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讯 > 难忘一九一九苏联电影全集播放

难忘一九一九苏联电影全集播放

发布时间:2022-07-24 05:54:14

Ⅰ 苏联电影一九五零年一一九九零年老电影

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难忘的一九一九、第三次打击、斯大林格勒战役、战争与和平、战地浪漫曲、士兵之歌、第四十一、莫斯科保卫战、保尔柯察金、青年近卫军、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办公室的故事、两个人的车站、命运的捉弄、意大利人在俄罗斯的奇遇、忠实的朋友、运虎记、夏伯阳、伟大的公民、解放、乡村女教师等很多

Ⅱ 有什么描写俄罗斯革命的电视剧啊

描写苏联革命的有越俎代庖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写革命前的革命进程的电影较多,《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等,甚至《彼得大帝》也算得上。电视剧就少见了。

Ⅲ 中央六台1996年播放的一部苏联电影

我看过,是《超级无敌BT苏联天才小屁孩》

Ⅳ 选词填空。撤退 逃跑在苏联电影《难忘的一九一九》中,战士向斯大林报告“敌人( )了”,斯大林

撤退;逃跑

Ⅳ 战斗民族出品:前苏联拍摄,10部精彩的战争巨片(排名不分先后)

战斗民族出品:前苏联拍摄,10部精彩的战争巨片(排名不分先后)
1、解放(485分钟,5部分)为纪念苏联卫国战争30周年,前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于1970—1972年,拍摄了一部堪称前苏联电影史上耗资最巨、规模最大、场面最为壮观的战争题材影片———《解放》。影片从1943年苏联红军反攻(库尔斯克战役)开始,到强渡涅伯河,解放基辅,最后攻克柏林。分为五集,片长将近8个小时。导演尤里·奥泽洛夫为强调「”纪实性”、「”史诗性”,在影片中穿插了大量的真实历史文献镜头。影片还出现了不少历史人物,如斯大林、朱可夫、罗斯福、丘吉尔、希特勒、墨索里尼等。此外,影片还蕴涵丰富感人的故事情节,从苏、德两军统帅到普通士兵,从苏军反攻到德军覆没,成功地表现了一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莫斯科保卫战(358分钟,4部分)本片是苏联为纪念二战中苏联人民反法西斯斗争伟大胜利所拍摄的一部史诗性多集宽银幕巨片。全片分为《侵略》、《台风战役》两部,每部上下集共四集。1941年6月,法西斯德国集中了一百九十个师的兵力,以闪电战术入侵苏联,苏联因准备不足,在战争初期节节败退,德军直趋莫斯科城下,双方在莫斯科展开了殊死决战。该片拍摄历时两年,耗资约六百万卢布,拍摄场面宏大壮观,约有五千士兵、近一万名群众、二百五十名演员、二百零二名摄影师参加。这部场面宏伟的战争和导演其他几部类似的战争片一样,都在前苏联政府的支持下,拍摄的具有很强政治性目的的电影。影片宣扬的正义战胜侵略今天看来也是正当的,可是一些宣传国家领袖的场景明显是一种政治需要。如果排除掉这些政治因素,但就影片对宏观战争场面的描写,依然是出色的。3、斯大林格勒大血战(196分钟)本片反映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一部极具历料及欣赏价值的巨作.是导演尤.奥泽洛夫的卫国战争三部曲的最后一部.1942年夏季,德军大举进攻苏联,苏军撒退到斯大林格勒进行顽强地抵抗双动用200多万能兵力,2千多辆坦克、大炮、飞机。