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平台 > 電影天堂嚮往的生活2020

電影天堂嚮往的生活2020

發布時間:2025-05-05 03:44:09

『壹』 《天堂電影院》為什麼評價這么高

《天堂電影院》由義大利導演朱塞佩·托納多雷執導,獲1990年第62屆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1989年第42屆戛納電影節評審團大獎。除了榮獲各種獎項之外,在大多數影迷心中都是自己的No.1。

影片以多多的一生為主線,描述了從小到老的一路歷程。其中有他兒時在天堂電影院受到夢想啟蒙的時候,有他青年時代青澀的戀情,有他的至交好友推了他一把讓他離開小鎮,有他最終回到家鄉獲得的感悟。我們跟隨著多多,似乎在影片的長度中也品味了一種別樣的人生。這其中有歡喜有遺憾,有夢想達成的喜悅也有孤寂的落寞。但最終,當看到影片最後那一次次曾經被迫剪下的接吻鏡頭一遍遍出現在大屏幕上的時候,情不自禁會潸然淚下。原來曾經的一切美好都不曾離開,而離開是為了更好的回歸。

這部電影就是這么神奇,它看似平淡卻包羅了人生的主要經歷。那一次次的抉擇和堅守,那一次次的熱淚盈眶的感動,那永遠不曾忘懷的對夢想的追尋,讓我們在觀影時感同身受。而且,不僅僅是簡單的共鳴和心靈的慰藉,看到最後,會升騰出一種難以遏制的力量和溫暖,我想這就是電影的神奇力量吧。

『貳』 影評|一念天堂-淺析電影《天堂電影院》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屬於自己的烏托邦,童年、家鄉、初戀...我們都會將這些逝去的美好悉數珍藏。這是綿綿長長直到生命盡頭的格調,也是滲透到骨血里的記憶和感覺。

上世紀 40年代,義大利南部西西里的小鎮,當地教會勢力橫行,電影在放映之前都要經由牧師檢查,把他認為觀眾不宜的「色情」鏡頭(吻戲)嚴格地剪掉。童年的多多不僅喜歡看電影,還對村莊里唯一的放映師艾弗達剪掉的「色情」情節很感興趣。一張張琥珀似的膠片彷彿能帶他進人另-一個精彩的世界,因為一場火災,艾費多雙目失明,救了他一命的多多接替了艾費多的位置,漸漸地成了小鎮唯一會放電影的人。 長大後,多多愛上了銀行家的女兒艾蓮娜,但不幸的被艾連娜的家人阻隔,經艾費多的勸說,傷心欲絕的他離開了家鄉。

三十年後,已是著名導演的多多回來向他的老朋友艾弗達做最後的告別一葬禮,艾費多留給了他一份禮物,原來是多多小時候感興趣的當初被勒令剪掉的吻戲膠片,看著這些鏡頭,多多終於徹底放下了生命中的愛別離、求不得。這一盒膠片,重新串連起多多遺失了三十年的回憶與情感,黑白鏡頭清晰地重現在試映廳時,人世間最美好的愛情,被塵封和重新剪接的故事,已是電影的歷史,如今也成了多多的歷史。

本片採用了倒敘的敘事結構,講述了一.個人一生關於成長、關於愛情、關於人生的故事。影片開始是在悠揚的音樂里展開:暖洋洋的陽光灑在臨海陽台的一盆幼苗上,清風中飄揚著的被單向遠處的碧海藍天揮著手,鏡頭漸漸拉近,一張桌子、一盤水果,一位老婦人在電話里執著地尋找著她三十年沒有回家的兒子。由此兩條交織的敘事線展開,一條是現實中已至不感之年的多多的生活流程,表現在影片中僅短短的幾天,另一條是回憶中歷史的變遷、人物成長的時間流程,表現在影片中就是故事主要敘說的三十幾年。

電影院好似在塵世中,人們搭建的一座天堂,它可以使困頓的人們暫時擺脫掉無趣的現實,永遠沉浸在歡樂之中。因此影片名「天堂電影院"也有兩種含義:一個是影院的名字,另一個則是電影院是人們嚮往的夢幻天堂。片中使用大量帶有喜劇色彩的細節,無論是電影與戲中戲的類比、信手拈來的經典台詞,還是片尾精剪的膠片對於主題的升華,皆展現了在這夢幻天堂中,一代義大利人特殊的生活狀態。

