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一部蘇聯電影裡面有一個女狙擊手,二戰時期對德戰爭,主要講狙擊!!片名是啥
片名:敢死連
劇情簡介:1944年,白俄羅斯西部,紅軍已經推進到蘇聯國界線。蘇德雙方生死對決,戰場是白俄羅斯森林中的一個無名高地。蘇軍為打破德軍大規模進攻粉碎德軍戰略集團,而在北高加索平原的一個無名高地實施了一次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陣地戰!蘇德雙方百萬大軍,動用數以千計的坦克和作戰飛機,上萬門火炮和追擊跑對壘,展開了蘇德間最大的一次會戰!
為了以最快的時間佔領高地,紅軍指揮部派出了一支軍中罪犯和受處分士兵組成的敢死連隊,並讓他們沖在正規軍的前面,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來減少正規軍的傷亡。盡管這支敢死連當中盡是精兵強將——老辣的老兵塞蒙尼克,全國有名的狙擊手女兵索羅委奧拉,機靈勇敢的罪犯馬里赫夫,以及作戰經驗豐富的馬留赫中尉。連長也深知他們將有去無回,但他們依然將勇往直前。等待他們的將是勝利的曙光還是死無葬身之地,大家都不得而知。
前線的作戰充滿著來自敵方的危險和間諜的攻擊,敢死連成員們身處險境。尤其敵軍一名百發百中的狙擊手成為了對我軍的最大阻礙,而敢死連成員們的任務就是先行消滅這個狙擊手,為後方的大部隊開辟道路。美麗的女兵索洛委奧拉冷漠孤傲,但卻深深地吸引了馬里赫夫。一場戀愛追逐戰伴隨著戰爭也漸漸展開,但索洛委奧拉對此卻視而不見。
情勢越來越危急,不斷傳出我軍藏有奸細的謠言,軍中人心惶惶。而此時,米洛哈夫也被敵人重傷,趕死連的擔子越來越重。緊要關頭,上級命令敢死連即刻消滅對方的狙擊手。但這個簡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馬里赫夫主動請纓,索洛委奧拉對其表露真情,並告知一定要活著回來。最後,奇跡發生了,馬里赫夫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紅軍拿下了無名高地。
2. 以前看過一個關於二戰狙擊手的影片 忘記什麼名了
兵臨城下
瓦西里.澤索夫(裘德.洛)是烏拉爾山區的牧羊人,多年的放牧生活練就了瓦西里的好槍法,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打響後,瓦西里應征入伍。他一槍斃敵的絕招在不到十天的戰斗里就狙殺了40多名德國兵,一時間「瓦氏神槍,例無虛發」的神話傳遍整個戰場。然而在之後的幾天,蘇軍的狙擊兵也連連被人槍殺,對方同樣只使用一發子彈。真正的對手來了!
與此同時黨代表達尼洛夫也向瓦西里的愛人——女狙擊兵塔妮婭(瑞切爾.薇茲)發起了「進攻」,一時間瓦西里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困境。高手過招,最忌心浮氣躁,對於狙擊手來說,錯誤永遠是致命的,哪怕是最小的。
「整個早上都在等,為的是不讓瞄準鏡的反光暴露位置……太陽轉過去了,對面的掩體後隱約有閃光,難道狙擊手就在後面,難道是偽裝……子彈穿透了鋼盔……有人在慘叫……是圈套!槍響了……」
影片評價
《兵臨城下》是根據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的一本同名紀實小說改編,瓦西里也是確有其人,按照當時蘇聯的宣傳,瓦西里在二戰中一共斃敵400餘名,他繳獲德軍狙擊手的步槍瞄準鏡至今還在俄國的軍事博物館里展出。這部極富傳奇色彩的影片同時也是歐洲影壇有史以來製作成本最高的作品,達到了9千萬美元,主要演員基本上都是走紅於好萊塢的英國明星,其中有近年來憑借奧斯卡大贏家《莎翁情史》《伊麗莎白》迅速走紅的約瑟夫.費因斯,在《天才瑞普利》中展現精湛演技的裘德.洛以及硬漢形象的艾德.哈里斯(《勇闖奪命島》),在99年的熱門冒險影片《木乃伊》中飾演可愛的女探險家的瑞切爾.薇茲也在影片中再顯身手,與裘德.洛上演一場「火線戀情」。