最后苏军夺得了控制权,拖住了德军主力,11月19日,1万5千门大炮发出了震撼世界的吼声:"苏联红军开始了伟大的反攻"这也成了二次大战历史的转折点。浓烈悲壮气氛破真实地记载宏伟辉煌的场面.本片塑造了斯大林,崔可夫,古洛夫,朱可夫,赫鲁晓夫,叶廖缅科,罗克索夫斯基,希特勒,冯.博克,保卢斯等多个历史人物的历史形象的同时也塑造了西班牙共产党人以及德国红色合唱团等反法西斯英雄的英勇形象。4、战争与和平本片改编自俄国文豪托尔斯泰的同名作品《战争与和平》,围绕1812年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以贵族小姐娜塔莎(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LyudmilaSavelyeva饰)、贵族青年皮埃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SergeiBondarchuk饰)和安德烈公爵(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VyacheslavTikhonov饰)三人的情感故事为线索,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事件,展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本部1968年前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耗时五年完成,耗资高达5亿6000万美元,堪称影史上最昂贵的影片,在苏联电影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影片拍摄得到了苏联军方的大力协助,在世界影史上,本片成为动用临时演员最多的影片之一。这部长达六个半小时的宏伟巨制,以其宏大的场面和史诗般的镜头语言,完美地呈现了俄法战争时期俄罗斯大地广阔的历史画卷,也极其忠实地...5、自己去看这是一部很特殊的战争题材电影,它真实地描写了德占区人民的悲惨遭遇和场面,以及人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的恐惧,反映了战争的真实面目。它既不同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攻占柏林》这些正面战场的血肉横飞、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也不同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星》所描写的局部战斗中体现的平凡悲壮,更不是战地浪漫曲,而是降临在平民百姓头上血淋淋的残酷。影片的事件和恐怖场面远超过任何一部描写德军集中营的电影,令人毛骨悚然,提醒胆小和心软者慎看。6、士兵之歌二战期间,19岁的通讯兵阿廖沙(弗拉迪米尔·伊瓦绍夫VladimirIvashov饰)在卫国战争中用反坦克枪击毁了德军的两辆坦克而受到嘉奖。但阿廖沙请求将军不必为他授奖,只希望给他几天假回家探望一次母亲(安东尼娜·马克西莫娃AntoninaMaksimova饰)。于是阿廖沙踏上了为期只有六天的归家旅程。途中,阿廖沙邂逅了天真无邪的少女舒拉(让娜·普罗霍莲柯ZhannaProkhorenko饰),两人一见钟情。然而他们乘坐的火车被炸,他救死扶伤耽搁了不少时间。当阿廖沙终于回到家乡时,只来得及和母亲在田边说几句话就要返回前线。