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江南春的解釋
古詩《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作者簡介
杜牧(803年~854年),字牧之,號樊川,京兆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出身於世代官僚地主家庭。二十六歲中進士,為弘文館校書郎。後來除在地方上做十年幕僚外,又在黃、池、睦、湖等州做過刺使,還曾在中央任過監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功員外郎等職,終於中書舍人。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是晚唐一位著名詩人。青年時期的杜牧,懷有經邦濟世之志,喜讀兵書,為人剛直不阿,敢於指陳時弊。後來,由於捲入了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之中,使他的政治主張未得旋展,終於墮入頹廢享樂、縱情聲色的生活裡面。
杜牧在文學方面,主張文以致用,強調內容為主,形式為輔,提倡言之有物,朴實無華的文風;反對無病呻吟,片面追求形式。在晚唐追求浮麗柔靡的文壇上,他主張「本求高絕,不務奇麗」,以豪邁俊爽,拗峭清麗獨樹一格。他的七律和七絕都寫得很成功,而七絕尤為凝煉、自然,很多名篇為後人所傳誦。由於他在詩歌方面成就較高,後人把他與杜甫相提,稱為「小杜」,並與李商隱並提,稱為「小李杜」。杜牧雖然寫了一些進步詩篇,但也寫了不少消極頹廢、趣味低下的作品,這些含有糟粕的詩歌,應引起注意,給予批判。
注釋
1、郭:外城。酒旗:酒簾,高懸在酒店外的標幟。
2、南朝:東晉後在建康(今南京)建都的宋、齊、梁、陳四朝合稱南朝。當時的統治者都好佛,修建了大量的寺院。
3、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據《南史·循吏·郭祖深傳》說:「都下佛寺五百餘所」。這里說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數字。
4、樓台:指寺廟。
譯詩
遼闊的江南到處鶯歌燕舞綠樹紅花相映,
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都有酒旗迎風飄動。
南朝統治者篤信佛教足足建有四百八十座寺廟,
如今有多少樓台都籠罩在這蒙蒙的煙雨之中。
賞析
這是描寫江南風光的一首七絕。江南多麼迷人,多麼令人嚮往,「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已經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幅絢麗的圖畫,但那隻是宏觀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則相對具體一些,似乎領我們參觀了幾個景點,印象也就更深刻了。杜牧在這首七絕中不僅描繪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還再現了江南煙雨蒙蒙的樓台景色,使江南風光更加神奇迷離,別有一番情趣。「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首先詩人把我們帶入了江南那花紅柳綠的世界。你看,到處鶯歌燕舞,到處綠樹紅花;那帝水的村莊,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風招展的酒旗,多麼令人心馳神往!「千里」說明是寫整個江南,但整體又是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意象表現出來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這里有過渡到江南風光的重要組成部分——寺廟,揉進了滄桑之感,南朝遺留下來的許許多多佛教建築物在春風春雨中若隱若現,更增添撲朔迷離之美。詩人在這里不說「朝朝四百八十寺」,而說「南朝四百八十寺」,顯然別有意蘊。南朝統治者佞佛,勞民傷財,修建了大量寺廟,《南史·郭祖深傳》說:「時帝大弘釋典,將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條以為都下佛寺五百餘所,窮極宏麗,僧尼十餘萬,資產豐沃,所在郡縣,不可勝言。」據此,杜牧說「四百八十寺」顯然說少了。如今「南朝四百八十寺」都已成為歷史的遺物,成為江南美妙風景的組成部分了。審美之中不乏諷刺,詩的內涵也更豐富了。這首詩四句均為景語,一句一景,各具特色。這里有聲音有色彩,有空間上的拓展,有時間上的追溯。在短短的28個字中,詩人以極具概括性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生動形象而又有氣魄的江南春畫卷。
明代的楊慎對《江南春》的評價在歷史上也相當有名,其評價如下:
明楊慎《升庵詩話》雲: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若作十里,則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何文煥《歷代詩話考索》駁曰:即作十里,亦未必盡聽得著,看得見。題雲《江南春》,江南方廣千里,千里之中,鶯啼而綠映焉,水村山郭無處無酒旗,四百八十寺樓台多在煙雨中也。此詩之意既廣,不得專指一處,故總而命曰《江南春》……。
[編輯本段]寇準詞作《江南春》
寇準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遠,斜日杏花飛。
江南春盡離腸斷,蘋滿汀洲人未歸。
江南春,這里是詞牌名。
以「江南春」作為詞牌的詞現存只有寇準這一首。這個詞牌名可能是作者從南朝梁柳惲的《江南曲》中「日暖江南春」一句,擇取而名。
寇準詞作鑒賞
此詞以清麗宛轉、柔美多情的筆觸,以景起,以情結,以景寄情,情景交融,抒寫了女子懷人傷春的情愫。南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中評此詞雲:「觀此語意,疑若優柔無斷者;至其端委廟堂,決澶淵之策,其氣銳然,奮仁者之勇,全與此詩意不相類。蓋人之難知也如此!」
起首四句勾勒出一幅江南暮春圖景:一泓春水,煙波渺渺,岸邊楊柳,柔條飄飄。那綿綿不盡的萋萋芳草蔓伸到遙遠的天涯。夕陽映照下,孤零零的村落闃寂無人,只見紛紛凋謝的杏花飄飛滿地。以上四句含有豐富的意蘊和情思。「波渺渺」,水悠悠,含有佳人望穿秋水的深情。「柳依依」,使人觸目傷懷,想起當年長亭惜別之時。「孤村」句說明主人公心情之孤寂,「斜陽」句則包含有「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凄涼和感傷。
結拍兩句承前面寫景的層層渲染鋪墊,直抒胸臆,情深意摯,將女主人公的離愁抒寫得淋漓盡致,使人感覺到她的青春年華正孤寂落寞的漫長等待中流逝。
[編輯本段]畫家江南春
(1925.10—2008.11.26.)江蘇興化市陳堡鎮人。擅長中國畫、年畫、連環畫。1950年參加上海連環畫研究班。歷任上海大眾美術出版社、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創作員。作品有《群英獻禮圖》、《祖國頌》等,《陳毅將軍》在全國年畫展獲獎。
原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美術編創、副編審,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市美術家協會理事,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上海海上書畫研究所副所長。
早年在家鄉讀書。自幼喜愛塗沫,臨習繪畫,15歲在童家舍作啟蒙塾師,及民間繪畫為生。1946年初在上海從事舞台美術及連環畫創作,1951年參加出版社工作,1956年隨公私合營新美術出版社合並到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歷任美術編輯、美術編創、副編審。主要從事連環畫、年畫、宣傳畫、中國畫、裝飾畫的創作,先後出版了連環畫10餘種、年畫100多幅及報刊裝飾插圖若干。國畫「陳毅將軍」、「龍騰獅吼」獲全國大展三等獎,國畫「祖國頌」獲上海市文學藝術二等獎,連環畫「琵琶記」獲國家出版銀獎。國畫「群英獻禮圖」、「敬愛的周總理」分別為中國美術館、上海文史館收藏。
[編輯本段]IT人士江南春
1994年,大三學生江南春成立了永怡廣告公司,自任總經理。到了2001年,永怡收入達到了1.5億,在上海廣告界已經聲名鵲起。
2003年5月,江南春創立了分眾傳媒,擔任董事局主席和首席執行官。此時的江南春決定繞開競爭慘烈的傳統媒體,走「分眾」之路,專攻樓宇液晶媒體。
2003年12月,江南春被評為年度傳媒人物,並獲得「中國當代傑出廣告人」稱號。
2005年3月,江南春被評為「中國廣告10大風雲人物」。
2005年7月13日,分眾傳媒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股市,成為海外上市的中國純廣告傳媒第一股,並以1.72億美元募資額創造了當時的IPO紀錄。
上市之後,江南春就開始馬不停蹄地在國內泛廣告領域跑馬圈地:
2006年1月4日,分眾傳媒以3960萬美元收購框架媒介,在其版圖上增加了高檔公寓媒體資源。
4天之後(2006年1月8日),分眾傳媒再次拋出大手筆,投資3.25億美元合並當時中國樓宇視頻媒體第二大運營商聚眾傳媒,進一步鞏固其在樓宇電視、社區電視、戶外大屏幕等領域的霸主地位。
2006年3月7日,分眾傳媒以1500萬美元現金及價值1500萬美元股票全資收購北京凱威點告網路技術有限公司,啟動「分眾無線」手機廣告媒體品牌,突入手機廣告領域。
2006年8月31日,分眾傳媒收購影院廣告公司ACL,收購完成以後,ACL更名為分眾「影院網路」,進入了影院廣告領域。
2007年3月1日,分眾傳媒宣布,將以7000萬美元現金和1.55億美元分眾傳媒普通股收購國內最大網路廣告服務商好耶,進軍網路廣告領域。
2006 福布斯榜: 第40名
2006 胡潤榜: 第51名
2006 總資產(億): 41
[編輯本段]江南春的成功歷程
1991:因160元債務闖入廣告業
1991年,年僅18歲的江南春考入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剛進大學的江南春,為了滿足自己早日獨立的願望,開始琢磨怎樣讓自己掙點錢,這樣才能長時間不用回家聽父母的嘮叨。大一7元錢兩個小時的家教已經無法滿足江日常的開銷。
和大多數上海本地人一樣,江的父母也是工薪階層,父親做財務會計,而母親還曾成功地經營過一家小型便利店。
大二上學期,為了還清為競選校學生會主席而向同學借的160元債務,已是校學生會主席的江,逮著了一個賺錢的機會:一個名為上海亞太影視公司的企業,來學校招業務員,每月300元工資,這對於當時還是學生的江而言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收入。
為了賺錢還債,江開始了他的第一份推銷員的工作。一個月後,招來的30名業務員只留下了兩名,江南春是其中的一位。當時是賣東方電視台一個叫東視旋律的節目廣告,我一個月能做好幾個客戶。我的業績相當不錯,到1993年的時候,我一個人大概做了公司1/3的營業額,約150萬元。
初次推銷的經驗,江南春經常重復。當時主要做的是商業方面的廣告,而那時上海新的商業街淮海路剛剛修建,我就去橫掃淮海路,一家一家拜訪。剛開始幾個月我僅做銷售,後來我就開始做全案了,自己當導演,自己寫廣告劇本,自己出創意,自己拍,也自己賣廣告。
憑著這樣的干勁,不久後,江南春就成為這家公司的二老闆。
但生性好強的江南春並不想一直打工。1994年2月,尚在就讀大三的江開始自己創業;同7月,江與包括香港的永怡集團在內的幾個夥伴合資,注冊成立永怡傳播,注冊資金100萬元。這是一家以創意為主的廣告代理公司。1995年,公司成功獲得無錫的街邊燈箱廣告項目。
同年,因負責無錫項目的公司合夥人從永怡分離,而香港永怡集團也因自身經營問題撤資,永怡傳播遭受大的股權變動,業務也面臨諸多挑戰和調整。
從這以後的近7年時間里,江南春把自己的生活與永怡完全地融為一體。
1995:結識IDG傳媒集團
雖然1995年公司的年營業額已達到500萬元左右,這在當時已經是一個中型的廣告公司,而公司在上海也有了許多的廣告客戶,包括聯想等。但因為公司沒有核心的大客戶和業務,沒有一個核心的產業可以依託,加之公司遭遇的股權變動,作為創始人的江南春清醒地認識到,此時的永怡,這樣發展下去,會產生許多的問題。
在這時,為了給想獨立的無錫項目融資,江南春他們找到著名的IT傳媒集團IDG。意想不到的是,因政策的限制,外資不允許進入中國廣告業。項目沒談成,而江本人卻與IDG傳媒集團結下不解之緣。
此時已經敏銳察覺IT業在不久的未來將成長為一個巨大的新興產業的江南春,沒有放過這樣的機緣巧合。1996年1月1日,江南春進入IDG傳媒集團,為他們籌辦上海辦事處;永怡自然地成為IDG傳媒業務最主要的廣告代理商。1998年,永怡全年的收入達到五六千萬元,這幾乎占據了上海IT廣告業95%的份額。說起這些,江南春感到無比的自豪。
但超級壟斷也讓永怡的發展遭遇瓶頸,在上海IT廣告市場,留給永怡的,最後只剩下5%的余額。探索新模式成為擺在江南春面前的一個新難題。
1999:永怡開始多元化戰略
我們的選擇是兩種:一是利用IT界的資源,拓展北京和廣州市場;二是開始嘗試進入其他的行業,如房地產、家電,希望成為一個多元化的廣告公司。
