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著名導演李明航因病去世,年僅45歲,李明航生前獲得過那些獎
李明航在生前獲得最佳國際電影獎,國際a級電影節獎,入圍英國國際影人電影節最佳外語片等6項提名獎。
李明航導演因病去世的消息傳來之後,令人感到特別痛心和惋惜。真的是天妒英才,如此年輕的生命,就這樣隕落。他的離去。是電影界的一個巨大損失。天堂里沒有病痛。希望李明航導演一路走好!
著名導演李明航。
李明航出生在一個文藝世家,受到家庭環境的耳濡目染,他從小就喜歡搞創作。後來去了美國讀書,在讀書期間,因為學的是影視製作專業,因此學到了一些好萊塢的拍攝理念。回國以後。他把這些理念運用到了拍攝電影的製作當中,採用中西合璧的方式拍攝電影。他拍攝的電影別具一格,受到觀眾們的喜愛和好評。拍攝出來的第1部電影《麻局》 就讓他大獲全勝,獲得眾多的獎項。
『貳』 福田麻由子(麻油滴)迷必看的幾部電影
拍過的電影::2004年「HERO?天使に逢えば」HERO?如果遇上天使的話2004年05月29日「下妻しもつま物語」下
2005年11月日本電視台 螢火蟲之墓,又名《再見螢火蟲》飾演澤野花
L改變世界的二十三天2005年11月19日「同じ月を見ている」同一輪明月下
2006年01月14日「GIMMY HEAVEN」第三凶宅
2006年4月18日 櫻桃小丸子真人版 飾演櫻杏子
2006年07月「日本にほん沈沒ちんぼつ」日本沉沒→倉木美咲
2006年10月3日 再會~橫田惠之願~ 飾演橫田惠(少女時代13-15歲)
2006年10月21日「ハヴァ、ナイスデー (夕凪)」
2006年10月23日 櫻桃小丸子真人版(第2輯) 飾演櫻杏子
2007年3月12日 緣份的奇跡
2007年12月「Little DJ~小さな戀の物語」Little DJ~兩小無猜→たまき(主役)
2008年02月09日「L」死亡筆記本前傳~L change the world→二階堂真希(主役)
2008年03月「犬と私の10の約束」狗狗跟我的10個約定→あかり(斉藤明莉)少女時代
2008年6月14日 古畑中學生 飾演戶部明日香
2008年8月24日 霧之火~散落在樺太真岡郵政局的九個少女們~ 飾演中村瑞枝
2008年夏季 日劇 「導盲犬誕生物語」→山中一枝(飾一盲女)
2009年「GOEMON」2009年02月07日「Heaven's Door」天堂之門(與長瀨智也共同演繹)
2009年5月1日(預訂) 大盜石川五右衛門 飾演茶茶(少女時代)
2009年8月29日(預訂) 20世紀少年之最終章 飾演サナエ最好看的::狗狗與我的十個約定LittleDJ小小戀愛物語
死亡筆記
白夜行01女王的教室天堂的門
『叄』 新片電影《麻局》有有誰看過
http://ke..com/view/5600616.htm
電影片名:《麻局》(2010) 電影麻局海報
外文片名:Close Encounter of Mahjong 影片類型:懸疑/喜劇/劇情/驚悚 出品公司:北京立邁集團 影片時長:78min 國家/地區:中國 對白語言:中文普通話 電影報道: 電影《麻局》以黑色喜劇的方式,圍繞一桌麻將牌局下面隱藏著的各種秘密展開層層懸念。用生動精妙的西方影像風格把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思維巧妙結合。目前國際很多國家的影展及發行商都在關注此片。看過樣片的奧斯卡評委Barry更坦言這么多年接觸的中國電影一直是武俠或者年代戲,這部現代的有趣喜劇讓他印象極為深刻。《麻局》導演李明航從美國(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Fullerton)大學學習電影歸國,在校期間獲「美國富勒頓大學1999年度傑出人才獎」曾與《天堂電影院》導演吉賽貝·托納多雷,以及參與好萊塢電影《權杖》和《Latchkey》製作有著多年國際合拍片的經驗,一直堅持把好萊塢的影像及講故事的理念和中國文化和故事相結合,做讓世界觀眾看懂並覺得有趣的中國片。 很多西方觀眾從未接觸過麻將及中國文化,但本片每次展映全場觀眾都會笑聲不斷。