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春夏秋冬又一春(2003)》百度雲免費高清資源在線觀看,吳永洙主演的
鏈接:
⑵ 韓國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裡面的動物所指的含義分別是什麼
《春夏秋冬又一春》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X86auF8j1n-I_4FfvZFMUw
春天,貪玩的童僧拿著石頭,綁在魚、青蛙和蛇身上,捉弄著小生靈們。老僧(吳永洙飾)發現後,用同樣的手法懲罰他,告誡他不可胡來。
夏天,十七歲的少僧(徐在京飾)為久居深山的修行日子苦悶不已。有一天,一名患病少女(何麗珍飾)在母親陪同下,來到寺廟拜佛求平安,並留下療養。少年開 始忍受不住異性相吸所帶來的誘惑……
秋天,青年(金永敏飾)在外面殺人後重返寺廟,請求諒解。老僧命其刻寫心經,去掉罪孽,同時,追捕逃犯的警察也趕到寺廟……
冬天,服完刑期的中年男子(金基德飾)回到山中寺廟,重新開始修行苦練。一名婦女突然探訪寺廟,並留下了一個男嬰,希望能被收留。
之後,又一個春天到來。
⑶ 電影天堂什麼電影好看
春夏秋冬又一春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大師金基德的又一部代表影片,以寺廟為背景,將人生中應該經歷的痛苦、煩惱、解脫、愛與恨等都融入其中,是一部深刻復雜的影片。 影片名為《春夏秋冬又一春》,將故事的情節也定格在不同的季節里,發生在春天裡的罪惡和救贖,夏天裡的慾望與放縱,秋天中蘊含的愛與恨,冬季里的哲學與反思,再到春的延續,生生不息。在這部表現人生思考與意義的影片里,具有濃郁的佛學色彩,導演將人生凝結為宇宙的四季,生生不息,循環不息,同時也提出了一個深刻的問題——人生的意義到底何在。
⑷ 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到底講是什麼
金基德是非常聰明的一個人,這種聰明絕對不是指他天生多麼多麼的對鏡頭敏感或者直接說他生而就是做導演的料。我指的是他更深層次的,他對人與人關系的思考上的,或許還有對社會與人性的沖突。乃至自己對更深層次的宗教以至於上升到哲學方面的思考上來。
我對他最迷戀的一部戲是《春夏秋冬又一春》。其實吸引我的還是他思想中對「輪回」的認識而具體的表現出來。
故事是直接展開的,老和尚與小和尚相依為命的生活在一片世外桃源中,看得出來,老和尚也是曾經有故事的人。但從未提及過發生了什麼能讓他六根清凈的獨居世俗之外。小和尚卻是小,無憂無慮。與師傅服侍佛祖於孤燈之下。倒也是樂的快活。師傅不是多話的人,只是時常看著小和尚,默默不語。臉上盡是一片惋惜。直到又一次,小和尚獨自玩耍的時候。給魚、蛇、青蛙各自綁了一塊石頭,樂呵呵的看著他們拖著一塊累贅蹣跚前行。臉上一副天真的笑臉。老和尚看見之後重重責罰了小和尚。但是為時已晚了。蛇與青蛙都已經被石頭拖的累死了。小和尚拿著青蛙與蛇的屍體只是一個勁的哭。老和尚嘆了口氣,說道「你給他們綁的石頭,未嘗也不是你自己心靈的石頭」。故事就在這句禪機中埋下了伏筆。
日子看著一天天平平淡淡的接著度過了。小和尚長大,老和尚更老。但是平靜總會被打破,該來的總會來。一位進廟還願的都市女子最終吸引了小和尚,很輕而易舉的他們發生了關系。一切對於都市女子來說或許只是人生中一次旅途的邂逅。但是對於小和尚來說,確實打開了另一個天地。從此他也不甘於寂寞了。想要從此逃離出去。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明鏡台既然染了塵埃,就不再如以往般清澈透亮。終於有一天他走了出去,與其說是走更不如說是逃,逃離這個「世外桃源」。老和尚什麼都知道,卻只做不知道,不聞不問。只是嘆息一聲。也許一切的一切,早都有了預兆。報是終究要是還的。只是老和尚在佛前的時間更多了,彷彿除了佛,世間再無一切了。
小和尚最終還是回來了,彼時的他已經不再是一名和尚,他殺了那位當初與他海誓山盟的女人。他覺得世間再大卻彷彿沒有了自己的容身之所,他回來了。老和尚什麼也沒說,望著小和尚,就像當初看著他用石頭綁在那些小動物身上。一切其實都是報應,心靈的石頭最終也拖垮了小和尚。
於是,一切彷彿都順理成章的。入獄,又出獄。彼時小和尚已過不惑之年。再次回到早已空置多年的廟里。老和尚早已坐化多年。他突然明白了老和尚當年的苦衷,老和尚對著佛祖默默誦經時候那種悲愴。於是,他彷彿化為了當年的老和尚。
一切都彷彿輪回,深冬,一位女子將自己的孩子送來了廟里,什麼也沒說,老和尚接受了。他彷彿就一直在等這個孩子一樣。
故事最後的時候,小和尚獨自玩耍,將一塊小石頭塞進了魚、蛇、青蛙的嘴裡,笑嘻嘻的看著他們在艱難的跑開了。臉上露出了純真的笑容。而他的身後,老和尚默默的看著他做完了這一切,什麼也沒有說。思緒或已回到以前。
