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一个微电影讲述一个男的得了绝症没告诉女朋友并和她分手女朋友从此跟各种人
这明明是棒子电影里面喜欢用的段子嘛,既然得了绝症就要抓紧时间把将来打不到的炮打完,居然还让自己的女朋友被别人去日。
B. 微电影失眠笔记中播放的电影叫什么
这部微电影改编自陈谌的小说《她在睡梦中,他在等她醒 》,在这里贴一下,看过视频的可以对照一下。
1
梁先生是我的一个朋友,他四月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病愈后渐渐开始失眠,从起初的一晚上勉强能睡五个小时,最后他到天亮连二十分钟都睡不踏实了。
于是就像歌里唱的那样,他在五月的早晨终于丢失了睡眠。
然而他的这种失眠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病症,他尽管从不入睡,却也不曾感到丝毫的疲惫,就仿佛他已经完全不需要睡眠这种东西了一般。
这是一种寂寞的病,梁先生告诉我自从他失去了睡眠之后,生活开始变得很无聊,他曾经是个嗜睡如命的人,一天能睡十个小时,然而自从他彻底失眠后,每天的这十个小时就这样赤裸裸地空余了出来,就仿佛上帝每天往你卡里多打了十万块钱一样,你都不知道该怎么去挥霍它。
我很好奇地问他现在的夜生活是怎么样的,他说自己现在一到夜里过了十二点就变得神经质起来,因为距离第二天早晨上班还有整整九个小时,除了在凌晨两点给自己加一顿饭之外,剩下的时间空虚到令人抓狂。
看梁先生渐渐由原本的“失眠者”变成一个歇斯底里的“追梦人”,我不免觉得有些不可理喻,我时常想,为什么他是如此强烈地渴望睡眠呢,既没有丝毫困意,身体也未曾从失眠中受到什么损害,为何他还要如此迫切地去索求这几个小时完全无意识的体验呢。
不过我从没问过梁先生,或许对我们而言,睡眠只是一个围城而已,自从梁先生被睡眠帝国流放后,我们只是羡慕地望着他从倦意桎梏中解脱,却无法揣测他在城墙之外的心情。
而他似乎也开始慢慢接受这种设定,不再疯狂地想要重拾睡眠,而是试着把剔除睡眠的时间用一些琐碎的事情填满。他学会了泡茶,学会了做蛋糕,还学会了织毛衣,一到午夜就俨然变身成一个家庭主夫,只可惜他上演的始终是自导自演的独角戏,毕竟那是一个整座城市都在安然沉睡的时刻。
这样抽风的生活持续了很久,直到他遇到了昏睡不醒的周小姐。
2
周小姐就是梁先生在睡眠诊所的候诊室遇到的一个姑娘,这个姑娘外表看起来正常得很,和他自己一样,没有其他睡眠病患者的外部特征,于是他心想或许她和自己恰好是同一种病症。
他走过去坐在那姑娘旁边问她道:“嘿,你好,你也是来看病的吗?”
“是啊。”
“你也是失眠吗?”
“不是,我的病……”
话没说完,那姑娘就一头栽倒在沙发上不省人事了。
梁先生慌得一下子跳起来,医生从诊室里出来一看,说这姑娘只是睡着了而已,不过是深度睡眠,怎么叫也叫不醒的,过一会儿估计自己能醒来。
等了半个小时,那姑娘果然挺尸般地忽然坐了起来,又把梁先生给吓了一跳。
“不好意思,这就是我的病,一种奇怪的昏睡病,我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忽然睡着,过一段时间又会自然醒来。”
周小姐今年二十五岁,她得这个病和梁先生一样原因不明。
周小姐告诉梁先生,自从她得了这种病,就没法上班了,因为有时候走在马路上都可能忽然睡着,另外生活上也产生了诸多麻烦,上个厕所洗个澡什么的都必须有人看着,不然随时可能一头扎进马桶里。
梁先生也把自己的病告诉了周小姐,她听完后露出了羡慕的眼神:“我觉得像你这样其实不坏,至少生活是足够完整的不是吗?我现在的生活完全变成了零散的碎片,我对每一天已经没有了概念,因为无法预计自己什么时候会忽然睡着,醒来以后也不知道自己究竟睡了多久。”
“不不,其实我并没有好到哪里去,正是由于我的意识一直都是清醒着的,每天就这样看着日出日落,天黑天明,才没有了日子的概念,任凭时间如何一分一秒地流逝,我都毫无知觉。对我而言生活就是一个无尽清醒着等待死亡的过程,毕竟睡眠曾是种多好的逃避呀,现在没有事情我能等睡一觉醒来再说了不是吗?”梁先生如是说道。
“我们俩还真是奇怪呢,一个想睡却睡不着的人和一个不想睡却总是睡着的人。”周小姐捂着嘴笑了起来。
他俩就这样在候诊室里聊了一个下午,整个过程还算是轻松愉快。
在他们被医生开了一些抗焦虑的药物打发走了后,周小姐忽然问起梁先生有没有女朋友。
“没有,我暂时没有这个打算。”
3