面對當前異常火爆的國內電影市場,這部風格迥異的會成為2011年國際上一道清新亮麗的風景。 該片演員有光頭阿威 ,鄭耀東 唐可、Adam-Palin(英國)、源子夫、尹海燕、姚星竹以及《投名狀》的錄音班底,22Film影像機構的李哲擔任錄音指導兼製片主任,在《愛情呼叫轉移》等國產優秀影片中嶄露鋒芒的英子、國輝任美術指導。 導演李明航,北京人,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fullerton分院(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Fullerton)與奧斯卡導演卡梅隆、好萊塢明星尼古拉斯·凱奇同是校友。
『肆』 求極好看的歐美電影
看似你比較喜歡文藝片的類型,在大量商業片橫行的年代,能喚起人思考的好影片確實不多,而我也不喜歡那些說教式的影片,好影片是能讓人回味和思考的,是會慢慢感染人的。
推薦你幾部我喜歡的片子:
《割腕者的天堂》黑色幽默,包含一些對人生的理解,我欣賞的一句台詞是:奇跡總在你不經意的時候發生。
《麻木》輕喜劇類型,整體比較平淡,講述主人公如何被自己的抑鬱情緒侵蝕,如何重新理解生活及自救,雖然結局看似牽強的想達到一種完美,還是值得一看。
《愛情公寓》烏克蘭影片,帶有強烈的MV拍攝風格,鏡頭不穩定的流轉,帶有很多唯美的暗示鏡頭,故事不是太復雜,我看的時候還是用了一些耐心,感覺稍有拖沓,還是不錯。
《墜入》唯美的影片,畫面極具超現實感,劇情就不透露了,免得影響你的觀看樂趣,單從畫面的享受就值得觀看,建議你找高清片源。
《入殮師》日本電影,極其平淡的片子,好像我在看的時候一直在期待點什麼,因為是獲獎的影片,不過到最後結束的一刻,才好像發現了閃光點,一種平和的溫暖。
另外你說的《杯酒人生》我也很喜歡,散碎的一些還有凱奇的《天氣預報員》《火柴人》,大衛·林奇一改風格的《史崔特先生的故事》又名《路直路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09年的《老爺車》,都不錯。
暫時就這么多吧,沒有搬什麼影評和介紹,都是自己主觀的感受,希望你能喜歡。
『伍』 為什麼說《天堂電影院》是一生中必看的經典
🎉再看天堂電影院,讓我深刻的並不是感情戲,而是阿爾弗雷多讓Toto走出去不要困在放映室里,是Toto三十年後功成名就回到故鄉物是人非的蕭索。整部影片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台詞是阿爾弗雷多對Toto說:「 去做你熱愛的事情。不管你最後干什麼,熱愛它,就像你當初愛電影愛放映室那樣。」然後他義無反顧地奔赴了舞台更大的羅馬開始了自己新的生命征程。
『陸』 電影里有一頭牛死之前哭了是什麼電影肉食者
天堂電影網為您介紹《哭泣的牛》:哭泣的牛是由麻木涼子,中光清二,中村方隆等人主演,由後藤大輔導演的倫理片,倫理,劇情介紹:《哭泣的奶牛》《欲牛》《黎明哭泣的牛》,老農民岡宮的獨子伊藤,一年前死於意外事故。老岡宮深受打擊,導致精神出現問題,喪夫的兒媳婦法子對老岡宮不離不棄,一直在家照顧著老人。由於同居一屋,長期的相處,兩人之間產生了微妙的感情。老岡宮最深愛的母牛;花子rdquo;,一年前和伊藤一起遇難,法子為免老岡宮脆弱的神經再受打擊,於是每天黎明時分,都會去牛棚扮作;花子rdquo;,藉以慰藉老岡宮。但是,隨著老岡宮多年未歸的女兒光子突然出現,還有一直對老岡宮的土地虎視眈眈的地產商步步緊逼,老岡宮和兒媳婦法子,平靜的生活也將被打破...《哭泣的奶牛》《欲牛》《黎明哭泣的牛》,老農民岡宮的獨子伊藤,一年前死於意外事故。老岡宮深受打擊,導致精神出現問題,喪夫的兒媳婦法子對老岡宮不離不棄,一直在家照顧著老人。由於同居一屋,長期的相處,兩人
『柒』 在電影<勇闖奪命島>中,汗默准將的扮演者是誰
埃德·哈里斯
英文名:Edward Allen Harris
生日:1950年11月28日
出生地:美國新澤西州恩格爾伍德
代表作:
《深淵》《阿波羅13號》《勇闖奪命島》《楚門的世界》《波拉克》
