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观看微电影《孝在何时》有感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孝的感人事迹,其中在24孝中,有一则是“闵子骞劝父感后母”。感人至深。
闵子骞是周朝时期的人。幼时丧母,父娶某姓女为继室。闵子骞素性讲孝,对待继母像生母一样孝顺。后来继母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于是对闵子骞开始憎恶起来。总是在丈夫面前说子骞的坏话,挑拔子骞与父亲的关系。
冬天到了,天气十分寒冷。后娘为两个亲生儿子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给子骞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一点也不暖和的芦花。芦花是水中生长的芦草,到处飞扬的那个轻飘飘的花,哪里能御寒呢?所以,子骞穿着觉得冷得很,好像没有穿衣一样。而这位后母反而向丈夫说:“子骞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骄养了,故意称冷。”
一天,父亲要外出,子骞为父亲驾驶车马,一阵阵凛冽的寒风吹来,子骞冷得得战票不已,手冻得拿不稳马的缰绳,将缰绳掉到了地上,马将车子差点儿拉下了悬崖。父亲大怒,气得扬起马鞭,将子骞猛打。子骞的棉衣被打破了,内面的芦花飞了出来。父亲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责骂后妻,要将狠毒的女人赶出家门,将这个心恶女人休掉。后妻像木头一样,呆呆地立着,羞愧得无话可说。子骞跪在父亲面前,哭着劝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请不要赶走母亲。”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不知让多少人所为之动容,就是闵子骞的继母也被感动后悔不已,从此待闵子骞如亲子,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伟大所在。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现在的我们应该更要孝敬父母,更何况孝道是我们的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但事实好象有点相反,历史的宝贵财富并没有得到部分现代人的认同,甚至有的人还要父母来“孝敬”他们,在他们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经地义要养他们,要为他们做牛做马的观念。只要自己逍遥快活就够了,把他人的苦难置之度外。但他们可否想过十月怀胎的痛苦和把一个小婴儿拉扯大的艰辛,难道这也能让人所忘却吗?如果这些都不能感化他们的铁石心肠,那他们只能得到社会的唾骂和抛弃。
孝心无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时刻谨记,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们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Ⅱ 如何传承弘扬优良家风
一、着力整合资源联倡孝道
我们把“弘扬孝道文化、传承家风文化、践行核心价值”作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坚持地企孝道联倡,和谐社会共享,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切实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城乡基层。
整合各类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协同推进、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新格局。
近年来,我们与域内铁能公司先后联合举办了“首届孝文化节”、“孝行兵山”文化艺术节、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报告会等大型活动,共同开展了“孝子”、“孝亲敬老小天使”、“最美儿媳”等评选活动,确保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亮点、季季有典型。
二、着力创新载体弘扬孝道
融合电视台、报刊、互联网站等各类载体,创新宣传方式,形成全域覆盖的新格局,进一步彰显传统文化魅力。搭建舆论宣传载体。
在调兵山电视台、《调兵山》期刊设立了专题专栏,宣传推广孝道和家风文化知识、动态情况以及典型事例等,集中展播了以我市孝道典型为题材创作的《爱的守候》等6部微电影,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搭建公益宣传载体。
在城区广场、公交站点、城乡社区等场所搭建橱窗展板,利用LED显示屏播放标语口号,实现了孝道文化标识抬头可见、举步可观。搭建微博、微信传播载体。
