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给我推荐几部八九十年代好看的港产电影!!!
1.《独臂刀》导演:张彻1967
《独臂刀》是香港电影史上第一部票房过百万的影片,张彻凭此片成为“百万导演”,王羽开始成为香港电影史上最成功的一位功夫小生,而邵氏电影公司的“武侠世纪”也从此片正式开始。《独臂刀》影响了香港电影的形态和历史。之前,香港的电影仍旧停留在老上海电影的文化形态下,多拍摄以家庭妇女为观众的苦情剧,武侠片中的英雄也多半是女飞侠,男性则是需要保护的文弱书生。《独臂刀》之后,男性开始成为影片的主角,电影公司中最耀眼的明星不再是娇弱的女明星,而是健壮有力的男明星。
2.《侠女》导演:胡金铨1972
1975年,胡金铨的《侠女》在戛纳电影节上夺得最高综合技术奖,这是中国电影首次在5大电影节上获奖。胡金铨是香港电影史上的第一个“作者”导演,也是香港电影界最接近大师的一位。他一生致力于拍摄“侠”文化的武侠电影,并以《侠女》登上了中国武侠电影的最高峰。胡金铨的英年早逝,使得中国电影最早的一次文化突破无疾而终。
3.《蝶变》导演:徐克1979
70年代末,邵氏大制片厂制度对香港电影界的影响逐渐开始弱化,电影的文化形态也开始以多元化的形态出现。在这段时期,香港电影界出现了一次惊人的艺术运动“香港电影新浪潮”,徐克的《蝶变》正是这一运动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蝶变》直接导致了香港电影以后的两个发展方向:一是艺术电影的出现;二是特技的迅猛发展,80年代以后香港电影特技的发展几乎都与徐克有关。
4.《最佳拍挡》导演:徐克 1982
自1982年开始,香港电影票房连续3年第一名的都是《最佳拍挡》及其续集,而黄百鸣、麦嘉、石天的“新艺城 ”公司也统领了80年代整个时期的电影。《最佳拍挡》开创了香港电影大片(blockbuster)的先河。开拍之初,许冠杰的200万片酬已经成为大众讨论的焦点,而该片的拍摄方式也是完全模仿好来坞,在片中大量出现多辆汽车连续碰撞、最新007式先进武器等噱头,弱化故事情节、强化视觉场面。《最佳拍挡》对好莱坞电影制作方式的吸收,是香港本土电影国际化的最初尝试。
5.《A计划》导演:成龙 1984
香港近20年最伟大的电影演员是谁?成龙。这是香港各界都比较认可的一个答案。成龙以自己的功夫喜剧成为李小龙之后最具世界影响力的香港演员。早期京剧剧班的训练,使成龙娴熟地掌握了以模仿的方式塑造最具亮点的动作造型。这种表演方式成为了他的招牌,他的这种表演在世界影坛上也是独此一家。《A计划》正是早期成龙电影最具特色的一部,例如他从钟楼上坠落的镜头,一镜直落,不加任何剪辑手段。之后《A计划》风格的电影每年必有一部,成龙电影也由此成为香港电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6.《英雄本色》导演:吴宇森 1986
当冷兵器换成热兵器,张彻电影就变成了吴宇森电影。吴宇森曾经是张彻的“文胆”,做过张彻的副导演,是典型的制片厂出身的工徒导演。他把张彻电影的特点传承下来,把刀剑片改变成了枪战片。《英雄本色》把枪战的方式发扬光大,代表了香港电影枪战片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枪战片的最高成就。
7.《阿飞正传》导演:王家卫 1991
1991年香港文化界最轰动的电影莫过于王家卫的《阿飞正传》了,虽然票房成绩一般,但王家卫独特的电影风格在本片中凸显无疑,它宣告了香港第一位国际性电影大师的出现。
《阿飞正传》是一部对香港身份进行反思的本土电影。《阿飞正传》的影像、叙事方式都是原创的,堪称香港电影艺术的奇葩。结尾中梁朝伟的一段“独角戏”,至今被奉为经典。
8.《甜蜜蜜》导演:陈可辛 1996