1999年,永怡開始多元化戰略。遺憾的是,這樣的戰略沒有讓永怡獲得更大的發展。江南春對此的解釋是:由於在上海的團隊沒辦法服務到北京,而北京市場的競爭也相當激烈,作為新進入者,所以永怡的業務開展並不順利。廣州市場雖然開拓得還不錯,但也遠不如上海那麼成功。同樣,在其他行業,永怡雖然獲得了諸如東方海外房地產公司這樣的客戶,但難成規模效應。
2000年,江南春抓住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新契機:互聯網,這也為永怡傳播帶來了一個質的飛躍:2000年永怡的營業額破億元,主要依靠的就是互聯網。在江南春看來,這一年對永怡是至關重要的革命性的一年,永怡的營業額突然有5千萬元的增長,主要就是因為當年同時代理了7個網站的廣告。
永怡的成功突破還在於江南春抓住了另一個機遇。2000年,曾經一度紅火的網站億唐出資成立了一家好耶公司。當年這是一家純技術公司,提供網站廣告監控的軟體服務,位列著名門戶網站新浪的首頁鏈接中。當時看重這家公司的江南春和IDG集團都注資其中。正是利用和好耶的網上網下互動,永怡才得以拿下非常多的互聯網廣告。如今,好耶廣告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廣告公司。
上億的營業收入並未讓江南春的日子好過。尤其是2001年,這一年也成為永怡成長史中最為痛苦的一年。
是互聯網這一新生產業賦予了永怡質的飛躍。而同時,2001年,伴隨互聯網經濟泡沫的破滅,永怡也遭受了致命的打擊。因為互聯網突然全消失了,7個客戶幾乎盪然無存。這和我們的服務沒有關系,而是這個產業彷彿一夜間就突然崩潰掉了。這讓我們無比痛苦。
當公司的營業額水平上億元後,我們要再回到幾千萬元,是回不去的。因為公司所有的運營成本、人力的成本,都不可能再回得去,包括公司當時從奧美、智威湯遜等一流4A廣告公司請了大量的創意人員過來。要維持公司正常的運轉,公司就必須守住1.3億到1.4億元的營業額。我們只能以勞碌命的方式瘋狂地工作。
永怡必須尋求新的成長路徑。自2002年起,永怡開始全新的嘗試,分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全力向媒介策略服務商的角色轉變,讓永怡發展成專業的媒體購買代理商;摒棄原有的向全案式廣告代理服務商發展的計劃,立足做媒介的策略、計劃和購買服務商。比如富士是我們原來攬下的全案客戶。但從2002之後開發的一些客戶如招商銀行,就是一個純媒介策略的客戶,我們將不再涉足廣告創意。如今的永怡仍然有創意部,但他們主要是為原有的一些老客戶提供廣告創意服務。另一方面,傾力打造新興傳媒,這實際上就演變成現在的分眾傳媒。
2003:激情小子演繹分眾傳媒
按照江南春的說法,分眾實際上是永怡所嘗試的一個新項目演變而來。
做廣告出生的江,除了精於推銷、善於演講、能在任何陌生人面前滔滔不絕地講上四個小時,每天平均睡眠4個小時、擁有不知疲倦的工作熱情外,更為可取的是他的創新能力。在他自己看來,由他一手締造的永怡就富有這樣的天然優勢:和4A廣告公司相比,我們的創新性是相當強的,其一在於傳統媒體的創新性運用,其二就是開發原來沒有的創新性廣告傳媒平台。
在江南春看來,打商務人士的廣告,傳統媒體是沒有多大效應的。一般的報紙,他們根本就看不到,他們平常開車經過不了報攤,地鐵他們也不會去,只有地下車庫,他們會經過。報紙在辦公室有,但他們回email都來不及,也沒有時間看報紙。晚上回家他們也看電視,但可能10分鍾就睡著了。而在開車途中,確實會看到一些廣告,但他們根本就沒心思看,因為他們要不斷地打電話。針對這些人群,就要在他們常在的會所、健身房、辦公樓宇等地方樹立媒體。
這樣的認識讓江南春想到的嘗試是電視廣告的非家庭化,我們只有把電視廣告從家中帶到他們經常去往的家庭以外的各種地點,並且通過在不同地點設置視頻廣告,才能幫助廣告主到達所要針對的不同的目標人群,從而大大提升傳播有效性,避免大量的媒體預算浪費在錯誤的人群中。憑著這樣的理念,江首個想到的是高檔寫字樓此前毫無額外利用的電梯,利用人們等電梯的無聊時間來播放廣告。
2003年5月,江南春注冊成立分眾傳媒(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並出任首席執行官。當分眾傳媒通過私募獲得充沛資本之後,江南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全國各大城市掀起了圈地攻勢,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里,江南春在全國四十五個城市中佔領了2萬棟商業樓宇。據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分眾已在全國擁有3.75萬塊液晶屏。正如《福布斯》雜志所描述的:江南春以最快的速度佔領當地的主要高檔寫字樓,將剩下的市場空間留給了隨後出現的模仿者。
江南春(1925.10~ )興化市陳堡鎮人
原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美術編創、副編審,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市美術家協會理事,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上海海上書畫研究所副所長。
早年在家鄉讀書。自幼喜愛塗沫,臨習繪畫,15歲在童家舍作啟蒙塾師,及民間繪畫為生。1946年初在上海從事舞台美術及連環畫創作,1951年參加出版社工作,1956年隨公私合營新美術出版社合並到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歷任美術編輯、美術編創、副編審。主要從事連環畫、年畫、宣傳畫、中國畫、裝飾畫的創作,先後出版了連環畫10餘種、年畫100多幅及報刊裝飾插圖若干。國畫「陳毅將軍」、「龍騰獅吼」獲全國大展三等獎,國畫「祖國頌」獲上海市文學藝術二等獎,連環畫「琵琶記」獲國家出版銀獎。國畫「群英獻禮圖」、「敬愛的周總理」分別為中國美術館、上海文史館收藏。
㈡ 酒簾的電影
鏈接: https://pan..com/s/1wJPLIKDQIMCN_KU1jHiDxw
講述了年屆不惑的老蓋一生辛勞貧苦,為了賺錢養家辛苦受累,做著各種下賤工作,幾十年來卻一事無成。光怪陸離的風月場,上演著幾多人性悲劇。
㈢ 杜牧的《江南春》中「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一句,請你用現代漢語描繪出來
注釋譯文
【注釋】
1、郭:外城。酒旗:酒簾,高懸在酒店外的標志。
2、山郭:靠山的城牆。
3、南朝:東晉後在建康(今南京)建都的宋、齊、梁、陳四朝合稱南朝。當時的統治者都好佛,修建了大量的寺院。
4、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據《南史·循吏·郭祖深傳》說:「都下佛寺五百餘所」。這里說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數字。
5、樓台:指寺廟。
【譯詩】
遼闊的江南到處鶯歌燕舞,叢叢綠葉映著紅花,
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都有酒旗迎風飄動。
南朝統治者篤信佛教足足建有四百八十座寺廟,
如今有多少樓台都籠罩在這蒙蒙的煙雨之中。
作品鑒賞
這是描寫江南風光的一首七絕。江南多麼迷人,多麼令人嚮往,「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已經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幅絢麗的圖畫,但那隻是宏觀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則相對具體一些,似乎領我們參觀了幾個景點,印象也就更深刻了。杜牧在這首七絕中不僅描繪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還再現了江南煙雨蒙蒙的樓台景色,使江南風光更加神奇迷離,別有一番情趣。「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首先詩人把我們帶入了江南那花紅柳綠的世界。你看,到處鶯歌燕舞,到處綠樹紅花;那帝水的村莊,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風招展的酒旗,多麼令人心馳神往!「千里」說明是寫整個江南,但整體又是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意象表現出來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這里有過渡到江南風光的重要組成部分——寺廟,揉進了滄桑之感,南朝遺留下來的許許多多佛教建築物在春風春雨中若隱若現,更增添撲朔迷離之美。詩人在這里不說「朝朝四百八十寺」,而說「南朝四百八十寺」,顯然別有意蘊。南朝統治者佞佛,勞民傷財,修建了大量寺廟,《南史·郭祖深傳》說:「時帝大弘釋典,將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條以為都下佛寺五百餘所,窮極宏麗,僧尼十餘萬,資產豐沃,所在郡縣,不可勝言。」據此,杜牧說「四百八十寺」顯然說少了。如今「南朝四百八十寺」都已成為歷史的遺物,成為江南美妙風景的組成部分了。審美之中不乏諷刺,詩的內涵也更豐富了。這首詩四句均為景語,一句一景,各具特色。這里有聲音有色彩,有空間上的拓展,有時間上的追溯。在短短的28個字中,詩人以極具概括性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生動形象而又有氣魄的江南春畫卷。
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和迷離。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詩一開頭,就象迅速移動的電影鏡頭,掠過南國大地:遼闊的千里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經過詩人生花妙筆的點染,顯得更加令人心旌搖盪了。搖盪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麗外,恐怕還由於這種繁麗,不同於某處園林名勝,僅僅局限於一個角落,而是由於這種繁麗是鋪展在大塊土地上的。因此,開頭如果沒有「千里」二字,這兩句就要減色了。但是,明代楊慎在《升庵詩話》中說:「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若作十里,則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對於這種意見,何文煥在《歷代詩話考索》中曾駁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盡聽得著,看得見。題雲《江南春》,江南方廣千里,千里之中,鶯啼而綠映焉,水村山郭無處無酒旗,四百八十寺樓台多在煙雨中也。此詩之意既廣,不得專指一處,故總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煥的說法是對的,這是出於文學藝術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後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從前兩句看,鶯鳥啼鳴,紅綠相映,酒旗招展,應該是晴天的景象,但這兩句明明寫到煙雨,是怎麼回事呢?這是因為千里范圍內,各處陰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過,還需要看到的是,詩人運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徵。江南特點是山重水復,柳暗花明,色調錯綜,層次豐富而有立體感。詩人在縮千里於尺幅的同時,著重表現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襯、豐富多彩的美麗景色。詩的前兩句,有紅綠色彩的映襯,有山水的映襯,村莊和城郭的映襯,有動靜的映襯,有聲色的映襯。但光是這些,似乎還不夠豐富,還只描繪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詩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金碧輝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來就給人一種深邃的感覺,現在詩人又特意讓它出沒掩映於迷濛的煙雨之中,這就更增加了一種朦朧迷離的色彩。這樣的畫面和色調,與「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明朗絢麗相映,就使得這幅「江南春」的圖畫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給這幅畫面增添悠遠的歷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強調數量之多的一種說法。詩人先強調建築宏麗的佛寺非止一處,然後再接以「多少樓台煙雨中」這樣的唱嘆,就特別引人遐想。
