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霸王别姬 这部电影的音乐有哪些
http://www.verycd.com/topics/14013/
原声大碟 -《霸王别姬》专辑[MP3!]
㈡ 论霸王别姬电影的音乐特色
《霸王别姬》是陈凯歌的第五部影片,本片风格与他的四部前作完全不同,他的头两部影片《黄土地》到《孩子王》,属第一阶段,这个阶段是为以后作准备的,一方面是作电影理解的准备,另方面则是电影技巧的准备。他说:“这个阶段对我已成过去”。
《霸王别姬》一片感情强烈,情节曲折,充满生生死死的戏剧冲突,并邀请几位大明星主演,具备充分的商业元素,但同时,却蕴含深刻的文化内涵,在这一点上,与陈凯歌的前作是一贯的。香港影评界对于本片的“雅俗共赏”,叫好又叫座,以“通俗中见斑斓,曲高而和者众”来形容,相当中肯。
陈凯歌选择中国文化积淀 最深厚的京剧艺术及其艺人的生活,来表现他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是很聪明而独到的。国际影评联盟评委认为:“《霸王别姬》一片深刻挖掘中国文化历史及人性、影象华丽、剧情细腻”。这是外国专家的看法,对于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人来说,则此片的内蕴更为丰富深广,银幕影象的张力更具历史深度。
影片中选用的几个京剧的片断,是经过严格精选的,陈凯歌说是要“尽量借这些片断说明程、菊及段三人关系的变化”
当李宗盛、林忆莲的对唱在耳边划过,当屏幕完全黑暗下来的时候,一场人生大戏就这样悲哀地结束了。当这个世界上只剩下小楼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他将如何面对这人生的悲楚。多年以后,大家都一致认为这是陈凯歌巅峰时期的作品,我也认为大陆导演们再也一直没有拍出超越它的电影。当然赵季平的配乐功不可没,他再次施展了我们早已在《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作品中领略到的他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解,而相对于其他作品,这部戏在配乐上更加有难度,因为他需要把京剧、昆曲和配乐揉和在一起,即要有画面的流动感,又要具历史的沧桑感,那就让我们看看赵大师是如何用音乐把整部戏串联起来的吧。
整个影片采取了倒叙的方法,开头是两人二十年重聚后的第一次彩排,当一束聚光灯照在他们身上的时候,随着鼓板节奏的不断加快,沉凝而厚重的主题音乐随着大幕缓慢开启,仿佛在告诉大家一场大戏开始上演了。音乐的第一次响起是在小豆子断指那场戏中,随着令人窒息的鼓声扑面而来,当小豆子那满是鲜血的小手被按到卖身契上的时候,带有京韵气味的二胡哀婉地响起,似乎是在诉说着小豆子悲剧命运的开始,同时以管弦音乐作为铺垫的主题音乐也跟着推出,起承转合间,传达着更多的无奈,更多的悲凉。由于弦乐串联了整部戏的主旨,因此我们可以在多个场景中听到它的出现,比如小豆子私自出逃在戏园子看戏,看着真正的霸王在台上唱念做打的时候,一种要成角儿的欲望深深地占有了他,自小就倔强的他义无反顾地又回到了喜福成;再如当小石头用师傅的烟斗烫小豆子嘴的时候,主题音乐伴随着“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朗”的台词缓缓流淌着,我也突然明白了后面袁四爷的评价“唯程老板演的虞姬已入化境”的含义,这个世界太早地赋予了蝶衣悲惨的命运,可是究竟有谁能明白,谁又能理解,我和妻的眼泪早已经偷偷地在飞了。
