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苗苗》是哪年在哪里拍的
这是一部1980年出品的描写教师的经典影片。影片中,由李羚扮演的韩苗苗被分配到实验小学当教师,满怀热情的她却遇到了一群淘气的孩子,苗苗感到受不尽的“窝囊气”,向学校交了请调报告,但同学们已经和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苗苗最终留下来,决心做一个为祖国培养幼苗的好园丁。
影片结尾时,苗苗老师的台词很多人仍记忆犹新,“我知道当一个好老师很难,校长曾经告诉我,当老师的奥秘是心,我慢慢才懂得,这是一颗爱孩子的心。”这样的觉悟如今也许越来越少,因此无论多么老的电影在今天仍然有着启发的意义。也许,也正是因为这份纯洁的爱,才让我们记住了她,记住了在我们的年少时分,有一个叫做“苗苗”的老师,曾经带给我们一份纯真的感动和快乐。
❷ 八十年代三十部国内经典电影有哪些
八十年代三十部国内经典电影有:
《苗苗》《红牡丹》《巴山夜雨》《等到满山红叶时》《第二次握手》《庐山恋》《戴手铐的旅客》《天云山传奇》《月亮湾的笑声》《喜盈门》《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知音》《漩涡里的歌》《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北影版)》;
《骆驼祥子》《牧马人》《人到中年》《少林寺》《赤橙黄绿青蓝紫》《城南旧事》《快乐的单身汉》《咱们的牛百岁》《青春万岁》《大桥下面》《人生》《高山下的花环》《黄山来的姑娘》《芙蓉镇》《红高粱》《庭院深深》。
1、《苗苗》
《庐山恋》是198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由黄祖模执导,张瑜、郭凯敏主演的风景抒情故事片。影片讲述了一位侨居美国的前国民党将军的女儿周筠回到祖国庐山游览观光,与中共高干子弟耿华巧遇,两人一见钟情并坠入爱河的故事。2018年8月18日,被评为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十大优秀爱情电影。
❸ 电影《 苗苗》主演李羚近况
1980年因出演电影《苗苗》而崭露头角 。 后又参加了电影《陌生的朋友》拍摄,饰演的失足女青年,全剧只有一句台词,她的表演自然、生动,获好评。[4] 1983 年获 第33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 奖 《陌生的朋友》,接着,她在电影《16号病房》中饰演女主角常琳,1983年出演电影《16号病房》,获得第1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1984年在电影《黄山来的姑娘》的表演获得第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1987年因电影《最后一个冬日》获得第一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表演学会奖。1991年凭借领衔主演的电视剧《宋庆龄和她的姊妹们》获得第11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最佳女主角奖 。
1992年因主演家庭剧《上海一家人》获得第1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1993年获得首届十大影视明星称号 。2004年李羚获得“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致公党中央常委,
❹ 关于教师的一部老电影
没有这样一部电影。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教师题材影片主要有《希望在人间》、《孔夫子》、《哀乐中年》、《不了情》、《表》等,但几乎都没有直接涉及现实教育中的教师形象。
用电影塑造教师形象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开始的。如50年代的《祖国的花朵》、《朝霞》、《春催桃李》等,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代表作《早春二月》、《园丁之歌》和《决裂》,但此类影片在塑造教师形象上开始呈现出模式化、脸谱化的特点。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教师题材影片逐渐丰富起来。获得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的《苗苗》,对教师题材电影的发展具有突破意义——从《苗苗》开始,教师题材影片越来越受电影界重视。当时反映教师生活的代表作有《春晖》、《晨曲》、《闪光的彩球》、《泉水叮咚》、《虹》、《九月》、《多彩的晨光》、《孩子王》等。这些作品“歌颂园丁”的共同基调,对传播高尚师德、塑造教师职业形象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师题材影片曾长期存在题材单一、人物类型化的问题,何群、刘宝林的《上一当》、何群的《凤凰琴》,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等都为突破这一难点作了努力。现在的教师题材电影,更注重在时代背景中演绎教师的个人命运。比如《美丽的大脚》对教师的情感世界和人格魅力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主人公张美丽那段甜蜜又苦涩的“第三者”爱情赋予了人物更多的人性。《我的教师生涯》和《冯志远》也由于更加注重表达手法的多样性,从而使影片具有了不同以往的、厚重的感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