最终梁先生还是和周小姐在一起了,对此我并不感到意外,我觉得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一种彼此的需要,周小姐需要人全天候地照顾,梁先生需要人填满他的生活。
白天梁先生上班的时候,除了风驰电掣地上上厕所,周小姐大部分时间就在床上待着,晚上梁先生回来了,她才能在屋里或者出门去活动活动,当然梁先生必须时时刻刻跟着她,以防她忽然睡着撞到什么东西上。
周小姐睡着的时候,除了整理房间以外,梁先生还会给她做吃的,然后摆在她的旁边,等她醒来后看她惊喜的表情。
对于从不入睡的梁先生而言,他时常会默默看着周小姐睡觉,他觉得她睡着的样子很美,让他想起很久之前听过的一首歌,名叫《她在睡梦中》,歌中有一句这样唱道:“看着你睡在我身旁,像孩子一样,多想摇醒你,告诉你我有多么爱你。”
醒来后的周小姐总会第一时间寻找梁先生,就像睡醒的孩子本能地寻找母亲一般,这渐渐变成了一种依赖。周小姐时常会问梁先生,会不会有一天醒来后再也找不到你了呢。但对于梁先生而言,他并不觉得自己会离开她,他更加担心的是周小姐有一天再也不会醒来,因为从自己逐渐失去睡眠的过程中,他仿佛看到了周小姐最后的归宿,那就是生活完全被睡眠填满。
事实上周小姐忽然睡去的频率的确在一天天地增加,这让梁先生感到恐慌,却又无能为力。在周小姐昏睡不醒的深夜,梁先生又开始喝茶看报纸,就像当初独自生活时一般,只不过他都会选择坐在周小姐身旁,期待她会忽然醒来。
终于有一天,周小姐似乎预知到了自己的未来,她趁梁先生上班的时候,留下一封信走了,她说很感谢梁先生这段时间照顾她,但是她不想再让梁先生这样一直等她醒来了,否则如果有一天她自己再也醒不来了,梁先生就要这么永远等下去了。
周小姐究竟是怎么独自离开的,以及她最后去了哪里,都没有人知道,或许她最终能治好她的病,回来继续和梁先生生活在一起,更或许她像童话中的睡美人一般,在城堡中永久地沉睡。
只不过没有人能够吻醒她,就像冬眠的松鼠再没有了春天。
4
在周小姐走后很久,梁先生才和我说起他们在一起的日子,他没有悲伤的表情,就像万里无云的天空一般,但我却能从泥土中嗅到暴雨过后的味道。
没有了周小姐后的梁先生,他的生活并没有多少改变,对他而言,这个世界上除了吃喝拉撒,再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
在万籁俱寂的凌晨时分,梁先生除了“午夜茶”以外,多了一件叫作思念的事情。他对我说,对于失去睡眠的人而言,思念是最大的敌人。
好在梁先生是个坚强的人,他见到我总是微笑着谈起最近他在后半夜做的事情。有一天我去他家,他正在安静地写东西,一笔一画写得特别认真。
他说,我在写日记,有助于加强对每一天的直观感受,每晚上九点准时记录过去二十四个小时发生的事情。
我提出要看看,他紧张地用手遮住本子,露出害羞的表情。
但我并没有强求他,因为我知道这一定是他写给周小姐的自说自话。
而此刻客厅中音箱里放的那首《她在睡梦中》正唱到最后一句:“我多想留下来,永远在你枕边,日夜欢愉呀,情人啊,看着我,就这样绝情地老去啊。”
C. 推荐国产双男主·微电影10部(一)
探索国产微电影的魅力,五部双男主佳作带你感受青春与情感的碰撞:
1、《当我每次想起你》
这部30分钟的青春励志短剧,以学渣与学霸的鲜明对比,讲述高考前的奋斗与成长。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一场知识的较量,更是勇气与坚持的磨砺。
2、《到不了》
时长18分钟27秒的国产微电影,以意想不到的剧情反转,挑战观众的期待。看似简单的同性暗恋,却被心机的插足者打破,最后的结局出人意料,让人深思。
3、《难,得。》
青梅竹马的爱情遭遇家庭的阻碍,主角以“自杀”抗争,让人感叹勇气与坚持的力量。这部微电影揭示了爱情与家庭之间难以言说的挣扎。
4、《晴空碎玻璃》
这部校园欺凌题材的38分钟影片,虐点与甜蜜交织,描绘了主角利洋的挣扎与成长,最终在亲情与友情的温暖中找到了光明的出口。
5、《宅男电台》
两颗孤独的心,通过深夜电台相连。这部35分钟的微电影,用音乐串起两个平凡人的情感共鸣,让人在深夜中感受到一丝温情。
6、《有生之年》
回忆中的两个少年,一个破碎家庭,一个身患疾病,命运的错综复杂让这段友情戛然而止,留下无尽的遗憾与回味。
7、《贵圈好乱》
这部20分钟的微电影以旁白引领,讲述娱乐圈的复杂与无奈,让人在短短的时间里品味人生的多面性。
8、《海蓝时见鲸》
主角们的命运转折与情感纠葛,交织成一部28分钟的动人剧作,从意外、记忆混乱到真相大白,每个瞬间都扣人心弦。
9、《桎梏》
这部36分钟的微电影,以同性之间的误会与成长,探讨了真实与自我认同的界限,引人深思。
