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平台 > 曉松奇談天堂電影院

曉松奇談天堂電影院

發布時間:2022-11-23 06:16:43

1. 《曉松奇談·世界卷》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曉松奇談·世界卷》(高曉松)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UG_exztvwE2ZuieoLXmlIQ

提取碼:wxd0

書名:曉松奇談·世界卷

作者:高曉松

豆瓣評分:8.1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1

頁數:312

內容簡介:

紐約人和洛杉磯人為啥互相瞧不上?

歐洲難民危機其實是印證了「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美國最大、最有趣真人選秀節目——美國大選?

人們到拉斯維加斯為什麼一覺醒來就發現自己結婚了?

能坐在海邊,聽音樂、賞美景、吃麻小的吃貨天堂在哪兒?

西雅圖是更盛產浪漫愛情故事,還是壟斷型大企業?

擁有傳奇人生的海明威到底是不是單腿站著寫小說?

為什麼在中國電影里,男女主角在美國家中最愛看的電視節目是新聞和天氣預報?

作者簡介:

高曉松,阿里娛樂戰略委員會主席、中國著名音樂製作人、電影導演、詞曲創作者、寫字者。

音樂作品

《同桌的你》《戀戀風塵》《萬物生》《彼得堡遺書》等

文學作品

《魚羊野史(第1-6卷)》《如喪》等

2. 90後應該追求詩和遠方還是現實一些

在90後逐漸成長起來以後,在現實社會中所表現出來的性格是極具前瞻性的,但特立獨行的行為方式依然讓家長和社會難以接受,甚至很多90後的年輕人忽視了生存的必要性,過於理想化的處事方式,對融入社會和職場環境是非常不利的,在詩和遠方的不懈追求過程中,已經與現實社會出現了一定脫節,這對其未來的發展和人生規劃是非常不利的。教育理念的停滯不前,也是90後的年輕人很難融入社會的主要原因,畢竟外賣如今所廣泛應用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已經不適合90後這部分年輕人,因材施教如果能夠得到全面普及,對改善當前的教育環境會起到積極作用。


綜合各方面條件的具體影響來看,雖然90後對詩和遠方的理想化追求情有獨鍾,但自身條件和實力的孱弱,無法支持對這些人生理想的全面追求,要想避免與社會現實的脫節,還是要回歸正軌去追求現實,這也是以往的80後人群有著切身體驗的人生感悟,只有真正在不同時代之間實現了傳承,才能在未來的職場競爭中凸顯90後群體的綜合實力和強勁競爭力。

3. 曉松奇談里講的天堂電影院是哪個版本

123分鍾那版,得了各種獎的就是這版。170分鍾的雖然更完整,但不及123分鍾的來的雋永美好、給人留下想像空間。

4. 以你現有的錢,可以移民哪些國家

隔壁老鐵有一個夢想,「當我老了,我想去一個夢一般的國度,住在一所海邊的白色別墅里,看著孩子在沙灘上撿貝殼,在陽光下奔跑。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說這么文藝幹啥?不就是移民嗎?有多少錢,辦多少事。諸位客官,來看看您可以移民哪些又美又可愛的國家吧!

1、泰國:10萬人民幣

泰國不是移民國家,泰國移民不容易,但永久居住證很容易申請,10萬資產就可以申請,當居住證達到一定年限後(一般是20年)即可申請加入泰籍。

對於中國人來說,最受歡迎的城市莫過於寧靜優美的「泰北玫瑰」清邁了。作為泰國第二大城市,清邁地處山地,氣候涼爽。在文化上,清邁曾是數代王朝地首都,古跡如雲,美得肆無忌憚。在教育上,有清邁大學等著名高等學府。最新數據統計,清邁市中心公寓的平均房價大約是10945人民幣每平方米,市中心外公寓房價則是6641人民幣每平方米。你就說偏不便宜?還有,和我們國家70年產權不同,泰國房產是永久產權。