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江南景物的贊美與神往。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諷刺說」,認為南朝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的時代佛教也是惡性發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諷刺。其實,解詩首先應該從藝術形象出發,而不應該作抽象的推論。杜牧反對佛教,並不等於對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佛寺建築也一定討厭。他在宣州,常常去開元寺等處遊玩。在池州也到過一些寺廟,還和僧人交過朋友。著名的詩句,象「九華山路雲遮寺,青弋江邊柳拂橋」,「秋山春雨閑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都說明他對佛寺樓台還是欣賞流連的。當然,在欣賞的同時,偶而浮起那麼一點歷史感慨也是可能的。表達了作者的情緒很中性,既無明顯的憎 ,也無明顯的惡.僅僅是在單純的寫景、詠春.
明代的楊慎對《江南春》的評價在歷史上也相當有名,其評價如下:
明楊慎《升庵詩話》雲: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若作十里,則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何文煥《歷代詩話考索》駁曰:即作十里,亦未必盡聽得著,看得見。題雲《江南春》,江南方廣千里,千里之中,鶯啼而綠映焉,水村山郭無處無酒旗,四百八十寺樓台多在煙雨中也。此詩之意既廣,不得專指一處,故總而命曰《江南春》。
作者簡介
杜牧
(803年~854年)字牧之,號樊川,京兆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人,晚唐著名詩人。出身於世代官僚地主家庭。二十六歲中進士,為弘文館校書郎。後來除在地方上做十年幕僚外,又在黃、池、睦、湖等州做過刺史,還曾在中央任過監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功員外郎等職,終於中書舍人。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是晚唐一位著名詩人。青年時期的杜牧,懷有經邦濟世之志,喜讀兵書,為人剛直不阿,敢於指陳時弊。後來,由於捲入了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之中,使他的政治主張未得旋展,終於墮入頹廢享樂、縱杜牧(公元803-約852年)情聲色的生活裡面。
杜牧在文學方面,主張文以致用,強調內容為主,形式為輔,提倡言之有物,朴實無華的文風;反對無病呻吟,片面追求形式。在晚唐追求浮麗柔靡的文壇上,他主張「本求高絕,不務奇麗」,以豪邁俊爽,拗峭清麗獨樹一格。他的七律和七絕都寫得很成功,而七絕尤為凝煉、自然,很多名篇為後人所傳誦。由於他在詩歌方面成就較高,後人把他與杜甫相提,稱為「小杜」,並與李商隱並論,稱為「小李杜」。杜牧雖然寫了一些進步詩篇,但也寫了不少消極頹廢、趣味低下的作品,這些含有糟粕的詩歌,應引起注意,給予批判。
[編輯本段]詞牌名《江南春》
詞牌簡介
以「江南春」作為詞牌的詞現存只有寇準一首。這個詞牌名可能是作者從南朝梁柳惲的《江南曲》中「日暖江南春」一句,擇取而名。
詞牌格律
三十字,平韻。
平仄仄,仄平平(韻)。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典範詞作
江南春
寇準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遠,斜日杏花飛。
江南春盡離腸斷,蘋滿汀洲人未歸。
㈣ 江南春的意思!!!!!!!!!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作者簡介
杜牧(803年~854年),字牧之,號樊川,京兆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出身於世代官僚地主家庭。二十六歲中進士,為弘文館校書郎。後來除在地方上做十年幕僚外,又在黃、池、睦、湖等州做過刺使,還曾在中央任過監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功員外郎等職,終於中書舍人。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是晚唐一位著名詩人。青年時期的杜牧,懷有經邦濟世之志,喜讀兵書,為人剛直不阿,敢於指陳時弊。後來,由於捲入了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之中,使他的政治主張未得旋展,終於墮入頹廢享樂、縱情聲色的生活裡面。
杜牧在文學方面,主張文以致用,強調內容為主,形式為輔,提倡言之有物,朴實無華的文風;反對無病呻吟,片面追求形式。在晚唐追求浮麗柔靡的文壇上,他主張「本求高絕,不務奇麗」,以豪邁俊爽,拗峭清麗獨樹一格。他的七律和七絕都寫得很成功,而七絕尤為凝煉、自然,很多名篇為後人所傳誦。由於他在詩歌方面成就較高,後人把他與杜甫相提,稱為「小杜」,並與李商隱並提,稱為「小李杜」。杜牧雖然寫了一些進步詩篇,但也寫了不少消極頹廢、趣味低下的作品,這些含有糟粕的詩歌,應引起注意,給予批判。
注釋
1、郭:外城。酒旗:酒簾,高懸在酒店外的標幟。
2、南朝:東晉後在建康(今南京)建都的宋、齊、梁、陳四朝合稱南朝。當時的統治者都好佛,修建了大量的寺院。
3、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據《南史·循吏·郭祖深傳》說:「都下佛寺五百餘所」。這里說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數字。
4、樓台:指寺廟。
譯詩
遼闊的江南到處鶯歌燕舞綠樹紅花相映,
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都有酒旗迎風飄動。
南朝統治者篤信佛教足足建有四百八十座寺廟,
如今有多少樓台都籠罩在這蒙蒙的煙雨之中。
賞析
這是描寫江南風光的一首七絕。江南多麼迷人,多麼令人嚮往,「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已經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幅絢麗的圖畫,但那隻是宏觀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則相對具體一些,似乎領我們參觀了幾個景點,印象也就更深刻了。杜牧在這首七絕中不僅描繪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還再現了江南煙雨蒙蒙的樓台景色,使江南風光更加神奇迷離,別有一番情趣。「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首先詩人把我們帶入了江南那花紅柳綠的世界。你看,到處鶯歌燕舞,到處綠樹紅花;那帝水的村莊,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風招展的酒旗,多麼令人心馳神往!「千里」說明是寫整個江南,但整體又是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意象表現出來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這里有過渡到江南風光的重要組成部分——寺廟,揉進了滄桑之感,南朝遺留下來的許許多多佛教建築物在春風春雨中若隱若現,更增添撲朔迷離之美。詩人在這里不說「朝朝四百八十寺」,而說「南朝四百八十寺」,顯然別有意蘊。南朝統治者佞佛,勞民傷財,修建了大量寺廟,《南史·郭祖深傳》說:「時帝大弘釋典,將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條以為都下佛寺五百餘所,窮極宏麗,僧尼十餘萬,資產豐沃,所在郡縣,不可勝言。」據此,杜牧說「四百八十寺」顯然說少了。如今「南朝四百八十寺」都已成為歷史的遺物,成為江南美妙風景的組成部分了。審美之中不乏諷刺,詩的內涵也更豐富了。這首詩四句均為景語,一句一景,各具特色。這里有聲音有色彩,有空間上的拓展,有時間上的追溯。在短短的28個字中,詩人以極具概括性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生動形象而又有氣魄的江南春畫卷。
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和迷離。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詩一開頭,就象迅速移動的電影鏡頭,掠過南國大地:遼闊的千里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經過詩人生花妙筆的點染,顯得更加令人心旌搖盪了。搖盪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麗外,恐怕還由於這種繁麗,不同於某處園林名勝,僅僅局限於一個角落,而是由於這種繁麗是鋪展在大塊土地上的。因此,開頭如果沒有「千里」二字,這兩句就要減色了。但是,明代楊慎在《升庵詩話》中說:「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若作十里,則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對於這種意見,何文煥在《歷代詩話考索》中曾駁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盡聽得著,看得見。題雲《江南春》,江南方廣千里,千里之中,鶯啼而綠映焉,水村山郭無處無酒旗,四百八十寺樓台多在煙雨中也。此詩之意既廣,不得專指一處,故總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煥的說法是對的,這是出於文學藝術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後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從前兩句看,鶯鳥啼鳴,紅綠相映,酒旗招展,應該是晴天的景象,但這兩句明明寫到煙雨,是怎麼回事呢?這是因為千里范圍內,各處陰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過,還需要看到的是,詩人運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徵。江南特點是山重水復,柳暗花明,色調錯綜,層次豐富而有立體感。詩人在縮千里於尺幅的同時,著重表現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襯、豐富多彩的美麗景色。詩的前兩句,有紅綠色彩的映襯,有山水的映襯,村莊和城郭的映襯,有動靜的映襯,有聲色的映襯。但光是這些,似乎還不夠豐富,還只描繪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詩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金碧輝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來就給人一種深邃的感覺,現在詩人又特意讓它出沒掩映於迷濛的煙雨之中,這就更增加了一種朦朧迷離的色彩。這樣的畫面和色調,與「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明朗絢麗相映,就使得這幅「江南春」的圖畫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給這幅畫面增添悠遠的歷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強調數量之多的一種說法。詩人先強調建築宏麗的佛寺非止一處,然後再接以「多少樓台煙雨中」這樣的唱嘆,就特別引人遐想。
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江南景物的贊美與神往。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諷刺說」,認為南朝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的時代佛教也是惡性發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諷刺。其實,解詩首先應該從藝術形象出發,而不應該作抽象的推論。杜牧反對佛教,並不等於對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佛寺建築也一定討厭。他在宣州,常常去開元寺等處遊玩。在池州也到過一些寺廟,還和僧人交過朋友。著名的詩句,象「九華山路雲遮寺,青弋江邊柳拂橋」,「秋山春雨閑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都說明他對佛寺樓台還是欣賞流連的。當然,在欣賞的同時,偶而浮起那麼一點歷史感慨也是可能的。表達了作者的情緒很中性,既無明顯的憎 ,也無明顯的惡.僅僅是在單純的寫景、詠春.
