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從歌曲《最後一夜》到電影《金大班的最後一夜》
第一次聽到蔡琴的歌曲《最後一夜》,已經不能用好聽來形容了。在她的歌聲里沒有愛到刻骨銘心,也沒有恨到歇斯底里,只有沉靜與內斂,只有熨帖和悵然若失。
這首歌曲,出自於1984年的台灣電影《金大班的最後一夜》,電影改編自白先勇先生的《台北人》中的《金大班的最後一夜》,歌曲獲得了當年金馬獎最佳電影主題曲獎。
主演姚煒演的是當紅舞女金兆麗金大班,我覺得沒有任何人比她更適合這個角色了,姚煒是當年白先勇欽點的女主角,她的童年家庭貧困生活艱難,青年情感受挫獨自帶著女兒生活,加上小小年紀為了補貼家用便去歌廳兜售父親製作的演出服裝給舞廳的歌星,又有兩年在台北大歌壇的駐唱經驗,造就了她身上和其他當紅女星不一樣的滄桑感,才能有經典的金大班形象。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以舞女金兆麗為代表來到台灣的外省人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打拚的心酸無奈與沉浮。姚煒飾演的金兆麗從上海的百樂門到了台北的夜巴黎,一路打拚,坐上了大班的位置。年輕時的她遇到了一位羞澀善良單純的富家子弟,兩個年輕人度過了美好的時光,最終還是因為金兆麗的舞女身份被男方家長生生拆散。在貪婪自私的母親和哥哥的逼迫之下,走投無路的金兆麗還是回到了舞廳。
二十多年後,金兆麗的身邊有了一位愛她卻沒有能力給她安定生活的船員,而經過半生漂泊的她想要有個家,最終選擇了一位新加坡的老華僑。
故事很簡單,卻因為有了優秀的演員而格外生動。金兆麗雖然是個有著二十多年舞場經歷的領班舞女,卻時時刻刻沒有放棄對美好愛情的渴望。她有情有義,心中有著未曾熄滅的愛與善,最後把手上一克拉半的火油鑽贈予與她有同樣經歷的年輕舞女。感謝姚煒,演活了金大班,和我看書之後想像中的人物毫無出入。
書和影片中都流露出濃濃的化不開的鄉愁,不僅是對故土的懷念,更是對逝去的一切美好人、事的懷念。
圖片來源於網路
Ⅱ 歡顏原唱是誰
歌曲《歡顏》原唱為齊豫
齊豫,1957年10月17日出生於台灣台中,台灣大學人類學學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人類學碩士研究生,歌手齊秦的姐姐,中國台灣女歌手。
1978年,齊豫以一曲《Diamonds & Rust》獲第二屆金韻獎冠軍、第一屆民謠風冠軍,正式開始歌手生涯。1979年,發行第一張個人專輯《橄欖樹》,同年演唱電影《歡顏》主題曲獲第1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主題曲。1985年與三毛、王新蓮製作專輯《回聲》。1987年赴新加坡製作個人首張英文專輯《STORIES》。1995年與周華健合唱古天樂版神鵰俠侶的主題曲《神話情話》獲得年度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合唱歌曲獎。
(2)金馬獎電影主題曲擴展閱讀:
歌曲《歡顏》創作背景
《歡顏》是曲作者李泰祥為屠忠訓導演的同名電影《歡顏》所創作的電影主題曲兼插曲,是他對音樂和電影最顯著的里程碑,六七十年代的文藝青年與創作者,電影對他們而言是極具魅力的藝術,李泰祥就曾經表示過自己對電影的熱愛,甚至還替自己的音樂發表會拍過無名的實驗電影作為背景。在《歡顏》之前,被謔稱為「三廳電影」的台灣文藝愛情電影早有「無歌不成片」的傳統。
李泰祥結合了古典音樂的元素來創作《歡顏》,成功將古典音樂自然地融入流行音樂中,消弭了古典音樂和一般人的距離。
齊豫是李泰祥的首徒,因金韻獎獲得冠軍與評審李泰祥相識,李泰祥聽到這位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學生的歌聲之後,認為終於找到可以詮釋他那些走在藝術與通俗之間歌曲的最佳人選。《歡顏》與《橄欖樹》正是齊豫在歌壇的第一次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