2、格瑞那達:164萬人民幣

格瑞那達的投資移民門檻為25萬美元,約為人民幣164萬人民幣。

很多人不知道格瑞那達。格瑞那達位於東加勒比海向風群島的最南端,南距委內瑞拉海岸約160公里。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6。這個加勒比南端小國,工業不發達,主要產業為農業和旅遊業,風物美麗,堪稱世外桃源。對於喜歡海島和暖陽的中老年投資者來說,最好不過了。

作為英聯邦國家,格瑞那達官方語言為英語。格瑞那達護照為世界一流護照、免簽落地簽121個國家。此外,格瑞那達還是全球著名離岸金融中心,也是最佳控股公司、財產信託、離岸基金設立地點。無營業稅、無資本增值稅、無所得稅、無遺產稅,對於高凈值人群來說,可謂天堂。

3、希臘和匈牙利:222萬人民幣

不得不提希臘和匈牙利了。歐洲發達國家中,沒有比它倆更便宜了。希臘和匈牙利的投資移民門檻為25萬歐元,按照最新匯率即為222萬人民幣。

希臘,眾神的故鄉。一人申請,全家三代獲身份,堪稱歐洲最便宜的移民國家。美麗的米克諾斯島、聖托尼里島在召喚你。而匈牙利,東歐平原上美麗的明珠,風景如畫。生活成本上,匈牙利絕對是良心物價,和西歐北歐不可同日而語。

在福利上就不用擔心了。希臘是世界上實行社會福利制度早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世界上社會福利好的國家之一。而匈牙利是全球完善的福利國家之一,新移民在沒有拿到永居卡之前,購買商業保險,費用在每人每年1000歐元,拿到永居卡後,每人每月只用支付25歐元(不到200塊軟妹幣)左右的費用就享受和匈牙利本國人同等的醫療待遇。

4、美國:328萬人民幣

注意啦,這里要重點安利美國。美國EB-5投資移民門檻僅僅為50萬美金,摺合最新匯率,約為人民幣328萬人民幣。和英國100萬英鎊(約為890萬人民幣)、法國1000萬歐元(約為7830萬人民幣)相比,移民美國真心算是白菜價了。

5、葡萄牙:392萬人民幣

葡萄牙投資移民門檻為50萬歐元,約為392萬人民幣。

葡萄牙,歐洲大陸盡頭的迷你小國。因為曾經被摩爾人殖民,葡萄牙深具阿拉伯式東方風情。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西的羅卡角是歐洲的最西端。在歐洲西南角盡頭,欣賞臨近大西洋壯觀的景色,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感受。里斯本堪稱歐洲最美的首都。

在教育資源上,葡萄牙也是杠杠的。葡萄牙公民或居民的子女可享受國內免費公立教育及歐盟國教育體系,教育水平高,學費低廉。在醫療上,在葡萄牙有工作的公民或居民可享受公立醫院的免費醫療,也可加入高品質商業醫療保險,每年約100-180歐元。在生活補貼上,60歲以上無經濟來源的生活困難者可以申請。公民最少每月413.33歐元,居留身份移民每月230歐元。

6、加拿大:430萬人民幣

加拿大的投資移民門檻為80萬加元,約為430萬人民幣。

關於加拿大的景色之美,記得高曉松在《曉松奇談》里說過一句話:經常看到別人說中國哪裡哪裡景區美,但是你去加拿大,發現遍地都是這樣的美景。加拿大被網友戲稱為美國的一個州,另一個「加州」。這也表明了加拿大和美國的親密聯系。許多加拿大人在美國工作。如果你申請到了加拿大國籍,也就間接地可以享受很多美國公民的待遇。加拿大公民通過申請,很容易在美國上學或者就業。好處多著呢。

福利待遇上,加拿大也是棒棒的。舉個例子,每個小孩從一出生,一直到18歲,每個月父母都可以領取一筆「牛奶金」,顧名思義給寶貝喝牛奶的。其他的,比如托兒補助金、政府房補貼、社會福利金、失業金、數不勝數......

