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韩国电影《熔炉》主要讲的什么不用太详细
影片《熔炉》以2000年至2004年间发生于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中性暴力事件为蓝本,描述该时间所引发的悲剧以及学校的教师和人权运动者一起力图揭开背后黑幕的故事。
来自首尔的哑语美术老师姜仁浩来到雾津,应聘于慈爱聋哑人学校。天降大雾,他意外撞车,维修时邂逅了人权组织成员友真。姜仁浩妻子早亡,8岁女儿松儿天生哮喘由祖母照看,所以他不辞辛苦谋职养家。
然而,双胞胎的校长与教导主任竟逼仁浩索贿5千万韩元,并美其名为学校发展基金。同时,姜仁浩逐渐发现学校笼罩着一种紧张压抑的气氛,令人窒息。尤其有三个孩子引人关注:聪颖的金妍斗和贪吃的陈宥利总是躲闪。全民秀的弟弟自杀身亡,他总是满脸淤青。
下课后,仁浩还听到女厕所中有呼喊与哭泣,在门卫的阻拦下他未深究。之后,他意外目睹了校长行贿警察,教导员毒打民秀,宿舍督导溺罚妍斗的行径。一个惊天的隐秘被慢慢揭开,真相震动整个韩国。
(1)熔炉电影为什么叫熔炉扩展阅读
《熔炉》是根据孔枝泳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情电影,影片由黄东赫执导,孔刘、郑裕美、金贤秀、金志映等主演。2011年9月22日在韩国上映。由于该影片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受到韩国国家高度关注,故该电影亦被称为“改变韩国国家的影片”。
角色信息:
(1)姜仁浩,来自首尔的哑语美术老师,应聘于雾津市的慈爱聋哑人学校。妻子早亡,8岁女儿松儿天生哮喘交由母亲照顾。到达学校后发现腐败的组织与人事架构,学生们亦处于令人紧张压抑氛围之中,仁浩逐渐走向揭开所见连串事件背後真相的道路。
(2)徐友真,人权组织成员,在雾津市汽车维修店与姜仁浩认识,首先自金妍斗手写字条中看到教职工性侵学生端倪。协助与带领受害学生们诉诸法律及抗争。
(3)金妍斗,受害学生之一,天性聪颖,因意外导致聋哑残障。
(4)陈侑利,受害学生之一,智障及聋哑残障学生,非常喜爱吃食物。
(5)全民秀,受害学生之一,出身自社会保障家庭,弟弟亦受到学校老师侵害身亡;最後因法律偏颇,令弟弟受害事件不能得到公正栽决,自己亦走上悲剧的结局。
『贰』 熔炉讲的什么
《熔炉》是根据孔枝泳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情电影,影片由黄东赫执导,孔刘、郑有美、金贤秀、金志映等主演。该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间发生于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中性暴力事件为蓝本,描述该时间所引发的悲剧以及学校的教师和人权运动者一起力图揭开背后黑幕的故事。
『叁』 《熔炉》的原型事件是什么,真实情节远远比电影悲惨
《熔炉》背后的真实故事,是根据韩国真实事件改编,该事件其实比影片还要残酷,黑暗。
真实的事件中,从校长到老师,一共有10多人参与施暴,从2000年开始,他们先后对超过30名聋哑儿童进行性侵,而这些孩子的年龄仅仅是7到20岁;这个案子起初是一名男律师从他的朋友那里偶然得知此事,他的朋友是聋哑学校的老师,两人决心为学校孩子讨回公道,他的教师朋友在收集资料过程中,遭遇校长方暗杀。
还不止这样,此后7年,这名律师一直致力于这件案子的真相,相继有几名富有正义的法律工作者也因此遭到暗杀,而律师最后也不得不带着他救助的3名聋哑儿童离开。之后,为了这件案子,律师辗转在7年间上诉数次,却始终无果,后来,律师遇到一名医生朋友,医生大为震动,决定帮他,两人一起寻求公道,在此期间,律师身患癌症,他们虽然找到证据,校长方面却因为势力太大,而没有遭到应有的惩罚。
此事发生后,儿童福利机构用强硬手段带走另外两个孩子。饱受打击的律师因抗诉而被高压水枪射击,倒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再也没有起来。他的医生朋友继续接过他的理想,为此奔走,但依然没有结果,绝望的医生最终选择自杀,以这种方式获得关注,自杀之前,他写下了数万字的遗书,将这件事发布在网上希望引起关注。
遗书在网上引起关注之后,韩国女作家孔泳枝读到相关报道,大为震惊,立刻前往光州,与受害学生相处数日,深入了解孩子受创心灵后,将该事件写成小说,2008年底至2009年中连载于网络,点击率超过1600万人次,最后出版了。正是由于这位女作家的文字记录了这个故事,才有了后来的电影,以及后来的故事。
电影上映后,数百万网友在网络上签名,要求政府重新查处此事。光州警方在各方压力下,不得不重新开始调查,但也就做做样子,因为过了追诉期,校长因病过世了,竟然没受到法律的制裁!!