埃德華·艾倫·哈里斯外形硬朗,身高5英尺9英寸,藍色的眼睛和外向的舉止,一副標準的硬漢模樣。他言語不多卻富有力度,往往讓整個銀幕為之一亮。在他漫長的演藝生涯中,演釋過眾多的大小角色、邪惡的和富有同情心的人物,充分證明了他的演技和才能。
1950年11月28日,埃德華-艾倫-哈里斯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的恩格爾伍德。高中時哈里斯是個田徑運動員,後來他又到哥倫比亞大學踢了2年足球。當他轉學到了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後,他的興趣開始轉移到表演上了。在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學習期間,他參加了暑期班學習表演並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隨後他又赴加里福尼亞藝術學院深造,並獲得美術學位。前往紐約以前,他來到西海岸演藝世界想尋找一份穩定的工作。1983年,他在非百老匯戲劇《Sam Shepard's Fool for Love》中扮演一個特地為他編寫的角色。他的演出為他贏得了百老匯以外優秀劇目年度獎最佳男演員獎。3年以後,他首次在百老匯演出戲劇《George Firth's Precious Sons》並獲戲劇年度獎東尼(TONY)獎提名。在他的演藝生涯中,他獲得了東、西二海岸戲劇協會無數的舞台獎項。
1977年,哈里斯首次在銀屏上亮相,參加了電視電影《The Amazing Howard Hughes》的拍攝。次年,他在電影《麻木》(「Coma」)中扮演一個小角色,這是他第一次拍攝電影。1981年導演喬治-羅姆爾(George Romero)讓他在《Knightriders》中扮演了一個角色,這使他的銀幕生涯上了一個新的台階。1982年,喬治-羅姆爾又讓他參加了《蔓延》(「Creepshow」)的拍攝工作。1983年,哈里斯在影片《Tom Wolfe's The Right Stuff》扮演一個笨拙的宇航員約翰-格倫(John Glenn),終於一炮走紅。1984年在影片《危城十日》(「Under Fire」)中,哈里斯扮演一個神經質的雇傭兵,進一步拓寬了戲路,體現了他把握角色的能力。第二年,他又主演了3部影片,包括賣座大片《我心深處》(「Places in the Heart」)。在這部電影中,除了引起人們的普遍贊譽外,他還結識了他未來的妻子埃米-馬迪根(Amy Madigan)。1985年,埃米-馬迪根與他合作出演了路易斯-馬洛執導的動作片《絕地毀滅戰》(「Alamo Bay")。
1989年,哈里斯參加了影片《深淵》(「The Abyss」)的拍攝,為觀眾奉獻出了他最為精彩的一次演出。這次他扮演了潛艇上一位苛刻的軍官,精湛的演技,帶旺了他的人氣。1993年在戴維-麥米特(David Mamet)執導的影片《拜金一族》(「Glengarry Glen Ross」)中他又有不俗的表演。1995年,哈里斯在12年前拍攝過一部宇航片後,再次走進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在朗-霍華德執導的太空史詩片《阿波羅13號》(「Apollo 13」)中扮演一個無名英雄、地面指揮官吉恩-格朗茲(Gene Krantz),榮獲美國演員協會頒發的最佳男配角獎,並獲得奧斯卡及金球獎雙料提名。同年,他又在菲利普-考夫曼執導的紀實大片《太空先鋒》(「The Right Stuff」)中扮演角色。1996年哈里斯與好萊塢巨星肖恩-康納利和尼古拉斯-凱奇聯袂出演了動作大片《勇闖奪命島》(「The Rock」),在劇中扮演一位反叛的將軍,受到了影評界的好評和觀眾的喜愛。
