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實主義題材影片《嘉年華》,《嘉年華》評價和口碑如何
《嘉年華》這部電影題材很大膽,但是電影裡面的情節一般。雖然電影裡面的畫面很灰暗,缺少電影的精緻感,但是這部電影的評分和口碑還是很高的。主要是它是一部現實題材的影片。它的題材是比較敏感,是整個社會關注的特點。這個影片的播映會產生好的效應,呼籲大家關注兒童性侵帶來的危害,讓大家一塊保護兒童,讓她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2. 看完就讓人壓抑的《嘉年華》,究竟演了什麼故事小米結局如何
講述了一個女性青春成長的故事,探討一個良性的社會機制、人與人之間最終的和解。
3. 電影《嘉年華》結局什麼意思
《嘉年華》結局:最後,夢露垂垂老矣,再不能給這里增色,被工人拆掉。又印證了幾位女性的遭遇,小文二人被劉會長想用金錢打掃了事,最後不惜動用陰招;莉莉流產之後,再也不化妝了;小米想要一個身份的計劃失敗,無路可走地去接客了。
小米最終決定離開,但她將要闖入的是一個她無法掌控的世她沒有身份證,她將電動車騎在機動車道中央,這都暗示著巨大的錯位。前方拉著夢露的死屍,也許是被修繕,也許是被打碎,沒人知道,電影用夢露的遭遇來更直白地講述女性的命運。到最後,仍然很難看到小米會生活的更好的跡象,但正因為這種迷茫,夢露的倒下,更證明這種覺醒的萬分可貴。
(3)嘉年華電影劇情分析擴展閱讀:
《嘉年華》劇情簡介——
小米是一位在廉價旅館上班的清潔工,而前台接線員莉莉總想找她幫忙。在一個充滿命數的夜晚,莉莉說服了小米替她在前台上一晚上班,這樣莉莉就能溜出去見男朋友了。而一位當地的高級官員劉會長帶了兩個年輕姑娘小文和小新入住。小米瞬間就產生了懷疑,在劉會長入住房間之後,她看到兩個姑娘住進了隔壁房間。小米在旅館的監視系統上觀察著過道,還用手機給錄了下來。
第二天一早,兩個姑娘明顯看上去萎靡不振,她們回學校之後,老師覺得事態不對,給兩人的家長打了電話,還通知了警方。她們在醫院做了檢查,得到確認,兩人都被性侵了。以警探王隊長為首的警察們搜查了旅館,發現可以將劉會長定罪的監控錄像,可是顯示劉會長進入了兩個女孩房間的那一段,卻被刪了。警察質詢了聲稱自己當晚值班的莉莉,而怕自己丟掉工作、那一晚替莉莉值班的小米卻一直噤聲,對自己拿手機把一切都錄了下來這件事隻字不提。
小米離開母親去和離婚的父親住在了一起。因為缺乏證據,看上去這個官員就要逃之夭夭了,而兩位女孩兒的律師郝潔女士不肯放棄,而且本能地認為小米是在撒謊。
4. 《嘉年華》評價和口碑怎麼樣
整部電影最大的敗筆,就是結尾;
而整部電影最大的亮點,也是結尾。
說是敗筆,因為從電影的敘事角度來說,生硬而多餘,戛然而止加上強行的反轉,讓觀眾的觀影體驗極差,而且摸不著頭腦,像是高潮到了一半,忽然什麼都沒了。
說是亮點,因為電影的現實意義在這一刻的黑色幽默達到了最高。
最後的結尾,通過新聞報道強行反轉了之前的劇情,讓整個事件獲得了一個「正義絕不會缺席」的圓滿結局。
諷刺的是,現實卻在我們身邊走向了另一個結局。
更諷刺的是,我們都知道電影為什麼非得這么拍不可。
-------原因都是一樣的。
5. 電影《嘉年華》是一部什麼樣的影片,有哪些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嘉年華》很棒,不是像《熔爐》一樣充滿沖突,而就是在隱忍的平靜中撕開一道道裂縫。
這不是一部簡單的講述怎麼將罪犯繩之以法的故事,聚焦的不是性侵本身,甚至不是受害者,這里有性教育的缺失、有面對傷害的選擇、有邊緣人物的掙扎、有集體的冷漠、有女性的物化。
電影里夢露的雕像一次次出現也是電影情節的節點。性感尤物,也許承載的是社會對女性的看法,慾望的象徵。從完好到貼滿小廣告的斑駁再到被移走,影片也從性侵發生到發生後二次傷害再到「正義」復位。在這里還是特別想提到一個細節,就是小米在看到雕像被貼滿小廣告時的舉動,真的特別單純,在她的眼裡這就是美的象徵,也許是心之所向,沒有慾望。
那麼在面對這類案件的時候我們的最終目標到底是什麼?我想正義是要伸張的,但如何幫助受害者走出陰影則是更為重要的事情。
小米和莉莉在電影中是個很別樣的存在,我會恍惚間感覺莉莉就是小米的長大版。小米真切的就是社會邊緣人物,在異鄉漂泊的少女,她是另一個受傷的兒童,在沒有經歷這場事件時就已經是社會的受害者,在她的面前未成年人保護法、社會保障什麼的統統是虛無的存在,一個沒有戶口的十六歲少女,要如何走下去。
我們沒有辦法去譴責,為什麼不肯作證,為什麼不願意拿出證據,你要如何讓一個連自己基本權利都保障不了的人去做別人的救世主呢。
小米拿出莉莉的耳環、莉莉的口紅,坐在床前,聽著電視里的新聞,打開口紅又蓋上,帶上的耳環又摘掉,偷跑出去砸斷電動車的鎖鏈,這一片段大概是整個影片里最讓我緊張的時刻,但是她掙脫了,她穿著白色的裙子,夢露的雕像從她身邊駛過,看著她一路向前的背影,電影結束了。
6. 電影《嘉年華》主要講了什麼