印象中最深的畫面是,受電視誕生的沖擊,光顧電影院的人已寥寥無幾,電影院也是時候人工改造了,當似天堂的電影院崩塌時,那一張張年輕人的歡呼雀躍,那雷鳴般的掌聲彌漫在戰爭一觸即發的小鎮,伴隨的,是老人們的嘆息。這是影片要向我們表達的道理,「你如此年輕,世界是你的,而我老了。我不要再聽你說話,我要聽別人談論你。」這是影片中艾費多對多多說的一-句經典台詞,是的,年輕是種不可多得的資本 ,而懷舊只屬於老年人。當一個事物被取締的時候,你總會看到一些人在哭,而另一一些人的臉上掛著笑。笑的,總是年輕人,因為他們一直向前看著,舊人看到的是舊事物的消沉而新人看到的卻是新事物的誕生。

時間會美化一切殘忍的東西,會給痛苦戴上朦朧的面紗。 然而「天堂」到底是什麼,對於多多來說,真正想要的生活什麼,為什麼多多的性啟家對象是個醜陋的妓女,為什麼一定要離開才能有成就,為什麼多多不能和心愛的姑娘在起。當一個人放下了過去,不是過去已經解決,而是變得沒那麼重要了。

世上最痛苦的事莫過於苦肉身、愛別離、求不得。三十年後,你會是什麼模樣?會躺在誰的身邊?夢到了什麼樣的故事?人生就是由許多可能和偶然排列組合而成,所謂天堂,或許只在我們的心靈深處吧。願你的「天堂」,始終與你相擁,清澈明亮。

『叄』 淚點爆表,感動人心的國產催淚電影推薦!

電影,猶如生活的映照,既有歡笑與刺激,更有深深的情感觸動。在中國的電影世界里,有一批催人淚下的作品,它們以真實的故事和細膩的情感,讓我們在銀幕上體驗到愛與勇氣的力量。以下,就讓我們一起沉浸在這些國產催淚電影的感動之中吧!



《天堂的張望》,這部影片取材於真實事件,講述了一個小女孩與病魔抗爭的堅韌故事,她的每一次微笑都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們對生命的敬仰。它讓我們明白,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愛與希望也能綻放。



《送你一朵小紅花》,青少年癌症患者的勇敢與堅持,是青春與病痛的交響曲。影片關注的是他們不屈的精神,以及周圍人給予的關愛和支持,讓我們體會到生活的不易,也感受到了愛的力量。



溫情的《忠愛無言》中,老人與忠誠的狗之間的故事,讓人感受到世間最純真的情感紐帶,每一個鏡頭都充滿了暖意。而《人生大事》則以殯葬師與孤兒的相遇,揭示了生活中的沉重與溫情並存。



小人物的堅韌不拔在《奇跡·笨小孩》中得以展現,他們的生活雖平凡,卻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奮斗。這些電影,彷彿是生活的鏡子,告訴我們,每個努力的日子,都是生活給我們的饋贈。



然而,生活並非總是陽光明媚。在《隱入塵煙》中,我們看到了農民的堅韌與神性,他們面對生活的困苦,仍然保持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念書的孩子》揭示了留守兒童的辛酸,爺爺和老師的關愛如同一道光,照亮他們前行的道路。



祖孫情深在《我們天上見》中流淌,歲月靜好,卻也深藏人生的酸甜苦辣。而《我不是葯神》則將人性的掙扎與社會問題的沖突展現得淋漓盡致,它讓我們思考,何為生活的真諦,何為愛的深度。



在這些影片中,親情的羈絆、教育的沖突、生死的渲染,都構成了一個個動人的篇章。每一張膠片,都是對生活的真實寫照,每一次淚流,都是對人性的深度挖掘。相信,無論面對怎樣的風雨,這些電影都會在你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讓我們在這些催淚電影的淚點中,找到共鳴,感受到生活的厚重,也更加珍視眼前的美好。因為,生活中的每一刻,都值得被銘記,每一部電影,都是一段動人的故事。

『肆』 《天堂電影院》:逝去的青春,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最近的心情不是很好,睡眠質量也差,下班回去後沒有去跑步,也沒有與幾個人說些話,只是突然想待在一個黑暗的空間里,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於是關上燈,然後翻開了《天堂電影院》這部電影。

主人翁多多是個古靈精怪的小孩子,我特別喜歡他的笑,他笑起來的時候,彷彿一切自以為的陰霾都會立刻散去,然後呈現在你眼前的是藍天與白雲,是這座小村莊的美好,是這里的人聚集在一起看電影時的歡騰,搞怪與熱淚。

小時候的天真無邪總是讓成年後的我們記憶深刻,有時候我們會特別想回到那時候,而原因只不過當我們長大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以後,流露出的失望罷了,而小孩子涉世未深,並不了解這一切。