可这一去,阿廖沙就再没有回来。由著名导演格利高利·丘赫莱依执导的苏联现实主义电影杰作《士兵之歌》,荣获1962年第3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提名,入围1960年第13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并获得1962年第15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最佳影片等多项大奖。7、溃逃获得了莫斯科电影节金奖,前苏联电影学院奖列宁奖金。等多项奖项.可谓前苏联战争电影的史诗巨作.//影片拍摄于1970年,作品改编自前苏联著名作家麦克哈克.布格科夫的小说.影片拍摄完成后,由于影片对白军的人性描述,差点遭到前苏联政府的禁映,经过导演的不断努力,和政府内部分高官的支持,终于使得影片得以上映,影片一经上映便大获好评!!8、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本片根据鲍瓦西里耶夫于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改编。影片获1973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纪念奖、全苏电影节大奖,1975年又获列宁奖金。1942年之夏,瓦斯柯夫准尉带领一个排的四联装高射炮的炮手驻扎在一个靠近小车站的村子里。一天,班长丽达在不远的树林里发现了空降的德军。瓦斯柯夫带领一支小分队去搜查敌军,成员包括丽萨、迦尔卡、丽达、索妮娅、冉妮娅、等五个姑娘。队员们英勇牺牲了,受重伤的丽达不愿连累准尉把儿子托付给他后饮弹自尽。悲愤的瓦斯柯夫一举歼灭敌军营,光荣完成了任务获得援救。多年后,瓦斯柯夫带着丽达那个现在是军官的儿子来到当年他母亲牺牲的小树林,对所有的女兵们表示了深深的敬意。9、德黑兰43年《德黑兰43年》是一部二战题材的影片,1980年由俄法瑞(士)三国合拍,片中几乎运用了所有的电影语言,堪称经典中的经典,1981年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金奖。导演是前苏联的阿·阿洛夫和弗·纳鸟莫夫,法国影星阿兰德隆领衔主演。1988年由央视译制并播放过该片。影片以真实历史为背景,以跨时空的手法记述1943年罗斯福、邱吉尔和斯大林三巨头在德黑兰会晤期间,德国特工策划的暗杀计划被以安德列为首的苏联情报人员及时发现而遭失败,然而协助安德列粉碎暗杀阴谋的玛莉却在35年后在法国被神秘杀害...影片题材宏大却无跌宕起伏的情节,苏德特工斗智斗勇的主线始终是淡淡地展开,没有美国好莱乌大片的矫柔造作和哗众取宠。但同时导演却运用各种手法渲染男女主人公悲剧性爱情,使影片透着一股凝重的伤感,给人强烈的压迫感。影片的主题歌UnevieD'amour是当时法国歌坛鼎极人物CharlesAznavour的作品,歌声悠扬而有充满了伤感,而这也正是整个影片的基调。刘欢也曾唱过该主题曲,它的中文歌名是「”让爱情长留人间”。10、一个士兵的父亲农民格奥尔基·马哈拉什维里收到了儿子高杰尔基在部队的来信,说他因负伤住进了后方医院。故决定去探望儿子,当赶到军医院时,儿子已经返回部队。老头子决定前往儿子所在部队,就在寻找儿子的过程中,他不由自主的参加了战斗,最终打消了回家的念头,参加了部队。当苏军战士消灭了敌人冲入大楼时,儿子已经倒在血泊中,他抱着奄奄一息的儿子,父子终于见到了最后一面……本片曾获第四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与1966年度列宁奖金。

