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有自閉歷程下載的地址啊 迅雷的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https://pan..com/s/1SIQ_NgkKikykyGqkP4WsYw
《自閉歷程》是由HBO有線電視頻道發行的劇情片,於2010年2月6日在美國上映。該片由米克·傑克遜執導,克萊爾·丹妮絲、朱莉婭·奧蒙德、凱瑟琳·歐·哈拉等主演。該片根據美國畜牧學家坦普·葛蘭汀人生經歷改編,講述了她如何戰勝自閉症成為學者的歷程。
② 關於《自閉歷程》 引發的思考
坦普是電影《自閉歷程》的主人公,也是一名自閉症患者。我們可以看到,她的行為與我們這些人不太一樣,她不易溝通,我行我素,容易發怒。但同時又極其敏感,能夠想到很多我們想不到的觀點。那這樣一種行為舉止,被世人稱為自閉症。
顯然,這是被當一種病,一種缺陷來對待,甚至對此進行治療的。有把他們關進專門的學校,專門的醫院,讓他們與世人隔絕,從而保護自己也保護他。這看起來的確是對一種病的正確的治療,也是對這種患者,以及對其他人十分負責任的態度。但是這樣,真的是符合道德的正確的事情嗎?雖然我沒有辦法以准確的標准判斷這件事是正確還是錯誤的,但是我認為將自閉症患者當成一種缺陷,叫他們集中起來,讓他們與世隔絕是一種非常不尊重人性的辦法。
我們可以看到自閉症,除了有一些無法與其他普通人相處的缺點,同也有屬於他們的優點。比如說像電影中的坦普,她能夠用視覺來進行思考,記住她所看到的每一件事物,並對各種的數據角度光等信息非常敏感。如果只注意這一方面的與眾不同的話,完全可以說她是一個非常有天賦的人,甚至是有超能力。如果這樣有天賦的人被隔離起來,豈不就是毀掉了一個天才,不就是讓世界少了一種顏色嗎?
主人公坦普的經歷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盡管他在四歲之前,根本就不說話。在之後的日子裡,他的自閉症也十分的明顯突出,但是正是因為她的校外學習的這個過程,能夠讓她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社會生活,以及她自己的能力,從而使他的天賦能夠發揮出來。比如電影中的她,從心理學的角度研究了她的機器能夠使人放鬆的功效,還研究了一套極具利用價值的通道,以便牛順利經過消毒池之後,准備做成罐頭,從而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牛的性命。我們可以看到,這兩次研究她都可以說是做了十分仔細的工作,首先自己動手不斷地改良機器,同時一個一個詢問使用過他人的心理感受,進行記錄,還上網查閱大量的資料……而這並不是我們一般人能夠有耐心做到的。而他在研究牛的通道時候,更是令人敬佩。她直接自己充當了牛,爬進原始的通道中,用自己獨特的感官視覺,感受那些可能讓牛有害怕的東西,從而進行調整優化。她從生活中觀察牛的各種習性,各種什麼特點,以便設計出最符合他們性質的東西。而最後在機緣巧合之下,她成功將這個方案輔助了實踐。
而她所取得成就的基礎,是她從小在他老師,母親的鼓勵幫助下,在普通人的社會中生活。盡管其中遇到了不少問題,也被人投訴,甚至退學。但是他的老師和母親始終站在他的身邊,給予她幫助和力量,而這正是一個自閉症患者所真正需要的。
所以,這再次證明了他們並不是需要那些特殊的治療或者說封閉的治療。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他人的理解,關愛,包容以及對他們的尊重。因為他們本來就是我們中的一分子,天分也好,缺陷也好,都是他們獨一無二的,也是我們值得尊重的。
社會標准,是約束人和指引人行為的重要准則。他有有力的一面,也是不利的,他有利的方面比如說啊,正能量能夠鼓勵很多人去做好事,不去做壞事。比如中國人集體的愛國情懷。但同樣也會對某種不同於大眾的事物否認質疑。這確實是符合了大多數人的利益,但是卻對那一小部分人存在不公。世界上任何一個東西是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價值,更別說是一個人。我們應該有社會標准,來規范我們的行為,但更應理性對待自己的社會標准,尊重關愛,那少數人對他們給予應有的坪地讓他們能夠像我們一樣,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在我們之間。