1998年,在彼特-威爾(Peter Weir)執導的影片《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中,哈里斯扮演楚門「虛擬世界」中一位老於世故的頭領克里斯托弗(Christof),片中哈里斯把克里斯托弗這一角色釋演得淋漓盡致,令人不寒而慄。為此,哈里斯獲得了金球獎最佳男配角獎及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取得了事業上的輝煌成績。同年他還參加了影片《懷胎九月》(「Stepmom」)的拍攝,在劇中扮演父親盧克,與「後媽」朱莉亞-羅伯茨演對手戲。1999年,他出演《第三次奇跡》(「The Third Miracle」),片中他扮演一個信仰受到了嚴重的挑戰的天主教神父。
2000年哈里斯自導自演了人物傳記片《波拉克》(「Pollock」),該片主要講述了西方抽象派藝術的領袖人物傑克森-波拉克的一生。哈里斯為了推出《波拉克》這部處女作,已醞釀准備了多年,他閱讀了大量有關這位才華洋溢卻英年早逝的畫家材料,並模仿他的繪畫風格,使波拉克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融入了他的身心。作為性格演員的哈里斯十分自信自己所演釋的角色,並相信該片會成為其事業歷程中的里程碑。此片在去年威尼斯電影節、紐約電影節和多倫多電影節上已多次獲獎。哈里斯這種對演藝事業不懈追求的精神,使他得到了影視界的贊譽和肯定,榮獲了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2001年哈里斯受邀參加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Jean-Jacques Annaud)的戰爭巨片《兵臨城下》(「Enemy at the Gates」)的拍攝。影片敘述了二戰期間具有重大意義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蘇聯極富傳奇色彩的英雄瓦西里的故事,該片匯集了美、英、法、德、俄等國的演員聯袂出演,場面壯觀大氣,成為歐洲影壇有史以來製作成本最高的作品,達到了9千萬美元。哈里斯在劇中扮演一位德國貴族軍官康尼格少校,與英國當紅小生裘德-洛所扮演的瓦西里鬥智斗勇,他硬朗奸詐的風格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人們期待著此片能給觀眾帶來視覺和精神上震撼。
主要獲獎記錄:
2001年因《波拉克》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8年因影片《楚門的世界》獲得金球獎最佳男配角獎及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1995年因影片《阿波羅13號》獲得金球獎及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
1995年因影片《阿波羅13號》獲得美國演員協會頒發的最佳男配角獎
主要電影作品:
2001年《兵臨城下》(「Enemy at the Gates」)
2000年《波拉克》(「Pollock」)
1999年《第三次奇跡》(「The Third Miracle」)
1998年《懷胎九月》(「Stepmom」)
1998年《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
1996年《勇闖奪命島》(「The Rock」)
1995年《太空先鋒》(「The Right Stuff」)
1995年《阿波羅13號》(「Apollo 13」)
1993年《拜金一族》(「Glengarry Glen Ross」)
1989年《深淵》(「The Abyss」)
1985年《絕地毀滅戰》(「Alamo Bay")
1985年《我心深處》(「Places in the Heart」)
1984年《危城十日》(「Under Fire」)
1983年《Tom Wolfe's The Right Stuff》
1982年《蔓延》(「Creepshow」)
1981年《Knightriders》
1978年《麻木》(「Coma")
『捌』 為什麼大家要屏蔽迅雷