Ⅵ 解放初期进口古典电影大全

摘要 解放后到文革以苏联电影和朝鲜、阿尔巴尼亚等社会主义国家电影居多,比如: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难忘的一九一九、第三次打击、第四十一、乡村女教师、第八个是铜像、地下游击队、看不见的战线、保尔柯察金、斯大林格勒战役、卖花姑娘、摘苹果的时候、金姬和银姬的故事、流浪者、运虎记、攻克柏林等等,有些可能年代超过70年代

Ⅶ 跪求苏联二战电影大全播放,【免费高清】在线观看百度网盘资源

苏联二战电影大全播放,在线观看免费资源
剧名:狙击手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提取码:dkie
剧名:伟大的转折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提取码:pdt9
剧名:斯大林格勒大血战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提取码:142w

Ⅷ 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作品

悲壮的英雄诗篇——以卫国战争为题材的苏联美术作品

名称:战后的休息
作者:涅普林采夫

历时4年的苏联反法西斯卫国战争(1941.6.22—1945.5.9)残酷而悲壮,不少城市和农村被炸成废墟,近2000万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这场正义的战争中,苏联人民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大无畏牺牲精神,“动天地、惊鬼神”,永载人类史册。
战争刚刚爆发,艺术家便立即行动起来,他们奔赴战场,或拿起武器,抗击敌人;或用自己的作品,在前线做宣传鼓动。在德国法西斯军队深入苏联腹地之后,全民动员投入战斗,几乎没有前方、后方之分。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苏联艺术家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艺术创作,及时用自己的作品揭露敌人的残暴、凶恶和虚弱,宣传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以鼓舞人民的斗志。数以万计的宣传画成为当时最快捷、最锐利的武器。它们被张贴在城市街头、农村小镇和交通工具上,被张贴在前线的壕沟、坑道里。因为它们的主题鲜明、语言简练和形式感强,在群众中有很强的感召力。许多作品成为20世纪宣传画中的经典之作。如战争刚刚开始时由И·托依泽创作的《祖国—母亲在召唤》(1941),和由 “库克雷尼克赛”(三名艺术家长期合作的笔名)创作的《无情地粉碎和消灭敌人》(1941),以及由В·卡列茨基创作的《红军战士救救我们》(1942)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祖国—母亲在召唤》中手持“战士的誓言”的母亲形象,庄重、严肃,充满激情;《红军战士救救我们》中面对法西斯的刺刀,无助的儿童和母亲,向红军战士们发出呼救,形象感人至深:而《无情地粉碎和消灭敌人》则是在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天即1941年6月23日创作出来的,这是一幅坚定人们必胜信心的画面。库克雷尼克赛在苏联反法西斯战争中有转折意义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之后,创作了一幅带有漫画意味的宣传画《我丢了一个金戒指》(1943),画面上,希特勒被表现为一个懊丧的民间巫婆,背景是苏联地图和用红线勾画出来的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形似一只“金戒指”。“我丢了一个金戒指”是家喻户晓的一首俄罗斯民歌,作者用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歌词,用幽默的手法,尖锐地讽刺了希特勒的百般无奈和悲哀。
在战争期间创作的油画作品,也有不少传世佳作。当时还年轻的艺术家А·杰依涅卡,以充沛的精力和高亢的热情,创作了一系列反映卫国战争的大幅油画,其中以《莫斯科郊区·1941年11月》(1941)和《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1942)最为出色。保卫莫斯科战役的重要意义人所皆知,反映这一战役的作品还有著名画家Г·尼斯基的水粉画《保卫莫斯科》(1942)。在杰依涅卡的画面上呈现的是1941年11月的莫斯科,雪地里的防御工事和备战的车辆表示莫斯科城的坚不可摧。塞瓦斯托波尔是乌克兰南部的克里米亚海港城市,是苏联的海军基地和军事要塞。1942年6月至7月,德军围攻塞瓦斯托波尔达一个月之久,城市几乎沦为废墟。杰依涅卡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表现了苏联军队反击德军的鏖战场面,人物造型写实而夸张,画面宏大,气势磅礴,艺术形象极有表现力。