換個角度來想,這不僅是尊重他人,也是尊重我們自己。我們每個人在世界社會上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與眾不同的一面尊重他人的與眾不同業績,就是尊重我們自己的與眾不同。從這種角度來想,我們每個人都是「自閉症患者」。
③ 為何大家會推薦2010年上映的美國影片《自閉歷程》
這部電影可以讓你痛快的大哭一場,把所有因為自閉症帶來的壓抑感釋放出來,因為看到它,你會發現自己並不孤單。可以讓你看到希望,一個自閉症患者最終成為影響世界的英雄人物。可以讓你更多的了解自己的孩子,相信我,雖然我們的孩子是自閉症,但自閉症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了解。可以給你一點啟發,如何引導自己的譜系娃,尤其是中輕度的自閉症孩子。
1)我們先來看看本影片的主要內容介紹:四歲時Temple被醫生診斷為自閉症,母親嘗試多種方法讓她開口說話。為了讓她擁有正常人的生活,媽媽忍痛送她去一間寄宿學校念書。在這里,認識了開啟她天賦大門的恩師卡洛克博士。在恩師的幫助下,順利考入了大學。臨上大學前的暑假,她來到姨媽家的農場度假。自此,對牲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大學里製作「擠壓機器」來平復緊張情緒。畢業後,繼續從事畜牧業的研究學習,設計出大大提高屠宰率且更為人道的屠宰方式。
④ 第一行是英文第二行是漢語的電影有哪些
《天使之城》《誓約》《BJ單身日記》《我家買了動物園》《天堂電影院》《滑稽表演》《死亡詩社》《心靈捕手》《雨果》《美麗心靈》《漫長的婚約》《居家男人》《明亮的星》《全金屬外殼》《放牛班的春天》《中央車站》《濃情巧克力》《朗讀者》《雨人》《成為簡奧斯汀》《後窗》《等到永遠》《怦然心動》《和莎莫的500天》《贖罪》《自閉歷程》《牛仔褲的夏天》《國王的演講》《姐姐的守護者》《楚門的世界》《戀戀筆記本》《追風箏的人》《愛麗絲漫遊仙境》《道林格雷》《真愛至上》《聞香識女人》
去一個叫電影天堂的網站下載電影 裡面的電影都是中英對照的原聲 而且翻譯准確。
⑤ 自閉歷程電影的觀後感
觀後感:
該片中對於坦普·葛蘭汀生活細節和頭腦中想像的處理,使得這部原本是勵志片題材的電影更為復雜、更為意味深長(reelfilm評)。
該片是一部發人深省的電視電影,俗套的殘障人勵志題材,卻炮製出了不俗的效果;該片將自閉症患者坦普.葛蘭汀的傳奇人生描刻的陽光明媚,她的每一句莫名其妙的台詞都會有畫面作出註解,觀眾完全能讀懂她的想法。
而克萊爾.丹尼絲忘我投入的演出,也令她在艾美頒獎禮上得到了應有的回報。
劇情:
天寶四歲時被醫生診斷為自閉症,母親嘗試多種方法讓天寶開口說話。為了讓天寶擁有正常人的生活,媽媽忍痛送她去一間寄宿學校念書。在這里,天寶認識了開啟她天賦大門的恩師卡洛克博士。
在恩師的幫助下,天寶順利考入了大學。臨上大學前的暑假,天寶來到姨媽家的農場度假。自此,天寶對牲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大學里天寶製作「擠壓機器」來平復緊張情緒。
畢業後,天寶繼續從事畜牧業的研究學習,設計出大大提高屠宰率且更為人道的屠宰方式。天寶以她獨有的方式去認知世界,「像牲畜一樣的思考」,在自閉症研討會上大聲的講出自己的親身經歷。
⑥ 自閉歷程觀後感
看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自閉歷程觀後感範文(精選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傳記電影《自閉歷程》為我們講述了美國動物科學家坦普爾.葛蘭汀的真實故事,這讓我想起了作家楊朔曾經說過:「每個人的心裡都埋著一團火種,只要善於撥弄,它就會熊熊燃燒。」對於教育者而言,咱們應該如何探尋孩子心靈深處深埋的火種?如何撥弄孩子心中希望的火種?影片已為我們指引了路徑----這就是尊重、理解、欣賞每一位學生。