赵季平在电影中运用的第二个反映中国民俗的独门乐器是笛子,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意境悠远而绵长。它第一次出现是在小豆子和小癞子出逃的那个场景中,当他们被墙外的场景吸引而再也不能忍受近似残酷的训练和师傅毒打的时候,小石头从后面追上他们,含着泪说“反正你们废了,走吧!”,孤独的笛声也一直在跟随着,勾画出主人公无奈的心绪何意难平的别离。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了,在袁四爷去后台赏戏那一节,隐约的琵琶声既透露出三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和微妙,又传达了蝶衣对小楼去喝花酒的痛惜。类似这种的音乐细节穿插在剧中经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蝶衣拒绝去喝小楼的喜酒,而去受袁四爷的“栽培”,在为四爷勾脸的他仿佛看到了小楼洞房花烛的情景,于是传统的喜乐在耳边悄悄想起,那一刻,蝶衣只是希望给小楼一个人勾脸,和小楼一个人从一而终。
最后还想说说那首广为传唱的“当爱已成往事”,我不知道是歌曲在先,还是专门请李宗盛为电影写的主题曲,总之特别佩服老李的理解能力,歌词的字里行间无不折射着人物的心境。“往事不用再提,人生已多风雨,纵然记忆抹不去,爱与恨都还在心里”这可以说是整部戏的大总结,小楼和蝶衣的之间的恩恩怨怨、悲欢离合在最后一次合演中都已经化解得一干二净了,但是刻骨铭心的记忆是任凭风吹雨打都不能抹去的。我仿佛听到蝶衣对着小楼在唱“忘了痛或许可以,忘了你却太不容易,你不曾真的离去,你始终在我心里,我对你仍有爱意,我对自己无能为力”,那一刻,我竟也一样地恍惚起来。
为了不再挨板砖,再说一点和DVD贴边的事(开个玩笑),可恨的全美没有继承它的一贯优良传统,在D9中没有收录这张原声大碟,估计是没有找到货的原因吧。据圈内人士说,这张正版原声早已经脱销了,我找了几个网站也都没有发现,让我不禁遗憾万分。
感谢看到这里的曲友们,当然还是希望有板砖招呼,也希望大家期待我的后续作品。
附上这张原声唱片的目录,不用我多说,通过曲目就应该能够把整部戏串联起来了吧。
01 启幕 / 断指 / 冬夜 / 识情 / 喊嗓
02 午后 / 门外 / 逃 / 升帐 / 通罚
03 春葬 / 变 / 念词 / 粉墨登场 / 拾婴
04 喊嗓 / 霸王别姬 / 镜中岁月/ 一辈子/ 决心
05 赴宴 / 醉酒 / 送剑 / 贵妃醉酒 / 泣婚
06 点妆 / 和好 / 灵堂 / 成角 / 心疲
07 失婴 / 交心 / 判决 / 牡丹亭 / 大街
08 入怀 / 点戏衣 / 旧地重游 / 文革 / 斗争
09 无爱 / 不懂(李宗盛) / 重逢 / 自刎 / 落幕
10 当爱已成往事( 李宗盛、林忆莲)
㈢ 霸王别姬是由李宗盛作曲吗
《霸王别姬》电影主题曲《当爱已成往事》。
《当爱已成往事》是由李宗盛创作词曲、林忆莲和李宗盛演唱的歌曲,亦是电影《霸王别姬》的主题曲和片尾曲,收录于1992年12月12日发行的专辑《霸王别姬电影原声带》中。