《兵臨城下》的幕後總指揮是一位「影不驚人死不休」的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他在91年執導的《情人》一片手法大膽、唯美,賦予這部三級作品相當的藝術性,可以稱得上是驚世之作,所以就連一向「守身如玉」的梁家輝也被不知不覺誘惑了一把,接拍了那部「露而不賤」的感官大作。繼《情人》之後讓還拍攝了一些頗受爭議的作品,部分作品由於歪曲事實而受到了批判。好在這次的作品已有史學家評論基本忠於史實,相信傳奇的故事背景,曲折緊張的情節,融合讓氏唯美的情愛描寫一定會讓影片極具觀賞性。據悉《兵臨城下》已被圈定為今年2月7日柏林影展的展映片。
3. 你覺得電影《兵臨城下》怎麼樣
《兵臨城下》故事背景是1942年春天,德軍為了佔領高加索石油區,與蘇聯軍隊在斯大林格勒展開戰斗。影片的推動主要來自三條線:瓦西里和丹尼洛夫的友情,塔尼亞和瓦西里的愛情以及瓦西里和德國傳奇狙擊手康尼少校的生死對決。故事一開場,是童年瓦西里在雪地練習狙擊狼的一場戲,收場時並未給出結果。但後面借記者之口再次提及,也算解開了觀眾心中的疑惑。轉場便是伏爾加河上漂流的屍體,一看便知戰爭的慘烈。在這一場戲里,丹尼洛夫登場,從遭遇困境到瓦西里彈無虛發解決敵人,自此瓦西里和丹尼洛夫結下友誼。斯大林格勒戰場越發緊張,民眾被禁止逃離,赫魯曉夫接替前任自盡的指揮官掌控大局。由於士氣低落,赫魯曉夫詢問眾人重振士氣的方法,其他人回答槍殺逃兵,而丹尼洛夫說需要一個能給人希望的英雄,而這個人就是天才狙擊手瓦西里。經過各方宣傳瓦西里的英雄事跡,瓦西里名聲大噪,蘇軍又重燃希望。
4. 電影《兵臨城下》觀後感
今天,我在家觀看了一部叫做《兵臨城下》的二戰電影,引得我感慨無限啊!
《兵臨城下》講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次非常著名的戰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片中一位年輕的蘇聯狙擊手與一位經驗豐富的德國狙擊學校校長的巔峰對決。
在這部電影中,我最喜歡的人是那個文宣部軍官丹尼洛夫!你一定會懷疑自己的眼睛看錯了吧!沒錯,就是那個連槍都抬不起來的丹尼洛夫!
如果你用心想一想的話,還才是會發現他身上也有很多優點呢!比如說他遇到事情非常沉著冷靜。開始的戰爭中,當他的戰友們都倒下了,只剩下他的時候,他知道躺在死人堆里裝死,保全自己,等待時機為戰友報仇。要是換做我的話,肯定手忙腳亂,不知道該怎麼辦!
再次,他在軍事謀略方面很厲害,他通過自己強大的文字表達能力和無孔不入的宣傳能力,使主角瓦西里一舉成為萬眾矚目的`英雄,還鼓舞了全蘇聯人民的士氣。讓全國上下產生了對納粹法西斯的必勝信心。扭轉了蘇聯當時士氣低迷,節節敗退的局面。
最後,他有很大的奉獻精神。在最後一場瓦西里與德國狙擊手康尼的巔峰對決中,他為了使瓦西里取得最後的勝利,通過犧牲自己的生命暴露了康尼的位置,讓瓦西里成功狙擊到了康尼,使蘇聯在這場信心大戰中取得了最終勝利。
這部電影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啟發,比如像丹尼洛夫一樣永不放棄,無私奉獻……,但最重要的是「任何錯誤都是致命的,無論它多麼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