7、紐西蘭:718萬人民幣

紐西蘭的投資移民門檻為:150萬紐西蘭元,約為718萬人民幣。

紐西蘭在去年4月被英國《每日電訊報》評為世界上最好國家。這一年度旅遊國大獎的最終得獎國家是由其超過7.5萬名讀者投票決定的,紐西蘭已經是第4次贏得這一桂冠。在去年聯合國發表的「人類發展指數」報告中,紐西蘭則排名第9位。而且,奧克蘭、惠靈頓等城市有大量華人,不用擔心人生地不熟。「奧克蘭華人太多,都沒出國的感覺」。也許,你出門就能遇到老鄉哦。

8、英國:890萬人民幣

作為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英國投資移民門檻當然不低:100萬英鎊,約為890萬人民幣。

英國也屬於高福利國家,社會福利開支佔GDP的25.9%。英國實行全民免費醫療。英國大學階段以前的教育均免費,大學階段也有90%的大學生可獲得政府津貼。所以,對低收入家庭來說,從幼兒園到大學教育是一路免費的。英國的社會福利覆蓋所有在英國居住的人。

9、馬爾他:901萬人民幣

馬爾他的投資移民門檻為115萬歐元,約為901萬人民幣。

馬爾他經濟發達,被人比作南歐瑞士、歐洲的新加坡。這個南歐地中海中心的小島國,有「地中海心臟」之稱,被譽為「歐洲的鄉村」。這里也是潛水愛好者的天堂,每年都會有很多潛水愛好者前來。

馬爾他的官方語言為英語,這點對於從小所學外語為英語的中國投資者來說很重要。因此,馬爾他被稱為歐洲英語培訓基地。馬爾他有著世界排名第5的醫療體系,全球護照免簽指數排名第9,擁有這個國家的護照,就意味著暢游全球。福利方面,就更不用說了。一個發達的歐洲國家,福利基本上不會差到哪裡去。放心移!

但是任何投資行為都具有一定的風險,小編也提醒各位要結合自身實際、認真分析平台及產品,做到真正的理性投資。

其實,小編認為留在中國其實也挺好的!把你移民的錢投資到合眾國金,促進祖國GDP的同時讓自己更有錢!合眾國金是合眾人壽旗下放心理財平台。平台背景可靠,實力雄厚。平台提供多種期限的產品,您可根據自己的喜好自主選擇產品。

圖/東方IC提供

文/整理自網路

聲明:文章觀點不代表合眾國金立場。

5. 高曉松在曉松奇談中說美國總統都來自一個什麼組織

高曉松在曉松奇談中說美國總統都來自「骷髏會」,骷髏會是1832年由羨慕迅速發展的德國的耶魯學生威廉-拉塞爾創立

社團簡介:

骷髏會,又稱骷髏骨、優羅嘉俱樂部(The Eulogian Club)、死亡騎士團(The Order of Death),英文解釋為:Skull and Bones, The Order of Death, The Order, Cooperation Star, The Eulogian Club, and Lodge 322, The Skulls。

骷髏會是美國一個秘密精英社團,每年吸收15名耶魯大學三年級學生入會,成員包括許多美國政界、商界、教育界的重要人物,其中包括3位美國總統以及多位聯邦大法官和大學校長。一些人相信骷髏會長期控制著美國,並擁有不可告人的動機;然而也有許多記者調查後認為該組織與普通的大學學生社團並無不同,而且類似的秘密精英組織也存在於幾乎所有的一流大學。


社團地點:

在美麗的耶魯大學校園內,有一幢希臘神廟式的小樓,風格類似希臘神廟的褐岩建築。幾扇狹長小窗終年緊閉,整幢建築籠罩著一種神秘色彩,這個並不起眼的建築就是美國最神秘也是最有權勢的同學會所在地。這里從不對外人開放,始終保持著自己特立獨行的詭異色彩和精英風格,而且它還有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名字叫「骷髏會」。