2020年1月16日,该歌曲提名新时代国际电影节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十佳电影金曲奖。
1992年,林忆莲要转投新的唱片公司,滚石唱片和飞碟唱片为了争夺林忆莲而展开竞争。当时陈凯歌找到了滚石唱片的李宗盛,希望他能为自己执导的电影《霸王别姬》创作歌曲。当然,陈凯歌的真实想法是希望歌曲越简练越好。
因为《霸王别姬》不需要依靠音乐的力量来达到什么目的。而李宗盛心里却有自己的想法,他创作《当爱已成往事》的时候,是希望能够凭这首歌吸引到林忆莲转投滚石唱片。只是歌曲写完之后,陈凯歌却坚决不同意自己的电影中出现流行歌曲。
因为这与电影宏大的叙事并不相配。后来,《霸王别姬》出品公司的老板徐枫出面,最终说服了陈凯歌同意将该曲作为电影的歌曲。
㈣ 电影《霸王别姬》中的一首插曲经典的叫什么来着
《当爱已成往事》mp3
链接: https://pan..com/s/18tfMGAKjwYekIcFjH2L6Gw
《当爱已成往事》是由李宗盛创作词曲、林忆莲和李宗盛演唱的歌曲,亦是电影《霸王别姬》的主题曲和片尾曲,收录于1992年12月12日发行的专辑《霸王别姬 电影原声带》中
㈤ 霸王别姬歌曲
《霸王别姬》是中国内地歌手屠洪刚1996年发行的单曲,歌曲由陈涛作词,冯晓泉作曲,薛瑞光编曲,最早收录在屠洪刚1996年发行的EP《霸王别姬》中。歌曲日后也成为屠洪刚的代表作品。
《霸王别姬》是屠洪刚、陈涛、冯晓泉、薛瑞光共同合作完成的一首中国风歌曲,“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爱你那一种”, 唱出了西楚霸王别虞姬的深情与无奈。《霸王别姬》歌曲日后也成为屠洪刚的代表作品,《霸王别姬》出现之后屠洪刚真的又红了。
歌曲赏析
屠洪刚在《霸王别姬》这首歌中以刚毅豪迈开头喷洒气息,和以低回唱腔表现深度,再以张扬之力收其全功的唱法也奠定了自己在歌坛的位置,其演唱风格独树一帜,翻唱者也很难超越。屠洪刚的“中国风”有一种自己的生命力,屠洪刚的音乐具有“独特性”,从听觉上非常独特。高祖胜定天下事,项羽乌江边上亡。勿以成败论英雄,霸王永是无冕王。
㈥ 《霸王别姬》电影 声音创作分析
影视音乐分析
------《霸王别姬》
影片《霸王别姬》讲述的是程蝶衣(小豆子)的一生,可以说是传奇的一生。幼年时被母亲切去手指卖进了戏班子,开始了地狱般的训练,而后几经波折的成了一个角儿。本以为可以与大师兄段小楼(小石头)永不分离,可以唱一辈子的《霸王别姬》,无奈世事难料,蝶衣生于乱世,他处在中国的混乱时期,一生坎坷,清朝末期,他初登台面,却被一个退了职的老公公侮辱;抗日时期,他为救段小楼,给日本军官唱戏,却促使段小楼与青楼女子菊仙成亲;抗战胜利,他因当初的几出戏被当做汉奸抓去审问;文革时期,他被批斗;‘四人帮’粉碎后,他也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死法就如同他的人生一样悲剧却又唯美,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自己的人生唱出了《霸王别姬》,自杀在段小楼的怀中,正如虞姬在楚霸王面前自尽一样。
影片的配乐很是精彩,它们突出人物性格,渲染电影气氛,调动观众情绪。其中多处音乐更是由中国京剧院乐队和中国中央乐团演奏。
