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影視藝術鑒賞論文3000字左右。。。急!急!急! 偏僻點的。。。。。
影視藝術欣賞論文 一、 對電影的認識 在我小時候的印象里,電影是一種在電影院看的,故事。不過比起電視劇來,故事講得有點太短了,看著不過癮。長大一點才知道,電影是一種藝術,不同地方的電影有著不同的特色,這也是一種文化的體現吧。 下面談談對各地電影的看法: 內地電影,從我有記憶開始看得最多的就是一些黑白戰爭影片,大多是講抗日和解放戰爭的。後來看到越來越多的故事片,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宣教片,那也是學校組織觀看的。自己跟家人也看過一些片子,不過到現在大多都忘記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大紅燈籠高高掛》,當時的確給我很大震撼。後來就不再去電影院看電影了,在電腦和網路上看得大多是國外片,國內的一般只是喜劇片如《手機》、《大腕》、《天下無賊》,和一些比較有名的,像《無極》等。 香港電影,給人感覺娛樂性較強,以市場為導向,像周星馳的一些電影,的確很好玩,但看的時候又不會有什麼思想負擔。挺適合休閑時觀看的。 韓國電影,最近才看韓國電影,一般是些愛情電影和倫理片,但很適合中國人觀看,大概是我們的文化很相近吧,感覺很細膩,和生活貼近。給我印象較深的是《我的野蠻女友》,這部電影當年可是在中國乃至亞洲颳起了一股野蠻旋風呀。 印度電影,只看過有限的幾部印度電影,片名大多記不清了,只是對那大篷車和時不時的音樂和舞蹈還有點印象,現在不知道怎麼樣了,但那時的印度電影感覺上更像歌舞劇。 俄國電影,現代的俄國電影看得倒是很少,只是看過前蘇聯的一些片子,也大多是和十月革命和二戰有關的片子,印象都不是很深。 歐洲電影,最為代表的應該是法國電影吧,感覺藝術感很強,不是看得很懂,畫面很漂亮。像《天使愛美麗》我看了幾遍都沒看懂。 美國電影,看得最多的還是美國的好萊塢大片,美國片是最為成熟的,無論影響力還是票房收入都是其他地區不可比擬的。現在在中國大學生中,看好萊塢大片的人肯定比看國產片的人多。尤其是國產片中有些類型的片子太少或基本看不到,比如科幻片,恐怖片。 下面談談對兩種類型的電影的看法: 對一般的類型,我想因為見得多了,也不會有什麼感觸,那我就拿兩種比較特殊的類型來談談我的看法。 動畫電影,我認為也算一種很重要的電影類型(因為有人說動畫是小孩子看的東西),我不否認,小孩子更容易被動畫吸引,但不是說動畫片就一定時給小孩子看的。我認為,除了演員和布景是由真實的轉變成用畫的,其他的電影元素都有保留,導演一樣可以用動畫來表現自己的想法。在動畫電影方面,日本和美國無疑是兩種典型的代表,日本的平面二維動畫產業可以說是全球最發達的,像在流水線上生產產品一樣生產著動畫片,以動畫系列片為主,也會定期為這些系列片出些劇場版,當然也有單獨的動畫電影,比如宮崎駿的《幽靈公主》、《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等,我覺得都是不錯的影片,日系動畫的唯美畫風也很讓我喜歡。個人感覺就二維動畫而言,美國比不了日本,就拿比較好的《獅子王》來說,在它之前,日本實際上有一個很類似的動畫系列片《森林大帝》,這很有抄襲的嫌疑。不過自從3D動畫出現之後,美國的技術優勢又體現出來了,不愧為IT技術的起源國,尤其是最近Pixar公司的幾部作品《玩具總動員》、《海底總動員》、《超人特工隊》、《汽車總動員》等,無論是畫面還是講的故事,都讓我們耳目一新。 恐怖電影,談到恐怖電影還是要談到日本。先不談日本人的民族性的問題,日本的恐怖電影的確是很不同的,是一種懸念的恐怖,用意識來引導你,而不是用那種血腥的場面來達到目的。如《午夜凶鈴》、《咒怨》等,會在整部片子彌漫恐怖的氣氛,但就是不讓你見到,讓你提心吊膽到最後。