這里作為骷髏會的總部,三層高的建築設有地下室,褐色條石的外壁藤蔓盤繞,會員們都把這里稱作是「墓穴」,建築的屋頂上還可以停靠多架直升機。「墓穴」的側牆上鐫刻著一句名言:「誰是白痴,誰是智者?無論是乞丐還是國王,最後的歸宿都是死亡。」如果不是這個同學會中的一員,就算站在門外三天三夜,也不會為人所動。局外人對其內部以及會員在其中的活動一無所知,「墓穴」唯一一次被外人侵入,是在1876年。這一切都使得骷髏會更加具有神秘色彩。

常春藤的名校中有很多秘密的同學會組織,每年的4、5月份都是這些同學會招募新成員的時刻。五月的耶魯,滿眼春色,這也許是耶魯校園最美的季節。到處盛開著鮮花,古老的校園充滿了生機。新生們都喜歡在這個時候,一起在草地上玩飛盤,或者徹夜開著音響,在校園的空地上狂歡。可是有一群人,並不屑於尋歡作樂,他們急於獲得一張通行證,加入秘密組織,由此他們甚至可以平步青雲。1965年和1967年,克里和小布希分別作為新成員,被引入了同樣一個秘密的同學會,走進這個組織,他們就等於已經拿到了一張通往美國權力高層的門票,這個組織就是骷髏會。它也是耶魯十多個秘密學生會組織中,最神秘也是最有權勢的一個。

精英傳統:

每年春天,在骷髏會的會所內,都會迎來15名大學三年級的新成員(Bonesmen, Knights of Eulogia, Boodle boys, GBdBs - Great Bones of the Boodle)。根據骷髏會創始人威廉·亨廷頓·羅素(William Huntington Russell, 1809-1885)制定的入會條件,被征選的會員必須符合一系列幾乎苛刻的標准:首先要出身於美國東部的豪門世家,最好是從英國移民、帶有貴族血統。其次還要受過良好的教育,中學階段最好在貴族寄宿學校上過學。第三,要愛好體育,具有競爭精神,最好有軍隊服役經歷。骷髏會的征選對象是耶魯大學三年級學生,畢業那一年正好加入骷髏會。骷髏會在成立初期有種族和性別的限制,比如猶太人和黑人不能入會,女性也不能入會。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骷髏會只限吸收白人男性為會員的限制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受到沖擊。骷髏會終於在1991年允許耶魯大學女生加入。

曾冒著生命危險對骷髏會進行報道並著有《墳墓的秘密》一書的美國記者亞歷山德拉·羅賓斯在接受采訪時曾這樣描述骷髏會:「骷髏會組織非常緊密,規模也不大。每年只有15人入會,這也就意味著在任何時間活著的骷髏會成員只有800人左右。盡管人數不多,但是這些人卻掌握著非常大的權力。很多骷髏會成員都位居美國經濟與政治權力金字塔的塔尖上。」

「那裡確實像一個墳墓,沒有窗,花崗岩的牆體讓你看一眼就不會忘記。而我就曾住在這所建築物的旁邊,每天我幾乎都要經過這里。一到舉行入會儀式的時間,你就能夠聽到奇怪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叫喊聲從那棟建築中傳出來。」曾調查過骷髏會的美國《紐約觀察家》報專欄作家羅恩·羅森鮑姆這樣寫道。

組織由來:

骷髏會的起源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最可信的版本是,骷髏會是1832年由耶魯學生威廉-拉塞爾創立。

一切起源於一次游學。19世紀初期,迅速發展的德國引起了美國知識階層的羨慕。1832年,耶魯學生拉塞爾前往德國游學期間接觸到德國的一個秘密社團,其活動不公開,並把骷髏頭當作崇拜的對象,其本身就是十八世紀臭名昭著的「光照派」的一個邪惡分支――「光照」通常被描繪成是現代世界中古老巴伐利亞光明幫的後裔,其成員試圖陰謀幕後控制全世界――年輕的拉塞爾對這個神秘組織很著迷。當拉塞爾回到美國時,發現美國正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反共濟會(一個和光照派有關的組織)運動,以消除秘密組織對美國的影響。拉塞爾之前所屬的一個秘密社團也在這場運動中被輕易地剝奪了秘密性。

