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素兰姐的漫画<<火王>>的问题
前世的感情纠葛。最明朗的:七个神,唯一的一个女神婳筝同时爱着尚轩和昊月两个。比较含蓄的:千湄很在意仲天,但仲天对千湄很不耐烦,认为他是个小P孩;优河没事喜欢逗弄千湄,且对千湄在意仲天颇有点微辞。
唐朝:女神转世的公主李盈和昊月相互爱慕。仲天和千湄的转世奉剑相互爱慕,打开BL的先驱,呵呵。千湄被仲天打造的钗伤到之后,为了能多陪伴在仲天身边而动用觉醒的力量,导致最终魂飞魄散永不转世,仲天非常痛苦并且认为没有千湄的世界再也不值得眷恋,有毁灭世界之心。另外优河认为千湄的死是仲天的责任,这里看来优河对千湄是有那种感情的。(书中没明说)
现代:特莱斯的体内有尚轩沉睡的灵魂。书中明确说过“咏倩爱的是尚轩的那一部分。” 仲天觉醒之后,特莱斯性格变化比较大,霸气了许多。想要报复世界对他的不公平(让他永失所爱),而想要毁灭世界,为此不惜欺骗咏倩(从这里看来仲天终究还是与尚轩不同,虽然欺骗的时候曾经不忍,但毕竟欺骗了),最后因为再见到转世后的千湄-珊诺而放弃毁灭计划,并且心境豁然开朗,不同于从前。
咏倩获得全部水镜的力量之后,修改历史,让唐朝的李盈和昊月最终在一起了,完美了这一对情人。
另外个人觉得咏倩的感情比较混乱,虽然说她爱上特莱斯是因为尚轩的灵魂,但后来仲天觉醒,她似乎也是仍然爱着他的,只是最后自我安慰觉得自己爱的始终是尚轩吧。尚轩的消逝太悲伤了,尤其是最后流泪的一句“我爱你”,觉得他隐忍了好多好多。
最终结局有两个版本,我买的版本是没有明确结局的,只是说特莱斯对珊诺说打算向咏倩求婚,但觉得咏倩不见得会同意。
中学看的这套书,后来买了全套保存。
② 有没有你看过一次再也不敢看第二次的电影
我看过很多种类型的电影,其中让我看过不敢再去看第二遍的电影有:《无人知晓》、《金陵十三钗》、《一九四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无人知晓》
就画面风格来说,干净明亮的画面,各种构图和特写都像是在看一部治愈系的电影,自然的表演没有一丝刻意,可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却在讲述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本可以煽情,却没有任何拖沓,就像普普通通的记录生活,平凡中的四个可怜的孩子,为了生存而努力,以妹妹的意外死亡作为结局,一个小生命最终就在一个旅行箱中,那双沾满泥土颤抖的手,本不该在这个年龄经历的一切,最终画面停留在四个小孩走在马路上,前方的路途崎岖,却只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继续
③ 陕西省正式施行反家暴法,如何有效防止家暴的发生
诉诸法律。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赋予每个中国公民最基础也最强力的保护措施,使用法律保护自我身心健康是每个公民的权力,打击犯罪人人有责。
通过社区服务机构或妇女联合会等社会组织进行教育调解。
家庭成员之间多沟通多交流,找出矛盾累计点。有针对性的解决或化解矛盾可以有效降低家暴频次。
终止家庭成员关系。物理隔离可以有效保护弱势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并由相关社会组织聘请专业人士(如心理医生、律师)评估情况,给与弱势方必要的心理治疗或法律援助。
读书学习。通过网络渠道学习更多技能,壮大自我,提升自我价值。同时也可以学习到很多有效应对家庭暴力的小妙招,让受害方有更多的勇气和底气来正面应对家暴。
诉诸好友。如果不知道怎么办,寻找好友倾诉是一起商议解决办法和安抚情绪非常好的方法。
教育水平问题。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没有合理的解决家庭问题的知识储备和手段,只能诉诸暴力。
社会管控不到位。我国由于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会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基础服务不到位,容易出现因为某些人没人管、管不到就肆意妄为的想法。
生活作风问题。由于个别人生活作风不争和道德意识丧失,造成婚姻外不正当关系。从而影响到婚姻生活,产生家庭暴力。
历史问题。传统观念中男尊女卑等落后观念导致的家庭暴力在近些年虽然有所遏制,但是一些教育仍然落后的偏远地区这些观念仍然是家庭暴力的主要成因。
收入问题。由于家庭成员收入和付出不平衡容易造成家庭暴力滋生。
大家一定要正视家庭暴力和家庭暴力衍生出的各种社会问题,让社会更和谐,让家庭更和睦!