苏联艺术家即使在战争年代创作的作品,也很注意多侧面地反映当时的战斗生活,塑造各方面的人物形象。大家都熟悉的名画《游击队员的母亲》(1943)是著名画家С·盖拉西莫夫创作的。在硝烟迷漫中,英勇的母亲面对残暴地搜捕游击队的敌人,表现出宁死不屈的大无畏气概,形象厚实、凝重,犹如一座纪念碑。Г·舍加尔的《护士·休息》描绘的是在战争年代做出巨大贡献的白衣战士的形象,用年轻女护士在疲劳状态下稍事休息的情景来反衬战时工作的繁重。另一位长期生活在农村,对农民形象十分熟悉的著名艺术家А·普拉斯托夫,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角度来揭露法西斯的野蛮暴行:在宁静的、美丽的农村田野,静静地躺着一个正在流血的少年。富有抒情意味的自然风景和血腥的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幅画的题目是《法西斯飞机飞过之后》(1942)。年事已高的著名老画家К·尤恩别具匠心的一幅油画《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红场上的检阅》(1942),描写莫斯科受到围攻、法西斯兵临城下时,红场上照常隆重举行纪念“十月革命”的阅兵典礼,表示出苏联人民同仇敌忾保卫莫斯科和保卫祖国的决心。另一位在画坛颇负盛名的老画家П·科林,用人们熟知的民族英雄形象来寓意卫国战争的正义性。他的三联画《亚历山大·涅夫斯基》(1941—1943)刻画了俄国历史上威武雄壮、击败异族入侵的一位大公的形象,借以表达人们对当代英雄人物的敬意和必胜的信念。
苏联雕塑家们对战争也同样迅速地做出了反应。他们积极投入创作反战题材的作品。保存到今天并被载入美术史中的雕塑作品也为数不少。其中,如我们熟悉的В·穆希娜创作的《女游击队员》(1942),В·马尼泽尔创作的《卓娅》(1942),还有В·利舍夫创作的《搬运受伤的战士》(1942)和Д·施瓦尔茨创作的《士兵》(1942)等。
反法西斯战争教育和锻炼了苏联人民,人们的忘我牺牲精神,战争的胜利,也极大地鼓舞和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人们在这场战争中艰苦卓绝的表现,成了全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卫国战争成为苏联—俄罗斯艺术中永恒的题材。尤其在战后的五六十年代,苏联美术中涌现出大量表现卫国战争的作品。而创作这些作品的美术家绝大多数是经受了这场战争洗礼的,有的亲身在前线参加过战斗,有的甚至负过重伤。苏联政府也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积极鼓励艺术家们的创作。苏联文化部、全苏美术家协会和各地政府均有计划地组织卫国战争题材的美术创作,国家和地方美术馆把这些美术品的收藏列为重要的任务。因此,卫国战争的题材在苏联美术创作中占有主要位置。这些美术作品有两个基本特点:
一、以描绘和刻画英雄人物为主,描写普通人民的爱国主义和牺牲精神,但同时不回避人民遭受的灾难与痛苦,并从人性的角度加以描写。大家都熟悉苏联电影《雁南飞》和《这里黎明静悄悄》,在这些电影中,苏联普通战士和人民身上表现出来的丰富感情及人性的复杂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类似的描绘同样在美术作品中也有所表现。
二、缜密构思,精心创作。艺术家们从选材、创作草图到定稿,都经过反复酝酿。不少作品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成为苏联美术史上的精品。
列宾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油画家Ю·涅普林采夫在1955年创作了一幅有众多人物场面的油画《战斗后的休息》,作品构思受苏联作家特瓦尔多夫斯基的战地长诗《瓦西里·焦尔金》的启发,描写苏军战士们在战斗空隙听一位战友(以瓦西里·焦尔金为模特儿)讲故事时一片欢笑的情景。长诗中的战士瓦西里·焦尔金以自己的多才多艺和乐观主义受到战友们的热烈欢迎。长诗在苏联人民大众中广为传播,瓦西里·焦尔金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而涅普林采夫的这幅画用视觉形象再现了这个神奇般的英雄人物,再现了他活跃在战友们中的场面,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气氛烘托上都有突出成就。这幅油画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它的印刷品发行数量很大,原件被特列恰科夫画廊收藏。后来,苏联政府还委托作者复制一幅《战斗后的休息》变体画,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中国政府。