憤怒的拉塞爾召集了耶魯同年級中一些重量級人物,組成了一個新的秘密社團。其中包括後來出任陸軍部長的阿方索-塔夫脫,阿方索·塔夫脫的兒子就是美國的第27任總統威廉·霍華德·塔夫脫(1887年會員)。他們給協會起名為「死神兄弟會」,俗稱「骷髏會 」。他們用322作為協會的代碼,該代碼有兩個解釋:一個解釋是說該組織成立於1832年,而且是德國秘密協會的第二分支;而另一個是,傳說古希臘雄辯家德摩斯梯尼於公元前322年逝世時,雄辯女神也隨之升上天堂。骷髏會因此自稱為「雄辯女神俱樂部」,並且相信雄辯女神於1832年又重返人間,跟他們同在。

骷髏會又叫騎士會。 共濟會和骷髏會都直接隸屬於光明會, 骷髏會是光明會的「打手」, 主要負責為光明會對外入侵和擴張; 而共濟會則是通過用自己欺騙性的思想、 宗教以及政策同化或弱化光明會的敵人,使他們在被入侵時不積極進行反抗以及被入侵後甘願做光明會的奴隸, 為光明會的擴張以及入侵作前期准備和為他們對敵人的長期統治作奴化工作。

共濟會和骷髏會分別在美國發展出了兩個政黨 :一個是民主黨, 另一個則是共和黨。至此,也逐步演變成兩股勢力的抗衡,不過最終誰能上台,左右政治的社團力量仍然是世界關注的焦點。

骷髏會成立於1832年,發起人除了威廉·羅素(又譯拉塞爾)外,還有一個人物,就是阿方索·塔夫脫,即下文所講的集總統和最高大法官於一身的霍華德·塔夫脫的父親。而羅素的繼兄經營著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鴉片走私生意(羅素公司或拉塞爾公司)。羅素是耶魯1833屆的畢業生,後來成為了康涅狄格州立法機構成員和該州國民警衛隊的一名將軍。羅素在畢業之前曾經去德國學習了一年,在德國,羅素和德國一個秘密組織的頭目關系密切。該組織活動都不公開,並把死人的骷髏頭當作崇拜對象。羅素對其很感興趣,不久就廣泛地參加了該組的活動。羅素崇尚的是共濟式的團結互助的宗旨,但回到美國後,他發現即使是原先心儀和敬仰的社團都與這種精神格格不入,因為他們缺乏儀式化和秘密性。失望之餘,羅素搜羅了班上最有前途的同學,包括阿方索·塔夫脫,組織了美國歷史上最有權勢的秘密組織——骷髏會。

研究「骷髏會」的一個歷史觀察家認為:「在美國,任何時候,任何領域,會長都能號召成員去做一切他們認為該做的事情。」

6. 太討厭美國了

我去年從美國回來的。和你一樣,特別討厭美國。被國人吹捧的那麼好去前以為是個多麼先進文明的國家。下飛機覺得反差實在太大了。滿街筒子小偷騙子強盜,壞人比例完全不比國內少晚上根本不能出門。在兩個被評價治安還不錯的城市都呆過,無論白人黑人都假惺惺的至少我接觸過的人里很少有素質高點或者有點人情味的,我還是在學校里。美國的國家形象就是傲慢自大不負責,深入到社會里每個人也都是那副嘴臉。制度也是垃圾的要死,生活中各種不講理的小事在這就不提了,最要命是有保險都看不起病,看個簡單的蟲牙居然要我4千多美刀還給我預約了2個月後。3萬塊啊! 最後挺著回國800人民幣搞定! 唉我還算幸運的,據說有個人得闌尾炎治好了管他要10萬美刀還是保險保過的。真是病死了還能氣活過來。希望國內坐井觀天哈美的人至少自己去過再告訴別人那是天堂。