多多在這座西西里島上無憂無慮的生活著,每天穿梭於這座小城,只是不管走到哪裡,都帶著稚嫩的雙眸以及迷人的微笑。多多有一位漂亮的媽媽,可是媽媽有時候並不了解他的心。多多的爸爸出外參軍作戰就再也沒有回來。某一次多多看著爸爸的照片問媽媽: 「仗打完了,爸怎麼不回來?」 他媽媽對他說: 「他會的,快了。」 多多又說: 「我不記得他了,蘇俄在哪裡?」 他媽媽告訴他: 「很遠,回來要好幾年。」

沒有爸爸的童年,得不到爸爸的愛,或許註定是不完整的,此刻多多或許心裡早已清楚,爸爸究竟去了哪裡。多多是聰明的,他並沒有說開,他怕媽媽傷心。但是,父愛總要有跡可尋,於是電影當中的另一個主人公艾費多便成為了多多最親近的人。

艾費多是「天堂樂園戲院」的放映師,電影成為了這座小城不多的娛樂項目。每天人們歡聚在這座電影院里,似乎一個小小的電影院就足夠看透百態。多多對電影也是如痴如醉,一有時間就跑到電影院,跑到艾費多的身邊,他還喜歡看艾弗多「剪」電影:在40年代的義大利小鎮上,電影在放映之前都要經由牧師檢查,把認為觀眾不宜的鏡頭,比如吻戲,嚴格地剪掉之後,才可以放映。所以,觀眾每當發現接吻鏡頭又被刪去了的時候,就會全場起鬨、甚至吐口水;而放到煽情的段落,觀眾們又會集體嚎啕大哭,總之電影院里總是熱鬧非凡。

多多的理想是成為一個像艾費多的放映師,於是幾乎一有時間就到艾費多的身邊,希望他能夠把這門手藝交螞胡皮給自己。但是艾費多覺得小多多聰慧伶俐,他將來一定會有更遠大的前程,他勸小多多離開小鎮: 「不要在這里呆著,時間久了你會認為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

但是多多那時候還小,並不能夠深刻的理解這句話,最終他因為一次考試如願讓艾費多把放電影這門技術教給自己。在這一系列過程當中,他們之間的感情也逐漸加深,艾費多更像多多的父親一樣愛護著他,保護著他。

因為某一次放露天電影,膠片著火,多多用自己微薄的力氣把艾費多救了出來,但是艾費多終究還是雙目失明了,多多從艾費多手裡真正接了棒,成為了一名職業電影放映師。

他的夢想完成了,他很開心,但是隨著他漸漸地長大,他內心的情愫也在擴張,他愛上了銀行家的女兒艾蓮娜。初戀的純潔情愫美如天堂,但是一對小情侶的海誓山盟被艾蓮娜父親的阻撓給隔斷了。最後,多多去服兵役,而艾蓮娜去念大學。

從那以後,他們就失去了聯系。但是,多多在心中一直記著艾蓮娜,不能夠忘卻她,他突然異常的失落,他傷心極了。

這座小鎮依舊是昨天的小鎮,這座影院依舊是昨天的影院,但我再也不是當初的多多了,那個稚嫩、天真的多多了。

艾費多與多多走在海邊,艾費多對多多說: 「人生與電影不同,人生......辛苦多了。離開這里,你還年輕,世界是你的。」

那天晚上多多一個人坐在電影院旁的台階上,回想著以往做歲的一切,也思考著自己的迷茫。在艾弗多的勸說下,傷心的多多從此離開小鎮,追尋自己生命中的夢想。他走了,在火車站艾費多對他說: 「不準回來,不準想到我們,不準回頭,不準寫信,想家時要熬住,忘了我們。要是你失敗逃回來,不要來見我,我不會讓你見我,懂嗎?」

艾費多對多多的愛或許比他的親生父親還濃烈,直到他離開人世的時候,他悶差都沒有叫多多回來一次。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三十年後,艾費多離開了人世,也許他有著遺憾,就是不知道多多現在怎麼樣了,也許他也沒有遺憾,因為多多真的聽他的話再沒有回來。

三十年後,當多多已經成為了一個成功的人,當多多重新踏上故土,看著熟悉的一切,他似乎有些恍惚了。他看著小時候的放映機,看著自己小時候的相片,看著與艾費多合影的相片,彷彿又回到了曾經的那段時光。只是艾費多走了,當初的電影院也即將被拆掉,記憶中的一切就像一張紙張一樣,一瓣一瓣被剝落,最後成為了碎片。

多多看著眼前年老色衰的媽媽愧疚地說: 「有件事,我一直想說其實我很害怕回來。這么多年了,我應該更堅強,更放得開,但事實上,我發現我只是回到了原點彷彿沒有離開過。然而,當我環顧四周,我不認識任何人。而你,媽媽我離棄了你。我什麼都沒解釋就跑了。」