因為迅雷的做法讓P2P們感到可恥 迅雷下載是很快普通的HTTP或者FTP下載的速度加上其他地址同樣下載的速度還有正在下載的用戶上傳的速度 的確迅雷是個下載速度很快的軟體 但是 這種速度的背後就是一個「偷」字
迅雷的狗狗搜索 你搜索到的資源都是一個地址加上一個廣告 但是那個提供文件的網站隻字未提 人家網站提供硬碟儲存文件 提供帶寬來給你下載 迅雷僅僅是把地址復制下收錄起來而已
以前很多小網站曾有個拒絕迅雷下載活動 後來不知怎麼的就不了了之了
迅雷現在多了個電驢下載 可是電驢是一個基於信用制度的文件分享軟體,也就是說你的下載來源於別人的共享,沒有電驢用戶先拿出來分享自己的資源,電驢世界的資源是不會存在的
迅雷的電驢功能只雷友間積分上傳 而電驢是沒有限制哪個客戶端的 只要打開電驢就會不停的上傳給有需要這個文件的朋友 另外電驢是積分制的 你上傳越多才會有下載 很多迅雷用戶限制上傳 或者上傳的時間不多 這種行為被視為吸血鬼(下載上傳不成比例)於是很多討厭這種行為的共享人都會把迅雷端屏蔽掉,把帶寬和資源留給那些普通電驢用戶
而BT方面 迅雷也不太厚道 迅雷下載BT 把上傳限制在1K的速度也能大搖大擺的全速下載 這個功能在其他BT軟體里是看不到的 BT種子的發布者在好不容易把文件發完(也就是爆種)後原本種子該接替發布者繼續上傳給其他用戶 由於部分迅雷用把BT當作普通下載來對待 下載完直接走人 這種行為令人很火大 另外迅雷BT默認下載完只有30分鍾上傳 其他BT軟體默認設置是下載完後做種2小時「全速」上傳
所以我也不太喜歡迅雷
『玖』 急求一片《天堂電影院》的影評
《天堂電影院》[觀感影評]
作者:小康街53號2000
在這里,請允許我套用詩人於堅的一句話:《天堂電影院》是一個故鄉!它是那種在所有人的故鄉都消失之後,可以把關於故鄉的記憶一次次復活的電影。
在我們這個鎮上,也有那樣的一個電影院,在幼年時代,我也曾是個多多那樣的小男孩,無比地熱愛電影,實際上,在我的身邊,有好多個多多,我們甚至把電影作為一個最大的歡樂源泉,我們模仿電影中的人物動作,重復電影中的台詞,在數不清多少個晚上,我們能想起來最好的事情,就是去電影院看電影,在《天堂電影院》中,一些場景使我恍若做夢一般,那些總是坐在前排的晃著小腿的兒童,那些瞪大了的雙眼,人們一同哭一同笑,電影院門口擁擠的人群,電影院里賣吃食的小販……
這部電影如同記憶本身,而電影中的那些電影,無疑就是開啟記憶之門的鑰匙,當這扇光影之門被打開之後,我們一同回到了故鄉,回到了那個寧靜的小鎮。
多多就是你我
這個長著一對招風耳,有一雙聰明大眼睛的小男孩多多,的確很能討大家的喜歡,電影開場不久,我們幾乎就愛上了這個沒有父親的小男孩,他總是仰起頭和大人說話,總是弄一些小把戲使大人們又好氣又好笑,拿他無可奈何,因為他那麼小,那麼聰明,如果我是艾爾弗雷德我也會佯裝生氣地把他抱在桌子上,並一本正經地說:「在我踢你屁股之前,快點跑回家去,別再找麻煩了!」可是我不是艾爾費雷德,我是多多,我在小提琴溫暖的曲調里,在故鄉的橄欖樹下,早已回到童年,我想我應該有權利得到庇護,我會再次央求艾爾弗雷德留我在放映室多玩一會兒,因為我早就對放映廳後牆上的那個小洞裡面感興趣了,神奇的電影是怎麼放出來的呢?艾爾弗雷德是怎樣使那五彩的光束從小洞里射出來,最後又投到銀幕上,放成一部電影的呢,我著迷地看著那個小洞,此時銀幕上的人對我說:「喂!多多,查理卓別林來了。」
在銀幕上清澈明亮的光影中,在放映廳溫暖的黑暗中,你我重又變成了坐在第一排的小多多,所有坐在身邊的人都望著大銀幕,所有人的情緒都隨電影情節潮漲潮落,在這樣休戚與共的場所里,我們將不再感到害怕和孤獨。
艾爾弗雷德與電影
在影片中,多多的父親在前線陣亡了,電影放映員艾爾弗雷德就成了替代性的角色,實際上,艾爾弗雷德就是電影的化身,當記憶與一種事物緊緊相聯,這種事物(電影)就會被主觀化,變成了成長的參與者和見證者,就像父親一樣,在多多的各個年齡段給予指導和撫慰。