10、《余风未安》
最后的开放结局,留给观众无限遐想空间,让人回味无穷。
D. 微电影《氦》的内容
这部丹麦影片《氦》获得第八十六届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绝症男孩与医院保洁员之间略带魔幻色彩的感人故事。
身患绝症的小男孩终日只能躺在病床上,无法享受世界的美好,医院的保洁员为他讲述了“氦”的世界,给小男孩带来无尽的希望和快乐。善意的谎言背后,却隐藏着一段平凡而真挚的感情。
被编织成美好世界的气球天堂,没有病痛的折磨,是小男孩的归宿。现实与梦幻的交织,为观众缔造了一个美好温馨的世界。
影片前部分实拍,剧情流畅自然,小男孩和护工的友谊建立得自然而温情,随着两人友情的升温,推动剧情的转折。最后的特效场景留给观众一个治愈性的结尾。
【诗酒天涯 团队--关o山o月 】为您解答
=====满意请采纳为满意答案吧====
E. 推荐国产双男主·微电影10部(一)
《当我每次想起你》:高考前夕,学霸与学渣的情感纠葛,青春励志的校园故事。
《到不了》:向南与王思远的暗恋之情,被心机女破坏,最终却有出人意料的大逆转。
《难,得。》:青梅竹马的恋人因家庭阻碍被迫分离,为打破阻碍,他们选择以极端方式抗争,最终重逢。
《晴空碎玻璃》:校园欺凌的残酷与救赎,虐心情节后迎来甜美的结局,主角利洋与冯小奥之间的情感温暖人心。
《宅男电台》:两个上海白领通过深夜电台建立起的深厚联系,他们播放着怀旧歌曲,陪伴着一位独居老宅女度过寂寞时光。
《有生之年》:采用回忆手法讲述两个少年的故事,一个家庭破碎,一个身患重病,因误会分开后,故事戛然而止。
《贵圈好乱》:以旁白形式呈现的微电影,揭示娱乐圈的复杂与真实。
《海蓝时见鲸》:讲述沈陆生与陈经年的情感纠葛,陈经年经历一系列变故后,选择以跳海自杀的方式结束痛苦。
《桎梏》:同故意利用丢饭卡方式接近直,最终直醒悟,鼓励同做真实的自己。
《余风未安》:开放式结局,留给观众无限想象空间。
F. 有什么好看的微电影 30分钟以下的,青春励志的
《田埂上的梦》讲述了一个农村少年追逐梦想的故事。主人公小林自小便对城市充满向往,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他出生在贫困的田埂上,家庭条件极为艰苦。在父母的辛勤劳动下,小林开始了艰难的求学之路。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家庭的希望,每晚都在田埂上读书,为梦想奋斗。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小林得知村里有一所高中可以提供奖学金,他决定要争取。于是,他加倍努力,最终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奖学金,踏上了改变命运的旅程。影片通过小林的故事,展现了农村少年的坚韧与梦想。
《心酸的恩情》则是一部情感细腻的青春励志片。故事发生在一座小城,主人公小雅是一位乐观开朗的女孩。她有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弟弟,为了给弟弟治病,小雅和家人四处奔波。尽管生活艰辛,但小雅从未放弃过希望。她利用课余时间兼职赚钱,省吃俭用,只为能筹集到弟弟的手术费用。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小雅得知弟弟的病情可以通过一种新型药物得到缓解。她决定卖掉了家中的旧家电,凑齐了一部分费用。影片通过小雅的坚韧与爱,展现了她与家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面对困难时的不屈不挠。
这两部微电影都以30分钟以下的时长,讲述了一系列青春励志的故事。它们不仅展现了主人公们的坚韧与梦想,更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影片中的小林和小雅虽然出身平凡,但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就有希望。在困境中,他们用行动诠释了青春的力量,激励着每一个怀揣梦想的人。