原來年輕的時候我們一路奔波,一路匆忙,一心想著走出去,卻在最後,還是回到了原點。

他的媽媽對語重心長地對他說: 「你不用向我解釋,我也不需要你的解釋。我一直相信你是對的,你何必耿耿於懷呢?你走是對的,你達成了心願。當我打電話給你,總是不同的女人來接,但我從來沒有聽到其他任何聲音,她們真的愛你,我都知道,有時真想看到你安定下來,有心愛的人,但是你是屬於羅馬,這里太陰沉了。忘了她吧。」

「忘了她吧!」這也許是對他心中的她三十年最後的銘記。

艾費多在彌留之際留給多多一份禮物,就是當初被鎮上的檢查員勒令剪掉的吻戲膠片。白發叢生的多多一個人坐在房間里,打開放映機,看著這些鏡頭,眼睛中禁不住濕潤起來。他似乎突然發現自己已經理解了生命中的一切。

逝去的年少,逝去的青春,逝去的愛情,逝去的親情,我們都再也回不去了。人生或許就是一次不同體驗的旅程,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軌跡,有著自己的嚮往。

願你我的一生,淡淡地,有著理想中的期待,也有著現實中的成全。當淚水沾濕衣襟的時候,我們也能夠從心的笑。

『伍』 【影視評論】沒有離別,何來重逢:《天堂電影院》(托納多雷)

文/ 小關平

目錄:

————

1 、離別與重逢

有幸參加「查令十字街84號」咖啡館的電影沙龍,這是2020年疫情復工之後的首次集體觀影,所以放映師設定的主題是「離別與重逢」。

看電影之前,放映師播放了有關「離別與重逢」的經典影片混剪。

每部電影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主題,比如《盜夢空間》的專屬主題是 「多層夢境」 ,但它和《黑客帝國》、《楚門的世界》又有著共同主題,就是 笛卡爾的惡魔理論:我們如何知道自己所處的世界就是真實的?

雖然我之前沒有參加過查令的觀影活動,但我很榮幸第一次參加就是觀看托納多雷的《天堂電影院》。

觀眾在影片結束後,都靜靜地將片尾字幕看完,沒有提前離場,沉浸在浪漫的電影世界之中。和一群愛電影的人一起觀影,本來就是一種莫大的享受。我雖然沒有在咖啡館經歷過離別, 卻有一種舊友重逢的感覺。

————

2 、托納多雷的時空三部曲

《天堂電影院》,是托納多雷時空三部曲的第一部。我的喜愛度依次為:《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天堂電影院》和《海上鋼琴師》。

曾經最喜歡《海上鋼琴師》,但我看過《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之後,被美麗的西西里島和義大利風情所感動,《西西里》的剪輯和攝影也更加成熟。

《海上鋼琴師》在中國的名氣最響,劇情節奏也更明快,還有著眼花繚亂的鋼琴演奏,但總感覺比其他兩部少了點什麼。重溫《天堂電影院》之後,我想到了, 是義大利語!

《海上鋼琴師》雖然也是義大利人到達美國的經歷,但為了迎合好萊塢和世界觀眾,全片用英語完成,缺少了義大利語的風味。

《天堂電影院》老舊的色調和並不波瀾壯闊的故事,之前排在三部曲的末位。但它擁有我鍾愛的「電影」主題,在這次觀影之後,喜愛度超越了《海上鋼琴師》,算是我對電影獨特的致敬。

比電影放映員更厲害的是,拍電影。

多多,正是托納多雷的化身。

雖然多多是在電影院泡大的,但如果他沒有拍電影的天賦和持之以恆的努力,以及艾佛特對他的悉心指點,也不一定能成為世所矚目的大導演。

在電影院工作的人那麼多,能成為電影大師的又有幾個?

多多十幾歲就開始對著被屠殺的奶牛拍攝短片,這是托納多雷和斯皮爾伯格、諾蘭這些大導演小時候都干過的事情。

就像 昆汀·塔倫迪諾,也是在他打工的音像店閱片無數,最終走向了導演之路。 多多在電影院當播映員的經歷,使他成為國際大導演奠定了基礎。

————

3 、稱職的觀眾

多多看膠片就知道放的什麼情節,而且還記得很多電影台詞。一開始我認為,只有像多多這樣從小混跡於電影院放映室的孩子,因為電影看的太多,才有這種能力。

但後來發現,電影院里的很多觀眾,無論大人小孩,都能背掉很多台詞。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人,把一部電影從開始到結束完整地背了下來。在播放電影時,他總是搶在演員說話之前,將電影中的台詞和盤托出,而且自己還熱淚盈眶,聲淚俱下。