7. 如何看待《曉松奇談》的《台灣》系列

在這兩期節目里,高曉松老師所帶來的是他自己對於整個台灣的一個直觀印象,並且從各個方面大致介紹了台灣的一些歷史以及現狀問題。總體而言,高曉松老師很喜歡台灣,這是他自己說的。並且,對於台灣有非常良好的一些印象。這個其實題主在題里已經說了。

所以簡短的而言,對於大多數尚未去過台灣或者是對於台灣不夠了解的朋友,這兩期節目是一個很不錯的入口。但是這兩期節目里也的確存在著一些錯誤與硬傷,我將會在答案後半段一一指出。如果想要了解一個真正的台灣,那還是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去走一遭。

首先,高曉松老師普及了很多台灣獨有的,大陸人不了解的概念。這點對於對台灣不夠了解的大陸人而言,是一個不錯的入口。比如高曉松老師提到的就有「外省人」、「原住民」、「客家人」、「眷村」與「名嘴文化」等。能夠在幾分鍾能將這些概念用詼諧幽默而又簡單易懂的話語講清楚。體現了高曉松老師很深的文化功底。

高曉松老師所帶來的關於台灣的這些印象,很可能就是一個第一次去台灣的大陸人對於台灣最直觀的印象。比如人人都很有禮貌,比如其實我們兩邊也差不多,無非是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文字政治體制不一樣。還有很多很多。

我之所以這么講,是因為包括我自己,以及所看過許多陸生朋友剛到台灣時所寫下的文章都很顯明的體現了這一點。我覺得如果一個人剛看過這期視頻之後立刻去台灣,或者是剛從台灣回來之後看高曉松老師的視頻,可能會很同意視頻里的大部分觀點。

但是我必須要說的是,高曉松老師有部分弱化或者隱瞞缺點,而放大優點的嫌疑。尤其是在提到和大陸的對比時,這種方法尤為明顯。他用的和台灣的對比很像一種田忌賽馬式的對比。我記得之前無論是周小平的關於台灣的文章,或者是韓寒的關於台灣的文章里都有類似的這種觀點。然而其實只不過是立場不一樣罷了。

其次我要說的是高曉松老師提到的很多細節。這個將一點一點分開來說。

小確幸:

第一期里高曉松老師說自己尚未去台灣時,看台灣的電視節目,覺得人人都打了雞血。因為他們在電視上永遠都在吵架。後來到了台灣之後才發現有著巨大的反差,原來大多數人都很安靜。人們追求的並不是一種打了雞血為了政黨撕破臉的生活,而是一種平靜的小確幸的日子。這點是對的,也是一種台灣的社會風氣。但是台灣人並沒有特別享受在這種狀態之中。事實上,有很多台灣人也在反思為什麼到今天台灣的經濟變得這么爛,為什麼馬英九講的拼經濟拼經濟卻帶來的是越來越大的社會不公與貧富差距。我只能說,小確幸的確存在,但不是人人都享受它。

大學教育:

這點是題主最懷疑的。真的有8分上大學嗎?這個是真的,我可以告訴題主,高曉松老師所舉的例子幾乎都是真實的。這里高曉松老師用了第一個對比,高曉松老師對比了台灣的大學。並且貫穿兩期視頻的好幾個時節段。首先高曉松老師說台灣想上大學就一定能上,很多排名末尾的學校常常找不滿學生。然後得出台灣的大學教育資源比大陸豐富。這種推論里結果是對的,然而推論的方式卻錯了。事實上大陸也有很多三本,大專常年招不滿學生。我上大學那年,在補錄的時候刻意的去看了一下補錄大學的空缺比。看到三本大專那裡我簡直驚呆了。缺口幾乎已經可怕到每個專業只錄了本來要錄名額的一半不到。有興趣的可以明年高考時自行點進招辦官網,看看是不是我說的這樣。

