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的戰爭》觀後感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觀後感嗎?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我的戰爭》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觀看這部電影《我的戰爭》更多的是體會到戰爭的殘酷,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人類要遠離戰爭,才能追求和平安寧,才能有和親人團圓的溫馨畫面。
朝鮮戰爭是人類戰爭史上以弱克強的少有典型案例,場面宏大,殘酷血腥,震撼人心。這場戰爭無論截取哪一個片段都是震撼人心的。影片采擷了幾個戰爭場面,表現出了人類的共同情感:親情、戀情、友情、鄉情在殘酷的戰爭面前受到的沖擊與考驗。人們渴望這些情感,卻被戰爭無情剝奪。
在兩山夾一谷之間,美軍的先進的坦克轟轟駛來,面對精良裝備,我們手上的簡陋裝置撼動這個龐然大物?孫北川這個九連連長,在觀察完地形後,冷靜、果斷地說炸掉山頭,讓山上的石頭自動滾到山谷,擋住坦克的去路,就可以把美軍牽制,通過這個具體細節的描寫,我們看到了「老爹」這個老兵油子,平時說話都一針見血,他說他是爆破專家,孫北川惦量了一下,同意了讓他去完成這個艱難的任務。他背著那麼沉重的炸葯包,在陡峭的山上,給人感覺「風燭殘年、風雨飄搖、命懸一線」,他哼著小曲,小曲回盪山谷,以驅散他內心的恐懼,表達他的思鄉情懷,在扣人心弦的一幕幕之後,他和兒子在懸崖中爬了上來。美軍的精良坦克被飛下的亂石重重砸毀,以弱克強的神話就此書寫。
影片有幾處美軍的特寫鏡頭,在當下的世界格局,用電影鏡頭,用歷史的真實瞬間呈現戰爭的真實畫面——也許導演另有用意吧。美國是世界上無可撼動的霸主嗎?那麼瞧瞧你們在歷史上曾經的表現吧!雖然我們打贏了這場戰爭,但「一將成名萬骨枯」,那些無名的屍骨,遍野的忠魂,一座座無字的豐碑樹立在了異國他鄉。誠如孫北川在犧牲前的那句話:將來有人記得我們嗎?戰爭,我們要銘記。銘記是為了更好地壯大我們自己的國家。
而今,沒有硝煙的戰爭更要引起我們的警覺。文化侵略、精神腐蝕、物質利誘……,何嘗不是我們在朝鮮戰爭後的又一攻堅堡壘。
個人對戰爭片的好壞之分,從不指在電影能有著多麼宏大刺激的戰爭場面,而更在於其本身能否用那些鮮活真實的生命去承載戰爭之殤與和平之思,但《我的戰爭》中一味的戰火渲染,劇情的散亂,人性的蒼白,都只是使電影變的膚淺平庸。
難以否認這是一部在戰爭場面上下了不少功夫的作品,可惜於逼真的戰爭並沒有去寫實其所帶來的冷酷殘忍,電影只是用戰爭在不間斷的渲染著主旋律的英雄情懷,但這不是一部虛構的`《指環王》,無數人的生死都可賦之笑談,戰爭背後有著多少的苦難,數以萬計的英魂卻只是在電影中成為了襯托那一腔英雄熱血的悲情,這樣的作品從本質上來說,雖然稍勝於全然無法入目的抗日神片,但與前者不思戰爭之殤的做法並無不同。
《我的戰爭》雖是一部以小人物為視角的作品,但電影並沒有為觀眾帶來一個小人物面對戰爭的那種真實,其只是一再的用一場接一場的戰火來營造看點,殊不知這樣建立起來的戰爭早已敗絮其中,愛情的附加不但難以引人共鳴,反而使故事充滿了虛假的做作,而單一化的視角,更令本錯綜復雜多方角逐的鏖戰,變成了一場毫無戰術可言的自欺欺人,如若不是電影將背景在伊始設定於了抗美援朝,那麼這甚是一場可以套搬於其他戰爭之中的移花接木。
