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推薦幾部歐美電影
凱文科斯特納 : 《完美的世界》。是講述一個逃獄的犯人和一個孩子在公路逃亡的故事。 電影很細膩。 情節很溫馨。絕對值得一看。
馬特達蒙和羅賓威廉姆斯主演的 《心靈捕手》。 也很溫馨。 對白很有趣。
摩根費里曼和 傑克尼克爾森 的 《遺願清單》。 兩大影帝。感情之細膩。 演的是兩個即將要死去的人。 去完成臨死前所有的願望的感人故事。
摩根費力曼這個老頭演的很多電影都很溫馨。例如最經典的《刺激1995》。早前的《為黛西小姐開車》之類的。
阿爾帕西諾。很喜歡的演員,從《教父》就很關注。 他的《聞香識女人》不錯哇。也許你也看過了。
最近剛看了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金凱瑞和伊萬克雷格主演的。 講述監獄里一對同性戀的故事。 很真實的。《我愛你,莫里斯》。
例如此類的。很多。一下子只能這么多。 希望你能喜歡。
㈡ 請問那兒有電影極地重生下載,或好的電影網站下載,找不到,迅雷沒有。
鏈接:https://pan..com/s/1wmbbGyj_MfaOptzVZc6ODQ
《極地重生》是由HardyMartins執導,賓納.貝達文、HardyMartins等人主演的一部戰爭片,於2001年12月27日在德國上映。該片講述了二戰後被蘇聯軍事法庭判處勞改25年的德軍少尉基文斯為了回家,孤身搏命進行大逃亡的故事。
㈢ 推薦幾部《可可西里的美麗傳說》類似電影吧~~~
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類型的--
《戲夢巴黎》
《巴黎最後的探戈》
《教室別戀》
《情人》-法國電影,梁家輝早年參演的
《愛我別走》
㈣ 能否推薦十部你最喜歡的歐洲電影
說實話,我看過的歐洲電影,可不止十部。但最喜歡的,是這幾部:
1.《傲慢與偏見》
看到片名就明白了,這是在講述兩個人的感情,不過主人公卻是兩位男性,不要感覺意外,這段感情被拍攝的相當唯美,並非糖水片。兩位主人公的情感變化,從一至終,皆被展現在熒屏中,那樣細膩而深厚,略帶一絲甜蜜,還有溢出屏幕的復雜心情。但是,最感人的地方就在於,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一句話就能讓人懂得此片的精髓。
㈤ 求俄羅斯電影《西伯利亞理發師》的迅雷下載地址或者bt種子,請發送到郵箱[email protected],謝謝。
鏈接: https://pan..com/s/1v_YbEz_DeThXCsHZwynktw
《西伯利亞理發師》是由俄羅斯3T電影製片公司出品的愛情片,由尼基塔·米哈爾科夫執導,朱莉婭·奧蒙德、歐列格·米契柯夫、理查德·哈里斯、阿列克謝·彼得連科領銜主演。該片於1999年2月20日在俄羅斯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個俄國男人和一個美國女人在兩種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發生了一段悲劇的感情故事。
如果資源不正確,或者版本不正確,歡迎追問
㈥ 像《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的電影
看一下朱塞佩·托納托雷的其他兩部作品吧
《天堂電影院》
西西里島上的吉安加村有座小教堂,教堂前有一家電影院,叫做「天堂戲院」。故事就在這里展開,多多(沙瓦托的小名)參加了教堂的唱詩班,也喜歡到戲院看艾佛特操作放映機。圖圖總是靜靜的坐在一旁,偷偷地收集艾佛特剪掉的影響風化的影片片段。他和艾費多建立了真摯的友誼。天堂戲院是村裡的文化中心、精神支柱,這里的人熱愛電影,電影是他們的生活重心。
放映時的失誤導致戲院失火。多多成了艾佛特的助手。後來成長為專業的放映員。艾佛特不僅教他放電影,更教他做人。經過與當地銀行家女兒艾琳娜失敗的戀愛之後沙瓦托到羅馬游歷。艾佛特教導他不要回來,去發展自己的事業。一晃30年過去,沙瓦托成了名導演。直到聽到艾佛特的死訊,才喚回他兒時的記憶。他回到家鄉。
戲院要被迫拆除了,全村的人都來告別,所有的人都在隊列中默默行走......