我国年岁较大的美术家和观众都记得油画家А·拉克季昂诺夫的《前线的来信》(1947),这件作品在当时有着广泛的影响,因为这一题材牵动着许多人的心。战争期间,后方的人们每天都急切地期盼着前方亲人们的来信,而每一封信也都为周围的邻里们所关切。人们聚在一起阅读前方的来信,为前线战事的顺利进行和战士们的平安与健康默默地祝福,这是战时后方常见的情景。普通的村落,平凡的人家,真切的场景,朴实的形象⋯⋯今天,我们重读这幅作品,还为之动情。
В·卡斯杰茨基的油画《归来》,通过感人的细节以小见大地描写卫国战争的胜利。刚从前线归来的士兵,与阔别已久的妻子热烈拥抱,激动的儿子用双手搂住父亲,战士的老母亲偎依在门后,抑制着悲喜交集的感情。
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艺术家在20世纪60年代成为苏联美术中的骨干和新思潮的代表人物。他们以新的角度反映卫国战争,探索和发掘这一题材中更深刻的意义,寻求艺术语言的寓意性和象征性。这里特别要提到А·梅尔尼科夫、Е·莫伊谢延科、Т·雅勃隆斯卡娅和比他们更年轻的Б·乌加洛夫、В·格罗米柯、波普科夫等人的创作。梅尔尼科夫的《告别》、莫伊谢延科的《胜利》以及雅勃隆斯卡娅的《无名高地》,都是苏联美术史上开创新风的作品。这些艺术家不满足于画面人物、情节的直白描写,而是更注重人物的心理刻画,更关注艺术语言的象征意义。与此同时,他们也都更重视绘画的形式美感。
20世纪60年代末期,苏联绘画中兴起“严峻风格”的思潮。文艺家们对历史、对现实开始严肃思考,在艺术风格上强调运用严峻的造型:偏爱直线,注重色彩对比,强调气氛的营造。不少描绘卫国战争题材的作品,也采用这种风格,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В·波普科夫的《父亲的军大衣》和葛罗米柯的《普里彼亚特河畔》。前者通过年轻人对父亲遗留的军大衣,引发对战争创伤的哲理思考,同时也对英雄长辈们寄予深切的怀念;后者描绘的是人们熟知的昔日红军与法西斯军队激战的战场,在幽静的河畔,母亲在为牺牲的儿子祈祷,少女在向远方呼唤逝去的亲人,这是一幅具有象征意义的画面。
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建造雕塑纪念碑,永载苏联—俄罗斯军队和人民的丰功伟绩,是战后至今苏联—俄罗斯各级政府一直关注的事情,几十年来已先后在各地建造了数十座大小雕塑纪念碑。其中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纪念碑》(1967)和《列宁格勒保卫者纪念碑》(1975)。它们都是以雕塑为主体的综合艺术群。《斯大林格勒战役纪念碑》从提出设想到构思、施工完成,用了将近20年时间,由著名雕塑家Е·武切季奇领导的创作小组集体完成,建在伏尔加河畔,在玛玛耶夫高地的“祖国—母亲”主雕高达104米。高地下有三个相互联系的广场和“废墟墙”,规模巨大。《列宁格勒保卫者纪念碑》是在颇负盛名的雕塑家М·阿尼库申领导下的集体创作,建在列宁格勒近郊的胜利广场,广场中央是一个用花岗岩构建、直径为40米的环形建筑,入口的左右两侧用大号阿拉伯字刻着“900个白昼”和“900个黑夜”的字样,象征着英勇的列宁格勒人民在敌军围困中气壮山河的日日夜夜。
卫国战争—永垂不朽的伟大历史事件,也是艺术创作的永恒主题。前苏联及俄罗斯艺术家们从中汲取勇气、精神和灵感,用自己的创作纪念它、歌颂它,为的是唤起人们不忘历史,反对侵略、保卫和平。他们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值得我们敬仰,值得我们学习。

Ⅸ 选词填空

在前苏联电影《难忘一九一九》中,战士向斯大林报告“敌人( 撤退)”了,斯大林说:“不应该说敌人( 撤退)”了!

阅读全文

与难忘一九一九苏联电影全集播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擦死她电影网网站 浏览:72
电影美女求上视频网站有哪些 浏览:220
看过哪些印度电影 浏览:757
电影李小龙和我迅雷 浏览:229
千寻电影怎么解绑 浏览:99
牛奶流量电影网站 浏览:766
欧美另类小说图片在线电影 浏览:287
斗罗大陆144星辰电影院免费 浏览:785
比较好的在线电影网站 浏览:456
电影击战插曲是什么 浏览:913
如何赠朋友vip电影 浏览:418
8号警报代号8电影封面图片 浏览:749
铁血战士与异形系列电影 浏览:961
暮光之城电影图片色彩分析 浏览:624
热播电影西瓜百度网盘 浏览:970
神马手机电影院在线 浏览:303
法制教育的微电影 浏览:903
那些片怎么下载电影 浏览:286
林海雪原电影图片大全 浏览:554
最新赶尸电影 浏览: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