其次高曉松老師提到了台大和清華,並且狠狠地鄙視了自己的母校。其結論是台大清華學風很濃,繼承了老北大清華的傳統。然而我們今天大陸的大學卻功利味道滿滿。然而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子嗎?我不是在否定台大的教育,但是就我曾經在兩岸的大學里各上過學來看(大陸C9+985,台灣私立名校,排名靠前)。單單講學風這一點而言,沒有什麼學校能比得上大陸的學校了。因為大陸的學生面臨的競爭力更大,我曾經在facebook上隨手貼過我們學校冬天早上圖書館排隊的場景,當時我Facebook里台灣的好友幾乎嚇住了。即便是台大的同學也是這樣,他們沒有辦法想像學習如此認真刻苦的學生。

台大是所好大學,然而讓高曉松老師捧的位置太高了。北大清華也許沒有達到高曉松老師心目中的地位,但是我必須要替北大清華的同學說句話,那就是這兩所學校也絕對沒有高曉松老師說的那麼不堪,好像人人都在關心「去國企還是去私企」這種問題。

醫療:
高曉松老師還提到了台灣的醫療問題。看起來似乎是一種人間天堂的感覺。這點上我本人沒有發言權,但是台灣的健保體系做的的確是世界上排在世界前列的。我自己本身曾經在台灣看過病,因為當時提前繳納了保險,所以在校醫院里看病一分錢沒花,而且還很萌的送了我一個杯子。(台灣人奇怪的萌點)= = 。

貧富差距:

這點上,台灣的確是一個基尼系數並不高的國家(0.33),對比中國大陸的0.47可以說貧富差距並不是很大。所以其實高曉松老師也並沒有誇大。但是肯定還是會有。

然後是高曉松老師提到的一些台灣特色,像是機車文化這些。都是高曉松老師的個人主觀感受,也基本上都是對的。沒有什麼可以說的。

下面是整整一組重頭戲,那就是衣食住行問題。

衣服上,高曉松老師說台灣人很少追求愛馬仕,香奈兒這種名牌。其實真的不是這樣子的。我上學的學校里,女生coach算是蠻多的。香奈兒,Gucci之類的也有。愛馬仕倒是真的沒看到。然而追求生活質量本身不是什麼錯誤。高曉松老師似乎是想說台灣人並不很俗氣的追求一些已經爛俗的奢侈品牌,而是更多的追求一種自我的設計。這點上是存在的,台灣的很多獨立設計的確很漂亮。然而邏輯卻是錯誤的。因為一個人喜歡香奈兒愛馬仕可能並不是因為他很俗氣的想要把這個像暴發戶一樣的顯給別人看。他也可以同時追求獨立設計。每次有什麼大牌發售的時候,台灣的一些專門店門口會整夜排隊……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而已。

食:這點我完全同意高曉松老師,就醬。也許香港美食愛好者可以跳起來反駁高老師。

住:高曉松老師用北京和台北的房價進行對比,然後得出了台灣的房價「真的已經算很便宜了。」這樣的結論。其實並不是這樣,可能因為高曉松老師接觸的一些人都是像李宗盛,張大春這樣文藝界的人士。本身其地位也並不低。然而年輕人拿著22K買不起房的場景也是廣泛存在的。我今年又回台灣時住在一個朋友家,大概已經算是郊區了。高層小區,一套100平米左右是兩千多萬台幣。約等於四百萬人民幣。

北京人買房買到通州,台北也有人買房買到桃園。

行:這點上高曉松老師說的基本沒什麼問題了。台灣的交通發達是可以身體力行感受到的,並且,大街上的車很多都是90年代的本身和當時台灣的經濟發展速度很快有關系。

然後是另一個重頭戲,傳統文化。

台灣是真的有保存中華文化保存的那麼好嗎?這個話題簡直太大了,估計學界的人也很難解釋清楚。高曉松老師認為台灣的文化是很發達的,這點我同意。而且高曉松老師自己是文化界人士,發言肯定比我更專業。但是如果認為今天的台灣文化是傳統的中國文化,那就是一種大錯特錯的認識了。事實上台灣自身的歷史以及其地理的復雜性決定了其擁有一種獨特的台灣文化。如果簡單說的話,應該是閩南文化,漢文化,日本文化與台灣本身原住民文化等的結合體。絕對不是單單「中華文化」四個字所能搞定的。具體不講了。