影片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紧凑的情节安排,使观众在短短时间内就能感受到主人公们的情感波动。小林和小雅的故事,既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也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憧憬。它们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而是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两部微电影不仅具有深刻的主题,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们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感人的情节,触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弦。无论是小林追求梦想的坚韧,还是小雅对弟弟的深情,都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了共鸣。
G. 微电影《到不了》到底讲的什么啊最后的结局怎样了为什么最后向南住进医院了而那个护士又是谁真心
大学生向南喜欢上了同班男生王思远(吴思远饰演),王思远的好朋友朱妍(女,曾荟文饰演)却喜欢上了向南。就这样,三个人之间开始了一段不同寻常的情感纠葛。影片的结尾,故事情节出现大逆转,原来向南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前情发生的故事均是他的臆想。在医院住了一年的向南却并没有吃医生给的药,因为他想将这一段他认为唯美的爱情故事永远地
埋藏在心底。
H. 微电影《精神分裂症》:让爱连接你我他
一、电影信息
片名:精神分裂症
法国动画短片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
上映日期:2008-05
片长:13分钟
又名:91公分之外(台) / 貌合神离 / 91厘米剧
本片荣获第61届戛纳电影节(2008)柯达短片电影奖。
二、电影内容简介
一枚150吨的陨石砸中了男主人公亨利家对面楼的天线,幸运的是他毫发无损。但此事过后,他的世界刚好与现实世界偏离了水平91cm。无论开门关窗洗澡接电话,这些日常细琐杂事就都成了负担。他在家里度量好了精确的91cm误差,可还是在工作中麻烦不断。因此他去接受心理治疗,可丝毫没有进展。工作的不顺利,母亲看似平常的指责,心理治疗师的不理解,让他决定孤身一人与“陨石”的对抗,结果他发现自己又多出了75cm的垂直距离。辛苦的努力却遭遇失败,这让亨利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意义。于是他放弃努力,变得越来越自闭,越来越孤独。亨利沉浸在巨大孤独与绝望中,母亲的一通充满指责的电话留言最终让他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此获得解脱……
三、电影解读:
(一)情节梳理
影片是按照主人公亨利“初遇疾病,积极应对→不断受挫,病情加重→极度绝望,结束生命”这几个情节来展开的。
(二)人物分析
1、亨利。(1)缺生命支持系统。从影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亨利独自一人居住,他没有什么朋友,与母亲的通话中也可看出他与母亲的感情不深厚,这说明亨利与他人没有情感上的深层连接,而这在一个人遭遇危机时,无论是生活危机还是精神危机都是有极大的隐患的,因为缺少生命支持系统。(2)爱整洁、追求秩序与理智。亨利虽是一个人生活,但他的屋子看起来是极其整洁,毫无凌乱之处,一点儿也不像一个独居青年男子的屋子。影片中他两次端正墙上歪斜的相框,工作完的吸尘器他都要一一归类放入规定的地方,这是有多追求秩序感啊。而当心理医生把陨石说成小行星时,他严肃认真且带有些愤怒地给予纠正。秩序与理智可以带给人确定感,人活着离不开内心的确定感。当亨利病情加重之后,他失去房屋的整洁、秩序时,同时也失去了头脑的清晰、秩序与理智,其实他失去的就是人内心的确定性。而内心的确定性的丧失所带来的痛苦使亨利难以忍受,他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求解脱。当一个人丧失了她内心的确定性时,生命里的重要支持系统就应该及时提供这种确定性,然而遗憾的是,亨利缺少属于他的生命支持系统。可见,一个人的生命里,生命支持系统是多么重要啊!