以下是我对本片音乐做的几点简单赏析:
本片采用的是倒叙手法,片头是‘四人帮’粉碎后,程蝶衣与段小楼二人阔别二十余年后的再次合作,经过与戏台管理员的寒暄后,京剧所独有的吹奏乐想起,尖锐却又婉转,伴随音乐回到了蝶衣幼时。抖嗡的声音表现了当时蝶衣心里茫然。
母亲为让蝶衣如戏班剁了他的第六指时,低沉的鼓声和抖嗡声的再度响起直到京剧独有的拉弦乐响起都暗示了蝶衣与戏剧无法分割的一生孽缘,此刻所渲染的紧张气氛与此后蝶衣短暂的被欺,表现了蝶衣心理的巨大变化。
这抖嗡声充斥整部影片,每当影片人物心里压抑时,总会响起这声音,不断地提醒着过去。
同样不断出现的还有学徒时期的练声曲儿,小曲儿虽然悲伤婉转却有字有据,且铿锵有力。正如程蝶衣的一生,虽然坎坷无奈,却从未放弃戏曲、放弃尊严,在我看来当他念出“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时,不但不是他放下了尊严,而是他真正的担起了责任,担起了自己的选择。
不可少的还有那小堂鼓的声音,虽然轻巧,却声声敲在心坎儿上,从第一次说出自己是女娇娥到段小楼在青楼闹时候,都表现着主人翁内心的变化,正如这堂鼓声一般,看着是波澜不兴,心里却是洪流激荡。
而与小堂鼓相对的是吹管乐,悠远流长,正面表现了蝶衣那看透一生的心境,并不是心死,而是麻木了,等着被再次唤醒。
自小豆子和小石头合唱第一出《霸王别姬》起,本片正式的切入了主题,京剧《霸王别姬》唱的是楚霸王的侠骨柔情,唱的是虞姬的从一而终、不离不弃。而正是这一唱,招来了张公公招来了袁世卿,也招来了程蝶衣的痛苦一生。
小豆子被招至张公公那里时,响起了乐队奏的喜庆音乐,与小豆子所受的侮辱形成强烈对比,影片中多次出现这种现象;在蝶衣为日本人唱过戏后,围墙之内,依旧是欢歌艳舞,而围墙外,段小楼看不起程蝶衣的献唱;在解放之后,全城响彻《歌唱祖国》的大合唱,而蝶衣却在一点点的失去所拥有的东西;包括在后来小四取代程蝶衣时,台上唱的随时《霸王别姬》,可是因为台下的叫好声儿,依旧对比了蝶衣当时的悲痛;就算是蝶衣再去张公府时是喜气的,可随着那声“冰糖葫芦”勾起蝶衣对小赖子的回忆,依旧伴有那么一丝忧伤,这种不对称的艺术表现手法,恰恰呈现了主人翁对世事不公的无奈、愤怒与妥协。
小豆子从雪天抱回婴儿小四时,响起的音乐伴着撞钟声,带着浓重的时代感,那是清末民初独有的悲凉曲调,有着清宫大院的苍凉,又有着一丝动乱时期的‘靡靡之音’,此曲调彰显了蝶衣心中初明事理的震惊,悲怆。
到了电影后期,让人不能忽略的还有那满载着时代感的革命歌曲,这首《歌唱祖国》的出现似乎就是为了讽刺戏中人物,当小四与蝶衣吵架离家时,边跑边唱的这一首;菊仙被段小楼背叛后,穿着红袍上吊时,收录机里播的依旧是这《歌唱祖国》;到了最后,蝶衣自杀时,堂上响起的,不是别的正是那首《歌唱祖国》。
㈦ 霸王别姬主题歌
电影《霸王别姬》的主题歌——
《当爱已成往事》
词:李宗盛
曲:李宗盛
唱:张国荣
啊呀 依孤看来
今日是你我分别之日了
往事不要再提
人生已多风雨
纵然记忆抹不去
爱与恨都还在心里
真的要断了过去
让明天好好继续
你就不要再苦苦追问我的消息
爱情它是个难题
让人目眩神迷
忘了痛或许可以
忘了你却太不容易
你不曾真的离去
你始终在我心里
我对你仍有爱意
我对自己无能为力
因为我仍有梦
依然将你放在我心中
总是容易被往事打动
总是为了你心痛
别留恋岁月中
我无意的柔情万种
不要问我是否再相逢
不要管我是否言不由衷
为何你不懂