在現如今,不論意識形態如何,戰爭片所最終著點的都必當該是反戰,電影看完後給人的觀感絕不是熱血沸騰,心潮澎湃,而是對戰爭原罪本身深省的反思,以此再突顯的愛國主義情懷才會變的真摯動人,但在這部劇情散亂的電影中幾乎無從建立起真摯的人物情感,人海戰術的犧牲亦變的難有感懷,當生命的逝去只是變成了電影強行煽情的手法,這樣的戰爭片且不談對比何般他國經典,就拿馮小剛的《集結號》來說也是謬之千里。
一部好的戰爭電影,最為根本的是有對生命的尊崇和戰爭的反思,但無論從諸多國產的抗日神片,還是這部以「我」來著點的抗美援朝,卻連這一點都做的乏善可陳,又能拿什麼來引人共鳴,追思先烈。
久違了,抗美援朝影片。真的已想不起上次看關於這場戰爭的電影是什麼時間了,因此無論影片品質如何我都要去看看,更何況影片還真的不錯。
我看電影《我的戰爭》向編劇劉恆致敬:在許多作家忙著「穿越」到古代,盡情展現帝王將相之時,他能用良知寫下這個劇本。向導演彭順致敬:因為他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對這段歷史的感知不會比我們多,盡管被詬病影片人物刻畫不到位,細節缺乏,不懂三三制戰術,亂加愛情胡椒面等等,但他能在對這場戰爭的非議聲中,能從中國這么多導演中站出來,用心拍攝了這部影片並讓它橫空出世,難道不值得我們敬佩嗎?向演員的敬業精神致敬:劉燁、楊佑寧等,為了影片真實在炮火中堅持不用替身完成每一場戲,這里的劉燁盡管鬍子拉碴、性格粗糙,但卻覺得這是我看到的他最美的形象。甚至連台灣演員楊佑寧在這里都令人刮目相看。
當看到黃志忠扮演的老爹爭搶著並哼著豫劇與敵人同歸於盡時;當看到劉燁飾演的連長孫北川用憨憨有力的聲音對全連僅剩的30餘人「還有沒有種」的呼聲時;當看到身邊戰友一個個倒下而那些具有民我看電影《我的戰爭》族血性的男人仍勇敢前進的純爺們時;當看到孫北川閉眼之前問戰友「你說我們這些事以後會有人記得嗎」時;當看到王珞丹飾演的文工隊隊長站在歡迎隊伍邊用期待的眼神尋覓,恍惚中戴著軍功章的孫北川在歸來的志願軍隊伍中默默的走過,仍是一身灰土滿臉滄桑,然而他永遠也回不來了時;當看到慘烈的戰爭場面以三D的形式近乎真實的呈現在人們面前時,我想被感動的熱淚盈眶滾滾而下的不會僅僅是我一個人吧?
這是在特殊時間,特殊環境,特殊地點打的一場特殊戰爭;這是一個世界軍事史上以弱勝強的典型案例;這是一場無數個「我」組成的戰爭,說它是一場打出國威給共和國帶來60年平安發展的偉大戰役並不為過。
故事發生在抗美援朝時期,那個時候的中國剛剛成立不久,兵力殘缺。經濟百廢俱興,正是這種本該穩心發展的時候美國對鄰國朝鮮發動戰爭,並且損害到了我國的邊境和利益。中國共產黨毅然決然的發動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正義戰爭。本片的故事就發生在戰爭的開始。
影片的一開始,便講到了志願軍出發時的情形,還巧遇上了奔赴戰場的文工團,出發時軍人的親戚都是千叮嚀萬囑咐,也有泣不成聲的。因為每個人都知道戰爭的殘酷與無情,但都更加希望他們平安歸來。