那個上唇有厚厚鬍子,笑起來很慈祥很可愛的老艾爾弗雷德,符合我們對於父親的想像,我們就希望自己的父親也像他一樣和藹,有幽默感,和我們有共同語言,能給我們感興趣事物的專業性指導,必要時還得變得深刻,但是在實際生活中,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其實我想說的是,艾爾弗雷德和電影是一回事兒,艾爾弗雷德就是電影,我們就好似坐在第一排的幼小的觀眾多多,滿懷期待著等待著電影開場,等待他親切的光輝灑滿我們的全身,每晚如此,所以在電影中,多多的親生父親必將缺席,給記憶,也給電影中的成長另外的一個空間,那個成長空間,就是艾爾弗雷德和電影組成的。
如果你也是從那個電影時代走過來的話,是可以理解這種情感的,對某個時間段的回憶和某一部電影相連,兒童對電影幾乎是不加選擇的觀看,使得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電影牢牢地紮根在腦際,多多的腦際就被這些電影填滿:維斯康蒂與西部片,卓別林和讓雷諾阿,克拉克蓋博與基頓,安東尼奧尼與《關山飛渡》,而這些遠在亞平寧半島的電影回憶使我微笑著想起我們黑白時代的上海電影製片廠,小蝌蚪找媽媽的動畫片和大量講述紅色革命的戰爭片,在那些觀看電影的日子裡,我們的的成長經歷幾乎可以用那些電影指代。
老艾爾弗雷德就是那個放電影的人,就是天堂電影院小小放映室里孤獨的父親,他的死亡通知驚醒了我們後來在城市中做的那些夢,一瞬間,家園和鄉土占據腦際。
鄉土面孔
在《天堂電影院》中,令我動容的還有那些鄉土面孔。據說同樣是來自義大利的導演貝托魯奇來到中國拍攝《末代皇帝》,事後人們問他對中國的感受,他說最讓他感動的就是人們的面孔,那是前消費時代的朴實面孔。
《天堂影院》採用了倒敘手法,影片開始時,已經成為大導演的中年多多開車在羅馬街頭,疲憊麻木的神色溢滿了他的面孔,在交通燈閃爍的時候他瞥見旁邊車里的一對打扮怪異嬉皮士,對方對他的驚異嗤之以鼻,當晚,多多就接到電話,電話里說,艾爾弗雷德去世了。
記憶又回到童年時代的天堂電影院,在當地「電影審查官」—教區牧師眼中,吻戲等同於色情,所以永遠應該剪掉,那是老派的道德家,記憶原諒了一切,在記憶的眼中,來到天堂影院的幾乎每一個人都可愛,總是來遲到的老頭,愚蠢而善良的領票員,愛在後排呼呼大睡的中年漢子,當然,除了那個坐在樓上包廂,充滿惡意與鄙視向下吐痰的「紳士」,最後,他終於被來自下面的一包大便擊中面孔……吵吵嚷嚷的義大利鄉村居民,就如那波利民歌般浪漫開朗,在放映基頓的電影時,所有的人都在笑,鏡頭一個個緩緩移過在那些開懷大笑的面孔,此時,攝影機後面的那個人,看著銀幕上的笑容的你我,內心又作何感想。
多多回到故鄉
孫甘露在一篇叫《亞平寧半島的陽光》的隨筆中寫道:「與《天堂影院》一樣,義大利的鄉村使義大利電影在自然風光的映襯下用閉塞蘊含了永恆,在一個小宇宙中成長,詩意地幻想著遙遠的外部世界,最終猶如回到家鄉一般回到自己的內心。」而孫甘露這樣的文字,也讓我們回到內心,回到故鄉。
故鄉有時也會深深地傷害我們,但是多年後我們發現,故鄉就和老艾爾弗雷德一樣,對那個關於傷害的秘密守口如瓶,他們促使我們出走,他們對我們說:「多多,不準回來,永遠不要妥協,不準給我們寫信。」
於是我們掙扎在異鄉,我們學習長大,我們永遠得適應新環境,我們成為了一個頑強的成人,但是疲憊與麻木也爬上了我們的面孔,那些愛呢?那些在故鄉的陽光下玩耍的日子和心情呢?老艾爾弗雷德死了,我們背負著故鄉的死訊歸來,到處是遺跡,到處是記憶的點滴見證,但是另一些人和事已經占據了主流,天堂影院成了被廢棄多年的破敗建築,沒有人再進電影院看電影了,電視,錄像帶,碟片,每個人都躲在家中獨自觀看,彷彿大家遺棄了大家,人們同時成了遺棄者和被遺棄者,城市化轉眼就替代了鄉土。
多多在舊日的遺跡中尋找著,他自己發現了傷害的秘密,就在一堆廢棄物之中,初戀被埋葬了,多年前,老艾爾弗雷德對多多的愛人說:多多要我轉告你,你們之間是不可能的,這一深深的傷痛被埋在心裡,故鄉也被塵封在愛恨交織中。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原諒一切吧,當我們回到故鄉時,我們已經有了足夠的勇氣和力量翻動那些往事,我們將會看到所有的吻戲被重新串聯起來,愛的主題又占據了一切,要回到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