美國的片子就完全不一樣,突然出現的血腥畫面,如果沒有準備的話,簡直讓你會吐出來。記得有一部叫《異次元殺陣》的片子,有一個把人切成塊的鏡頭,足足讓我倒了一天胃口。還有《死神來了》、《死神來了2》和《死神來了3》在表面很青春很陽光的情況下,突然出現的那種很血腥的場面,這也許就是美式的恐怖吧。 二、 從有記憶開始怎麼看電影 說實話,已經很久沒有到電影院看電影了。小時候倒是只能去電影院看電影,不過,現在看電影的渠道已經太寬了。從網上、電視上都可以免費看到(如果不算電費的話),很多國內電影過了檔期,國外電影大約上映一年後,中央6就會放映,這還不算國內大大小小的電視台提前買碟片看。我們自己也可以買正版或盜版的盤來先睹為快。不過,現在看來,還是在影院里看得比較有感覺。有一種看電影的味道。 三、 列舉喜歡看的電影 《我的野蠻女友》、《超人總動員》、《指環王》三部曲,《帝企鵝日記》、《公主日記》、《查理與巧克力工廠》、《死神來了2》、《開國大典》、《天下無賊》、《新警察故事》、《征服怒海》、《阿甘正傳》、《愛國者》、《勇敢的心》
採納哦
㈡ 年度最燒腦懸疑片如何煉成
暢讀專訪《看不見的客人》導演:年度最燒腦懸疑片如何煉成
「男人出軌,情人被殺,蹊蹺車禍,密室殺人,找不到的兇手,看不見的客人。」
一開口就知道,腦子要漿糊了。
近幾年,西班牙懸疑電影憑借其非同一般的套路席捲全球,成為這一類電影的新標桿。
幾部西班牙驚悚懸疑片的表現不俗,絲毫不輸好萊塢大片。
不像美國驚悚電影的恐怖血腥,也不像日韓驚悚電影更著重邏輯,西班牙的懸疑片總給你一種「剝洋蔥」般的體驗,層層遞進,抽絲剝繭。
整個電影就是一個推翻再重建的過程,當排除一切可能的因素後,最後的真相還真是讓你背脊一涼。
像這部去年的西班牙票房冠軍電影《看不見的客人》,好評如潮。各路明星紛紛力薦。
豆瓣的打分也高達8.6,與被很多影迷奉為大神的諾蘭的《敦刻爾克》旗鼓相當。
整個電影的人物非常簡單,主要人物只有4個,基本上就是四個人一台戲。
影片講述的是高科技公司的老闆艾德里安,事業如日中天之時,被捲入一場謀殺案中。而死者正是自己的情人,並且情人的死,也和兩人撞死的一個年輕人有關。
影片的重點全都放在了律師和男主角之前的對峙與博弈。
劇情可謂跌宕起伏,給觀眾以過山車式的觀影體驗。
在此,有那麼點膽小的暢讀小娛提前看了電影,只能說:看這部電影時不要玩手機!敲黑板!
當然,關於這部電影一切的一切,都源自於一個男人。
就是本片的導演——奧里奧爾·保羅。
(是不是一個很帥的大叔,小娛在見導演之前,還以為會是一個留著大鬍子的老爺爺。笑哭.jpg)
導演曾憑借懸疑處女作《女屍謎案》被西班牙觀眾熟知,斬獲西班牙「奧斯卡」——戈雅獎「最佳新人導演」提名。
保羅小時候就是一名狂熱的偵探小說迷,《看不見的客人》這部電影的劇本打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期間反復修改了13次,足見導演對於細節的用心。
暢讀小娛也帶著一長串網友的問題找到了導演保羅,問了啥你們自己看吧。
暢讀專訪導演保羅:年度最燒腦懸疑片如何煉成?
V=VIVA暢讀
P=奧里奧爾·保羅 Oriol Paulo
「現在大多數懸疑電影以恐怖為主,我想做純推理的懸疑。」
V:網友們紛紛表示,大衛芬奇的《消失的愛人》告訴我們婚姻很可怕,但是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婚姻好像還很不錯,對於這個留言您怎麼回應?
P:其實我這部電影里詮釋了兩種婚姻狀況,一種是艾德里安的婚外情,他是謊言的代表,因為他的婚外情所以產生了一系列的謊言和錯誤。
另一段婚姻是托馬斯和他的愛人這對父母美好的婚姻,他們的婚姻很走心。尤其是影片的最後一幕,父母兩人同時出現在熒幕上,那一刻也是美好婚姻的詮釋。
V:這部電影最難的是什麼?寫劇本還是當導演,為什麼?