在奔赴戰場的火車上,因摔傷的而需要醫救的小神仙結識了文工團的隊長孟三夏,而小神仙的連長孫百川和孟三夏是同鄉,因此三人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而在志願軍奔赴戰場的的途中便受到了美軍飛機和機槍的突襲,雖然經過一番激戰後志願軍挺了過來,但是也死傷慘重,同時也明白了這場戰爭的殘酷。火車被炸毀志願軍和文工團只能步行奔赴前線,在奔赴前線途中便遭遇了美軍的坦克連,在敵我裝備差距巨大的情況下,我們還是用身體強行炸毀了一輛坦克。不料敵方坦克過多,只能先撤退。後來接到上級的在武義亭阻擊敵人坦克隊伍。由連長孫百川帶領的九隊埋伏在兩邊的高地,由於敵方是坦克隊伍子彈對他們基本沒用,他們便想起用兩邊的巨石來砸毀坦克,然
後派老爹去山崖上安裝炸葯,而他的兒子小神仙也跟了上去,不愧是「上陣父子兵」。最後還是炸掉了石頭,阻斷了坦克前進,但小神仙和他父親也險些犧牲。真是因為這次的五義亭阻擊戰,九連被封「鋼鐵九連」的稱號。後來就到了最後的戰斗,九連接到了任務,誓死打下537高地。因為地形原因537高地並不好攻打,一次次的進攻戰士們毫無畏懼,整個連隊就剩下了幾人打下了537高地。最後戰爭勝利了,舉國歡慶。
今天的勝利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貳』 10部血戰到底的電影,讓你感受戰爭的殘酷
真正展現戰爭殘酷的電影,是那些真實描繪戰場慘烈與人性光輝的作品。以下精選十部,帶你深入殘酷的戰爭世界。
一、《哈迪塞鎮之戰》
2005年11月,伊拉克的哈迪塞,兩名武裝分子埋下自製炸彈,炸毀美軍陸戰隊車輛,導致一等兵米格爾•特拉澤斯遇難。陸戰隊隨後對當地平民進行報復,24人遇難,震驚世界。
二、《幽靈行動阿爾法》
微電影,育碧公司耗資1億美元製作,游戲前傳。四名幽靈小隊成員深入俄羅斯腹地,完成刺殺任務時,發現武器交易實為核彈頭,緊急拆卸引發激烈戰斗。
三、《黑鷹墜落》
1992年,美軍特種部隊為推翻索馬里獨裁者,陷入與當地民兵的激烈對峙。一隊特種部隊被俘,黑鷹直升機墜毀,士兵深入虎穴營救,經歷15小時生死考驗。
四、《雷斯特雷波》
阿富汗戰爭中,美軍駐庫倫加爾山谷,遭遇塔利班武裝,約翰•雷斯特雷波犧牲,戰友以他的名字命名據點,他們為理想戰斗,卻無法得到民眾支持。
五、《獵殺本拉登》
瑪雅作為女探員,不畏酷刑審訊,專注尋找本•拉登,最終美國海豹突擊隊根據情報擊斃本•拉登,而她的人生也陷入迷茫。
六、《特種部隊》
記者Elsa被塔利班綁架,特種部隊營救,面對險惡塔利班,成功營救Elsa,卻與總部失去聯系,展開艱難的逃亡戰。
七、《集結號》
解放戰爭中,穀子地帶領九連執行撤退任務,面對慘烈戰爭,九連47人全部陣亡,穀子地艱難尋找兄弟,為他們討說法。
八、《深入敵後》
聖誕前夕,伯納與搭檔被敵方擊落,萊斯利苦於無法介入,藉助媒體力量,展開對下屬的拯救行動。
九、《十二金剛》
萊斯明挑選十二位犯軍法的重刑犯執行任務,他們打敗布立德的大軍,完成目標,但死傷慘重。
十、《越戰創傷》
越戰背景下,艾力遜目睹同事強搶越南少女,導致少女死亡,他揭露同僚罪行,對戰爭產生失望。
『叄』 到底哪部戰爭題材的電影讓你觸目驚心
感覺應該是投名狀這是導演陳可辛為數不多的戰爭片,也是我看過最好的國產戰爭片。影片請來了李連傑,劉德華,金城武主演,以太平天國時期為背景,裡面充分的描寫了人性,裡面相比民族大義,更多的是人性的體現,一句「搶錢搶糧搶女人」就可以說明在那個充滿苦難的年代人們為何打仗!