在我看來那些八九歲的孩子都應該是快樂幸福的,而在我的教育歷程中有這樣一位特殊的學生,她叫李靜,是個長得很乖巧的小女孩,李靜卻和別的孩子不一樣,不願上學,即使硬把她留在校也是沉默寡言,課間還躲在角落裡,上課不願發言,性格孤僻,學習成績也不太好。為什麼陽光般的年齡卻是如此漠然呢?我在腦子里畫了一個大大的問號。於是,我聯系其父母,希望從他們那能得到答案。通過了解我才知道:她從小都是外婆帶大,外婆也沒什麼文化,平日里只管她吃飽,很少與孩子交流,更別說教孩子了,將要上四年級了,父母才把她接到身邊。由於父母工作很忙,她經常一人呆在家,也很少與父母交流,加之原本間的感情就很淡薄,環境又陌生,導致她性格孤僻,行為也較散漫。在學校里,她總覺得老師、同學對她冷淡,因而自卑心理嚴重。許多要求得不到滿足,不願和人交往,膽小,時間久了,便成為班上的後進生。
班上的孩子都對老師特別熱情,經常會圍著老師轉,我也很習慣在課後把孩子們叫到自己身邊,和他們聊聊天,李靜同學也在其間,不過在同學們嘰嘰喳喳的談論聲中,我看到她總是欲言又止,於是在課間十分鍾我常常關注她,請她教教我那些新鮮的玩具怎麼玩;問問她這件漂亮的新衣服是誰買的?考考她學懂了嗎;對她說老師想聽聽她的觀點,告訴她這幾天進步了!今天和同學吵架不應該……告訴她老師想聽聽她的心裡話……在這種輕松的聊天氛圍下,及時把握好了教育的契機,自然而然地提出對她的一些要求。與此同時,並把她在校的進步及時打電話給家長,讓家長予以表揚。一個學期下來,她願意主動與同班同學聊天了,偶爾還能聽見她爽朗的笑聲......
李靜同學的轉變、電影《自閉歷程》的主人公坦普爾.葛蘭汀的成長,讓我深深認識到,尊重、贊賞、理解在教育實踐中對孩子的激勵作用。獲得他人的贊賞與肯定,達到自我實現,是人們基本生活需要滿足以後精神上的一種高級需求。心理學也研究表明:受到表揚後的行為,要比挨訓後的行為更合理、更有效。
教育專家韓鳳珍曾說過:「所有難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要千方百計地保護好孩子最寶貴的東西——自尊心。」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每個孩子都不是命中註定要做後進生。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團希望的火種。只要我們做到像影片中的導師卡洛克博士那樣,一如既往地鼓勵、支持、指引我們的孩子們,用尊重、理解、支持去撥弄每一團火種,用欣賞去關愛每一團火種,用《一個也不能少》的師德底線去呵護每一團火種,我相信每一團火種都會熊熊燃燒……
打開一扇扇門,沖破一道道枷鎖。
最近,我們觀看了一部名為《自閉歷程》的電影。這部電影沒有請來大牌影星,沒有華麗的特效,甚至在電影上映前沒有進行大肆宣傳。然而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反思,也給我帶來了啟示。
影片講述了一個出生在美國的自閉症患者坦布爾,她對於擁抱極度敏感,同時社交能力極弱。所以她從小就受到了欺負與各種歧視,而唯一關心她的,也只有她的家人與卡洛克博士了。但即使坦布爾遇到了這些種種的麻煩,卻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她努力去打開一扇扇門,並最終憑借她卓越的洞察能力所發明的一個屠宰場設施設計取得成功。而她卻依然嘗試更上一步,她發表過上百篇論文,並到各地區演說,嘗試去幫助更多的自閉症患者。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每個人都對精神疾病一無所知,坦布爾能發展到這種程度確實令人驚訝。但是仔細想想,其實我們跟坦布爾有著多大的區別?我們不也是擁有自己的理想並為之奮斗,在中途中有無數個嘲笑並打擊我們的人,而我們大多數最終都選擇了放棄。其實我們跟坦布爾沒有差別,只不過她一直堅貞不移地走著路並沒有因受到別人影響而放棄自己。
但是真的要說到坦布爾為什麼會成功,那麼這就僅僅只是原因之一。坦布爾是十分幸運的,因為那些幫助她的人都是真心去幫助她的。而她自己的心態也十分重要,她並沒有把那些挫折看做是挫折,而是把它看做是打開一扇門之前的歷練。也正是因為這樣,她才能將她面前的門一扇一扇地打開。
打開一扇扇門,沖破一道道枷鎖,唯有這樣,才能取得成功!
