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一部前蘇聯二戰期間電影的名字,高分!!!
前蘇聯的【匪巢探密】/戰爭第四年 (電影)
導演:
· 尼古拉延科
演員:
· 柳德米拉.薩維里耶娃 亞歷山大.茲布魯耶夫
語 言: 國語
播映時間: 81分鍾
類 型: 戰爭(更多...)
國家地區: 蘇聯
發行公司: 蘇聯高爾基電影製片廠
「注意,請注意!所有聽到我廣播的蘇聯電台請注意,這里是莫洛茲大尉在報告!19日,非常准確的19日!蘇聯軍隊不要進入格魯赫森林地區!德軍將用水淹沒整個森林!蓄水的位置分別是……記住,19日,非常准確的19日!蘇聯軍隊不要進入格魯赫森林地區!德軍將用水淹沒整個森林!蓄水的位置分別是……」這是〔匪巢探秘(蘇聯)〕女主角最後的聲音。熟悉該片的觀眾一定記得~~~~~
戰爭第四年。烏克蘭方面軍進攻方向已定,但是前方森林中發現有德軍坦克活動。方面軍司令部先後派出幾個偵察小分隊,但都是一去不復返。情報處集中最優秀的偵察員組成最後一個偵察小分隊,偵察員們穿上德軍軍裝潛入森林。不久,指揮員斯畢林大尉身負重傷,由幾名隊員護送返回,但他們在歸途中遭遇德軍巡邏隊,護送隊員全部犧牲,斯畢林大尉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與此同時,斯畢林大尉的戀人娜捷日達大尉率領小分隊繼續深入敵後...然而德軍早已發現紅軍偵察隊的行蹤——事實上,他們一直在誘使偵察小分隊一步步走進包圍圈。最後,偵察員們以鮮血和生命為代價得到了德軍作戰計劃——德軍陰謀在蘇軍裝甲部隊經過森林低地時炸毀河堤。在隨身攜帶的無線電台被炸毀之後,偵察員們機智地截獲德軍無線電測向車,用明碼將情報發出。司令部在電波中聽到了小分隊最後的命運:一陣猛烈的沖鋒槍射擊聲之後,一切歸於平靜...
小分隊無一人生還
㈡ 前蘇聯反法西斯二戰電影國語版本
1. 《圍困》(1-4):這部電影描繪了列寧格勒在二戰中的艱苦守衛戰。
2. 《偉大的轉折》:影片展示了蘇聯軍隊在戰爭中的重要轉折點。
3. 《莫斯科保衛戰》:這部影片講述了蘇聯人民如何英勇地保衛莫斯科,阻止納粹的侵略。
4. 《春天的十七個瞬間》:雖然不是電影,但這部劇集同樣精彩,展現了人們在不同崗位上的英勇事跡。
5. 《一個機會》:電影講述了個別士兵和普通公民在戰爭中的勇敢故事。
6. 《他們為祖國而戰》(They Fought for Their Country):這部影片深刻反映了普通士兵的戰爭經歷和犧牲。
7. 《熱雪》:描繪了蘇聯士兵在嚴酷的自然環境和敵軍壓迫下依然堅守陣地的故事。
8. 《命令不許開火》(Command Bar from Open Fire):影片描述了在戰爭壓力下,士兵們如何執行嚴格的命令。
9. 《命令越過國境線》:講述了蘇聯軍隊在戰爭中的跨境作戰。
10. 《空降兵》(Airborne Arms):聚焦於蘇聯的空降兵部隊,展現了他們在戰場上的特殊作用。
11. 《再生》(A Second Birth):影片描述了戰爭中的重生和救贖。
12. 《最後一班地鐵》(The Last Metro):雖然不是直接關於二戰的,但這部影片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戰爭背景下的個人犧牲。
13. 《自己去看》(Come And See):通過個人視角展現了戰爭的殘酷和人民的堅韌。
14. 《解放》(1-5):系列電影講述了蘇聯紅軍在東線戰場上的解放行動。
15. 《敵後凱簡的前線》(三部曲之一):描述了在敵占區的前線戰斗。
16. 《沒有側翼的前線》(三部曲之二):展現了前線士兵在沒有支援的困境中的堅持。
17. 《前線後面的前線》(三部曲之三):揭示了戰爭背後人民的努力和支持。
18. 《勝利》(上下):這部電影講述了蘇聯取得最終勝利的歷程。
19. 《雁南飛》:通過個人故事展現了戰爭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20. 《第四十一》:影片聚焦於一個女紅軍戰士在戰爭中的遭遇和犧牲。
21. 《攻克柏林》(雙碟):描述了蘇聯軍隊攻克柏林的歷史性時刻。
22. 《伊凡的童年》:通過一個孩子的眼睛,揭示了戰爭對人性的摧殘。
23. 《自己去看》(雙碟):再次提及這部電影,強調了其在戰爭電影中的重要地位。
24. 《普通的法西斯》:探討了法西斯主義的普遍威脅和影響。
25. 《斯大林格勒大血戰》:詳細敘述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激烈和關鍵性。
26. 《活下來》:描述了在極端戰爭條件下,人們如何頑強生存。
27. 《無權陷落》:講述了在戰爭中,城市和人民的堅守與抗爭。
28. 《我叫霍爾季直》: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英勇士兵的故事。
29. 《山地大戰》:描繪了在復雜地形中進行的戰爭及其對士兵的影響。
㈢ 蘇聯二戰電影
《兵臨城下》這部電影從蘇聯狙擊手瓦西里的視角,展現了二戰中的緊張與殘酷。盡管該片由西方人執導,但它成功地捕捉了蘇聯士兵在戰爭中的英勇與堅韌。瓦西里作為一位出色的狙擊手,在戰場上發揮著關鍵作用,他的故事激勵了無數觀眾。然而,電影中的情節並非完全符合歷史事實。
在蘇聯紅軍中,確實存在許多出色的狙擊手,他們在戰場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蘇聯士兵並非個個都手持波波沙沖鋒槍。事實上,蘇聯軍隊的裝備十分多樣,包括步槍、沖鋒槍、機槍等。在某些情況下,士兵們確實需要徒手戰斗,特別是在缺乏武器的艱苦環境中。蘇聯士兵展現出的勇氣和決心,遠不止於依靠槍械。
電影《兵臨城下》通過瓦西里的故事,傳達了戰爭的殘酷與人性的光輝。觀眾們能夠感受到這位狙擊手在戰場上所承受的巨大壓力,以及他如何在絕境中尋找生存的希望。盡管電影在某些方面可能有所誇張,但它成功地勾勒出蘇聯士兵的英勇形象,以及他們面對困難時所展現出的堅強意志。
蘇聯軍隊在二戰期間經歷了無數艱難的戰斗,從莫斯科保衛戰到斯大林格勒戰役,再到最終的柏林戰役,蘇聯士兵始終堅守陣地,英勇作戰。這些戰役中,蘇聯軍隊展現了非凡的戰鬥力和頑強的毅力,為最終贏得戰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盡管蘇聯士兵在戰場上表現出了非凡的勇氣,但他們也面臨著許多困難。在缺乏武器和彈葯的情況下,許多士兵不得不徒手作戰。蘇聯士兵的戰斗不僅僅依靠槍械,更重要的是他們對勝利的渴望和對國家的忠誠。
總的來說,《兵臨城下》這部電影通過瓦西里的故事,向觀眾展示了蘇聯士兵在二戰中的英勇與堅韌。雖然電影在某些方面可能有所誇張,但它成功地傳達了戰爭的殘酷與士兵的英雄主義。蘇聯士兵在二戰中的表現,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偉大篇章,值得我們永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