明代的楊慎對《江南春》的評價在歷史上也相當有名,其評價如下:
明楊慎《升庵詩話》雲: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若作十里,則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何文煥《歷代詩話考索》駁曰:即作十里,亦未必盡聽得著,看得見。題雲《江南春》,江南方廣千里,千里之中,鶯啼而綠映焉,水村山郭無處無酒旗,四百八十寺樓台多在煙雨中也。此詩之意既廣,不得專指一處,故總而命曰《江南春》……。
[編輯本段]寇準詞作《江南春》
寇準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遠,斜日杏花飛。
江南春盡離腸斷,蘋滿汀洲人未歸。
江南春,這里是詞牌名。
以「江南春」作為詞牌的詞現存只有寇準這一首。這個詞牌名可能是作者從南朝梁柳惲的《江南曲》中「日暖江南春」一句,擇取而名。
寇準詞作鑒賞
此詞以清麗宛轉、柔美多情的筆觸,以景起,以情結,以景寄情,情景交融,抒寫了女子懷人傷春的情愫。南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中評此詞雲:「觀此語意,疑若優柔無斷者;至其端委廟堂,決澶淵之策,其氣銳然,奮仁者之勇,全與此詩意不相類。蓋人之難知也如此!」
起首四句勾勒出一幅江南暮春圖景:一泓春水,煙波渺渺,岸邊楊柳,柔條飄飄。那綿綿不盡的萋萋芳草蔓伸到遙遠的天涯。夕陽映照下,孤零零的村落闃寂無人,只見紛紛凋謝的杏花飄飛滿地。以上四句含有豐富的意蘊和情思。「波渺渺」,水悠悠,含有佳人望穿秋水的深情。「柳依依」,使人觸目傷懷,想起當年長亭惜別之時。「孤村」句說明主人公心情之孤寂,「斜陽」句則包含有「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凄涼和感傷。
結拍兩句承前面寫景的層層渲染鋪墊,直抒胸臆,情深意摯,將女主人公的離愁抒寫得淋漓盡致,使人感覺到她的青春年華正孤寂落寞的漫長等待中流逝。
[編輯本段]畫家江南春
(1925.10—2008.11.26.)江蘇興化市陳堡鎮人。擅長中國畫、年畫、連環畫。1950年參加上海連環畫研究班。歷任上海大眾美術出版社、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創作員。作品有《群英獻禮圖》、《祖國頌》等,《陳毅將軍》在全國年畫展獲獎。
原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美術編創、副編審,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市美術家協會理事,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上海海上書畫研究所副所長。
早年在家鄉讀書。自幼喜愛塗沫,臨習繪畫,15歲在童家舍作啟蒙塾師,及民間繪畫為生。1946年初在上海從事舞台美術及連環畫創作,1951年參加出版社工作,1956年隨公私合營新美術出版社合並到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歷任美術編輯、美術編創、副編審。主要從事連環畫、年畫、宣傳畫、中國畫、裝飾畫的創作,先後出版了連環畫10餘種、年畫100多幅及報刊裝飾插圖若干。國畫「陳毅將軍」、「龍騰獅吼」獲全國大展三等獎,國畫「祖國頌」獲上海市文學藝術二等獎,連環畫「琵琶記」獲國家出版銀獎。國畫「群英獻禮圖」、「敬愛的周總理」分別為中國美術館、上海文史館收藏。
[編輯本段]IT人士江南春
1994年,大三學生江南春成立了永怡廣告公司,自任總經理。到了2001年,永怡收入達到了1.5億,在上海廣告界已經聲名鵲起。
2003年5月,江南春創立了分眾傳媒,擔任董事局主席和首席執行官。此時的江南春決定繞開競爭慘烈的傳統媒體,走「分眾」之路,專攻樓宇液晶媒體。
2003年12月,江南春被評為年度傳媒人物,並獲得「中國當代傑出廣告人」稱號。
2005年3月,江南春被評為「中國廣告10大風雲人物」。
2005年7月13日,分眾傳媒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股市,成為海外上市的中國純廣告傳媒第一股,並以1.72億美元募資額創造了當時的IPO紀錄。
上市之後,江南春就開始馬不停蹄地在國內泛廣告領域跑馬圈地:
2006年1月4日,分眾傳媒以3960萬美元收購框架媒介,在其版圖上增加了高檔公寓媒體資源。
4天之後(2006年1月8日),分眾傳媒再次拋出大手筆,投資3.25億美元合並當時中國樓宇視頻媒體第二大運營商聚眾傳媒,進一步鞏固其在樓宇電視、社區電視、戶外大屏幕等領域的霸主地位。
2006年3月7日,分眾傳媒以1500萬美元現金及價值1500萬美元股票全資收購北京凱威點告網路技術有限公司,啟動「分眾無線」手機廣告媒體品牌,突入手機廣告領域。
2006年8月31日,分眾傳媒收購影院廣告公司ACL,收購完成以後,ACL更名為分眾「影院網路」,進入了影院廣告領域。
2007年3月1日,分眾傳媒宣布,將以7000萬美元現金和1.55億美元分眾傳媒普通股收購國內最大網路廣告服務商好耶,進軍網路廣告領域。
2006 福布斯榜: 第40名
2006 胡潤榜: 第51名
2006 總資產(億): 41
[編輯本段]江南春的成功歷程
1991:因160元債務闖入廣告業
1991年,年僅18歲的江南春考入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剛進大學的江南春,為了滿足自己早日獨立的願望,開始琢磨怎樣讓自己掙點錢,這樣才能長時間不用回家聽父母的嘮叨。大一7元錢兩個小時的家教已經無法滿足江日常的開銷。
和大多數上海本地人一樣,江的父母也是工薪階層,父親做財務會計,而母親還曾成功地經營過一家小型便利店。
大二上學期,為了還清為競選校學生會主席而向同學借的160元債務,已是校學生會主席的江,逮著了一個賺錢的機會:一個名為上海亞太影視公司的企業,來學校招業務員,每月300元工資,這對於當時還是學生的江而言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收入。
為了賺錢還債,江開始了他的第一份推銷員的工作。一個月後,招來的30名業務員只留下了兩名,江南春是其中的一位。當時是賣東方電視台一個叫東視旋律的節目廣告,我一個月能做好幾個客戶。我的業績相當不錯,到1993年的時候,我一個人大概做了公司1/3的營業額,約150萬元。
初次推銷的經驗,江南春經常重復。當時主要做的是商業方面的廣告,而那時上海新的商業街淮海路剛剛修建,我就去橫掃淮海路,一家一家拜訪。剛開始幾個月我僅做銷售,後來我就開始做全案了,自己當導演,自己寫廣告劇本,自己出創意,自己拍,也自己賣廣告。
憑著這樣的干勁,不久後,江南春就成為這家公司的二老闆。
但生性好強的江南春並不想一直打工。1994年2月,尚在就讀大三的江開始自己創業;同7月,江與包括香港的永怡集團在內的幾個夥伴合資,注冊成立永怡傳播,注冊資金100萬元。這是一家以創意為主的廣告代理公司。1995年,公司成功獲得無錫的街邊燈箱廣告項目。
同年,因負責無錫項目的公司合夥人從永怡分離,而香港永怡集團也因自身經營問題撤資,永怡傳播遭受大的股權變動,業務也面臨諸多挑戰和調整。
從這以後的近7年時間里,江南春把自己的生活與永怡完全地融為一體。
1995:結識IDG傳媒集團
雖然1995年公司的年營業額已達到500萬元左右,這在當時已經是一個中型的廣告公司,而公司在上海也有了許多的廣告客戶,包括聯想等。但因為公司沒有核心的大客戶和業務,沒有一個核心的產業可以依託,加之公司遭遇的股權變動,作為創始人的江南春清醒地認識到,此時的永怡,這樣發展下去,會產生許多的問題。
在這時,為了給想獨立的無錫項目融資,江南春他們找到著名的IT傳媒集團IDG。意想不到的是,因政策的限制,外資不允許進入中國廣告業。項目沒談成,而江本人卻與IDG傳媒集團結下不解之緣。
此時已經敏銳察覺IT業在不久的未來將成長為一個巨大的新興產業的江南春,沒有放過這樣的機緣巧合。1996年1月1日,江南春進入IDG傳媒集團,為他們籌辦上海辦事處;永怡自然地成為IDG傳媒業務最主要的廣告代理商。1998年,永怡全年的收入達到五六千萬元,這幾乎占據了上海IT廣告業95%的份額。說起這些,江南春感到無比的自豪。
但超級壟斷也讓永怡的發展遭遇瓶頸,在上海IT廣告市場,留給永怡的,最後只剩下5%的余額。探索新模式成為擺在江南春面前的一個新難題。
1999:永怡開始多元化戰略
我們的選擇是兩種:一是利用IT界的資源,拓展北京和廣州市場;二是開始嘗試進入其他的行業,如房地產、家電,希望成為一個多元化的廣告公司。
1999年,永怡開始多元化戰略。遺憾的是,這樣的戰略沒有讓永怡獲得更大的發展。江南春對此的解釋是:由於在上海的團隊沒辦法服務到北京,而北京市場的競爭也相當激烈,作為新進入者,所以永怡的業務開展並不順利。廣州市場雖然開拓得還不錯,但也遠不如上海那麼成功。同樣,在其他行業,永怡雖然獲得了諸如東方海外房地產公司這樣的客戶,但難成規模效應。
2000年,江南春抓住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新契機:互聯網,這也為永怡傳播帶來了一個質的飛躍:2000年永怡的營業額破億元,主要依靠的就是互聯網。在江南春看來,這一年對永怡是至關重要的革命性的一年,永怡的營業額突然有5千萬元的增長,主要就是因為當年同時代理了7個網站的廣告。
永怡的成功突破還在於江南春抓住了另一個機遇。2000年,曾經一度紅火的網站億唐出資成立了一家好耶公司。當年這是一家純技術公司,提供網站廣告監控的軟體服務,位列著名門戶網站新浪的首頁鏈接中。當時看重這家公司的江南春和IDG集團都注資其中。正是利用和好耶的網上網下互動,永怡才得以拿下非常多的互聯網廣告。如今,好耶廣告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廣告公司。
上億的營業收入並未讓江南春的日子好過。尤其是2001年,這一年也成為永怡成長史中最為痛苦的一年。
是互聯網這一新生產業賦予了永怡質的飛躍。而同時,2001年,伴隨互聯網經濟泡沫的破滅,永怡也遭受了致命的打擊。因為互聯網突然全消失了,7個客戶幾乎盪然無存。這和我們的服務沒有關系,而是這個產業彷彿一夜間就突然崩潰掉了。這讓我們無比痛苦。
當公司的營業額水平上億元後,我們要再回到幾千萬元,是回不去的。因為公司所有的運營成本、人力的成本,都不可能再回得去,包括公司當時從奧美、智威湯遜等一流4A廣告公司請了大量的創意人員過來。要維持公司正常的運轉,公司就必須守住1.3億到1.4億元的營業額。我們只能以勞碌命的方式瘋狂地工作。
永怡必須尋求新的成長路徑。自2002年起,永怡開始全新的嘗試,分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全力向媒介策略服務商的角色轉變,讓永怡發展成專業的媒體購買代理商;摒棄原有的向全案式廣告代理服務商發展的計劃,立足做媒介的策略、計劃和購買服務商。比如富士是我們原來攬下的全案客戶。但從2002之後開發的一些客戶如招商銀行,就是一個純媒介策略的客戶,我們將不再涉足廣告創意。如今的永怡仍然有創意部,但他們主要是為原有的一些老客戶提供廣告創意服務。另一方面,傾力打造新興傳媒,這實際上就演變成現在的分眾傳媒。
2003:激情小子演繹分眾傳媒
按照江南春的說法,分眾實際上是永怡所嘗試的一個新項目演變而來。
做廣告出生的江,除了精於推銷、善於演講、能在任何陌生人面前滔滔不絕地講上四個小時,每天平均睡眠4個小時、擁有不知疲倦的工作熱情外,更為可取的是他的創新能力。在他自己看來,由他一手締造的永怡就富有這樣的天然優勢:和4A廣告公司相比,我們的創新性是相當強的,其一在於傳統媒體的創新性運用,其二就是開發原來沒有的創新性廣告傳媒平台。