佛教中有輪回的說法,所謂種業因得業果。金基德在本片中表現的淋漓盡致,這種輪回的哲學,在本片最為顯著。而在《收件人不詳》中也有略微的穿插其中。但也只是一掃而過,《收件人不詳》更著重講的是關於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矛盾。這里不表,而在《悲夢》之中,金基德彷彿將自己的宗教哲學一股腦的甩了出來,內容漸漸的有些失控了,短短的一百分鍾內要組織好講完即使金基德也覺得力不從心了。越來越有點「形而上學」。不過其中很多元素是我很喜歡的,不過這部電影真的沒懂,看到了一些小細節,覺得很有意思。整個故事卻沉悶而乏味。
金基德之於韓國,我認為是拔尖的一撥導演之一了。他對人性的思考,深刻嚴肅而發人深省。不止適用於韓國,在吾等國民身上也能發現那種病態,方能防範於未然。
拓展資料
金基德
編輯
1960年12月20日
慶尚北道奉化郡
韓國
金基德(Ki-k Kim),1960年12月20日出生於慶尚北道奉化郡,韓國導演,編劇。
1993年,憑借劇本《畫家與死囚》獲得劇作教育協會最佳劇本獎。1994年,憑借劇本《二次曝光》獲得韓國電影委員會最佳劇本獎。1995年,憑借劇本《非法穿越》再次獲得韓國電影委員會最佳劇本獎 。1996年,拍攝了第一部電影《鱷魚藏屍日記》 。2000年,推出實驗作品《真相》,並組建自己的電影公司 。2003年,推出《春夏秋冬又一春》,角逐2004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2004年2月,憑借《撒瑪利亞女孩》第三次出征柏林電影節 。9月,憑借愛情片《空房間》獲得「最佳導演銀獅獎」 。2012年,憑借執導的第18部影片《聖殤》獲得第6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 。2013年6月,憑借執導的驚悚片《莫比烏斯》入圍第70屆威尼斯電影節 。2014年,憑借執導的驚悚犯罪片《一對一》獲得第71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
2015年3月,受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的邀請擔任「天壇獎」評委 。
2016年9月,金基德新片《網》在第73屆威尼斯電影節首映。
⑸ 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到底要詮釋什麼道理
韓國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告誡你「控制慾念,把握人生」
灑脫放下世俗的一切,斬斷曾經你我的羈絆,我欲迎佛,這有錯嗎?世間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如果你沒有去經歷,想要靜下心來談何容易。
《春夏秋冬又一春》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jYQBoORehm9VaAQ42SYw
⑹ 電影中《春夏秋冬又一春》中結尾處那個蒙面女士是誰
我個人認為就是夏天與小和尚發生魚水之歡的女士,原因如下:
1、女士把孩子留在寺院的行為,與她母親當年把她留在寺院如出一轍,這是一個輪回;因為信任,才把孩子留在寺院;因為怕僧人認出她,所以才蒙頭,否則陌生人之間沒必要蒙頭;
2、女士在佛像前磕頭也跟當年母親一樣,這也是一個輪回;她在佛像前哭泣並不完全因為將要遺棄孩子,而更是為當年兩人犯下的錯誤而懺悔;由於她的哭聲、行為和某些樣貌特徵,引起了僧人的懷疑,所以才會趁夜去掀她的蒙面。作為一個已經成熟了的僧人,他掀蒙面完全因為懷疑,而不是年輕時的肉慾沖動;
3、女士自然地摸著僧人的手阻止他掀蒙面,這是有過魚水之歡的兩人之間親密自然的行為,而不是遭受侵犯時的正常反應;這時,鏡頭給了一個蛇的畫面,蛇象徵著貪欲,說明兩人之間曾有過魚水之歡(當年小和尚與女士發生魚水之歡之前,先看到的也是野外交媾的蛇);
4、僧人打撈上遺體時,仍掀開蒙面,並認出了女子,他黯然而坐,這時給了一個沉重的長鏡頭。因為不是一個演員出演的,所以給出臉部特寫沒有必要,而且,也有違影片含蓄的風格;
5、隨後,僧人立即開始抬佛像並拖石頭苦行,這是為兩個人年輕時共同造下的業而懺悔,也幫助女士一起懺悔罪業。
至於僧人還俗時犯下的殺妻罪行,從這里可以推斷,他的妻子並不是當年的女孩。
認為僧人當年還俗後娶的妻子是那個女孩,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實際上可能性不大。
一來,女孩是被先驅逐,僧人是後來趁夜間偷偷離開,在不知姓名、不知地址的情況下,找到女孩並成婚的可能性並不大;
二來,這並不是非你不娶的愛情故事,而是一個揭露愛情本質的故事,僧人是因為淫慾而破戒,他也會因淫慾而與另一個女人成婚。實際上,他也那樣做了;
最後,因淫慾,他破戒還俗;因淫慾,他的妻子又找了別的男人;最後對淫慾的貪心變成了仇恨,他犯下了殺妻的罪行。
這本身就是一部佛教背景的影片,它藉助一個故事,揭開貪欲背後蘊含的痛苦,引發人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