1997回归前的茫然,就像三叉路口的选择,在这个历史时刻来临前的一年,陈可辛的《甜蜜蜜》横空出世,在艺术和商业两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文艺片一直是香港电影的一种类型,早期就有李晨风、秦剑等著名前辈,而70年代后因为武侠功夫片的盛行,艺术电影始终难以成为主流。《甜蜜蜜》是对早期文艺片的回归,它以细腻而真实的心理描写,展现了历史的进程。
9.《喜剧之王》导演:李力持 1999
自1993年香港电影业进入萧条期以来,香港电影中能够具有票房保证的演员越来越少,周星驰是其中的一个。香港的喜剧演员,早期有梁醒波、新马仔、许冠文,而周星驰是近10年来最杰出的喜剧演员。《喜剧之王》中有着对香港早期电影的大量引用。尹天仇、杜鹃儿是60年代著名粤语武侠片《武林圣火令》中的人物,老少咸知;《演员基本修养》是早期长城、中联等电影公司的训练班手册。这种引用掌故的喜剧电影成为周星驰电影发展的轨迹,新片《功夫》中再次对火云邪神、九龙城寨引用,并取得了迄今为止合拍片的最高票房。
B. 作为经典影片中的经典,《英雄本色》这部电影有哪些泪目的瞬间
提起经典的港片,《英雄本色》一定占有一席之地,这部影片开启了香港枪战片的新时代,至今还有无数影片向此片致敬,在片中重情义有责任感的宋子文,满腔热血充满正义的宋子杰,潇洒不羁有情有义的小马哥,这三个经典的角色为观众们留下了许多的回忆。这是一部小编时常观看的影片,影片中的情节观看无数次还是会让人感动。
影片成功的给一代人留下了记忆,绝对是香港电影史上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
C. 85版八仙过海东海三太子演员是哪个
85版八仙过海东海三太子演员是黄曙光
黄曙光(1960年10月17日-1985年6月2日)1978年进入‘邵氏’电影公司武打训练班,与钱小豪等为同期学员
黄曙光,曾在“邵氏”多部武打影片中做武师,八十年代初期因相貌出众开始在一些影片中出演小角色。这之后因为香港盛行以成龙为代表的新式动作片和枪战片,传统武侠片已经趋于没落。而此时新成立的‘亚视’急需专业的武打演员,于是‘邵氏’公司便将他和钱小豪等人转借给‘亚视’
在亚视期间(1984-1985年)黄曙光拍摄了几部电视剧,但基本都是戏份很少的小配角,《霍东阁》中的王建、《萍踪侠影录》中的沙无忌、《战神》中的布尧将军等,《八仙过海》中的龙太子是他这个时期戏份最多的一部电视剧。
1985年6月2日凌晨黄曙光因一次装修意外从高处跌下来身亡年仅25岁!
D. 香港经典电影介绍
1.《白金龙》导演:汤晓丹1933
香港第一部粤语有声电影,邵氏的前身“天一”电影公司出品,由著名的粤剧二位“伶王”之一的薛觉先演出(另一位是马师曾)。没有《白金龙》,就没有今天的邵氏电影公司。当年《白金龙》打破广东、东南亚、欧美唐人街所有的票房记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初到星马的邵仁枚、邵逸夫兄弟正是凭着《白金龙》,开创了邵氏在星马的娱乐王国基业。也正是《白金龙》,开创了粤语片的潮流。上世纪50、60年代,香港制作了近3000部粤语片,形成了香港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2.《独臂刀》导演:张彻1967
《独臂刀》是香港电影史上第一部票房过百万的影片,张彻凭此片成为“百万导演”,王羽开始成为香港电影史上最成功的一位功夫小生,而邵氏电影公司的“武侠世纪”也从此片正式开始。《独臂刀》影响了香港电影的形态和历史。之前,香港的电影仍旧停留在老上海电影的文化形态下,多拍摄以家庭妇女为观众的苦情剧,武侠片中的英雄也多半是女飞侠,男性则是需要保护的文弱书生。《独臂刀》之后,男性开始成为影片的主角,电影公司中最耀眼的明星不再是娇弱的女明星,而是健壮有力的男明星。
3.《侠女》导演:胡金铨1972
1975年,胡金铨的《侠女》在戛纳电影节上夺得最高综合技术奖,这是中国电影首次在5大电影节上获奖。胡金铨是香港电影史上的第一个“作者”导演,也是香港电影界最接近大师的一位。他一生致力于拍摄“侠”文化的武侠电影,并以《侠女》登上了中国武侠电影的最高峰。胡金铨的英年早逝,使得中国电影最早的一次文化突破无疾而终。