這一段既好笑又感人,這老人是電影痴迷者的典範,當時的電影質朴無華,卻很容易讓觀眾代入到劇情和角色之中,人們觀影時都聚精會神,生怕錯過了什麼,哪怕已經看過了很多遍。這和時下邊玩手機邊看電影的觀影狀態完全不同。

其中有個人可能有心臟病,當看到電影里一段戰爭劇情時,一枚炮彈射向觀眾視角,一下子把這位心臟病者嚇得當場去世。對於當時的觀眾來說,電影院的畫面效果太逼真了,比現在的3D效果還要震撼,他肯定以為那顆炮彈從熒幕中飛出來了。

本片的電影院里共放了多少部電影?分別是哪些電影?

因為都是黑白老片,而且很多義大利本土的電影,估計只有歐美觀眾才能統計出這些電影的名稱,期待能看到這樣的科普文章。

寫影評不要只去寫評論和感悟,有時進行一些系統性、專門性的研究,做一些獨特視角的東西,比如統計、考古、排名、盤點、對比、分析、聯想,也都很有意思。

每篇影評的側重點都不一樣,看不同的電影評論,能學到不一樣的東西。

如果是現代人來拍《天堂電影院》,電影院里放映的可能就是《閃靈》《教父》《E.T.外星人》《大白鯊》《星球大戰》《侏羅紀公園》《泰坦尼克號》這些電影,我們看的時候可能會更加淚目。

斯皮爾伯格的《頭號玩家》,就致敬了很多經典老片,觀眾從中找到了復古懷舊的感覺,《閃靈》場景的出現直接讓我們這些電影愛好者喜極而泣。

大多數人都沒有在電影院中欣賞過《閃靈》,只能靠影碟、電視和網路來看,而《頭號玩家》讓我們實現了夢想,在電影院中身臨其境地欣賞《閃靈》,哪怕只是模仿和致敬,也覺得感動不已,彷彿回到了《閃靈》上映的時代。

相信這樣的經典電影,未來都有機會在電影院重映。

————

4 、良師益友

多多的小時候很像C羅,我在第一次觀影時就發現了,說多多是小時候的C羅演的,估計也會有人相信。

C羅是個孩子氣的大男孩,臉上經常出現陽光、帥氣、調皮的笑容, 一直覺得多多長大就應該是 C 羅現在的樣子。 如果我是播映電影的老頭艾佛特,估計也會喜歡上這個男孩。

艾佛特與多多是忘年交,是教會多多播映電影的人,也是他的人生導師。

電影一大半的情節都在描寫這一老一少忘年交的友情,這也是本片最感人的內容,超過了男女之間的愛情。

艾佛特教會了多多如何放映電影,並提醒他注意安全,萬一出現意外著火,應該如何搶救膠片。這是項重要的職責, 真正愛電影的人都會把電影膠片當成生命來愛護。

而且在理想、愛情這些重要的人生議題上,艾佛特也給出了很多建議,是多多最好的傾聽者和老師,最可愛的就是他為多多談戀愛出謀劃策。哪怕後來雙目失明,依然充當了多多的軍師角色。

不僅如此, 他還給了多多最好的人生建議,讓他走出小鎮,去看看外面的廣闊世界。

《海上鋼琴師》的男主也面臨這樣的選擇,是否願意離開從未離開過的游輪,去看看外面開闊的世界?

1900最終沒能超越自己,他將自己困在船上,就像卡爾維諾筆下的樹上男爵,在樹上不願下來,最終跟著那艘渡輪一起沉默、爆炸。

但是,多多選擇了離開小鎮,到外面的世界闖盪,因為他的人生導師很有遠見地幫他策劃,讓他選擇了一條正確之路。

多多衣錦還鄉的時候,竭盡所能地幫助了小鎮的電影院,這和《大魚》的情節相似,都是王者歸來時的報恩。 看著人生導師艾佛特給自己留下的吻戲混剪視頻,他流下了眼淚。也正是那一刻,二人的靈魂又交融到了一起。

————

5 、小鎮和吵鬧的義大利人

這個小鎮的村民淳樸善良, 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嚮往、好奇和想像,卻又習慣以看電影的方式來了解外界,久而久之,便不願意走出去直面銀幕外的現實世界。

他們從電影中看到了外面的美好、純真、誘惑和魅力,也看到了兇殺、險惡、恐怖和猜疑, 一方面害怕外面世界的殘酷與邪惡,另一方面又嚮往花花世界的驚喜與浪漫。正是在對立的矛盾中,他們通過看電影完成了對這種復雜心理的救贖。 這也是電影院一直存在的重要理由。