電影到一半時,女主畢業了,也同時打開了第一道門,她成功的獨立的上學和交際,從害怕人群密集,噪音,小時候遇到刺激打人,到後來不斷的旋轉使自己平靜下來。後來暑假到了姑媽的牧場和牛接觸,使用的是牛的鎮靜方式。後來去寄宿學校,自己製造「擁抱機器」(就是牛的鎮靜方式),第一次被學校發現砸了,第二次姑媽到學校據理力爭,留住了,女主找到了與自己合拍的室友,也找到和和自己相處和社會相處的方法,畢業的時候是優秀畢業生,初露光芒,台上一番話,調理清晰,對自己肯定,也認識自己。
實習到工作階段,1970年代的美國,還是男子的社會,被阻撓,被嘲笑,被蔑視,女主依然熱愛自己的事業,致力於牧場的控制系統,如何有效的讓牛有尊嚴的死去,途中遇到一道道門,換男裝,毛遂自薦,快要爆炸的時候開了一晚上的車去找人生導師溝通,和媽媽溝通,在遇到每一道道門的時候,女主都是害怕的,但是想要改變的決心大於害怕,她踏出去了,打開了一道道門,行業因素,同事都是男性,一人一句密密麻麻的`否定質疑和藐視,女主都耐心專業的解答了,一次次的踏出改變,讓女主更從容的和社會相處和人類相處。電影最後的全國自閉症大會,女主光芒四射,拿起主持人傳來的話筒,一步步走向最後一道門。
女主媽媽
愛和責任,大概不足以形容媽媽的偉大。電影中女主4歲還未說話,反應和性格和同齡小孩有異,媽媽帶去看醫生,醫生診斷是因為缺少母愛和陪伴,是嬰兒期精神分裂,是自閉症,媽媽有良好的學識和對陪伴孩子4年的經歷,沒有盲目相信醫生的診斷,同時付出更多的愛和理解,事實證明女主成長的很好。和女主溝通,是傾聽,是理解,是開導,也是換位思考,天使一般的媽媽。當然,因為太害怕,姑媽也一直陪伴著媽媽,適當的放手就是更好的成長,原來每一位媽媽都會經歷這樣的時候。女主第一次擁抱媽媽時,哭得嘩啦啦的,平常的擁抱,有時候竟然這么珍貴難得。
姑媽
比媽媽大膽,但是同樣愛女主的姑媽。大學前夕的暑假,女主和姑媽一起度過。姑媽有自己的牧場,女主在這里第一次接觸到牛,還發現了新的平靜方式。一開始以為姑媽是「壞人」,後來理解姑媽的愛似牡丹,燦爛而且熱烈,媽媽的愛似梅花,持久而且暗香。和媽媽是好姐妹,有開導媽媽讓女主踏出社會。
科學老師
女主的啟蒙老師,是明燈也是朋友。理解女主並發覺她的潛力,鼓勵女主上學,開發自己,女主也開始理解人類社群。一道道門就是老師說的,一扇門為你打開一個嶄新的世界,一切你所做的就是下定決心穿過它。
室友
天使一般的室友,是視障人士,聆聽和理解認同女主,是很貼心的小天使。戲份不多,但都對女主影響很大,是女主的第一位朋友,也是女主的迷妹。唯一能感受發生了什麼的人,能感受到女主要實現什麼的人。
女主
很多緊張的時候,是自我緩解或者是和媽媽溝通,和科學老師溝通,女主不怕改變,從她一次次勇敢的打開一扇扇門就知道,熱愛永遠大於怯弱,她更害怕沒有做自己的事情。很多事情還不能理解,但她仍想讓她的生活有意義。很喜歡女主,撞破南牆不回頭,孤勇聰明,執著還細膩。從小知道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樣,接受這設定也一直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更讓自己喜歡的事情有價值,真棒。
電影細膩真誠,節奏張弛有度,影片故事深刻,值得回味的好電影。
坦普爾在應該得到擁抱和撫摸的年紀得不到滿足,所以自閉,也害怕別人的接觸。四歲了還不會說話,所以別人無法了解她思考世界的方式。在別人看來是多麼可憐的孩子。看著坦普爾為了獲得平靜而自己做了個機器的時候,我猜測,她的媽媽應該會幫助她克服恐懼,融入人群,這確實是普通人的想法,而影片讓人意外。坦普爾自始至終都是個自閉症患者,她甚至為了驗證那個機器的合理性而做實驗寫論文。這看上不合常理,我甚至可以想像這片子在中國拍的話,肯定會被媽媽打著「你不可能一輩子靠機器過活和我這都是為了你好啊」的旗號來克服恐懼。這部電影似乎有種在向自己的缺點妥協的味道。每個人的生命都有不完滿的地方,有些不完滿可能會伴隨一生,那麼要用什麼態度對待?影片告訴我們,無法改變那就讓他在那兒吧,看看自己的優點,然後盡量地發揮他。坦普爾思維異於常人,這讓她在普通人不擅長的領域,獲得另一番成就。