4.《蝶变》导演:徐克1979
70年代末,邵氏大制片厂制度对香港电影界的影响逐渐开始弱化,电影的文化形态也开始以多元化的形态出现。在这段时期,香港电影界出现了一次惊人的艺术运动“香港电影新浪潮”,徐克的《蝶变》正是这一运动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蝶变》直接导致了香港电影以后的两个发展方向:一是艺术电影的出现;二是特技的迅猛发展,80年代以后香港电影特技的发展几乎都与徐克有关。
5.《最佳拍挡》导演:徐克 1982
自1982年开始,香港电影票房连续3年第一名的都是《最佳拍挡》及其续集,而黄百鸣、麦嘉、石天的“新艺城 ”公司也统领了80年代整个时期的电影。《最佳拍挡》开创了香港电影大片(blockbuster)的先河。开拍之初,许冠杰的200万片酬已经成为大众讨论的焦点,而该片的拍摄方式也是完全模仿好来坞,在片中大量出现多辆汽车连续碰撞、最新007式先进武器等噱头,弱化故事情节、强化视觉场面。《最佳拍挡》对好莱坞电影制作方式的吸收,是香港本土电影国际化的最初尝试。
6.《A计划》导演:成龙 1984
香港近20年最伟大的电影演员是谁?成龙。这是香港各界都比较认可的一个答案。成龙以自己的功夫喜剧成为李小龙之后最具世界影响力的香港演员。早期京剧剧班的训练,使成龙娴熟地掌握了以模仿的方式塑造最具亮点的动作造型。这种表演方式成为了他的招牌,他的这种表演在世界影坛上也是独此一家。《A计划》正是早期成龙电影最具特色的一部,例如他从钟楼上坠落的镜头,一镜直落,不加任何剪辑手段。之后《A计划》风格的电影每年必有一部,成龙电影也由此成为香港电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7.《英雄本色》导演:吴宇森 1986
当冷兵器换成热兵器,张彻电影就变成了吴宇森电影。吴宇森曾经是张彻的“文胆”,做过张彻的副导演,是典型的制片厂出身的工徒导演。他把张彻电影的特点传承下来,把刀剑片改变成了枪战片。《英雄本色》把枪战的方式发扬光大,代表了香港电影枪战片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枪战片的最高成就。
8.《阿飞正传》导演:王家卫 1991
1991年香港文化界最轰动的电影莫过于王家卫的《阿飞正传》了,虽然票房成绩一般,但王家卫独特的电影风格在本片中凸显无疑,它宣告了香港第一位国际性电影大师的出现。
《阿飞正传》是一部对香港身份进行反思的本土电影。《阿飞正传》的影像、叙事方式都是原创的,堪称香港电影艺术的奇葩。结尾中梁朝伟的一段“独角戏”,至今被奉为经典。
9.《甜蜜蜜》导演:陈可辛 1996
1997回归前的茫然,就像三叉路口的选择,在这个历史时刻来临前的一年,陈可辛的《甜蜜蜜》横空出世,在艺术和商业两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文艺片一直是香港电影的一种类型,早期就有李晨风、秦剑等著名前辈,而70年代后因为武侠功夫片的盛行,艺术电影始终难以成为主流。《甜蜜蜜》是对早期文艺片的回归,它以细腻而真实的心理描写,展现了历史的进程。
10.《喜剧之王》导演:李力持 1999
自1993年香港电影业进入萧条期以来,香港电影中能够具有票房保证的演员越来越少,周星驰是其中的一个。香港的喜剧演员,早期有梁醒波、新马仔、许冠文,而周星驰是近10年来最杰出的喜剧演员。《喜剧之王》中有着对香港早期电影的大量引用。尹天仇、杜鹃儿是60年代著名粤语武侠片《武林圣火令》中的人物,老少咸知;《演员基本修养》是早期长城、中联等电影公司的训练班手册。这种引用掌故的喜剧电影成为周星驰电影发展的轨迹,新片《功夫》中再次对火云邪神、九龙城寨引用,并取得了迄今为止合拍片的最高票房。
这些电影真的很好看,我给你推荐的,望你能够喜欢!