獲獎記錄:
第四十二屆戛納電影節評委會特別大獎;第六十二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第四十七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第二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男演員;第二屆歐洲電影獎評審委員特別獎;第四十四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
第四十二屆戛納電影節評委會特別大獎(1989)
第六十二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1990)
第四十七屆全球獎最佳外語片(1990)
第二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男演員(1989)
第二屆歐洲電影獎評審委員特別獎(1989)
第四十四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1991)
第四十四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電影配樂(1991)
第四十四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原著劇本(1991)
第四十四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演員(1991)
第四十四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配角(1991 )
2、《海上鋼琴師》
有沒有一部音樂片能讓一個准音樂盲重看五遍而不厭倦?當然有,它就是《海上鋼琴師》。准音樂盲是誰?我。對音樂的理解方面,我只比西班牙前國王阿方索要好一點點,這位國王專門雇了一個「司國歌者」,其唯一的職責就是在演奏西班牙國歌時叫國王起立,因為國王聽不出西班牙國歌。我能聽出國歌並及時起立,也僅此而已,從小學開始,我的音樂成績就在及格線上徘徊,就這樣,都還全靠老師們開恩。
難怪歐洲電影人對美國電影一直不屑一顧,這部由義大利大師托納托雷執導的片子不遜色於任何一部美片。這使我回想起了《美麗人生》,同樣來自義大利導演的巨作。只要有法國和義大利這樣充滿了浪漫拉丁色彩的國度,就永遠有來自歐洲的片子與美片爭鋒。
和眾多歐片一樣,這部片子也充滿了暗示。主角1900是最大的暗示,這名出生在輪船上的孤兒,是天生的鋼琴大師,他一生從來沒有下過船,能夠在別人因暈船而吐得一踏糊塗的時候閑庭信步。他生世凄涼卻用鋼琴征服所有人,他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卻不以為意,他能選擇與船共亡卻不能為了深愛的女人登上一次陸地。托納托雷想通過他暗示什麼呢?「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看到的是選擇。人的一生實際上每時每刻都在面臨選擇,每一個細小或者重大的選擇決定了各自的人生走向。1900選擇了留在船上,他無法邁出走下甲板的那一小步,哪怕是為了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戀愛。所有人似乎都恨不得把他推下船,但1900毅然回頭。他說:「陸地沒有盡頭。」這種沒有盡頭的感覺讓他害怕,鋼琴的琴鍵是有盡頭的,這讓他覺得安穩。
那個吹康牌樂器的胖子,上船掙錢的時候只有一把小號,到影片最後還是靠別人施捨才繼續擁有這把小號,人生,在很多時候都是在循環,周而復始的循環,我們都在循環中消耗生命的時光。每一艘船上都有第一個發現自由女神的人,他們縱聲高呼,為了一個不知道結果的目標而激動,從而開始了新一輪的奔波。還有爵士樂本身似乎也暗示著那種自以為是的人,「什麼都不是,那就是爵士了。」
恕我肉眼凡胎,只能以自己的目光來理解大師。但光有暗示是不足以吸引觀眾的,《海上鋼琴師》的情節如同碧海潮生,高潮一浪接著一浪。在狂風暴雨中一邊任鋼琴自由滑動一邊彈奏,小孩子無師自通的演奏震驚滿船的人,這些只不過是大師的鋪墊罷了。自稱「爵士樂祖師」的謝利上船與1900比賽鋼琴,激動人心的程度簡直可以和最激烈的槍戰相媲美。美國的西部片中,快槍手一對一的較量很是惹眼,但歐洲人可以用鋼琴當武器。讓人喘不過氣來的鋼琴比賽才結束,1900第一眼就愛上的女人出現在了舷窗外,他彈出了快心之作「柔情似水」,窗外,美人如水,窗內,柔情似水。這一幕,必將成為電影史上的浪漫經典,這一曲,也必將成為傳世之音。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1900在爆炸聲中與世訣別,我們也只有在淚光中與這部片子分別,真希望它永不結束,讓我們永遠陶醉在優美的琴聲中。
鋼琴與海浪共舞,柔情與真愛齊飛。
㈦ 有什麼中英文字母電影介紹下
紫色
天使愛美麗
西伯利亞的理發師
布帶佩斯之戀
風月俏佳人
聞香識女人
盜走達芬奇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蒙娜麗莎的微笑
女招待
雲中漫步
我感覺都挺不錯的,呵呵,可以看看
㈧ 想找幾部意識形態很深的電影
推薦最近的奧斯卡最佳影片 平民富翁
最佳外語片 入殮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