水和看雲的人們,無不因你在高原上的這份守候,而肅然矚目,默默的訴說心中的敬意……」

汽車,載著掛滿哈達的田星,踏上歸途,消失在道路深處……

初二:徐箐蔚

⑸ 2025年關於中國禁毒微電影有哪些

2025年已有的中國禁毒微電影有《毒鏈》和《心印》。

《毒鏈》由安徽省檢察院、安慶市檢察院指導,安慶市大觀區檢察院出品。該片在2025年“一周一品”檢察新媒體作品展播活動中,作為6月26日第38個國際禁毒日特別展播影片全網首發。影片圍繞檢察機關辦理販賣“上頭電子煙”案件展開,嫌疑人周大皮在檢察環節突然翻供,檢察機關發揮“偵協 + 禁毒”模式優勢,依託與公安機關的協作機制,通過審查轉賬記錄、比對交易流水等方式,挖出毒品交易鏈,最終揪出隱藏的犯罪人員“吳某”“宋某”並使其受到法律制裁。

《心印》由陝西省法治宣傳中心指導,陝西省女強制隔離戒毒所製片。在2025年全民禁毒宣傳月期間推出,講述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人員李芳回歸社會後,遭遇就業碰壁、家庭關系破裂等難題,在戒毒所和派駐社戒社康工作指導站幹警幫扶下,獲得家庭接納、成功回歸社會的故事。影片反映眾多社區戒毒康復人員的回歸狀況,展現幹警擔當,呼籲社會關注並幫助他們重返社會。

⑹ 禁毒微電影《岔路口》觀後感450字

今天,在黨組織的號召下,我觀看了2016年湖北省法治微電影的系列獲獎作品,其中讓我最有感觸的是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製作的微電影《岔路口》。這部影片講述的是某建築國企商務部新調入的招標主管張明在會見完競標商後接到了弟弟打來的電話,被告知母親重病急需手術費,同時改電話業被競標商王老闆聽到。面對巨額手術費,張明經濟能力有限,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接受了王老闆的自主。知道真相後,張明主動向單位主任坦白,願意接受責罰。在情感與職責,誘惑與法律的岔路口上,張明最終選擇了正確的方向,堅守住法律的底線。
弗羅斯特的《未選擇的路》一書中有一句話我很喜歡,「黃色的樹林里分出兩條路,可惜我不能同事去涉足。」其實,這句話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我覺得他寫的很真實,很能引起共鳴。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們常常站在岔路口上徘徊,猶豫該選哪條路。電影主人公張明也不例外,在得知王老闆自主了自己兩萬塊時,他也在猶豫,是神不知鬼不覺的接受了還是坦白一切,做一個清白的員工。幸而他最終選擇了正確的道路。在生活中,我們也常面臨這樣的岔路口。是作弊拿高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還是全靠自己問心無愧?是遵守紀律誠實守信還是滿口謊言不擇手段?在這些種種岔路口面前,我們應當站在正義的一邊才是正確的選擇。要在法治的監督下清白做人。
主人公張明最後的一段話說的很對:「人生的道路上,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有困難,有誘惑。每一次的選擇都是一次考驗,每一次的考驗都決定著我們的前途和命運」。這樣的考驗每個人都會遇到,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會做出同樣的選擇。現今社會法制教育雖然已經深入開展,但是任然有許多人枉顧法律作出有害社會有害他人之事。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們應當加強自身法制建設,身體力行,在約束好自身的同事,也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和影響其他人。如此法治教育才能發揮更大效力,社會才能更加和諧。
人生道路上岔路口何其之多,在各種困難和誘惑面前,要想少走彎路、不選錯路,唯有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僕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守法不受外物所擾,浩然正氣方可長存於天地之間。

閱讀全文

與法治系列微電影主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在線觀看全世界最新電影 瀏覽:243
經典歐美電影主題歌 瀏覽:282
一部電影只是一個舞台 瀏覽:314
一部巴西足球比賽的電影 瀏覽:881
一個玩家在戰爭電影里 瀏覽:633
外國最新冒險電影有哪些 瀏覽:636
紋身師電影完整劇情介紹 瀏覽:292
電影膠片色調怎麼調lr 瀏覽:154
瑜伽學院2電影在哪個APP看 瀏覽:405
天網狙擊電影上映時間 瀏覽:90
去什麼視頻網站看電影 瀏覽:259
電腦怎麼看電影免費安全嗎 瀏覽:622
金榜題名電影迅雷 瀏覽:568
迅雷到哪可以看那些電影 瀏覽:368
15電影網在線播放 瀏覽:251
小人物大電影全集 瀏覽:823
電影上映日期如何排 瀏覽:866
上淘寶買小電影怎麼買 瀏覽:839
微信通電影 瀏覽:871
海邊電影院百度雲資源 瀏覽: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