如果研究義大利文化和義大利人的性格,多看看義大利電影,就會發現吵吵鬧鬧正是義大利人的性格特點。

他們不僅喜歡大聲說話,而且容易情緒化,並習慣用手勢表達自己的想法。 這是義大利人與其他歐洲人不太一樣的地方。這也是西班牙、葡萄牙、希臘等南歐國家的電影中是看不到的,西歐、中歐、北歐的電影就更罕見,只有義大利人具有這種吵鬧的特色。

看到小鎮上的瘋子,當別人安靜地生活時,他就在到處搗亂。我想起了小時候我們大院的一個流浪漢。

夏天的時候,他扯塊長布讓別人幫忙擋著(現在想想,幫他拿布的那個人也挺厲害的),拿盆水在球場邊露天洗澡,當時我們這些小孩子看到了都覺得很好笑。不過他沒有錢又無家可歸,不露天洗澡,又能在哪裡洗澡呢?

對於生活中苦難或受到疾病困擾的人,我們不應笑話或冷眼旁觀,也要留一份同情和理解給他們。

可能每個地方都有一個這樣的瘋子,《白鹿原》中就有一個瘋子一直搶戲,《射鵰英雄傳》里有傻姑,《刑事偵緝檔案3》的牛背洲殺人事件中也有一個瘋了的神棍,《2012》中也有個舉牌子的流浪漢。他們總會說一些驚世大預言,或者讓人聽不懂的話。

《天堂電影院》的瘋子一直說 這個小鎮都是他的 ,這一段看似無關緊要,其實細思極恐,想來也有他的道理。

幾十年後的小鎮物是人非,這個瘋子卻好好地活在小鎮上,仍然堅持在說小鎮是他的。 想到那些死去和離開的人,再看看他,你還敢說他說的話不對嗎?他裝滿了小鎮幾代人的回憶,也許他才是最大的勝利者。

————

6 、電影放映員與觀影模式

真正愛電影的人會為它付出很多,電影放映員的工作也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的,更不是為了免費蹭電影看。他們需要一定的技術和職業精神,才能將一部部電影完整順利地播放給觀眾欣賞。

電影的創作、拍攝、發行、放映、評論過程中,都需要這種職業精神, 每一個環節都應全力去做。

放映電影也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尤其在設備簡陋、技術落後的時代,放映員更是件體力活,經常會面臨危險。艾佛特正是在拯救膠片意外失火的過程中,被火燒傷,雙目失明。

艾佛特將這個差事傳給多多,多多也沒占什麼便宜,而是承擔起了讓小鎮人民開心快樂的重要職責。

夜色已晚,狂熱的小鎮居民卻嚷著要繼續播映電影,這一段對話特別有趣。

艾佛特問多多,我們需要讓他們快樂嗎?

多多點頭說,要。

他們把電影從銀幕上擴展到了室外的牆上。

影院老闆不讓在銀幕上放,那我們就在外面放。

觀眾說,我們還需要聲音。

艾佛特又問多多,我們要達成大家的心願,讓他們開開心心地看嗎?

多多點頭。

他們又把喇叭對外公放。

一個室外電影院誕生了!

所以說,他們從事的是一項能夠讓人愉悅的職業,並非只是簡單地播放電影。

插說一句,查令84號咖啡館的小唐也是個獨立的放映員,因為艾佛特和多多是電影放映員的老前輩,今天放映這部電影也是非常應景的。

我以前還不知道,原來當代也有電影放映師這個職業。

露天電影院就是這么來的,後來還有人從水上坐船來看電影。

現在還有在汽車中看電影的汽車電影院,或在山崖上、星空下看電影,以後還會有各種各樣的電影播映方式。

這些都只是形式,真正重要的還是影片本身的質量。如果電影真的好看,哪怕我們是在電視、電腦、平板、手機上看,依然能從中獲得快樂。

然而,電影院才是播映電影最傳統的場所,哪怕以後看電影的方式千奇百怪, 我們永遠不要忘記電影院中的那些歡聲笑語,和集體觀影的儀式感。

《 天堂電影院》是一部表現出看電影最純真一面的電影。 當疫情復工之時,查令十字街84號咖啡館以本片作為集體觀影的開篇,還是很有想法的。

有一個細節是,兩家電影院共享同一個膠卷,有一人專門騎自行車給兩家影院互遞膠片,一家看上集時,另一家只能看下集。

那些看過上集的人還可以慢慢等下集,可是有些人卻只能先看下集,後看上集。

看影視劇都講究連貫性,除非是四大名著那樣倒背如流的作品,一部新劇很難先把20到40集看一遍,再回過頭看1到20集。

有一個觀眾,當大家嚷著要看上集的時候,他驕傲地說:我整部電影都看過了,我可以把劇情講給你們聽!