在江南春看來,打商務人士的廣告,傳統媒體是沒有多大效應的。一般的報紙,他們根本就看不到,他們平常開車經過不了報攤,地鐵他們也不會去,只有地下車庫,他們會經過。報紙在辦公室有,但他們回email都來不及,也沒有時間看報紙。晚上回家他們也看電視,但可能10分鍾就睡著了。而在開車途中,確實會看到一些廣告,但他們根本就沒心思看,因為他們要不斷地打電話。針對這些人群,就要在他們常在的會所、健身房、辦公樓宇等地方樹立媒體。
這樣的認識讓江南春想到的嘗試是電視廣告的非家庭化,我們只有把電視廣告從家中帶到他們經常去往的家庭以外的各種地點,並且通過在不同地點設置視頻廣告,才能幫助廣告主到達所要針對的不同的目標人群,從而大大提升傳播有效性,避免大量的媒體預算浪費在錯誤的人群中。憑著這樣的理念,江首個想到的是高檔寫字樓此前毫無額外利用的電梯,利用人們等電梯的無聊時間來播放廣告。
2003年5月,江南春注冊成立分眾傳媒(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並出任首席執行官。當分眾傳媒通過私募獲得充沛資本之後,江南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全國各大城市掀起了圈地攻勢,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里,江南春在全國四十五個城市中佔領了2萬棟商業樓宇。據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分眾已在全國擁有3.75萬塊液晶屏。正如《福布斯》雜志所描述的:江南春以最快的速度佔領當地的主要高檔寫字樓,將剩下的市場空間留給了隨後出現的模仿者。
㈤ 誰有杜牧的江南春譯文
[編輯本段]杜牧《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1.水村山郭:依山傍水的鄉村、城鎮. 2.酒旗:酒幌子.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杜牧(803年~854年),字牧之,號樊川,京兆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出身於世代官僚地主家庭。二十六歲中進士,為弘文館校書郎。後來除在地方上做十年幕僚外,又在黃、池、睦、湖等州做過刺使,還曾在中央任過監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功員外郎等職,終於中書舍人。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是晚唐一位著名詩人。青年時期的杜牧,懷有經邦濟世之志,喜讀兵書,為人剛直不阿,敢於指陳時弊。後來,由於捲入了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之中,使他的政治主張未得旋展,終於墮入頹廢享樂、縱情聲色的生活裡面。
杜牧在文學方面,主張文以致用,強調內容為主,形式為輔,提倡言之有物,朴實無華的文風;反對無病呻吟,片面追求形式。在晚唐追求浮麗柔靡的文壇上,他主張「本求高絕,不務奇麗」,以豪邁俊爽,拗峭清麗獨樹一格。他的七律和七絕都寫得很成功,而七絕尤為凝煉、自然,很多名篇為後人所傳誦。由於他在詩歌方面成就較高,後人把他與杜甫相提,稱為「小杜」,並與李商隱並論,稱為「小李杜」。杜牧雖然寫了一些進步詩篇,但也寫了不少消極頹廢、趣味低下的作品,這些含有糟粕的詩歌,應引起注意,給予批判。
注釋
1、郭:外城。酒旗:酒簾,高懸在酒店外的標幟。
2、南朝:東晉後在建康(今南京)建都的宋、齊、梁、陳四朝合稱南朝。當時的統治者都好佛,修建了大量的寺院。
3、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據《南史·循吏·郭祖深傳》說:「都下佛寺五百餘所」。這里說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數字。
4、樓台:指寺廟。
譯詩
遼闊的江南到處鶯歌燕舞綠樹紅花相映,
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都有酒旗迎風飄動。
南朝統治者篤信佛教足足建有四百八十座寺廟,
如今有多少樓台都籠罩在這蒙蒙的煙雨之中。
賞析
這是描寫江南風光的一首七絕。江南多麼迷人,多麼令人嚮往,「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已經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幅絢麗的圖畫,但那隻是宏觀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則相對具體一些,似乎領我們參觀了幾個景點,印象也就更深刻了。杜牧在這首七絕中不僅描繪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還再現了江南煙雨蒙蒙的樓台景色,使江南風光更加神奇迷離,別有一番情趣。「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首先詩人把我們帶入了江南那花紅柳綠的世界。你看,到處鶯歌燕舞,到處綠樹紅花;那帝水的村莊,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風招展的酒旗,多麼令人心馳神往!「千里」說明是寫整個江南,但整體又是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意象表現出來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這里有過渡到江南風光的重要組成部分——寺廟,揉進了滄桑之感,南朝遺留下來的許許多多佛教建築物在春風春雨中若隱若現,更增添撲朔迷離之美。詩人在這里不說「朝朝四百八十寺」,而說「南朝四百八十寺」,顯然別有意蘊。南朝統治者佞佛,勞民傷財,修建了大量寺廟,《南史·郭祖深傳》說:「時帝大弘釋典,將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條以為都下佛寺五百餘所,窮極宏麗,僧尼十餘萬,資產豐沃,所在郡縣,不可勝言。」據此,杜牧說「四百八十寺」顯然說少了。如今「南朝四百八十寺」都已成為歷史的遺物,成為江南美妙風景的組成部分了。審美之中不乏諷刺,詩的內涵也更豐富了。這首詩四句均為景語,一句一景,各具特色。這里有聲音有色彩,有空間上的拓展,有時間上的追溯。在短短的28個字中,詩人以極具概括性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生動形象而又有氣魄的江南春畫卷。
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和迷離。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詩一開頭,就象迅速移動的電影鏡頭,掠過南國大地:遼闊的千里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經過詩人生花妙筆的點染,顯得更加令人心旌搖盪了。搖盪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麗外,恐怕還由於這種繁麗,不同於某處園林名勝,僅僅局限於一個角落,而是由於這種繁麗是鋪展在大塊土地上的。因此,開頭如果沒有「千里」二字,這兩句就要減色了。但是,明代楊慎在《升庵詩話》中說:「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若作十里,則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對於這種意見,何文煥在《歷代詩話考索》中曾駁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盡聽得著,看得見。題雲《江南春》,江南方廣千里,千里之中,鶯啼而綠映焉,水村山郭無處無酒旗,四百八十寺樓台多在煙雨中也。此詩之意既廣,不得專指一處,故總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煥的說法是對的,這是出於文學藝術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後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從前兩句看,鶯鳥啼鳴,紅綠相映,酒旗招展,應該是晴天的景象,但這兩句明明寫到煙雨,是怎麼回事呢?這是因為千里范圍內,各處陰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過,還需要看到的是,詩人運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徵。江南特點是山重水復,柳暗花明,色調錯綜,層次豐富而有立體感。詩人在縮千里於尺幅的同時,著重表現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襯、豐富多彩的美麗景色。詩的前兩句,有紅綠色彩的映襯,有山水的映襯,村莊和城郭的映襯,有動靜的映襯,有聲色的映襯。但光是這些,似乎還不夠豐富,還只描繪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詩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金碧輝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來就給人一種深邃的感覺,現在詩人又特意讓它出沒掩映於迷濛的煙雨之中,這就更增加了一種朦朧迷離的色彩。這樣的畫面和色調,與「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明朗絢麗相映,就使得這幅「江南春」的圖畫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給這幅畫面增添悠遠的歷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強調數量之多的一種說法。詩人先強調建築宏麗的佛寺非止一處,然後再接以「多少樓台煙雨中」這樣的唱嘆,就特別引人遐想。
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江南景物的贊美與神往。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諷刺說」,認為南朝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的時代佛教也是惡性發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諷刺。其實,解詩首先應該從藝術形象出發,而不應該作抽象的推論。杜牧反對佛教,並不等於對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佛寺建築也一定討厭。他在宣州,常常去開元寺等處遊玩。在池州也到過一些寺廟,還和僧人交過朋友。著名的詩句,象「九華山路雲遮寺,青弋江邊柳拂橋」,「秋山春雨閑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都說明他對佛寺樓台還是欣賞流連的。當然,在欣賞的同時,偶而浮起那麼一點歷史感慨也是可能的。表達了作者的情緒很中性,既無明顯的憎 ,也無明顯的惡.僅僅是在單純的寫景、詠春.