電影《嘉年華》聚焦在兩個少女的身上,講述了在一家旅店打工的小米,碰巧成為在旅店發生的一起案件的唯一知情者,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決定保持沉默,一番掙扎與挫折之後,她終於醒悟,說出事情的真相。
小米,15歲,一家旅館服務員,一天,一位大叔帶著兩個小學生模樣的女孩來住宿,小米好奇地盯著監控視頻看得出神,但是為了自己的工作,她選擇了緘默,她並沒有預知到自己將捲入一宗刑事案件。
孟小文,12歲女孩,6年級學生,遭遇中年男子的侵犯,在律師幫助下,案件雖然已經取得決定性證據,但卻以警察和性侵者的勾結不了了之,這讓小文留下了絕望的淚水。
郝潔,一名律師,是位知識分子,她是有很深厚的閱歷,同時她也是一個有愛心,願意去幫助弱勢群體。她是小文案件的關鍵人物,能找到幫助案件的途徑,也很努力去做這個事情。
孟濤,小文的父親,跟妻子也離婚,是一個不像父親的父親,沒有參與過孩子的成長,也沒有陪伴過孩子的成長,使女兒承受同齡無法承受的痛苦。
(6)嘉年華電影劇情分析擴展閱讀
電影《嘉年華》是由喀什嘉映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文晏執導,文淇、周美君、史可、耿樂聯合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17年11月2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獲獎記錄:
2017年10月27日,第54屆安塔利亞金橘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嘉年華》,獲獎 。
2017年11月,第39屆南特三大洲電影節,銀氣球獎 ,《嘉年華》,獲獎 。
2017年12月14日,第二屆澳門國際影展,亞洲電影奈派克獎,《嘉年華》,獲獎 。
2018年3月26日,《青年電影手冊》2017年度華語十佳,年度十佳影片,《嘉年華》,獲獎 。
2018年5月6日,第2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嘉年華》,獲獎 。
7. 怎麼評價電影《嘉年華》
電影《嘉年華》男權社會的塑造非常顯著,文晏作為一個女導演,在這件事上顯得更為敏感,片中的性-侵者、警察、案發地主人、社會-混混,乃至女孩的家長本身,無論身份階級,都昭示了各種男權象徵——性-侵者頗有勢力。影片雖然在導演藝術風格層面沒有特別之處,部分人物刻畫上也有缺失,但從題材和內涵表達都極其貼合女性意識。
綜上所述,影片導演文晏似乎非常鍾情於描繪當代中國的種種現狀和問題,而與此同時又沒有放棄類型片的內容與元素。但是,她的那種在一定距離上觀察對象的做法,又讓觀眾無法真正地對銀幕上的人和暴-力產生相應的感情與反應。
8. 《嘉年華》:穿越幻象,才能直面深淵,《嘉年華》想要表達什麼主題
謝邀!感謝關注影視控。
主題我覺得主要關於對人性的思考,已經對現今社會發生的幼女性侵事件的反思。
首先我覺得這部電影是值得一看的,關於問題本身,電影想表達什麼主題,我個人覺得有以下三點。
9. 電影《嘉年華》的主要情節是怎樣的
《嘉年華》是由喀什嘉映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文晏執導,文淇、周美君、史可、耿樂聯合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17年11月2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小米離開母親去和離婚的父親住在了一起。因為缺乏證據,看上去這個官員就要逃之夭夭了,而兩位女孩兒的律師郝潔女士(史可飾)不肯放棄,而且本能地認為小米是在撒謊。
10. 電影《嘉年華》這部電影折射出怎樣的現實
《嘉年華》的導演文晏說:「真正的罪犯,可能是整個社會中,大家的缺失。」
《嘉年華》的原型是海南萬寧著名的未成年人性侵案「校長帶小學生開房」,不熟悉的人,可能不知道前面還在假造婦科檢查記錄、嫌犯在動用金錢收買私了,為什麼突然「神轉折」成了壞人被收監,壞警察被懲處。實際上,被省略的是網上抗議「校長開房找我」以及其他女權公益人士的活動。
「廣州大學城黃波案」的黃波在把黑手伸向大學生的時候,事實上是一個緩刑期的強奸犯。他在公司強奸女下屬未遂,最後不僅在司法系統人員的幫助下賠償換取諒解書,還獲得了並不適用的緩刑;而且,在法院某些人員巧妙斡旋下,他的緩刑並未執行。於是這個強奸犯全國滿地跑,從緩刑期就開始性侵女大學生。而對他後來的作為,盡管有四名受害者報案,警方拒絕立案。
所以,財雄勢大者的性侵,往往可以逍遙法外。這不是罪犯一個人的「功勞」,而需要很多人的「努力」:二次傷害當事人的處警,出賣當事人隱私的媒體,竊竊私語中咎責受害者的路人們,以及貪贓枉法者。《嘉年華》是一部難得的觀照現實的電影,每一個希望生活在真實中的人都應該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