只要有爱就有痛
有一天你会知道
人生没有我并不会不同
人生已经太匆匆
我好害怕总是泪眼朦胧
忘了我就没有痛
将往事留在风中
因为我仍有梦
依然将你放在我心中
总是容易被往事打动
总是为了你心痛
别留恋岁月中
我无意的柔情万种
不要问我是否再相逢
不要管我是否言不由衷
为何你不懂
只要有爱就有痛
有一天你会知道
人生没有我并不会不同
人生已经太匆匆
我好害怕总是泪眼朦胧
忘了我就没有痛
将往事留在风中
为何你不懂
只要有爱就有痛
有一天你会知道
人生没有我并不会不同
人生已经太匆匆
我好害怕总是泪眼朦胧
忘了我就没有痛
将往事留在风中
㈧ 霸王别姬的音乐原声
《霸王别姬》电影配乐序号配乐名称序号配乐名称序号配乐名称01启幕16喊嗓(少年)31失婴02断指17霸王别姬32交心03冬夜18镜中岁月33判决04识情19一辈子34牡丹亭05喊嗓20决心35大街06午后21赴宴36入怀07门外22醉酒37点戏衣08逃23送剑38旧地重游09升帐24贵妃醉酒39文革10通罚25泣婚40斗争11春葬26点妆41无爱12变27和好42不懂13念词28灵堂43重逢14粉墨登场29成角44自刎15拾婴30心瘁45落幕以上资料来源
㈨ 如何鉴赏电影《霸王别姬》的背景音乐
电影的开始,是已经迟暮之年的重逢,开篇的锣鼓,黑暗中亮起的灯光,仿佛揭开了沉重的一幕生活 -“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电影的音乐除去插曲、主题歌、戏曲选段,断断续续的大概有四十几段,单是凭音乐,就可以串起一段难忘的回忆。
影片中的一段音乐“断指”,还是年幼的小豆子被母亲切去了多余的六指,那是一个寂静的黑夜了,小豆子凄凉的声音响彻了大院。沉闷的鼓象是一声一声擂在心里,一只京胡凄厉的挣扎,孩子,命运是挣脱不了的。无奈的命运使得他留了下来,小豆子长的象个女孩子那么漂亮,大大的眼睛里充满了对人生的惊慌。有一个冬天冰冷的夜里,师兄小石头为了小豆子受罚,雪地里长跪不起,背景音乐是轻轻的和唱“啊”,绵绵不绝,配以萧的哀伤的低鸣,提琴的出现感染了幼小的心灵,小豆子透过窗子向外望,细雪绵绵,师兄啊。
背景音乐“门外”:戏班的小兄弟们天天早上在河边喊嗓,稚嫩的声音不明所以的参差不齐着 -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每天进行着不能忍受的训练,而大门外有着怎样的天地啊,有诱人的糖葫芦、热闹的街市、有儿童向往的一切。于是这段音乐响起时先是压抑得透不过气来,那是好奇的打开了大门,接着是一段拨云见日般晴朗的笛声,门外是一片耀眼的风筝啊。什么教诲、什么师恩,师兄啊,我要逃了,枕头底下压的铜子儿,别忘了啊。
看到成角儿的气派了吗?那架势,过门响起,忍不住心酸。要挨多少罚才能成角儿?两个孩子不由自主的回来了,管家毫无表情的在一旁念颂着:在班结党者罚,背班逃走这罚......已经皮开肉绽、已经泣不成声,另一边,已经做出了选择:生来不是唱戏的命,黄泉路上再投生吧。初春的下葬,正是花开的季节啊。
那时唱戏,女人的角色也要由男性扮演。小豆子被定为旦角,可是有一段戏“思凡”,他总也转不过弯儿来。直到有一天,师兄的烟锅直捅了进来,那是什么样的目光啊,师兄啊 - 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一边嘴角血迹斑斑,一边已经兰指轻扬。从此再难分清戏与人生,是真是戏?