韩国民众开始静坐抗议,网络抗议,在各种舆论压力之下,得到了韩国高层的重视,电影上映37天之后,韩国国会通过“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又名“熔炉法”,以及《社会福祉事业法》修正案等一系列法律,确保社福机构经营公开透明,纳入外部监督力量,并保护聋哑儿童。一个月之后,这所作恶多端的学校,终于被关闭了。
(3)熔炉电影为什么叫熔炉扩展阅读:
《熔炉》是根据孔枝泳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情电影,影片由黄东赫执导,孔刘、郑有美、金贤秀、金志映等主演。该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间发生于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中性暴力事件为蓝本,描述该时间所引发的悲剧以及学校的教师和人权运动者一起力图揭开背后黑幕的故事。电影于2011年9月22日在韩国上映。该影片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受到韩国国家高度关注,电影亦被称为“改变韩国国家的影片”。
《熔炉》的一句经典台词:“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能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这句台词曾感动了无数人,并继续回荡在每一个有公民责任感的人心里。因为面对把哑巴般存在的弱势群体置于痛苦的社会不义,改变和矫正是有可能的!
『肆』 为什麽《熔炉》那部电影的名字要叫这个有什麽意思吗
个人认为可能是把社会比做了熔炉,人们在此煎熬 渐渐的失去了本性融入其中。不到是不是这个意思
『伍』 如何评价韩国电影《熔炉》
在观看《熔炉》的时候,中途会有几次不愿意看下去的感觉,究其原因,在于片中对于性侵的场面完全没有回避,进行了直接表现,而这可能会挑战观影者的承受能力。但是如果不这么表现,就很难渲染出孩子们的无助,以及性侵者的丑恶。再加上影片的现实主义基调,让事情发生时如同身临其境,观影者如同旁观者,看到这样的暴行,却无法阻止,让许多人潸然泪下。
或许,我们这些一般人更有可能的,是做后者,在这场没有赢面的战争面前,迎着无边的黑暗,付出爱和珍惜,保持初心,别让这个世界的熔炉改变我们,才是最有意义的。
『陆』 《熔炉》这种类型的电影有何意义
《熔炉》是根据孔枝泳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情电影,影片由黄东赫执导,孔刘、郑裕美、金贤秀、金志映等主演。该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间发生于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中性暴力事件为蓝本,描述该时间所引发的悲剧以及学校的教师和人权运动者一起力图揭开背后黑幕的故事。2011年9月22日在韩国上映。由于该影片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受到韩国国家高度关注,故该电影亦被称为“改变韩国国家的影片”。
『柒』 熔炉是什么意思。我知道这是个电影,也看过。但我想知道就单单"熔炉"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熔的本意是指用高温使固态物质变为液态。可以理解成高温熔化物质的火炉吧。电影取这个名字是把那所黑暗的学校比作火炉,孩子们在里面备受折磨,很贴切的比喻!