接著他被大家痛扁一頓。 看來無論哪個時代,觀眾都不喜歡被劇透。

————

7 、三部曲的女主和攝影

將時空三部曲的女主角進行對比, 「神秘」似乎是她們的共性。

《天堂電影院》的女主艾蓮娜跟多多剛認識的時候也有些飄忽神秘,但好在兩個人還談了一陣戀愛。

《海上鋼琴師》的女主跟男主基本就是擦肩而過,雖是一次浪漫的邂逅,卻沒有碰撞出太多火花,甚至女孩連名字都沒有留下。雖說她給男主留下了線索,讓他去找自己,但男主最終還是沒有下船,錯過了這段良緣。

可能女主還在家中等待著男主來找自己呢! 按照一般影視劇的套路,肯定是這個結局,但托納多雷就是不按套路出牌。

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女主瑪蓮娜(和《天堂電影院》的艾蓮娜名字很像)更是神秘、性感、冷艷,勾起了別人的慾望,卻又斷絕了大家的念想。

可能是托納多雷自己有過一段還未開始就已失戀的情感經歷,所以描寫這種求而不得、欲罷不能、萍水相逢卻又終身難忘的感情,有著感同身受的心理 ,所以拍得非常成功。

義大利的風景很美,我認為是世上最美的國度。

《天堂電影院》的攝影毫不差於《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和《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的攝影也非常美,但大部分時間有一種壓抑的感覺,因為故事一直發生在船上,基本都是在室內拍攝的,環境比較昏暗,不像《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陽光明媚,也不像《天堂電影院》星空閃爍。

稍微開闊的場景是,輪船剛到紐約的時候,人們看到自由女神像和岸邊的高樓大廈,都興奮地歡喜高呼。甲板上兩人邂逅的那段戲也有些外景,卻又下著大雨。

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發生在悶熱的夏天,不僅陽光充足,還混雜著汗水和荷爾蒙的味道。

《天堂電影院》也有大量的外景,風景宜人,溫馨浪漫,很適合年輕人談戀愛,也容易誕生出創作靈感。 整個小鎮古老而不陳舊,優雅卻又厚重,給人的感覺質朴和溫暖。

影片的鏡頭和攝影都非常唯美,把小鎮的自然之美和人物的純真之美全都體現出來。尤其是女主出現的那一段,在多多手持攝影機的鏡頭下,也是非常之美,這和另外兩部的美感幾近重合。

托納多雷攝影機下的女主角總是魅力十足,這和多多從小拍攝的女性美完全一樣,所以說這是導演的自傳。 通過女性美將三部電影聯系在一起,構思巧妙,意境完美。

再說一下三部曲中關於爆炸的情節,也就是本片的炸電影院和《海上鋼琴師》的炸船。

炸電影院的情節,和《海上鋼琴師》中炸船的情節相似,都是 曾經凝聚了記憶的東西被毀滅,而它們對主人公來說是非常寶貴的。

炸船的時候,主人公和這個載滿回憶的龐然大物一起消失;而炸電影院,不會傷及人的性命。因為電影院破舊,政府要將其拆除另作它用,小鎮居民對電影的熱忱已不像從前,和大船一樣,電影院也成為了一個陳舊的回憶。

但對於多多來說,他不忍心看到兒時的記憶化作廢墟,於是重建了新的電影院。他不僅是個導演,還為電影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我也很喜歡這個善良的結局。

其實《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也可以創作爆炸的情節:愚蠢的市民可以去炸女主的房子,納粹可以去炸這個美麗小鎮,盟軍也可以去炸法西斯的軍事基地……如果我是導演,可能會這么拍,讓三部曲再增加一個共同意象。

————

8 、與女神約會

看電影的時候,我一直在想,艾佛特和多多說的那段「公主與士兵」的故事是什麼意思?

多多問艾佛特,這個故事到底是什麼意思,艾佛特也說不出來,也許它本身就具有多重含義。好在多多的愛情並不是這樣,他的等待是得到了回報的。

看到他們兩個的短暫愛情,我還是為多多感到欣慰的,比1900幸運得多。

尤其是看到電影院中兩個人的初吻,我想到多多從小看了那麼多電影的親吻鏡頭,現在輪到了自己,那感覺一定非常純真、美好,令其終生難忘!