E. 李连杰系列,30年前一部电影能卖出16.1亿张电影票
李连杰,1963年4月26日生于北京,华人新加坡籍电影演员、功夫明星、武术家、慈善家、企业家。 1980年,李连杰在导演张鑫炎的邀请下出演动作电影。
李连杰《少林寺》,他在片中饰演武功高强、匡扶正义的武僧觉远。
《少林寺》是一部在武打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影片一反旧式武打片中那种纯表演的花架与镜头技巧的卖弄,通过李连杰和他的一班武术队员们朴素真实的功夫让观众真正欣赏到了中国功夫。《少林寺》的轰动,使光头和尚觉远的形象已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印记。
1983年,与丁岚、刘家辉共同主演武侠电影《少林小子》,在片中饰演武艺高强的三龙,该片在香港地区的最终票房达到2229万港元,位列香港年度票房排行榜第三位;让观众着迷的是,李连杰的一招一式刚柔相济,于海的螳螂拳出神入化,胡坚强的地趟拳腾落舒展,于承惠的醉剑游龙似凤。
邵氏电影时期
1984年,主演动作片《南北少林》,在片中饰演富有正义感的北少林武僧智明。1.李连杰假扮姑娘那一节比较生动。李扮起姑娘来也这么水灵.那时他太年轻了。尤其坐在地上撒娇扬沙子那段.谁说年轻李连杰没演技。扮姑娘没得说。浓眉大眼小巧玲珑。
1986年首次担任导演,自导自演了动作电影《中华英雄》该片是李连杰第一次自导自演的影片,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身经百战的退伍军人小杰英勇反抗横行霸道的驻华美军士兵,为亲人报仇、维护民族尊严的故事。
《龙在天涯》,他在片中饰演认真刻苦、为人仗义的武术奇才李国南 。影片讲述的是中国武术团出访美国,威哥叛逃,而师弟阿利也被扣留在了美国。威哥凭借自己的功夫加入了黑社会,谁知在一次百万美金的毒品交易中威哥失手了,最终冲出重围的故事。
凡是成功之前,必有一番艰难拼搏的历史,而如果不是因为喜欢,现在看来这些并不是经典的作品或许早已淹没在浩瀚的历史当中,而我从这些历史当中,渐渐了解了他的成长足迹,是因为他曾经努力奋斗过。
嘉禾电影时期
1992年4月16日,与关之琳、莫少聪、甄子丹共同主演的动作电影《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上映。
徐克以新手法包装旧人物的《黄飞鸿》大受欢迎,在拍摄这部续集时更进一步指出古老中国积弱不振之因,乃在于像白莲教的愚昧无知和清廷官员的腐败无能,因此乃有孙文和陆皓东等革命志士提倡西洋文明救中国。
编导大胆地以历史演义方式和武打片类型来议论这种严肃主题,却仍使影片的外观显得灿烂好看,实在很不简单。
同年,在动作电影《龙行天下》中饰演以精湛的中国武功和医术征服对手的香港青年阿杰;
票房大卖1992年,嘉禾公司借着《黄飞鸿》的势头,顺势将3年前就已经拍摄完成的电影《龙行天下》改名为《黄飞鸿92之龙行天下》在影院上映,想继续大赚一把。其实影片本身与黄飞鸿并无直接关系,只是影片中出现了宝芝林。
同年,结束与徐克的电影合作,并与元奎合组了正东电影公司。
正东电影时期
1993年,主演动作片《方世玉》方世玉在近代武林中享有盛名,尤为老一辈拳师们所津津乐道。连史书类的《乾隆游江南》也有关于他的描写。方世玉为何能有这么大的名气,其原因有:一,本人武艺高强,拳勇过人。
尤其是李连杰演的最为精彩,其余如钱小豪--功夫略差,搞笑不少,有街头混混之样。)四,也是最能说明其功夫惊人的例子--虽然方世玉年纪很小,但却是少林的杰出人物,是"少林十虎"之一
7月,主演动作片《方世玉续集》,他担任了该片的制作人,并在片中饰演武功高强、行侠仗义的好汉方世玉 ;
同年,与杨紫琼、钱小豪、袁洁莹共同主演动作片《太极张三丰》,他在片中饰演历尽磨难的武当派祖师张三丰,并在表演功夫时加入了展现太极拳功夫的设计手法 ;《太极张三丰》的制作和上映时间虽然在功夫片的数量和热度都有所降低的时期,但仍算是一部好作品。长久以来,该片一直是功夫片影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12月18日,主演的动作片《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上映,他在片中饰演宽厚善良、为人随和的明教教主张无忌 。电影故事情节紧凑清晰,并在原作的基础上加以适当改编,为观众剧照留下深刻印象,成为一代人心中的武侠经典。