开通了“孝行调兵山、善润生态城”等微信公众平台,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我的家风故事”、“孝善晨语”等活动,引导民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搭建教育培训载体。充分利用道德讲堂、机关大讲堂开展主题宣讲活动,累计开展孝道家风主题宣讲活动110余场次。
今年3月6日,我们举办了“弘扬传统文化、展示巾帼风采、推进孝善安家”大型报告会,邀请到辽宁中华传统文化学会副会长窦杰以及辽宁省孔子学会名誉副会长刘兆伟为与会人员作报告,获得良好反响。
三、着力拓展阵地传承孝道
我们以工作创新为突破口,以拓展阵地为发力点,扎实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年等系列活动,先后开展了孝道文化“六进”、核心价值观“十个一”、道德讲堂全覆盖、“传承家风文化、践行核心价值”、“孝行调兵山、善润生态城”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广大市民汲取滋养崇德向善。
大力选树典型群体。近年来,我们先后倡树了数十年如一日孝敬公婆的付荣,“一日为师,终生是娘”照顾非亲非故班主任24年的王春梅以及尤玉杰、张哲等一批批孝道典型,组成宣讲团巡回宣讲;先后举办了《弟子规》传统文化学习班,受训师生达到4万余人次;
开展了“树良好家风,建孝善家庭”实践活动;举办了“孝心感恩庆重阳”健身展演,强化实践养成;举办了“晒家风、倡孝廉、尽孝道”书法摄影绘画作品展、“弘扬孝道文化、践行核心价值”成果展;
编辑出版了“弘扬孝道文化、传承家风文化、践行核心价值”散文集、诗歌集、专刊、画册、专题片、演出集锦光盘等,让孝道文化和家风文化浸润社会的每个角落。
四、着力健全机制践行孝道
我们强化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确保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健全督查考评制度。将“弘扬孝道文化、传承家风文化、践行核心价值”纳入绩效考评内容,列入党校、行政干校各类主体班、专题班以及干部培训班的重要内容,跟踪督查考核。
构建以孝促廉机制。要求领导干部带头植孝于心,践廉于行,以孝促廉,以廉践孝,为政以德,修己安民。完善规范约束机制。实现月汇报、季检查、半年初评、年末考评,统筹推进孝道文化和家风文化建设。建立走访慰问制度。
确立了调兵山市孝老爱亲日,春节、重阳节期间领导干部带头走访慰问老人。建立评选表彰常态机制。建立了孝行榜、好人榜和善行义举榜,大张旗鼓地表彰先进群体和先进典型,让崇德向善、孝老敬亲成为市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五、着力文化惠民光大孝道
我们以孝道文化惠民为落脚点,认真落实各项社会养老保障政策。每年为65周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让7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为8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长寿金,使孝道文化建设成果惠及众多老年人。近年来,全市用于孝道文化、家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资金近1.6亿元。
与铁能公司共同投资6000余万元,建成东北第一个孝文化广场。兀术街街道兀术街村累计投资4000余万元、晓南镇锁龙沟村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用于给60周岁以上老人办理农村养老保险等支出。全市每年用于孝道文化家风文化建设常规性支出达300余万元。
扎实开展“爱心守候,助力同行”助老志愿服务活动。在窗口单位设立“老年人服务窗口”,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利服务。团市委连续30年开展爱心“福蛋”捐赠活动、第六小学连续10年开展感恩教育等活动成为尊老助老服务品牌。送孝善文化下乡等文化志愿活动已经成为常态。
调兵山市在以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弘扬孝道文化传承家风文化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省市委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及这次会议精神,坚持创造性转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坚持创新性发展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夯实道德基础,浸润大众心灵,滋养城市文明,为全省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Ⅲ 徐洁儿的社会活动
2011年8月底,徐洁儿来到广西南宁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中华慈善总会共同探望白血病患儿。
2010年5月,徐洁儿参加由中华红十字基金主办的主题为“请给我一个拥抱”的国际艾滋病烛光日主题公益活动,并演唱自己创作的主题曲《给我一个拥抱》 。
2013年6月03日徐洁儿赴雅安与灾区儿童共庆“六一”
2014年6月,出席由中央新影集团、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央视微电影频道等联合主办的《中华孝道》大型系列公益活动新闻发布会 。