2、心理医生。影片中的心理医生可以用一个词概括:不专业。在亨利与他的交谈中,感受不到他作为心理医生对亨利的理解与共情。两人交谈时有两处体现尤为显著:(1)当亨利讲述自己的经历后,心理医生否定了亨利的受伤:“结果,实际上没有受伤,对吗?”他为什么要这样讲呢?难道作为心理医生的他不知道亨利是精神上的受伤?(2)闹铃响,治疗时间到,心理医生结束治疗说的话:“好吧,下次我们再来谈小行星的事。”心理医生似乎觉得亨利看得很重要的事一点儿也不重要。这对亨利如何能起到安慰作用?如何能为亨利提供力量支持?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样的心理治疗对亨利来说,非但不能起疗愈作用,而且适得其反,是雪上加霜。
3、母亲。这位母亲缺乏爱的能力。第一次与亨利通电话时,由亨利的回答:“不,我没说不想见您”,“我累得要死”可以推想出母亲先是忙着指责,而后是粗心不能关注到亨利的精神状况。其实亨利正经历了心理治疗的不被理解,他已经伤上又添了新伤,正沉浸在与疾病的斗争中,而作为母亲的她没能敏锐地觉察到。第二次她与亨利通话时,“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我很担忧”既然如此,为何不前来看望儿子?而接下来的话才暴露出她这次打电话的真正目的:指责亨利没有与帮过忙找工作的约翰叔叔打招呼。这位母亲感受到了亨利的异常,但却没有进一步关注了解支持亨利,给予亨利重新振作的希望之光。亨利的母亲与亨利缺少连接,她当然没办法给亨利提供支持力量。爱的能力,多么重要!
4、同事。同事们对亨利是疏远而冷漠。在亨利因工作不顺而情绪暴发时,没有一人上前给予帮助。亨利工作台前的废纸篓里那么多的废纸,这满满的废纸篓不正是亨利的满满的挫败吗?可谁又能看见呢?没有一人!
心理医生、母亲、同事们可能都以为亨利所遭遇到不是多么严重问题,他们都觉得亨利不会脆弱到去放弃生命。可他们又哪里会想到,失去了任何连接的亨利是真的极其脆弱的,脆弱到一点点的不理解、一点点的不关注、一点点的沉默,都会像座座大山压向他,让他喘不过气,让他痛苦不堪,最终选择以死求解脱。这真是一个让人心痛的故事!
(三)主题提炼:让爱连接你我他
与人连接是人生存的深层需求,没有人可以独立生存于世。亨利为什么得病?因为亨利恰恰与他人失去了连接。从影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私人生活里,亨利没有朋友;单位工作中,亨利与同事没有交集;亲情关系里,亨利与母亲没有深层沟通。谁不渴望他人的理解、接纳、认可与支持?这样的生活——与人没有连接的生活,是不是迟早有天会出问题呢?
生病初期的亨利还足够清醒,也还有一线希望,他认识到了自己身上的问题并主动求助。他首先想到的是解决此问题的专业人士——心理医生。然而,他的讲述在心理医生的那句“结果,实际上没有受伤。对吗?”下灰飞烟灭。如果说这还可以忍受,那么心理医生在治疗时间到了时那冰冷的结束语:“好吧,下次我们再谈小行星的事”说出后,亨利再也无法忍受了。原来他根本没有在倾听!多么地冷漠!多么地无情!这种态度一下便有力地击碎了亨利求助时怀抱的希望——如果心理医生都不能帮我,那么没人可以帮我了!
于是,亨利决定自己孤身一人与疾病抗争。然而,所有的努力都化为泡影,所有的伤痛事件,特别是心理医生造成的伤害,它们聚合在一起将亨利击成重伤,而最后母亲指责的电话留言最终将亨利彻底推向生命的悬崖之下……连最亲的人也不理解我,看不见我,我活着有何意义?唯结束生命才可得解脱!我是多么渴望有人能看见我、理解我啊!可是没有,一个也没有!我在这里呀!这里呀!为什么就没人看见我呢?
亨利自杀了!他的死,与我们无关吗?不!一个又一个的“亨利”就在我们身边,他们的死,与我们有关,而且是息息相关!我们曾经的一个冷漠的眼神,一句气愤的恶语,一副拒人千里的态度……,所有这一切都是我们将他们推向生命悬崖之下的一股力量,在开始时,只是小小的一股力,可这小小的力汇集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最终,悲剧便发生了!