这部电影无论是动作场面的酣畅淋漓还是搞笑场面的荤素搭配,《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是经典的香港电影。
剧中人物性格鲜明,一身真工夫的武打明星李连杰扮演的张无忌,小昭、周芷若、赵敏几个性格各异的女主角无疑成为该片的另一大看点。
同年,在与钟丽缇、郑则士合作主演的动作片《中南海保镖》中饰演武艺高强的保镖许正阳 ;
《中南海保镖》的枪战戏多,加强了电影的节奏感,极好地满
剧照足了观众“英雄美人”的观影心态。虽然从格斗设计上算不得李连杰电影中的上品,但气氛渲染却格外出色,片中倪星七分张扬狠辣加上三分邪气的动作风格与李连杰的迅捷沉稳对比鲜明,紧张与危险的情绪几乎溢出屏幕,很好地弥补了动作本身的不足。
12月22日,与钱小豪、蔡少芬合作主演的动作片《精武英雄》上映。《精武英雄》上映后,成为世界功夫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式作品,超越前作并达到难以企及的高度。在全世界成为公认的功夫片教科书。
《精武英雄》深得影评人的喜爱,因为该片代表了香港功夫片的一个新高度。李连杰在这部呕心沥血的影片中,融合了多年来研习的中国功夫和西洋拳法,让功夫迷们看得如痴如醉。
1995年,主演警匪动作片《给爸爸的信》。同年,在动作 喜剧片《鼠胆龙威》中饰演为报杀妻之仇而与歹徒搏斗的李杰 。张学友模仿李小龙虽是搞笑成分居多,但这个装模作样、贪生怕
剧照死的"龙威"最后还是使出了真功夫,不但与周比利打得天翻地覆,更拳脚神鞭双截棍齐出,最后还来个肘击解决大BOSS。张学友本非打星,电影里却将猛龙仿得神形皆备,实在难得。
1996年7月12日,与关之琳、金城武、杨采妮等主演的动作片《冒险王》上映,他在片中饰演智慧和勇气兼备的冒险王周时杰;
同年,主演动作片《黑侠》,在片中饰演不懂人际 ,常遭同事白眼的徐夕。《黑侠》选择以都市超级英雄为题材,其举止和力量虽嫌夸张
剧照化甚至神化,但无疑能够满足普罗大众频受各式压力下的超现实幻想而至对社会矛盾的“精神反抗”;此外除拳脚实战。
黑侠》还增添了高科技武器如枪械及爆炸,加上黑侠式的后现代造型,令观感极似蝙蝠侠等美国都市奇侠。或许《黑侠》尚未能妥善权衡香港与海外市场的口味,但胜在能让本土英雄保留精髓的同时为之披上“国际化”的外衣,相比一味飞天遁地、卖弄功夫的传统英雄而言,至少能为更多西方观众接受。
1997年2月1日,李连杰与关之琳、陈国邦、吴耀汉等主演的动作片《黄飞鸿之西域雄狮》。徐克和李连杰合作的《黄飞鸿》使两人的事业都达到了巅峰。分剧照手后,各自发展得都很不理想。96年,永盛公司将两人再度聚在一起,拍摄了又一部“黄飞鸿”电影。但该片除了打斗一如既往的精彩之外,其他方面却没能给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该片在香港地区的票房达到3027万港元,位列香港年度票房排行榜第5位。
不服就踢走。
上期回顾:
《终结者》的主角阿诺德·施瓦辛格电影系列,英雄巨星的代表
下期预告:
李连杰系列2,请点赞收藏。
F. 什么是邵氏功夫电影谁能给我介绍一下。
邵氏功夫片,这个大名许多人都是如雷贯耳,但是还真没人能系统的介绍一下,我也只能大概跟你说下。简单地说,邵氏就是邵逸夫(国内很多大学都有他捐赠的教学楼和图书馆)和他兄弟,邵氏电影就是他们创办的电影公司所拍的电影,因为他们出品的功夫片数量足够多,质量足够上乘,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开创了一个电影的时代。可以说没有邵氏电影,就没有今天香港电影在世界上的地位,香港电影届也就不可能发掘出后来的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他们的功夫片都是延续了邵氏功夫片的血脉并且突破创新发扬光大了。