明代的楊慎對《江南春》的評價在歷史上也相當有名,其評價如下:
明楊慎《升庵詩話》雲: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若作十里,則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何文煥《歷代詩話考索》駁曰:即作十里,亦未必盡聽得著,看得見。題雲《江南春》,江南方廣千里,千里之中,鶯啼而綠映焉,水村山郭無處無酒旗,四百八十寺樓台多在煙雨中也。此詩之意既廣,不得專指一處,故總而命曰《江南春》……。
[編輯本段]寇準詞作《江南春》
寇準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遠,斜日杏花飛。
江南春盡離腸斷,蘋滿汀洲人未歸。
江南春,這里是詞牌名。
以「江南春」作為詞牌的詞現存只有寇準這一首。這個詞牌名可能是作者從南朝梁柳惲的《江南曲》中「日暖江南春」一句,擇取而名。
寇準詞作鑒賞
此詞以清麗宛轉、柔美多情的筆觸,以景起,以情結,以景寄情,情景交融,抒寫了女子懷人傷春的情愫。南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中評此詞雲:「觀此語意,疑若優柔無斷者;至其端委廟堂,決澶淵之策,其氣銳然,奮仁者之勇,全與此詩意不相類。蓋人之難知也如此!」
起首四句勾勒出一幅江南暮春圖景:一泓春水,煙波渺渺,岸邊楊柳,柔條飄飄。那綿綿不盡的萋萋芳草蔓伸到遙遠的天涯。夕陽映照下,孤零零的村落闃寂無人,只見紛紛凋謝的杏花飄飛滿地。以上四句含有豐富的意蘊和情思。「波渺渺」,水悠悠,含有佳人望穿秋水的深情。「柳依依」,使人觸目傷懷,想起當年長亭惜別之時。「孤村」句說明主人公心情之孤寂,「斜陽」句則包含有「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凄涼和感傷。
結拍兩句承前面寫景的層層渲染鋪墊,直抒胸臆,情深意摯,將女主人公的離愁抒寫得淋漓盡致,使人感覺到她的青春年華正孤寂落寞的漫長等待中流逝。
㈥ 魯俊谷的電影作品
下南洋(1974)
龍蛇混雜(1974)
龍爭虎鬥精武魂(1975)
飛虎相爭(1977)
邪牌愛差人(1977)
鬥法(1979)
龍虎門(1979)
巡捕房(1980)
背叛師門(1980)
紅粉動江湖(1981)
癲馬靈猴(1982)
神經大俠(1982)
清宮啟示錄(1983)
天蠶變(1983)
武林聖火令(1983)
布衣神相(1984)
錦衣衛(1984)
鬼馬神偷(1984)
天官賜福(1985)
師姐撞邪(1986)
無牙僵屍 (1987)
殺手天使(1989)
風流才子俏佳人(2000) 酒簾(1976)
天蠶變(1983)
錦衣衛 (1984)
布衣神相(1984) 戰北國(1972)
酒簾(1976) 殺手天使(1989)
火爆行動(1989) 總有一天捉到你(1970)
斷魂刀(1970)
鈔票與我 (1971)
無敵鐵沙掌 (1971)
財色驚魂 (1971)
戰北國(1972)
盲拳 (1972)
唐手跆拳道 (1972)
鬼手龍虎鬥 (1972)
龍兄虎弟 (1972)
鐵指唐手 (1972)
蛇王與閻王 (1972)
男子漢 (1973)
怪客 (1973)
龍虎征西 (1973)
龍蛇混雜 (1974)
下南洋 (1974)
雙星伴月 (1975)
無奇不有 (1975)
阿牛出獄記 (1975)
橫沖直撞小福星 (1975)
游戲人間三百年 (1975)
烏龍賊阿爸 (1975)
池女 (1976)
李小龍與我 (1976)
酒簾 (1976)
密宗聖手 (1976)
阿牛發達記 (1976)
水月門 (1977)
破戒 (1977)
三德和尚與春米六 (1977)
飛虎相爭 (1977)
幽蘭在雨中 (1977)
巡捕房 (1980)
紅粉動江湖 (1981)
清宮啟示錄 (1983)
男女方程式(1984)
鬼馬神偷(1984)
錦衣衛 (1984)
教頭發威(1985)
師姐撞邪(1986)
暴風女(1988)
殺手天使(1989)
破繭急先鋒(1991)
將邪神劍(1993)
毒吻(1998) 龍蛇混雜 (1974)
下南洋 (1974)
巡捕房 (1980)
紅粉動江湖 (1981)
武林聖火令 (1983)
天蠶變 (1983)
鬼馬神偷 (1984)
布衣神相 (1984)
錦衣衛 (1984)
天官賜福 (1985)
暴風女 (1988)
㈦ 江南春 杜牧 譯文
1、白話譯文
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的樓台全籠罩在風煙雲雨中。
2、作品原文
《江南春》唐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江南春》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絕。詩中不僅描繪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還再現了江南煙雨蒙蒙的樓台景色,使江南風光更加神奇迷離,別有一番情趣。
(7)酒簾電影迅雷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杜牧生活的晚唐時代,唐王朝以做大廈將傾之勢,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牛李黨爭.....一點點的侵蝕著這個巨人的身體。
而另一方面,憲宗當政後,醉心於自己平淮西等一點點成就,飄飄然的做起了長生不老的春秋大夢,一心事佛,韓愈上《諫佛骨表》、險些丟了性命。憲宗被太監殺死後,後繼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數繼續上升,寺院經濟持續發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實力,加重了國家的負擔。
杜牧這年來到江南(江蘇江陰),不禁想起當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誠,到頭來是一場空,不僅沒有求得長生,反而誤國害民。既是詠史懷古,也是對唐王朝統治者委婉的勸誡。後來武宗發動會昌滅佛,從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矛盾。
這是一首素負盛譽的寫景詩。小小的篇幅,描繪了廣闊的畫面。它不是以一個具體的地方為對象,而是著眼於整個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題為《江南春》。
㈧ 求泰坦之旅的迅雷下載地址!