影片也沒有一味對自己的恐懼妥協,而是將這種恐懼化為意象——門。當坦普爾勇敢地打開一扇又一扇門時,一片又一片新的天地隨之而來。所以,這也是一部勵志片。面對困境,有時候只要再勇敢一點就能過。當他不敢與陌生人說話又非要說出自己的想法時,當她鼓起勇氣走出宛如斷頭台的自動門時,她只是比平時多了一點勇敢。我們也可以。
坦普爾不知道怎麼和別人交流,也不懂得察言觀色。而動物是簡單的,所以她喜歡和動物打交道。讓人玩味的是,她唯一的同齡朋友是個盲人。盲人當然不需要和她耍心眼。鏡頭在牛的臉部特寫時,看著他們的眼睛,我有一種莫名的感動,他們顯得很善良,也許只是因為他們不說話,這讓我懷疑語言的意義。人類社會的語言當然很偉大,但這是不是其實也增多了誤解。坦普爾的工作更是充滿了人道主義精神。她在姨媽家和牛過了一個暑假,讓她覺得快樂。她也看過馬死在面前。所以很能理解她之後的工作,她趴在過道上模擬牛的感受又根據自己觀察世界的特點設計出充滿人性的過道。雖然牛一樣會被屠宰,但至少讓這個過程顯得平靜。她是真正的愛動物。
按照常人觀點,坦普爾絕對是個異類。對待異類,大部分常人如她的室友同學老師也是不理解的。普通人擁有普通的眼界,看到的世界是大致一樣,當有人提出不同意見時,群起而攻之。這部影片就結結實實地打了普通人一巴掌。我們該想想:對於那些不一樣的人,我們是不是應該多了解他們的想法,更何況,有名言說: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
坦普爾在自閉症大會上發言,其中一句讓我很有感慨:不管是在家還是學校,舉止和規矩都很重要。這句話又打了普通人一巴掌。普通人對待異類,尤其是精神問題的異類,有時候會有一種奇怪的善良:那就是認為他們有病,所以有些不合規矩的舉止是正常的。當然不要鑽牛角尖說不是說要包容異類嗎,這是兩個不同的問題。我們要包容的是異於常人的思想,要堅持的則是做人的基本規則。舉例來說,如果一個異於常人的天才愛殺人,那我們就不應該包容。
此外,比包容更重要的是愛。坦普爾媽媽對她的愛很偉大。影片沒有過多媽媽是如何教會坦普爾說話和遵守基本規矩的,但這個過程必定世間難得。就現實而言,並不是所有自閉症患者都能成為偉大的人,也許就是最普通的自閉者患者,那麼,愛顯然更重要。
這是一部很豐富的電影。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易於常人的人,這部電影應該只是個開始,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
「自閉症」在現代社會里是一種極為常見的心理疾病,自我封閉,孤獨,不善與人交流,遠離正常的社交環境是廣義上的定義。現實生活中,我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社會生存壓力與日俱增,自閉症的現象已不再是異數。大多數人對自閉症患者存在猜疑、鄙視,甚至是排斥。不經了解的妄下定論,將他們歸類於「精神病患」。
其實,自閉症患者在他們更為深切的痛苦中掩藏著更為豐富的內心世界,這些是常人所不能體會的。傳記電影《自閉歷程》為我們講述了美國動物科學家坦普爾·葛蘭汀的真實故事,她也是一個自閉症患者,但她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堅持,成為了當今世界數一數二的牲畜處理設備設計與建築專家。影片帶領我們走進這類特殊的人群,感受他們內心的掙扎和夢想。