不看邵氏电影,不能说了解香港电影;不看邵氏电影,研究香港电影历史的朋友,研究也会出现断层。邵氏电影记载的不仅仅是它在香港最辉煌的10年历史(60年中代到70年代末),也是记录了香港电影50年发展史的一个方面。
1930年,邵逸夫与三哥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先后购入多间戏院;更到欧美搜罗西方的先进电影及器材。发展到1961年,邵氏已经是世界上拥有最大私人电影制作室的电影公司。
邵氏的掌门人--邵逸夫和邹文怀
邵逸夫1907年生于上海,浙江宁波镇海人,父亲是漂染业商人,家中排行第六,故有“六叔”的称号。1924年,他与兄弟成立上海“天一影片”,并负责外埠发行工作。1926年他从上海青年会中学辍学,往新加坡协助三哥邵仁枚管理电影业务。
在新加坡,他结识了南洋华侨富豪余东璇及其女友黄美珍,及后更与黄美珍情投意合,可幸余东璇不但没有动怒,而且成人之美,并送了数十万元给邵逸夫创业,邵逸夫遂于1937年与黄美珍在新加坡结婚,并诞下2子2女。这段婚姻维持了50年,直到1987年黄美珍85岁时于美国病逝。这一年,邵氏公司也宣布停产,同时,邵逸夫的4个子女陆续淡出邵氏的管理层。
邵氏由盛而衰,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邵逸夫的旧部邹文怀另立炉灶,成立嘉禾影业公司。
现在是嘉禾影业公司老板的邹文怀,是香港乃至世界电影圈无人不知的人物,在电影圈内,他的知名度甚至比邵逸夫还要高。
邹文怀在邵氏工作了12年,由宣传部主任干起,直至升任总经理,他因与邵逸夫意见不合,遂带同何冠昌、蔡永昌等部下,另谋出路。
在电影圈流传最广的一段故事,是说邹文怀一边给邵逸夫打工,一边将以《独臂刀》而出名的邵氏影星王羽撬过档,为了避过禁制令,把《独臂刀大战盲侠》安排在台湾拍摄。邵逸夫知道后大怒,该片上映时,邵逸夫指“嘉禾”侵犯版权,两人都是亲自上法庭对簿公堂,官司打了足足一年,花掉的律师费超过100万港元,直到电影映期结束还未完结,足见两人的水火之势。
邹文怀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他施行的独立制片制度,他把与演员的雇佣关系改为合作关系,电影的利润与演员分账,从而网罗了大量的优秀演员。许冠文的《鬼马双星》创下香港电影史625万元票房空前纪录,与邹文怀的用人政策不无关系。80年代,邹文怀发掘出成龙,为嘉禾创造了另一个高峰。但令嘉禾名利双收的,其实是一套西片——《忍者龟》,该片破了2亿美元的票房纪录,4只可爱的会打中国功夫的小龟在小孩子中得以风靡。邹文怀在国际影业市场的地位,从此奠定。
邵氏功夫片的大师们
香港功夫片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那些开拓者,又很多来自于邵氏。那么让我们看看这些功臣的名字——
导演:张彻、胡金铨、程刚、楚原、刘家良、刘家荣、鲍学礼、王羽、孙仲、午马、张曾泽、桂治洪、徐增宏等等。
武指:刘家良、韩英杰、唐佳等等。
演员:郑佩佩、王羽、姜大卫、狄龙、刘家辉、傅声、李修贤、王龙威、白彪、戚冠军、陈观泰、汪禹、谷峰、詹森、尔东升、岳华、宗华、刘永、鹿丰、罗烈、郑雷、杨志卿等等。
以上这些功臣都是邵氏功夫电影的中坚力量,他们代表邵氏功夫电影的最高成就,在邵氏经典的功夫电影之中,几乎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这些人或已仙去,或者是退休已久,只有少数人活跃在影坛。狄龙大家都很熟悉,最近有些印象的是他在《还珠格格3》中演乾隆皇帝,都认不出来了,老了,真是岁月不饶人。往日玉树临风的姜大卫和秦沛、尔东升是哥儿三个,他们是同母异父。姜大卫最近的一次表演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雏菊》,在里面演郑雨盛的老大,那个扮演杀手组织老板的就是他。从1967年《独臂刀》上映之后,张彻就带领着他的伙伴和干儿子们一起在功夫片领域打天下,张彻一生拍摄过100多部电影,今天看到的很多电影的题材,都是他首先发掘的,他的电影代表作品有:
《金燕子》、《双侠》、《大刺客》、《新独臂刀》、《保镖》、《独臂刀王》、《刺马》、《水浒传》、《荡寇志》、《报仇》、《八国联军》、《方世玉与胡惠乾》、《少林寺》、《少林五祖》、《残缺》、《马永贞》、《恶客》、《拳击》、《十三太保》、《叛逆》、《年轻人》、《射雕英雄传》三部曲、《雪山飞狐》、《仇连环》等等。反正是今天的人能想到的功夫题材,张彻几乎是拍光了,他也够狠的,都没给后人留下什么发展空间,后人之后模仿他走过的路,翻拍他的作品了。作品多了自然参差不齐,有好有坏。张彻的作品个人认为有珍藏价值的是——《独臂刀》、《新独臂刀》、《独臂拳王》、《十三太保》、《马永贞》、《报仇》、《双侠》、《少林五祖》、《残缺》。当然,这只是个人意见。我最喜欢的是《新独臂刀》和《双侠》还有《十三太保》,姜大卫的表演是绝了!这三部电影都是他与狄龙搭档演出,两人号称张彻电影的“双角”,是和张彻并称“铁三角”的组合,三人创造了华语功夫片的神话。狄龙那时可真够帅的,尤其是《刺马》和《新独臂刀》中的扮相,集阳刚与温文尔雅于一身,是个不可多得的演技派明星。这些电影就不详细介绍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观看,毕竟还是那句老话“百闻不如一见”。
张彻下面就要说说楚原,张彻是邵氏首席功夫片大师是没错,但是张彻不可能永远吸引观众,邵氏这样巨大的电影制片厂还需要更多不同类型的导演来加入,楚原就是另一位引起广泛关注的武侠片导演。楚原的武侠片基本都是改编自古龙的小说,这里也有个铁三角——楚原、古龙、狄龙。楚原导演,古龙原著,狄龙主演,在后期的邵氏是票房的保证。楚原导演的古龙武侠片有《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剑》、《决战前后》、《绣花大盗》、《萧十一郎》、《多情剑客无情剑》、《三少爷的剑》、《楚留香》等等,部部精彩,都值得一看。看到这些名字,也不用我多说了吧,武侠小说迷应该都是耳熟能详的了。
最后要说说刘家良,这一位大家应该比较熟悉,成龙的《醉拳Ⅱ》他扮演那个满洲最后一个武举,在《七剑》中扮演付青主的就是他。他是邵氏最后一位台柱级导演,邵氏后期的经典功夫片几乎都是出自他的手,《少林三十六房》、《神打》、《十八般武艺》、《陆阿采于黄飞鸿》都是他的代表作,片中展示的都是他硬桥硬马的真功夫。他的父亲刘湛就是他的师父,他父亲是林世荣的弟子,林世荣大家该知道是谁了吧?论武术的赏心悦目而言,刘家良的武打设计是最好的,他有真功夫,晓得怎么样在镜头前面表现的最好,各位看看他在《醉拳Ⅱ》中的表现,就可以知道他的身手不凡。
可以说邵氏的成功不是一两个人的功绩,而是在那个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集中了无数具有开创精神和天赋以及孜孜不倦的投资人、制片、导演、编剧、演员、幕后工作人员等,再赶上香港经济的腾飞,电影市场的繁荣,天时地利人和,所以才给我们留下了至今堪称经典的好片子,时至今日,还在影响着包括好莱坞在内的世界电影,众所周知对邵氏功夫最崇拜的就是昆廷达伦蒂诺,他的很多片子都有向邵氏致敬的影子。
邵氏top10
1. 大醉侠(1966)
2. 十三太保(1970)*
3. 星际钝胎(1983)
4. 流星蝴蝶剑(1976)*
5. 香江花月夜(1966)
6. 江山美人(1959)*
7. 成记茶楼(1974)
8. 倾城之恋(1984)
9. 大军阀(1972)*
10. 爱情的代价(1970)
G. 求一部电影名字,好像是个香港日本合拍的黑帮枪战片,演员有谁都不记得了,只记得女主是个杀手,用狙击枪
不死情谜
外文名
Bat sei ching mai
出品公司
邵氏
制片地区
中国香港
导 演
刘伟强
类 型
剧情 / 爱情 / 惊悚 / 犯罪
片 长
107 分钟
上映时间
2001年9月27日
色 彩
彩色
影片基本信息
【外文别名】Bullets of Love (Hong Kong: English title)
【中 文 名】不死情谜(不死情谜、狂情奇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