下來是高曉松老師視頻中的一些硬傷與和我所接觸到的不符合的地方。我大概說一些,剩下的明天起來再補充。

住房問題,教育問題上邊已經寫過了。事實上台灣人也很追求名牌,我相信追求名牌的心在哪都是一樣的。無非就是經濟發展的高低帶來的差距而已。

高曉松老師說一波人到了台灣之後,因為後於閩南人,所以被當做了客人成了客家人。這個解釋是錯誤的。關於客家人具體的解釋自行網路。大概就是中原的漢人到了東南沿海一代這樣子吧。

書店:
高曉松老師說進入大陸的書店,滿目的成功學。進入了台灣的書店,每個地方都透露著文學的氣息。其實誠品最顯眼的位置擺的也是暢銷書。大陸越來越多的書店開始把文學性看的更為重要。這點上有種田忌賽馬的感覺。

歷史書:
我不知道高曉松老師翻的是台灣的哪一套歷史書,不過我自己本身是看過台灣高中的所有歷史書的。而且還跟著老師一起做過課題研究。一個很重要的點是,在台灣的歷史書中,均沒有出現諸如「我國」帶有主觀意義的字眼。所以其實台灣目前所使用的歷史書是盡量避免主觀判斷。

高曉松老師還舉了一個例子,是台灣的文化很發達。然而舉例卻讓人大跌眼鏡。比如普通的計程車司機會說成語……這個根本沒有絲毫的說服力。我在台北也見過很多水平很低的計程車司機,在大陸也見過凱恩斯貨幣理論侃侃而談的司機(今天下午剛見的…………)。

還有什麼因為電影改名,或者是某個地方因為電影而出名。這個推論就更扯了……因為拍了《悲情城市》,九份出名了。所以這就是文化發達呢?如果你說《悲情城市》文化意義很強的話。但是《那些年》也火了一把平溪,你說這算什麼呢?

還有一些硬傷,我明天再補充。我先簡單做一個結論,然後把答案發出來等你們來點贊。大概就是,高曉松老師的確是很喜歡台灣,和我一樣。並且對台灣有著很深的感情,這點也和我一樣。然而很多「推論」往往是先預設結果,然後再用一個很奇怪的邏輯去推論出結果。這是一個節目不應該的。

在尼爾波茲曼的《娛樂至死》中,尼爾波茲曼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理論。那就是人類對於電視節目往往是缺乏反應力的。讀書時,人需要長時間的進行上下文的思考,去思考作者所說的每一句話進而得出結論。然而看電視時卻不是這樣。電視往往會切斷人的思維模式,使人在看電視時進行一種不自主的非思考性活動。回到高曉松老師的節目里來,這點會更加明顯。我之所以說一個沒有去過台灣准備去的人,或者是一個剛剛從台灣回來的朋友也許會很同意高曉松老師的這個節目就是這樣。

所以,這兩期節目是一個很好的入門教材。但是台灣並不完全是它所說的那樣子。你待的越久就會越發現,台灣的迷人之處絕對不僅僅是高曉松老師說的這么簡單。

閱讀全文

與曉松奇談天堂電影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最好的小電影搜索引擎 瀏覽:977
對愛情失望的電影片段 瀏覽:978
2021大年三十電影有哪些 瀏覽:868
游戲台詞是什麼電影 瀏覽:989
游戲改編電影有哪些 瀏覽:394
電影華麗的外出迅雷 瀏覽:738
電影線人在線觀看 瀏覽:171
免費想電影 瀏覽:676
蟬翼高清完整版電影 瀏覽:626
愛神馬電影免費 瀏覽:431
手機同時看兩個電影 瀏覽:130
青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350
微電影無常 瀏覽:369
模仿射擊游戲的電影 瀏覽:198
視頻網站哪家電影好 瀏覽:846
特洛伊木馬屠城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164
天上人間神馬電影 瀏覽:778
看動漫電影催眠怎麼辦 瀏覽:807
2020中國上映印度電影有哪些 瀏覽:44
大家都在啥電影網站 瀏覽: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