劇情大概:清末戰火連綿民不聊生,大哥(李連傑 飾)被同僚出賣,所帶軍隊無一生還。因為裝死而活下來的大哥遇見了離家出走的蓮生(徐靜蕾 飾),二人一夜取暖後,蓮生不告而別。大哥在街道上被三弟(金城武 飾)發現並帶回村,發現竟是二虎(劉德華 飾)的妻子。被貧窮飢餓所折磨的農民在憨厚的二虎與忠誠的三弟的帶領下,劫搶官銀,導致官府半夜報復。大哥乘機鼓動大家參加軍隊賺來軍餉糧食,三人納投名狀結兄弟義,浩浩盪盪地帶著一百零八人出發從軍。這支兄弟軍不要命的拼勁,拿下不少勝仗。只是爬得越高,大哥的野心越大,二虎與三弟再也無法管束,分歧漸生;而大哥與連生的感情被三弟發現,三弟誤以為蓮生是兄弟反目的原因,想借殺大嫂來解救二虎。面對朝廷的欺詐、官府的黑暗、野心的膨脹,曾經納過投名狀的三兄弟最終自相殘殺……
『肆』 中國十大必看戰爭片(最刺激的狙擊電影)
中國十大必看戰爭片
NO.10:《長津湖》
前半段太拖沓了,感覺跟後半段完全不是一個導演,整體上還是後半段更具觀賞性。3個小時,在電影院中完全沒有感受到這個時長,感覺就看了個一段歷史。 實際上,太慘了,戰爭太殘酷了,有些是歷史書上的文字,現在變成了畫面,沖擊感更強了。
NO.9:《南京!南京!》
之前看過南京大屠殺相關的電影。血腥和殘暴在預料之中,角川的自殺卻在意料之外。 在人性逐漸喪失的戰爭中,總有人仍舊保持哪顆熾熱的心。有的朋友說本片缺乏深度,但是我想歷史本身的深度已經足夠,無需過多贅述。或許問題出在立場上,也在角川的行為邏輯,導演處理不夠到位,不過瑕不掩瑜。
NO.8:《狙擊手》
簡單的故事,老實地敘述,彷彿挑不出什麼毛病,但是也沒有特別驚艷的地方。和女兒聯合導演,張藝謀的痕跡稍微淡化了。感情戲很感人,可動作戲就太神話了,每開一槍就有人死,指哪打哪,對決比的不是誰更准,而是誰更小心冷靜不露破綻。還是挺精彩
NO.7:《金陵十三釵》
商女也知亡國恨,走之前的秦淮景太催淚了,是不是好女生從來都不是由下面決定的,你們是真正的英雄。佟大為的軍官角色還有小士兵非常震撼,女學生和十二釵都太美。打動人的永遠是殘酷與真情的碰撞。痛苦又懷有希望,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想給別人撐傘。
NO.6:《紅海行動》
看了這部電影我才知道戰爭的殘酷性,別人說紅海太過血腥,的確是血腥,但是你們想過沒有,戰爭往往是無情冷酷殘酷以及血腥的,特別是敵我雙方的狙擊手的表現十分精彩,也足以說明導演沒有弱化敵人,沒有通過貶低敵人來襯托我方的優秀,而是盡可能塑造了一個值得尊敬的對手,才顯得我方狙擊手同樣出色。
NO.5:《血戰台兒庄》
雖不知細節與史實有多少出入,也拍得挺臉譜化,但還是能感受到彼時環境下拍攝此片的真誠和努力,能出已屬不易了。沒有輕易的勝利,只有殘酷的事實。 打一個坦克都要幾個人人一個個送命 實力差距如此懸殊,打勝仗需要靠人命填的,大家都是英雄。 向先輩致敬。
NO.4:《大捷》
最復雜的人員構成,最缺乏訓練和渙散的軍紀,時不時被友軍擺一道,但又在浴血抗戰著。當我們身處其中,我們就已經身處其中。歷史沒有假如,人性沒有可能。 這部片子拍的太接地氣了,各種場景反轉緊緊牽扯著我的心。身處煉獄場,如履薄冰一身輕。
NO.3:《大決戰》三部曲
很簡單,這個系列這種規模的製作再也不會有了,而在此之前林彪還是廣泛意義上的全面惡人。大決戰三部曲拍的挺不錯的,真的很經典,相對來說更喜歡前兩部,可能是因為戰爭場面更多更宏大吧。劇版真的不太行。
NO.2:《決戰之後》
全片沒有一句歌功頌德式的贊揚,卻又讓人自然而然產生這種感覺,內心深處的認同才是真的認同。其實很多老的主旋律電影,按照歷史本本分分的拍出來,就是對歷史最好的還原,最大的宣傳。感慨萬千,唯一感嘆的就是女角色太少。但是好歹導演是女性,果然把電影拍出了一些人味。
NO.1:《北緯三十八度》
家裡之前有過碟片的,好久了一直記得這個片子,非常感人的電影。現在好像找不到了。查了下部分資料了解到;全片為了追求藝術的真實,調動了大量的軍用設施如坦克、大炮等,還調動了很多部隊參與拍攝。
國產10佳戰爭片《長津湖》墊底,《狙擊手》第八,榜首被禁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