认识我们的无知,走出我们的愚蠢,培养爱的能力,与他人相亲相爱,让爱连接你我他,让我们彼此在爱里绽放生命!
四、观影准备
(一)观影淮备
1、你有不被理解的时候吗?事件是怎样的?感受如何?那时你最渴望什么?后来怎么样了?
五、电影讲堂
(一)问题讨论
1、亨利有什么不寻常处?这种不寻常医学上称为什么?
预设:亨利的不寻常处在于他觉得他与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偏移,偏移了91cm。所以,他看生活的空间物体所处位置都与他自己以为的位置偏移了91cm。这给他的生活与工作都带来了极大的麻烦。这种不寻常在医学上被称“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通常指的是对客观事物能够正确认识,但对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距离等产生错误的知觉体验。亨利就是在空间距离上,产生了错误认知,在精神疾病上被称为“空间知觉综合障碍”。(来源网络)
2、亨利一开始是如何面对这个意外事件的?
预设:亨利面对这个意外事件一开始是积极应对的。他在家里用粉笔画好物体偏移了91㎝的标线,而且还下定决心来习惯这个偏移!在工作中,他也在纸板上用粉笔画好标线,让自己努力地正确行动。然而工作上虽拼尽全力但仍然麻烦不断,他不想失去工作,于是决定求助心理医生。在疾病初期,自始至终,这时的亨利,面对疾病的态度是积极乐观的。
3、为什么偏移后来又增加垂直75cm?
预设:亨利的偏移之所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垂直75cm,是因为他的精神受到了新的伤害。这些伤害来源于心理医生、母亲、单位同事。亨利去求助心理医生时,心理医生对他受伤的否定,对他讲述的漫不经心,这让亨利的焦虑、自我怀疑、迷茫、孤独没有得到很好的抱持,使本心怀一线希望的亨利更是灰心丧气。而母亲电话里看似平常的责怪,又使亨利感受不到来自亲情的温暖,于是亨利开车去追逐与“陨石”相撞,这其实是在暗示亨利的病情愈来愈严重了。这种病情的严重就体现为偏移又增加了垂直75cm。这时的亨利越来越让人担心了。
4、最后亨利为什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预设: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甚至心理咨询处,亨利都不能得到他人给予的理解、认可、温情、关爱,他忍受不了他的自我怀疑、孤独、焦虑等所带来的痛苦,他认为自己的努力不再有任何的意义,他看不到任何希望,所以他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求解脱。
(二)思维挑战
遭遇被陨石击中的意外事件后,
1、你认为亨利哪些做法是你赞同的,哪些是不赞同的?为什么?
预设:亨利一开始积极适应自己的病情,这种乐观的态度是值得点赞的。特别是自己没有办法应对时,能积极求助心理医生的治疗。
但是亨利在发现心理医生并不能帮助他时,就放弃了求助他人,这点是不妥当的。
2、你认为亨利还可以怎么做?为什么?
预设:亨利在求助失败后,应该去求助更多可以信任的人,比如母亲,尽管母亲可能爱的能力不够,但是可以值得无条件信赖的,亨利可以向母亲敞开心扉,求得母亲的帮助与支持。然后可与母亲一起,向更好更专业的心理医生求助治疗。只要不放弃,总会找到那个合适的心理治疗师。退一步讲,实在找不到那个合适的心理治疗师,选一个不与人接触的工作又何尝不可?总之,始终坚信,生活虽困难重重,但一定有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
3、亨利到底需要什么?他的悲剧可以避免吗?
预设:亨利需要的就是他人真诚的理解、接纳、认可、陪伴、关爱,如果有人坚定不移地无条件给予亨利的这些需要,亨利的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六、电影拓展:想一想,说一说
1、如果我们自己遭遇“被陨石击中事件”,我们该怎么办?
预设:
(1)积极面对,自己想办法解决。当然也可一开始就主动求助信任的他人。
(2)自己解决不了,就一定要主动求助信赖的人,如果求助失败,要一直不放弃地求助。
(3)最好的办法,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积建设支持系统,与父母、师长、朋友、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可以进行情感深层连结的人。
2、如果是我们身边的人遭遇“被陨石击中事件”,我们又该怎么做?
预设:
(1)耐心倾听、认可、接纳他的一切,而不是冷漠、否定、指责、嘲讽等。
(2)一直关注安慰他,鼓励他向信任的人求助。
(3)询问信任的人,如何帮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