④ 反家暴 看看国外怎么做
中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3月1日起正式施行。事实上,不仅国内,世界范围内家庭暴力都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各国不断根据自身国情及特点,探索出一套富有成效的新措施,最大限度内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降低其对社会的危害。
德国 谁施暴谁扫地出门
德国的反家暴法《防止暴力法案》设立了一项重要原则:“谁施暴,谁离开”,即施以家暴的一方会被赶出家门,并被禁止靠近、纠缠受害者。
警察如果认定存在家暴行为,会立即将施暴一方驱逐,同时没收其钥匙,禁止其再返回住所。拒不离开的会被警方拘留。
警方禁令最长14天。如果受害者担心禁令到期后仍有危险,可向法院提交足够证据,申请更长时间的保护令。保护令包括禁止施暴者回家、禁止在其他场所或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接触、纠缠受害者等。如果违反保护令,施暴者将面临一年以下监禁或罚款。
英国
揭家暴干预施暴者
英国政府2014年3月推出一项“家暴揭露计划”,给予个人“询问权”和“知情权”,个人可通过该计划直接向警方询问他们的伴侣或家庭成员是否有暴力倾向的记录。如果警方发现被询问的对象存在家暴记录,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向个人公开相关信息。
此外,英国还提出一个新项目Drive,调整以往关注受害者的角度,转而把救助目标转向家庭暴力的根源——施暴者,将对有较高威胁的施暴者给予一对一的帮助教育,通过治疗手段对他们的暴力行为进行干预。
这一项目由多个社会救助机构提出,将首先在埃塞克斯、萨塞克斯等地试行,给施暴者提供帮助,解决他们的酗酒、吸毒以及精神问题。同时,他们还能获得有关就业、居住等方面的资助;而拒绝合作的施暴者则将受到警方的密切监视,严重者或将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
荷兰
强制通报重罚公务员
在荷兰,除了被公开的家暴案件以外,还有许多案件并未报案。警方估计,能够采取正确方式去警局报案寻求帮助的仅占家暴事件的20%,而从未报案而被隐瞒的家暴案件占到总数的80%。
为应对这种形势,2013年7月1日,荷兰开始实施“强制通报准则法案”,以期改变家暴事件“民不举、官不究”现象。荷兰的强制通报制度适用于教育、卫生保健、儿童保健、青少年保健、社会工作以及刑事司法系统的专业人士,不仅要求他们通报疑似家暴情形,还规定了家暴识别的具体指标、步骤、报告程序和模板。
警察等公务员施暴有可能受双倍惩罚。荷兰检方发言人介绍,如果一名警察或其他公务人员(如消防队员、急救车驾驶员等)对家庭成员实施暴力,检方将寻求使暴力实施者受到比普通人严重一倍的惩罚。荷兰警察组织的调查报告指出,警员家属是非常容易受到家暴的人群,而实施暴力的往往是警员自己。
美国
名人效应 快速保护
最大限度地利用明星效应,呼吁社会形成反对家庭暴力的意识,是美国营造家暴“零容忍”态度的重要方式。
去年,在素有“收视率之王”之称的橄榄球联盟总决赛“超级碗”中,20余个反家暴组织联合考特尼·考克斯和伊莱·曼宁等文体明星发起“NoMore”反家暴运动,并在比赛中场黄金时段针对橄榄球星在电梯中殴打未婚妻的家暴丑闻投放了公益广告。
很多明星也自发利用社交媒体,通过艺术手段传播反对家暴的声音。如摇滚歌手霍齐尔单曲“CherryWine”的音乐录影带即以反家暴为主题,由奥斯卡提名女演员西尔莎·罗南出演,并在社交网络上以“面对家庭暴力”的话题广泛传播。
在司法保障方面,人身安全保护令是美国防范家庭暴力、保护受害者的重要行政司法手段。人身安全保护令分三种,分别是紧急保护令、临时保护令和永久保护令。家庭暴力受害者可在侵害方不在场的情况下向法院提出申请,法官根据证据证词即可发放临时保护令。受害人存在紧急、现实危险的,警方即可联系法院系统发放紧急保护令,全部流程通常只需几个小时。
澳大利亚
拨专款加强儿童保护
在澳大利亚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起家暴事件,为此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此前宣布投入1亿澳元(约合4.68亿元人民币)解决澳大利亚的家庭暴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