P:我不想把編導和導演這兩個角色分開,這兩個角色都有難度。這部電影的情節結構是非常復雜的,裡面穿插了很多的反轉情節,我在寫的時候需要把這些情節不斷的細節化。
作為導演來說,在拍攝的同時我可能更多的要去考慮工期,包括我要在時間內控制我的拍攝成本。
V:這部電影的靈感來源是?
P:我從小就很喜歡懸疑推理小說。比如阿加莎·克里斯蒂、柯南道爾,這些懸疑小說我每次看都會讓我感到情緒上的變化。還有就是咱們現在看到的大多數懸疑電影是以恐怖為主的。而我想做的是一種純推理的懸疑,希望能夠把來觀看我電影的觀眾,帶到我的電影情節當中和我一起推理案件。
「最喜歡張藝謀導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掛》」
V:中國也有很多優秀的懸疑片出現,比如《催眠大師》《記憶大師》,您有看過嗎?
P:您剛才說的那幾部電影確實沒看過,因為外國電影在西班牙市場看到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現在好萊塢電影沖擊太大,有機會的話我一定會關注中國懸疑電影。我上學時有喜歡的中國導演是張藝謀,前不久剛看過的一部中國懸疑電影是《暴裂無聲》。
V:您之前看過很多張藝謀的作品嗎?最喜歡他哪一部作品?
P:《大紅燈籠高高掛》。
V:您認為西班牙電影來到中國的競爭力是什麼呢?
P:對比好萊塢電影,我在西班牙做導演會有更多的自由,權利也更多。全身心的都投入到劇本的創作中,而不會被其他因素左右。
V:西班牙有很多優秀的懸疑電影,像《吾棲之膚》也廣受好評,可以談談西班牙的懸疑片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嗎?
P:西班牙懸疑電影從九十年代開始爆發,有一部電影想強烈推薦給你們叫做《Tesis》(死亡論文),這部電影的導演是亞歷杭德羅·阿梅納瓦爾。他影響到很多西班牙懸疑電影的導演。
看到一半就猜出答案?導演:拍這部電影不僅僅是讓大家去猜答案!
V:很多觀眾看完後會覺得看到一半就猜出答案,缺乏驚喜,你自己是怎麼認為的?
P:我在做這個電影,是希望觀眾能有不同的方式去解讀這個影片,而不是單純的為了猜到結局而去看我的電影。我的影片在情節當中很突出的是律師和艾德里安兩個主角之間一直在雄辯,所以我想讓大家不僅僅去為了猜答案,而是來關注情節和細節。
V:劇中的那對老夫婦智商那麼高,怎麼會有一個開車不系安全帶還玩手機的兒子?
P:哈哈,這個問題太有意思了,我在西班牙接受采訪時從來沒有被問過這個問題。這個人物本來就是一個典型的年輕人,我們自己都沒有想到這個會成為一個警鍾,來告訴現在西班牙的年輕人開車時系安全帶,不要玩手機。
這一點也很有趣,這可能也是文化間的差異,之前我看忻鈺坤導演的《暴裂無聲》時有一個情節大家都在叫,我也想不明白大家為什麼在叫。
V:九月份的中國電影市場競爭非常激烈,您會擔心嗎?
P:我更擔心在西班牙的投放,因為這部電影的主角們都是很有名的演員,效果不好的話對我是有影響的。但是我的影片走出去後我不會擔心票房問題,我更希望大家可以來看我的電影來享受我的電影,讓我的電影和觀眾之間享受連接。
V:您本人最喜歡的中國演員?
P:鞏俐。
V:您認為懸疑電影最重要的三點?
P:開頭、結尾、人物
V:您最近喜歡的三部電影
P:《敦刻爾克》、《願上帝寬恕我們》、《托尼·厄德曼》
V:如果您在中國拍懸疑電影,您會拍什麼故事?
P:我想拍和中國歷史有關的,很悠久古老感覺的。對於一個導演來說,能到各地去取景拍攝是很榮幸的事。讓我來中國拍電影我至少要在中國待一段時間,了解中國的人,中國的歷史。
V:請導演用一句話來推薦一下《看不見的客人》
P:電影看起來就像過山車一樣,觀眾每一分鍾都會屏住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