有一段音乐是“一辈子”,当年的小石头和小豆子已经小有名气,成了段小楼和程蝶衣,成名的戏是“霸王别姬”,那时的后台音乐是分外的铺张,啼声初试,凤眼轻吊,点妆画眉,粉墨登场,此时的程蝶衣已经陷入虞姬的角色,再也离不开这段戏、离不开霸王。想起初成名时的辛酸,程蝶衣对着镜中的师兄说:“师哥,咱们就好好的唱一辈子戏,不行吗?”段小楼轻轻一笑:“兄弟,你可真是不疯魔不成活呀。可人要真是疯魔了,在这世上还活得下去吗?”自去了烟花深处。这时的音乐是西皮二黄,过门反反复复的不再进行下去,程蝶衣的眼神也是一样的欲说还休。
霸王别虞姬,君心已不再。虞姬又该去向何方?师兄啊,还记得幼年时看中的宝剑吗?赴了袁四爷的宴,目光涣散,剑气袭人。第一次出现古琴的声声哭泣,伤心处一管萧的出现,分明已经是不知心在何处了。天色微亮时,轻雾迷蒙,醉酒的程蝶衣浓妆艳抹,真的宝剑在手,何不......师兄啊,举杯相邀欢,心里的哭泣你听到了吗?
已经年迈的师傅逼着两个人和好了,记得菊仙出场了,故作轻松的说:您猜怎么着,小楼现如今是我的人了。可是两个人依然跪着,戏在继续上演着。师傅的灵堂上,昔日拾来的婴儿,今天已经分明是个意气风发的青年了。世事无常,程蝶衣险些被判了刑,他一副一死方休的架势,却被当庭释放。喧嚷的大街,师兄啊,还记得这把剑吗?第一次,是在成名时见到,第二次,是在你的婚礼时送去,宝剑配霸王,感情如绵绵流水,宝剑也斩不断啊。
昔日拾来的婴儿,分明已经退蛇成龙了,画了一模一样的虞姬,有点立地成角儿的架势。霸王沉甸甸的冠帽在众人手中流水般的传递着,菊仙不知所措的接着了,这是她最可爱的刹那。只有程蝶衣轻轻的拿过了,轻轻的给霸王戴好,轻轻的梳理了。音乐明显的与以往不同,莫非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了?新的角儿已经出现了?
程蝶衣麻醉自己,不再去想人世间的纷乱,能够帮助他的只有师兄,那是怎样的撕心裂肺的挣扎,一如小的时候 - 遥远的回忆了,那个寂静的夜晚,小豆子留了下来,后来,成长为程蝶衣。菊仙见到发抖的他,忍不住抱进怀里,京胡的节奏明显的慢了下来,娘,你听见了吗?这世道,是小豆子的命啊。于是再流连当年喊嗓的河畔,只记得当年师傅的教诲 - 从一而终。最喜欢的一个镜头:程蝶衣看似不经意的走出来,两边是繁华如梦的戏衣,没有再多的犹豫,“一抹碎火,金蛇狂舞”。点燃的戏衣仿佛是一个时代的告别。
文革是几代人的噩梦,是一场所谓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是一个是非不分、颠倒黑白的年代,人们相互间说着最为恶毒的话语,狠狠的伤害着彼此。似乎没有人能够幸免,包括芸芸众生中的段小楼、菊仙、程蝶衣。记得菊仙脏乎乎的脸上绝望和哀伤的表情,那是段小楼为了保护她而拼命说着不爱她的话,我不记得当时有一首插曲“不懂”曾经出现,在磁带上看到 -
“你说的话我永远不懂
你的情绪我无法捉摸
两个心又怎么能相通
我的心事你似懂非懂
爱情的事仍无法猜透
未来的路又该如何去走
算了吧,好吗?
为何还要留恋梦中
算了吧,好吗?
人生终究是一场空”
如苦尽甘来一般的重逢竟然是昙花一现,剧情回到电影开始时的一段,两个说话已显老态的人,重新敲锣打鼓的开始了演了一辈子的霸王别姬,一辈子的戏,辛酸的爱情竟象是哄骗,师兄啊,“四面楚歌声,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 你还记得吗?师傅教训我们,要从一而终啊。一把见证命运的宝剑,缓缓的抽了出来,一如岁月的静静流逝,在某个时刻吧哒一声停了下来。热闹处锣鼓嘎然而止,师兄啊,“不要问我是否再相逢,将往事留在风中”。戏仍在上演,锣鼓重又齐整整的响起 - “人生没有我并不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