當你千辛萬苦追到了自己的女神時,以前付出再多辛苦也都覺得值得。多多對女生的求愛比較主動,當對方沒有表示時,依然不依不撓地追求,最終抱得美人歸,那種喜悅是非常有成就感和幸福感的。

當我看到他們初吻、擁抱和浪漫約會的情節時,非常為多多開心,也想到了和自己的愛人在一起的畫面。

他們在草地上吃野生沙拉,看著像雞肉和生菜,伴著可口的水果,加一點沙拉醬……我看電影時,恰好也在咖啡館點了一份雞肉檸檬沙拉,和這段情節同步,代入感極強。看他們吃東西,頓時覺得手中的食物非常甜蜜。

我們看的是奧斯卡版本,也就是普遍流傳的兩個小時,而導演剪輯版將近三個小時,導演剪掉的是多多成年後和女主的互動,以及艾佛特對這段愛情的阻撓。

這些片段更好地解釋了後半部分讓人困擾的地方,但卻把電影拖得很長,因為電影的精彩情節都發生在電影院,戀愛的結果,觀眾似乎沒那麼期待。所以奧斯卡版保留了大量的電影院情節,和多多追求女神的浪漫時刻,把後面的感情戲簡化了。

我們也可以看一遍導演剪輯版,但不如這版乾脆利落,雖說有些地方解釋得不夠清楚,但並不影響整體劇情的發展。就這版我還嫌長呢,如果能再壓縮10到20分鍾,本片可能會更加完美。

————

9 、最愛的吻戲混剪

教會的人不許電影院放親吻情節,一放就搖鈴,這一段印象很深。

艾佛特後來給多多留下的親吻剪輯,也正是對教會和神父這條禁令的抗爭。他和多多都認為 親吻是男女之間正常的情感交流,是人的天性,不應受到禁錮和限制。

觀眾對美好的愛情本來就報以純真、熱情的期待,作為浪漫國度的義大利,親吻和親熱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鏡頭了。 神父搖鈴的細節正是給影片結尾的親吻剪輯做了情感釋放的鋪墊。

我也非常偏愛看親吻鏡頭。

艾佛特給多多留下了吻戲鏡頭的合集,有幾十個親吻鏡頭,從幾十部影片中剪輯而成。

如果把這些電影考證出來,把親吻的男女主角也寫出來,一定是一項非常巨大的工程,相信有人做過這樣的研究。

親吻和其他情色鏡頭不同之處在於:大多數時候,只有男女真心相愛才會親吻。 如果男人不愛這個女人,他也許想得到她的身體,一般卻不想親她。女人對男人也一樣。

親吻是一對戀人情到濃時自然而然做出的行為,更展現出感情的真摯與純潔,是情感熾熱時的迸發。

這段吻戲,艾佛特剪輯得實在太美好了,也給這部電影留下了最精彩的一幕。

我以前發過朋友圈,說我就愛看親吻的鏡頭。可能是吻戲會讓人很有代入感,能夠感受到男女主角的開心與甜蜜。

————

10 、對電影永遠的愛

疫情期間,雖然不能去電影院,但通過電視、電腦、平板、手機這些視頻載體,我也欣賞了很多好看的電影。

用4K極清電視看電影雖然清晰度更高,又有多語字幕,可以快進、暫停、倒放,還能記錄和研究電影的細節,看電影的姿勢也更自由自在, 但我最愛的觀影方式還是去電影院,就像《天堂電影院》里的人們。

依依不捨地離開查令十字街84號咖啡館,但我想,很快我又會再回來,和大家繼續看其他電影。 沒有離別,哪來的重逢呢?

2020/8/19初稿      2021/8/5修改

閱讀全文

與電影天堂嚮往的生活2020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現在哪裡能看在線小電影啊 瀏覽:761
微形電影院 瀏覽:54
電影歌曲被愛情遺忘的角落主題歌 瀏覽:278
如何調整下載的電影字幕大小 瀏覽:340
剪輯電影視頻的人怎麼賺錢 瀏覽:201
大客車誤入神秘隧道什麼電影 瀏覽:398
手機電影葛優主演 瀏覽:763
瀏覽器看電影哪個更好 瀏覽:18
全網最好的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82
二戰美國電影國語版 瀏覽:337
二戰時期電影喪屍 瀏覽:955
八一電影票房 瀏覽:639
上海梅隴電影院最新上映大片 瀏覽:831
新愛種電影圖片 瀏覽:134
中國紅色題材電影內容 瀏覽:693
關於父子的中國電影迅雷下載迅雷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75
人性和使命你如何選擇電影 瀏覽:965
ktv一群美女喝酒電影片段 瀏覽:252
宮崎駿所有電影畫的圖片 瀏覽:180
張鈞甯主題電影 瀏覽: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