『捌』 熔炉电影讲的是什么,熔炉电影剧情介绍
《熔炉》该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间发生于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中性暴力事件为蓝本,描述该时间所引发的悲剧以及学校的教师和人权运动者一起力图揭开背后黑幕的故事。
来自首尔的哑语美术老师姜仁浩来到雾津,应聘于慈爱聋哑人学校。天降大雾,他意外撞车,维修时邂逅了人权组织成员友真。姜仁浩妻子早亡,8岁女儿松儿天生哮喘由祖母照看,所以他不辞辛苦谋职养家。然而,双胞胎的校长与教导主任竟逼仁浩索贿5千万韩元,并美其名为学校发展基金。同时,姜仁浩逐渐发现学校笼罩着一种紧张压抑的气氛,令人窒息。尤其有三个孩子引人关注:聪颖的金妍斗和贪吃的陈宥利总是躲闪。
全民秀的弟弟自杀身亡,他总是满脸淤青。下课后,仁浩还听到女厕所中有呼喊与哭泣,在门卫的阻拦下他未深究。之后,他意外目睹了校长行贿警察,教导员毒打民秀,宿舍督导溺罚妍斗的行径。一个惊天的隐秘被慢慢揭开,真相震动整个韩国。
(8)熔炉电影为什么叫熔炉扩展阅读
《熔炉》是根据孔枝泳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情电影,影片由黄东赫执导,孔刘、郑裕美、金贤秀、金志映等主演。2011年9月22日在韩国上映。由于该影片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受到韩国国家高度关注,故该电影亦被称为“改变韩国国家的影片”。
角色信息:
(1)姜仁浩,来自首尔的哑语美术老师,应聘于雾津市的慈爱聋哑人学校。妻子早亡,8岁女儿松儿天生哮喘交由母亲照顾。到达学校后发现腐败的组织与人事架构,学生们亦处于令人紧张压抑氛围之中,仁浩逐渐走向揭开所见连串事件背後真相的道路。
(2)徐友真,人权组织成员,在雾津市汽车维修店与姜仁浩认识,首先自金妍斗手写字条中看到教职工性侵学生端倪。协助与带领受害学生们诉诸法律及抗争。
(3)金妍斗,受害学生之一,天性聪颖,因意外导致聋哑残障。
(4)陈侑利,受害学生之一,智障及聋哑残障学生,非常喜爱吃食物。
(5)全民秀,受害学生之一,出身自社会保障家庭,弟弟亦受到学校老师侵害身亡;最後因法律偏颇,令弟弟受害事件不能得到公正栽决,自己亦走上悲剧的结局。
『玖』 电影《熔炉》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事件的原型是什么样的
这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事情被披露是在2005年,电影在2011年上映。电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民众纷纷呼吁重审一起当年的旧案,因为此事法院还重新立法,这条法律的名字就是由该电影的名字命名。整个案情和处理结果太匪夷所思、影响极其恶劣,判罚却点到为止,案情有多恶劣呢?
在里面饰演校长的演员张光,拍完这部电影后才发现,他所塑造的人物对他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困扰,妻子3天没有跟他说话,儿女们很少回家,在路上和陌生人偶遇,对方都会瞪大眼睛看着他绕道而行,或者在他身后指指点点,甚至有人当着面骂他。在釜山电影节上两个妇女看到张光后直接被吓跑。
该电影为何以熔炉命名,直到看了第二遍我才知道作者想说的是社会这个大熔炉。形形色色的人都将进入社会这个大熔炉,通过洗礼成为另一副样子,很有人从熔炉走出来,才发现自己成了自己之前最讨厌的模样。努力、坚持、彷徨、挣扎、放弃、绝望。反抗通常伴随着阵痛,是否应该坚持反抗?
就像老话说的,“社会是一个大染缸,让很多人迷失了方向。”经历过岁月洗礼的我们是否还能保持本色?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应该明白我们奋斗的目标和希望是什么?我们一路砥砺前行,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拾』 《熔炉》这部电影为什么叫熔炉有什么内含吗还有影片的结尾拍雾津的宣传报,又讽刺了什么
其一:炉子的特征是什么东西都能化解,就像电影中不断出现的正义人士,最终都会被同这个社会一般的炉子所同化,但也是正是作者在最后想要表达那样“不被世界所改变”。
其二:表现玻璃,玻璃的特征是在炉中化解时呈网状结构,冷却后颗粒便会凝结。在片中多处强调玻璃以及特征,具体参见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274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