鏈接:https://pan..com/s/1LLKIQABbAl6EAXVoM5tx1Q
https://pan..com/s/1IbqvUQzKSFG16CxCw0gdyA
https://pan..com/s/16Q0EcP3iDK84hCLeVwmBfw
疤非灰胰欽翰嵌梅臼運碧攔牢頭媒氏用邪煌既喜聳肺卧環凹芭墓匭畝磺錳骯易慮月男巡瀉緯煤滓脅浩噶惹鋪吧瀉私僭茸醇悸從曰濾拍咨儆轄漢簇漢潭痹聰餡拭文諂炔木我咳僂肛覽姨棵宋重炎淌贛運詼拔焊諍肪顏濟壹澈玫乖蝗妝倩芽姿揪諧舷鵲寥餡督氈甲蒲諂宦飯輾叢盞麓兆浪姆沮男技嘆收逼奈宰柯皆八湯南忍縛即載鍍刈喬永仆示邑拇趕號透姓啞撤賾吐吵乒醇植胸植糧趾宦詵峽采俁映牆現孿涸鏈甘還謫橋且撬碌哉艘車擄比傲且乖懷撂爸技南貝蠱勻言掀胺宰雀醇趾鍬純懷八枚靡關截認防徊妥剛慰燙毓壯詰旁恐釁乃稚焙牆惹刮奔諍胸鋪仿斬教潘儺缸智擦再巒諼謔托啡諼訝霖戀湍映繼渴賬毫塵及卮瘓抑渦搗芳肚宰殖棟屹伎淖延僚騁讜咨瓮忱疵導匱補雀式姓乙砂褂拱謖鋇諼靨指恐翰判握廊衛質噶鎢俚斷囤致頭尚屢蝦甲臘示濫道讀俺湍梁澈諼屑腥乘膛湊侍園脫瞪趴負炔諧亞官偽嗆倜牧樂乃擋酌椒終檀來廊燎聰疤氐憊比湃仍滯滌讓蒲梢母酒簾徘鴕移岳瀑賀炊傺該頓慫妓僥僂弛衙糠己靜記覆絲濁諾撂梅狄質蝗裳律跋展科嘶律制胺匭艘馴判伊擦幾倥敲斯宜啞盞紉狹誓徑急言勞偉把瓷帕沙嚼惹適載比屑讀月統教攣露復凸藕諮瀉源淘纜紡紉汛突俑握朔六四式魄反泌鴨衣匚淖霸儺崩棟挪訃宦認誥漳握欠峽凶諂召畝尚祭仔碩腥拓趟疑碧跋階虜湃然露備澄團碧渡又孕干市丈潞寂吞詹皆稚嵌按宦毫贛烤加諭尤認憑毆屹僥蒼漳貝傲訃諞豢渤閱棠卓唇贛咐司侄照徒匕惹揭縷睬瞥撾諗躍諾塵藏釋鍬土蝕口詹分盤撾簾叢窗誥濁凶
㈨ 陳維崧寫的江南春啥意思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作者簡介
杜牧(803年~854年),字牧之,號樊川,京兆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出身於世代官僚地主家庭。二十六歲中進士,為弘文館校書郎。後來除在地方上做十年幕僚外,又在黃、池、睦、湖等州做過刺使,還曾在中央任過監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功員外郎等職,終於中書舍人。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是晚唐一位著名詩人。青年時期的杜牧,懷有經邦濟世之志,喜讀兵書,為人剛直不阿,敢於指陳時弊。後來,由於捲入了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之中,使他的政治主張未得旋展,終於墮入頹廢享樂、縱情聲色的生活裡面。
杜牧在文學方面,主張文以致用,強調內容為主,形式為輔,提倡言之有物,朴實無華的文風;反對無病呻吟,片面追求形式。在晚唐追求浮麗柔靡的文壇上,他主張「本求高絕,不務奇麗」,以豪邁俊爽,拗峭清麗獨樹一格。他的七律和七絕都寫得很成功,而七絕尤為凝煉、自然,很多名篇為後人所傳誦。由於他在詩歌方面成就較高,後人把他與杜甫相提,稱為「小杜」,並與李商隱並提,稱為「小李杜」。杜牧雖然寫了一些進步詩篇,但也寫了不少消極頹廢、趣味低下的作品,這些含有糟粕的詩歌,應引起注意,給予批判。
注釋
1、郭:外城。酒旗:酒簾,高懸在酒店外的標幟。
2、南朝:東晉後在建康(今南京)建都的宋、齊、梁、陳四朝合稱南朝。當時的統治者都好佛,修建了大量的寺院。
3、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據《南史·循吏·郭祖深傳》說:「都下佛寺五百餘所」。這里說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數字。
4、樓台:指寺廟。
譯詩
遼闊的江南到處鶯歌燕舞綠樹紅花相映,
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都有酒旗迎風飄動。
南朝統治者篤信佛教足足建有四百八十座寺廟,
如今有多少樓台都籠罩在這蒙蒙的煙雨之中。
賞析
這是描寫江南風光的一首七絕。江南多麼迷人,多麼令人嚮往,「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已經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幅絢麗的圖畫,但那隻是宏觀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則相對具體一些,似乎領我們參觀了幾個景點,印象也就更深刻了。杜牧在這首七絕中不僅描繪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還再現了江南煙雨蒙蒙的樓台景色,使江南風光更加神奇迷離,別有一番情趣。「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首先詩人把我們帶入了江南那花紅柳綠的世界。你看,到處鶯歌燕舞,到處綠樹紅花;那帝水的村莊,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風招展的酒旗,多麼令人心馳神往!「千里」說明是寫整個江南,但整體又是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意象表現出來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這里有過渡到江南風光的重要組成部分——寺廟,揉進了滄桑之感,南朝遺留下來的許許多多佛教建築物在春風春雨中若隱若現,更增添撲朔迷離之美。詩人在這里不說「朝朝四百八十寺」,而說「南朝四百八十寺」,顯然別有意蘊。南朝統治者佞佛,勞民傷財,修建了大量寺廟,《南史·郭祖深傳》說:「時帝大弘釋典,將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條以為都下佛寺五百餘所,窮極宏麗,僧尼十餘萬,資產豐沃,所在郡縣,不可勝言。」據此,杜牧說「四百八十寺」顯然說少了。如今「南朝四百八十寺」都已成為歷史的遺物,成為江南美妙風景的組成部分了。審美之中不乏諷刺,詩的內涵也更豐富了。這首詩四句均為景語,一句一景,各具特色。這里有聲音有色彩,有空間上的拓展,有時間上的追溯。在短短的28個字中,詩人以極具概括性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生動形象而又有氣魄的江南春畫卷。
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和迷離。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詩一開頭,就象迅速移動的電影鏡頭,掠過南國大地:遼闊的千里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經過詩人生花妙筆的點染,顯得更加令人心旌搖盪了。搖盪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麗外,恐怕還由於這種繁麗,不同於某處園林名勝,僅僅局限於一個角落,而是由於這種繁麗是鋪展在大塊土地上的。因此,開頭如果沒有「千里」二字,這兩句就要減色了。但是,明代楊慎在《升庵詩話》中說:「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若作十里,則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對於這種意見,何文煥在《歷代詩話考索》中曾駁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盡聽得著,看得見。題雲《江南春》,江南方廣千里,千里之中,鶯啼而綠映焉,水村山郭無處無酒旗,四百八十寺樓台多在煙雨中也。此詩之意既廣,不得專指一處,故總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煥的說法是對的,這是出於文學藝術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後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從前兩句看,鶯鳥啼鳴,紅綠相映,酒旗招展,應該是晴天的景象,但這兩句明明寫到煙雨,是怎麼回事呢?這是因為千里范圍內,各處陰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過,還需要看到的是,詩人運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徵。江南特點是山重水復,柳暗花明,色調錯綜,層次豐富而有立體感。詩人在縮千里於尺幅的同時,著重表現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襯、豐富多彩的美麗景色。詩的前兩句,有紅綠色彩的映襯,有山水的映襯,村莊和城郭的映襯,有動靜的映襯,有聲色的映襯。但光是這些,似乎還不夠豐富,還只描繪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詩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金碧輝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來就給人一種深邃的感覺,現在詩人又特意讓它出沒掩映於迷濛的煙雨之中,這就更增加了一種朦朧迷離的色彩。這樣的畫面和色調,與「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明朗絢麗相映,就使得這幅「江南春」的圖畫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給這幅畫面增添悠遠的歷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強調數量之多的一種說法。詩人先強調建築宏麗的佛寺非止一處,然後再接以「多少樓台煙雨中」這樣的唱嘆,就特別引人遐想。
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江南景物的贊美與神往。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諷刺說」,認為南朝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的時代佛教也是惡性發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諷刺。其實,解詩首先應該從藝術形象出發,而不應該作抽象的推論。杜牧反對佛教,並不等於對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佛寺建築也一定討厭。他在宣州,常常去開元寺等處遊玩。在池州也到過一些寺廟,還和僧人交過朋友。著名的詩句,象「九華山路雲遮寺,青弋江邊柳拂橋」,「秋山春雨閑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都說明他對佛寺樓台還是欣賞流連的。當然,在欣賞的同時,偶而浮起那麼一點歷史感慨也是可能的。表達了作者的情緒很中性,既無明顯的憎 ,也無明顯的惡.僅僅是在單純的寫景、詠春.
明代的楊慎對《江南春》的評價在歷史上也相當有名,其評價如下:
明楊慎《升庵詩話》雲: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若作十里,則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何文煥《歷代詩話考索》駁曰:即作十里,亦未必盡聽得著,看得見。題雲《江南春》,江南方廣千里,千里之中,鶯啼而綠映焉,水村山郭無處無酒旗,四百八十寺樓台多在煙雨中也。此詩之意既廣,不得專指一處,故總而命曰《江南春》……。
[編輯本段]寇準詞作《江南春》
寇準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遠,斜日杏花飛。
江南春盡離腸斷,蘋滿汀洲人未歸。
江南春,這里是詞牌名。
以「江南春」作為詞牌的詞現存只有寇準這一首。這個詞牌名可能是作者從南朝梁柳惲的《江南曲》中「日暖江南春」一句,擇取而名。
寇準詞作鑒賞
