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評價電影《橘色》
可以說從15年伊始在聖丹斯大放異彩後也是一直依靠全片Iphone拍攝的光環吸引影迷的矚目。《橘色》在拍攝過程中全劇組只有6個工作人員,總共使用三台iPhone5S拍攝,由於外接變形鏡頭擴大鏡頭范圍為了防止穿幫實際上同一場景最多也只使用兩台iPhone。其實導演一開始堅決想要使用專業的電影攝影機拍攝此片,而且在《橘色》之前他所有的作品都沒拿到MPAA的分級,但礙於預算很差錢不得不嘗試使用iPhone拍攝,這樣可以免於從洛杉磯市政廳購買電影拍攝許可,同時不需要租賃外景場地便能依賴iPhone的便攜和可操控性輕松的完成拍攝。但說到底,業余和專業的差距始終都是存在的,值得我們去關注的是導演在拍攝期間到底利用哪些輔助的工具讓iPhone的攝錄擁有了電影的質感。
『貳』 如何評價電影《橘色》
入選聖丹斯的影片大多具有一種非凡騎士般的獨立精神,無論是美學還是技術都力求獨立和創新,這樣才拓寬了電影作為一門藝術,在表達人類情感上的疆域。《橘色》就是2015年聖丹斯最具獨立精神的影片!
首先這片子再一次證明了紀實風格所能帶來的爆發力,以及展現前所未有的基於現實人物困境的喜劇張力,不過導演並沒完全模仿前人而做了取捨,長鏡頭和碎片化的結合,部分景深和聲音蒙太奇的,威爾斯式構圖。
其次,影片對音樂大膽運用也很是過癮,特別是古典樂和電子樂的結合真的創造出了體現人物內心的表達。結尾在商店裡面,電子樂直接加重了影片荒誕的氣氛。隨後隨著妻子的到來音樂又轉而回歸老電影的抒情配樂,但最後配樂又完全消失,觀眾立馬陷入對這場爭吵的厭倦——這樣無章法的風格似乎反而更加活脫。
然後,影片透露出一種匪夷所思的幽默感,比如司機的老婆發現母親不見了,於是在家裡面對著客廳喊道"mama",這時我們先是從景深畫面里聽見詭異的類似於腳步的聲音,結果從角落裡,出來的是一條狗。再有影片更多的喜劇效果完全在於演員調度,不知道這些演員是本色出演還是因為導演調教有方,真是每個角色豐滿立體。
影片表現美國社會邊緣人的生活經驗,人物都希望得到尊重,但在現有的社會秩序下,解決問題的重點已經不是環境的改變,導演希望強調人物對自身的重新認識。結局每個人物孤獨的單獨與各自的空間和影響中,節日的夜晚反而顯得更加孤獨。但導演在最後還是讓兩個好朋友和好,給了觀眾一個溫暖的結局,不過也挺心酸和感人的,兩人的和好建立在處於社會弱勢而被歧視的基礎上不得不相互依賴給予依靠,不過,最後兩人卸下頭套,似乎暗示這兩人今後真正坦誠以待。
『叄』 橘色的電影劇情
聖丹斯國際電影節上,一部名為 Tangerine (橘子)的電影受到了很多關注。這部影片的主題很新穎,講述的是在好萊塢不那麼光鮮的角落裡工作的變性妓女;人物性格冷酷、有趣、有從不讓人欺負的個性。不過,最令人吃驚的是,這部電影的導演 Sean Baker 放棄了專業電影拍 攝裝備,選擇 iPhone 5s 拍攝電影 。
很多業余電影愛好者使用iPhone錄制電影,不過,Tangerine是第一部全部使用 iPhone 拍攝並在聖丹斯電影節上展出的電影。Baker 使用iPhone 5s拍攝視頻,並使用價值8美元的視頻應用 FiLMiC Pro 。Baker 表示,由於自己的預算有限,才選用了 iPhone 拍攝。當然,使用 iPhone 拍攝有一定的優勢,比如無需從洛杉磯市政廳購買電影拍攝許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