影片的前半部分,用片段式的記敘,概括了坦普爾從4歲到大學畢業的生活歷程。在影片的一開始,坎普爾的一段自我介紹,開啟了影片,也開啟了她的人生。
從4歲起,坎普爾就活在自我中,她害怕被人擁抱,拒絕和人交流,只關注她想看到的,想聽到的,並且對圖像極其敏感。
人們常說,上帝關上了一道門,會為你開啟另一扇窗。隨著年齡的增長,坎普爾在科學領域方面的天才展露無疑。幸運的是,這時候,他遇到了人生中很重要的導師卡洛克,他看到了坦普爾的天賦,並給予她很大的鼓勵和支持。除了在學術上的教導之外,卡洛克還告訴她,每當她不敢嘗試新事物,恐懼煩躁的時候,就想像前面是一道或者是幾道門,而這些門是開啟新世界的大門,只要勇敢地走過去,那麼全新的世界就將呈現在她的眼前。正是這小小的鼓勵,支持坎普爾走過高中,走入大學,最終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大學學業。
坎普爾有顆純真善良的心,她看到農場的工人們用不科學的方法養牛、宰牛之後,決定設計出一條最人性最科學的養牛生產線。在這個過程中,她遭遇到很多苦難,碰了很多釘子,但憑借自己鍥而不舍的努力和實踐,她成功了。
坎普爾的自閉視角一直充斥著心酸、彷徨與無助,電影運用一幕幕的有聲畫面讓無聲的情感流入我們平靜的心田,激起漣漪,激發共鳴。我們深深的為主人公的坎坷命運而嗚咽,現實就是這樣的殘酷,我們應該怎樣面對這紛繁的世界?步入社會的坎普爾沒有一味對自己的恐懼妥協,而是將這種恐懼化為意象——門。當坦普爾勇敢地打開一扇又一扇門時,一片又一片新的天地隨之而來。坎普爾不僅做到了突破,還取得了令人驚嘆的成就。除了天賦之外,坎普爾還擁有極強的韌性和永不放棄的可貴態度。正是這種無畏的精神,讓我們深深動容,聯想到我們普通人和我們的普通工作,幸福的我們身心健康者;幸福的我們,和孩子們每天快活的工作。幸福的我們沒有煩惱沒有困難嗎?有,並且太多。幸福的我們是如何對待自己的生活呢?比之坎普爾,我們有著太多的抱怨,對生活,對工作,對社會,對孩子……
我們都是不同程度上的「自閉者」。因為我們也非常依賴秩序和渴望生活在熟悉的環境中,面對陌生和變化本能的具有抵觸與恐懼,安於現狀和循規蹈矩是我們的常態。
影片的結束,又是一段演講,這一次她是在全美自閉症大會上演講。她克服了內心的恐懼,熱情地把自己的經歷告訴給那些同樣患有自閉症的人們。
這部影片不像傳統的勵志片那樣,用各種動情的橋段,企圖催人淚下。它只是用一種真誠的態度,向你敘述著一段真實且令人敬重的人生。
這是一部很豐富的電影。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易於常人的人,這部電影應該只是個開始,而我們要做的是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與關愛。
每個人都是一顆小小的珍珠,都有閃光的一刻,只要拂去上面的灰塵,變會釋放出自己的光芒。
天寶,一個普通女孩的名字,但她註定要走一條不普通的道路。四歲時,她被診斷為自閉症,醫生說,她可能永遠也不能說話。但天寶的媽媽有一種堅持與執著,她不相信天寶從此不能與人溝通。她從早到晚一直和天寶說話,教她識字,終於她能開口說話了。
在她姨媽家度過的暑假裡,她與動物在一起很快樂。同時也發現一種讓牛冷靜下來的機器能讓她自己冷靜下來。於是她為自己製作了這樣一個簡易的機器,在自己受刺激時冷靜。在她上學時,她被一個男孩侮辱,於是天寶用書砸了那男孩,結果被學校開除了。
轉學過程中,她遇到了人生中的一位重要的老師——卡洛克。卡洛克老師不僅挖掘了天寶的各種優點,忽視她的症狀,還向全校展示天寶的成果。當天寶問他大學怎麼辦並表示不想再上時,卡洛克老師告訴她:大學是一扇門,推開它,你會看到更廣闊的視野。是啊,人生漫漫長路上的種種困難正如一扇門,推開後,將收獲成功與喜悅。