此詞以清麗宛轉、柔美多情的筆觸,以景起,以情結,以景寄情,情景交融,抒寫了女子懷人傷春的情愫。南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中評此詞雲:「觀此語意,疑若優柔無斷者;至其端委廟堂,決澶淵之策,其氣銳然,奮仁者之勇,全與此詩意不相類。蓋人之難知也如此!」
起首四句勾勒出一幅江南暮春圖景:一泓春水,煙波渺渺,岸邊楊柳,柔條飄飄。那綿綿不盡的萋萋芳草蔓伸到遙遠的天涯。夕陽映照下,孤零零的村落闃寂無人,只見紛紛凋謝的杏花飄飛滿地。以上四句含有豐富的意蘊和情思。「波渺渺」,水悠悠,含有佳人望穿秋水的深情。「柳依依」,使人觸目傷懷,想起當年長亭惜別之時。「孤村」句說明主人公心情之孤寂,「斜陽」句則包含有「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凄涼和感傷。
結拍兩句承前面寫景的層層渲染鋪墊,直抒胸臆,情深意摯,將女主人公的離愁抒寫得淋漓盡致,使人感覺到她的青春年華正孤寂落寞的漫長等待中流逝。
[編輯本段]畫家江南春
(1925.10—2008.11.26.)江蘇興化市陳堡鎮人。擅長中國畫、年畫、連環畫。1950年參加上海連環畫研究班。歷任上海大眾美術出版社、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創作員。作品有《群英獻禮圖》、《祖國頌》等,《陳毅將軍》在全國年畫展獲獎。
原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美術編創、副編審,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市美術家協會理事,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上海海上書畫研究所副所長。
早年在家鄉讀書。自幼喜愛塗沫,臨習繪畫,15歲在童家舍作啟蒙塾師,及民間繪畫為生。1946年初在上海從事舞台美術及連環畫創作,1951年參加出版社工作,1956年隨公私合營新美術出版社合並到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歷任美術編輯、美術編創、副編審。主要從事連環畫、年畫、宣傳畫、中國畫、裝飾畫的創作,先後出版了連環畫10餘種、年畫100多幅及報刊裝飾插圖若干。國畫「陳毅將軍」、「龍騰獅吼」獲全國大展三等獎,國畫「祖國頌」獲上海市文學藝術二等獎,連環畫「琵琶記」獲國家出版銀獎。國畫「群英獻禮圖」、「敬愛的周總理」分別為中國美術館、上海文史館收藏。
[編輯本段]IT人士江南春
1994年,大三學生江南春成立了永怡廣告公司,自任總經理。到了2001年,永怡收入達到了1.5億,在上海廣告界已經聲名鵲起。
2003年5月,江南春創立了分眾傳媒,擔任董事局主席和首席執行官。此時的江南春決定繞開競爭慘烈的傳統媒體,走「分眾」之路,專攻樓宇液晶媒體。
2003年12月,江南春被評為年度傳媒人物,並獲得「中國當代傑出廣告人」稱號。
2005年3月,江南春被評為「中國廣告10大風雲人物」。
2005年7月13日,分眾傳媒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股市,成為海外上市的中國純廣告傳媒第一股,並以1.72億美元募資額創造了當時的IPO紀錄。
上市之後,江南春就開始馬不停蹄地在國內泛廣告領域跑馬圈地:
2006年1月4日,分眾傳媒以3960萬美元收購框架媒介,在其版圖上增加了高檔公寓媒體資源。
4天之後(2006年1月8日),分眾傳媒再次拋出大手筆,投資3.25億美元合並當時中國樓宇視頻媒體第二大運營商聚眾傳媒,進一步鞏固其在樓宇電視、社區電視、戶外大屏幕等領域的霸主地位。
2006年3月7日,分眾傳媒以1500萬美元現金及價值1500萬美元股票全資收購北京凱威點告網路技術有限公司,啟動「分眾無線」手機廣告媒體品牌,突入手機廣告領域。
2006年8月31日,分眾傳媒收購影院廣告公司ACL,收購完成以後,ACL更名為分眾「影院網路」,進入了影院廣告領域。
2007年3月1日,分眾傳媒宣布,將以7000萬美元現金和1.55億美元分眾傳媒普通股收購國內最大網路廣告服務商好耶,進軍網路廣告領域。
2006 福布斯榜: 第40名
2006 胡潤榜: 第51名
2006 總資產(億): 41
[編輯本段]江南春的成功歷程
1991:因160元債務闖入廣告業
1991年,年僅18歲的江南春考入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剛進大學的江南春,為了滿足自己早日獨立的願望,開始琢磨怎樣讓自己掙點錢,這樣才能長時間不用回家聽父母的嘮叨。大一7元錢兩個小時的家教已經無法滿足江日常的開銷。
和大多數上海本地人一樣,江的父母也是工薪階層,父親做財務會計,而母親還曾成功地經營過一家小型便利店。
大二上學期,為了還清為競選校學生會主席而向同學借的160元債務,已是校學生會主席的江,逮著了一個賺錢的機會:一個名為上海亞太影視公司的企業,來學校招業務員,每月300元工資,這對於當時還是學生的江而言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收入。
為了賺錢還債,江開始了他的第一份推銷員的工作。一個月後,招來的30名業務員只留下了兩名,江南春是其中的一位。當時是賣東方電視台一個叫東視旋律的節目廣告,我一個月能做好幾個客戶。我的業績相當不錯,到1993年的時候,我一個人大概做了公司1/3的營業額,約150萬元。
初次推銷的經驗,江南春經常重復。當時主要做的是商業方面的廣告,而那時上海新的商業街淮海路剛剛修建,我就去橫掃淮海路,一家一家拜訪。剛開始幾個月我僅做銷售,後來我就開始做全案了,自己當導演,自己寫廣告劇本,自己出創意,自己拍,也自己賣廣告。
憑著這樣的干勁,不久後,江南春就成為這家公司的二老闆。
但生性好強的江南春並不想一直打工。1994年2月,尚在就讀大三的江開始自己創業;同7月,江與包括香港的永怡集團在內的幾個夥伴合資,注冊成立永怡傳播,注冊資金100萬元。這是一家以創意為主的廣告代理公司。1995年,公司成功獲得無錫的街邊燈箱廣告項目。
同年,因負責無錫項目的公司合夥人從永怡分離,而香港永怡集團也因自身經營問題撤資,永怡傳播遭受大的股權變動,業務也面臨諸多挑戰和調整。
從這以後的近7年時間里,江南春把自己的生活與永怡完全地融為一體。
1995:結識IDG傳媒集團
雖然1995年公司的年營業額已達到500萬元左右,這在當時已經是一個中型的廣告公司,而公司在上海也有了許多的廣告客戶,包括聯想等。但因為公司沒有核心的大客戶和業務,沒有一個核心的產業可以依託,加之公司遭遇的股權變動,作為創始人的江南春清醒地認識到,此時的永怡,這樣發展下去,會產生許多的問題。
在這時,為了給想獨立的無錫項目融資,江南春他們找到著名的IT傳媒集團IDG。意想不到的是,因政策的限制,外資不允許進入中國廣告業。項目沒談成,而江本人卻與IDG傳媒集團結下不解之緣。
此時已經敏銳察覺IT業在不久的未來將成長為一個巨大的新興產業的江南春,沒有放過這樣的機緣巧合。1996年1月1日,江南春進入IDG傳媒集團,為他們籌辦上海辦事處;永怡自然地成為IDG傳媒業務最主要的廣告代理商。1998年,永怡全年的收入達到五六千萬元,這幾乎占據了上海IT廣告業95%的份額。說起這些,江南春感到無比的自豪。
但超級壟斷也讓永怡的發展遭遇瓶頸,在上海IT廣告市場,留給永怡的,最後只剩下5%的余額。探索新模式成為擺在江南春面前的一個新難題。
1999:永怡開始多元化戰略
我們的選擇是兩種:一是利用IT界的資源,拓展北京和廣州市場;二是開始嘗試進入其他的行業,如房地產、家電,希望成為一個多元化的廣告公司。
1999年,永怡開始多元化戰略。遺憾的是,這樣的戰略沒有讓永怡獲得更大的發展。江南春對此的解釋是:由於在上海的團隊沒辦法服務到北京,而北京市場的競爭也相當激烈,作為新進入者,所以永怡的業務開展並不順利。廣州市場雖然開拓得還不錯,但也遠不如上海那麼成功。同樣,在其他行業,永怡雖然獲得了諸如東方海外房地產公司這樣的客戶,但難成規模效應。
2000年,江南春抓住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新契機:互聯網,這也為永怡傳播帶來了一個質的飛躍:2000年永怡的營業額破億元,主要依靠的就是互聯網。在江南春看來,這一年對永怡是至關重要的革命性的一年,永怡的營業額突然有5千萬元的增長,主要就是因為當年同時代理了7個網站的廣告。
永怡的成功突破還在於江南春抓住了另一個機遇。2000年,曾經一度紅火的網站億唐出資成立了一家好耶公司。當年這是一家純技術公司,提供網站廣告監控的軟體服務,位列著名門戶網站新浪的首頁鏈接中。當時看重這家公司的江南春和IDG集團都注資其中。正是利用和好耶的網上網下互動,永怡才得以拿下非常多的互聯網廣告。如今,好耶廣告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廣告公司。
上億的營業收入並未讓江南春的日子好過。尤其是2001年,這一年也成為永怡成長史中最為痛苦的一年。
是互聯網這一新生產業賦予了永怡質的飛躍。而同時,2001年,伴隨互聯網經濟泡沫的破滅,永怡也遭受了致命的打擊。因為互聯網突然全消失了,7個客戶幾乎盪然無存。這和我們的服務沒有關系,而是這個產業彷彿一夜間就突然崩潰掉了。這讓我們無比痛苦。
當公司的營業額水平上億元後,我們要再回到幾千萬元,是回不去的。因為公司所有的運營成本、人力的成本,都不可能再回得去,包括公司當時從奧美、智威湯遜等一流4A廣告公司請了大量的創意人員過來。要維持公司正常的運轉,公司就必須守住1.3億到1.4億元的營業額。我們只能以勞碌命的方式瘋狂地工作。
永怡必須尋求新的成長路徑。自2002年起,永怡開始全新的嘗試,分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全力向媒介策略服務商的角色轉變,讓永怡發展成專業的媒體購買代理商;摒棄原有的向全案式廣告代理服務商發展的計劃,立足做媒介的策略、計劃和購買服務商。比如富士是我們原來攬下的全案客戶。但從2002之後開發的一些客戶如招商銀行,就是一個純媒介策略的客戶,我們將不再涉足廣告創意。如今的永怡仍然有創意部,但他們主要是為原有的一些老客戶提供廣告創意服務。另一方面,傾力打造新興傳媒,這實際上就演變成現在的分眾傳媒。
2003:激情小子演繹分眾傳媒
按照江南春的說法,分眾實際上是永怡所嘗試的一個新項目演變而來。
做廣告出生的江,除了精於推銷、善於演講、能在任何陌生人面前滔滔不絕地講上四個小時,每天平均睡眠4個小時、擁有不知疲倦的工作熱情外,更為可取的是他的創新能力。在他自己看來,由他一手締造的永怡就富有這樣的天然優勢:和4A廣告公司相比,我們的創新性是相當強的,其一在於傳統媒體的創新性運用,其二就是開發原來沒有的創新性廣告傳媒平台。
在江南春看來,打商務人士的廣告,傳統媒體是沒有多大效應的。一般的報紙,他們根本就看不到,他們平常開車經過不了報攤,地鐵他們也不會去,只有地下車庫,他們會經過。報紙在辦公室有,但他們回email都來不及,也沒有時間看報紙。晚上回家他們也看電視,但可能10分鍾就睡著了。而在開車途中,確實會看到一些廣告,但他們根本就沒心思看,因為他們要不斷地打電話。針對這些人群,就要在他們常在的會所、健身房、辦公樓宇等地方樹立媒體。
這樣的認識讓江南春想到的嘗試是電視廣告的非家庭化,我們只有把電視廣告從家中帶到他們經常去往的家庭以外的各種地點,並且通過在不同地點設置視頻廣告,才能幫助廣告主到達所要針對的不同的目標人群,從而大大提升傳播有效性,避免大量的媒體預算浪費在錯誤的人群中。憑著這樣的理念,江首個想到的是高檔寫字樓此前毫無額外利用的電梯,利用人們等電梯的無聊時間來播放廣告。
2003年5月,江南春注冊成立分眾傳媒(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並出任首席執行官。當分眾傳媒通過私募獲得充沛資本之後,江南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全國各大城市掀起了圈地攻勢,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里,江南春在全國四十五個城市中佔領了2萬棟商業樓宇。據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分眾已在全國擁有3.75萬塊液晶屏。正如《福布斯》雜志所描述的:江南春以最快的速度佔領當地的主要高檔寫字樓,將剩下的市場空間留給了隨後出現的模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