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哪些经典老动画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家在中国动画界举足轻重的老字号,诞生于上个世纪。其作品不仅丰富多样,且极具艺术价值,深受观众喜爱。以下,我们将一窥其经典老动画的冰山一角。
《阿凡提》(1979-1989)以布偶动画的形式,讲述毛驴夜闯巴依老爷家的趣事,至今仍令人记忆犹新。
《葫芦兄弟》(1986),剪纸动画中的佼佼者,老三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大盗贼》(1989),布偶动画,以其独特的德国童话风格,讲述了一个勇敢且乐于助人的大盗贼故事。
《螳螂捕蝉》(1988),剪纸水墨动画,寓言故事的呈现,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领悟生活哲理。
《老鼠嫁女》(1983),剪纸动画,古老的寓言故事以动画的形式展现,令人回味无穷。
《金币国游记》(1988),水墨动画,以细腻的笔触,讲述了一段寻找金币的奇幻之旅。
《假如我是武松》(1982),布偶动画,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观众领略到武松的英勇。
《草人》(1985),剪纸动画,以草人为主角,展现了一段温馨而富有诗意的故事。
《狐狸送葡萄》(1987),剪纸动画,狐狸的角色设计与故事情节相结合,增添了许多趣味。
《孔雀的焰火》(1986),布偶动画,孔雀的美丽与焰火的绚烂交织,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蚂蚁和大象》(1987),通过蚂蚁与大象的互动,传达了小与大、弱与强之间的和谐共处。
《天书奇谈》(1983),剪纸动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讲述了一个关于友情与智慧的故事。
《孤独的小猪》(1988),《小鹅与红房子》(1988),《不怕冷的大衣》(1986)等作品,以动物为主角,讲述了一系列温馨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水鹿》(1985),《女娲补天》(1985),《夹子救鹿》(1985),《三十六个字》(1984),《过桥》(1983)等动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展现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
《猴子钓鱼》(1983),《老猪选猫》(1983),《小松鼠理发师》(1983),《淘气的金丝猴》(1982),《鹿铃》(1982)等作品,以其幽默与智慧,为观众带来欢乐。
《老虎学艺》(1982),《狼来了》(1982),《小熊猫学木匠》(1982),《小红脸和小蓝脸》(1982),《草原英雄小姐妹》(1965)等动画,通过动物或童话角色,传递了勇气、智慧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曹冲称象》(1982),《抬驴》(1981),《摔香炉》(1981),《崂山道士》(1981),《南郭先生》(1981)等作品,以寓言故事为载体,寓教于乐。
《黑公鸡》(1980),《雪孩子》(1980),《八百鞭子》(1980)等动画,以剪纸艺术与戏曲艺术的结合,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大闹天宫》(1964),作为中国动画的里程碑之作,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故事内容,使其成为了中国动画的代表作之一。
此外,还有《熊猫百货商店》(1979),《小号手》(1973),《刺猬背西瓜》(1979),《愚人买鞋》(1979),《狐狸打猎人》(1978)等作品,以彩色水墨动画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动画的独特魅力。
以上仅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众多经典老动画中的一部分,其作品不仅在艺术上独具匠心,在文化传承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了中国动画史上的璀璨明珠。
2. 80年代的动画电影有许多,你都看过哪些呢可以分享一下吗
一,南郭先生,豆瓣评分8.1,该片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1年制作的剪纸动画影片,改编自中国古代成语典故,整个影片在造型艺术上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人物造型,背景设计采用了汉代画像砖和石雕的造型特点,古朴大方,典雅浑厚,既有古代艺术气氛,又有现代艺术气息。场景设计上简洁、明确、有力,无琐碎细节,造型单纯却不单调。室内地毯纹理的勾画,室外顶纹饰的刻画都相当仔细,人物、亭台楼阁都是均匀排列,形象连续,显示出了平衡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