還有一個人,天寶的盲人朋友。當外出時,看電視時,天寶就是盲人女孩的一雙眼睛。天寶用活潑的語調,生動的文字來充當這一角色。而盲人朋友給予天寶的,是一種珍貴的友誼,她對天寶的心靈小心地呵護著。她倆在路上彼此扶持,互相幫助。這兩個人的出現,給天寶缺少愛的內心世界中,添進了溫暖。
看完這部電影,我對其中三個人深有感受:一是天寶的媽媽,她使天寶學會了溝通。二是天寶的老師卡洛克,他挖掘了天寶的潛能,讓她以新的一面展示給大家。三是天寶的盲人朋友,她不怪天寶,讓天寶內心的就溶化了。
愛是一種無所不治的葯,它把封閉在內心世界的人救了出來,拿起肩上的十字架,露出開朗的一面。它是雨天的一把傘,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天生障礙的世界,更不應該去歧視他人。對於那種「奇怪」的人,更不應該疏遠他們,要以愛感染他們,理解他們,將心比心,幫他們在內心世界中打開大門,走向成功。
⑦ 推薦幾部與精神疾病,心理障礙有關的電影
[驚魂記]
導演: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編劇:約瑟夫·斯蒂凡諾/羅伯特·布洛克
主演:珍妮特·利/安東尼·博金斯/維拉·邁爾斯/馬丁·鮑爾薩姆/約翰·加文
類型:懸疑/驚悚/恐怖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1960-06-16
片長:109分鍾
⑧ 自閉歷程觀後感
自閉歷程觀後感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自閉歷程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自閉症對於很多人來講,只是一個生病的名次,卻不曾想過其中的痛苦與無奈,就是現在很多人依舊不理解其中的痛苦,通過這部電影,我會對那些患有自閉的孩子更加付出自己的愛心、耐心、恆心,讓更多的自閉的孩子們得到他們應該得到的關愛與照顧,而不是厭棄和鄙視。讓那些患有自閉的孩子得到應有的尊重與關愛。
卡洛克教授說,把未來的世界想像成一扇門,打開它,你就看到了一個新的世界。喜歡天寶遇到他喜歡的那位老師的那些片段,那時起,她的'特殊才能得到了老師的認同,她對自開始自信,從那時起,她的人生開始精彩,人生遇到一位好老師是多麼的不易,願我們更多的未來幼兒教師們在未來的工作中,都能夠善待所有的孩子,不管他是美是愁,是聰明是智障,讓我們用自己的愛心去溫暖她們,讓世界充滿愛。
通過全面的觀察和記錄之後,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和尊重。然後試著與家長巧妙的溝通,讓孩子的家長認定某些特殊的行為之後,在通過醫生的鑒定,家長、老師、醫師共同商定特殊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以後要是我教育的班級里出現了一個這樣的孩子,我不會讓班裡的孩子覺得他是一個特殊的孩子,但是我會跟他更多的溝通和交流,給他更多的愛,讓他對自己有信心,在班級裡面給他樹立威信,對他某些特殊的才能與技巧會得到更多的鼓勵,讓她在人生的伊始,就感覺的周圍的關愛和尊重,在日常的生活上給予他更多的幫助,幫助他自立、自信。
喜歡或者想多了解一些關於自閉兒童的信息,可以看看這部電影,看完之後的感觸會很多。
⑨ 求電影自閉歷程的百度雲資源!十分感謝了!!
晚上回去幫你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