2014年10月,徐洁儿全力促成母亲蓝玉梅在上海等地举办个人巡回画展《鱼戏荷颜》,首度跨界以策展人的身份亮相。
2015年2月,受邀参加在国际上享受盛名的马拉松赛事Superace,Super Race长达三天两夜134公里的路程,在3天内完成了诸多挑战,一度膝盖韧带受伤,但凭借意志顺利完成比赛。
2015年4月台北WERUNTPE比赛
多栖才女徐洁儿参加今年超级马拉松的比赛后,又积极参加在台北WERUNTPE女子半程马拉松比赛,仅用2个半小时完成了21公里的路程。平时徐洁儿便热爱慢跑,经常在微博晒出自己的跑步心得,并且形成了自己的“洁儿的幸福物语”系列。徐洁儿负伤跑完半程马拉松 狂赞Selina毅力惊人 。
2015年4月马拉松公益活动
台湾多栖才女徐洁儿在台湾顺利参加了半程马拉松比赛,热衷长跑的她结束比赛后更是加入了视障助跑员的志愿者行列,帮助视力障碍人士参加马拉松比赛。徐洁儿表示通过本次志愿者活动不仅仅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更是在视障人士的身上看到了毅力并且督促自己坚持跑下去。
2015年搜狐聚焦风尚跑步活动
多栖才女徐洁儿参加搜狐聚焦跑步风尚 活动,与张朝阳、潘石屹、马布里等社会各界名流共同完成了十公里的长跑,倡导积极而时尚的生活方式。
Ⅳ 母子情缘的剧情简介
昨日是母亲节,在保定市高阳县商贸大街的孝道基地,由厨师西继光和朋友自筹资金自编自导拍摄的微电影《母子情缘》片花和30多名社会各界人士见面 。
影片时长15分钟
在这部微电影里,在北京读书的大四学生小亚来自农村。他刚刚出生不久发高烧,为了给自己看病,父亲去镇里拿药途中遇到大风失足落入湖中不幸去世。从此,身体有病的母亲独自一个人艰难地供他考上北京的一所大学。小亚通过一场梦境梦见妈妈身患重病后去世。醒来后,他决心毕业后加倍努力工作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整部影片时长约15分钟。
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是高阳县打工青年西继光。据他介绍,这是自己自编自导的第一部微电影。今年2月,他以河南鹤壁一位朋友的经历为原型创作了剧本。他和北京电影学院表演进修班的蒋振亚共同出资,蒋振亚和班上另一位同学丛玉秀担任男一号和女一号。影片摄像由西继光在北京搞专业摄像的一位同乡及当地一位婚纱影楼老板友情担任。
今年4月底,他们在北京林业大学、保定竞秀公园和高阳县宋家桥村老家3个地点进行拍摄。5月7日拍摄完成,随后进入紧张剪辑制作。曾做过群众演员
西继光是一名厨师。当年他高中没上完就先后到保定、天津等地学厨艺,2007年,应聘到河北大学食堂当厨师。一个偶然机会,河北大学政法学院的一名大一女生在打饭时,看到西继光写在一张废纸上的古体诗非常惊讶。从此,她和另外两名在校的校友不断鼓励和帮助这位厨师哥。他们把学校图书馆的借书证借给西继光,从此,这个大学图书馆里就多了一个“编外”身影。“就是这段经历,最终激活了我从小埋下的文艺梦的种子。”西继光感慨地说。2009年下半年,西继光到北京市怀柔影视拍摄基地做群众演员。他先后跟随张国立、滕文骥等著名导演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人间正道是沧桑》等数十部影视剧中担任王爷、大臣、泥瓦匠等群众演员。就这样,西继光对导演、拍戏产生了浓厚兴趣,也学到了不少技艺。将拍摄孝道系列
2011年,从古诗词和中国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营养的西继光感念父母养育之恩,并得到省内一家媒体的大力支持,办起了弘扬传统文化、推广孝道教育的公益机构——高阳县孝道教育基地。3年来,他们在北京以及保定的蠡县、高阳、曲阳、易县等地,给20多家单位送《弟子规》书籍,开办研讨会、办讲堂、办论坛,大力宣传推广中华孝道文化。
目前,该片已经联系了北京一家影视公司和多家省级电视台,他们对《母子情缘》这部草根微电影颇感兴趣。昨日下午,西继光告诉记者:“这只是开始,下面我和朋友们还打算拍摄‘孝道”系列的微电影,倡导人们感恩父母。
Ⅳ 与天堂午餐是同一类型的原创电影 要很感人的那种 关于父母和儿女的 孝道有关的的视频
岁月神偷 非常不错 整部电影一直渗透着一股淡淡被悲伤
Ⅵ 归来的电影背景
由华帝股份出品的一部微电影《归来》近日杀青。这是华帝首部企业微电影,也是厨卫行业在微电影领域的首创。作为“爱的两部曲”第一部,本片自去年开始,历经一年多的反复讨论,最终确定了“关爱空巢老人”的影片主题。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中老年父母独守空房、心理失调的家庭“空巢”综合症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该片监制、华帝股份公关传播中心总监罗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下中国成千上万的家庭,看似一个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完整构成,实际上因为爱的缺失,却是支离破碎的。年轻子女过分偏向自己的事业和物质的标准,往往忽略了父母的精神需求层面。片中母亲带养的那只猫,既是一只宠物,更是空巢老人的精神寄托。此番在业内首开先河筹拍微电影,华帝股份意在借助华帝(Vatti)的“V”力量和微电影的“微”力量,通过传播变成一股社会正能量,提示人们回归家庭,唤醒青年子女回到父母身边。其实,片中老人需要和寻找的并不是一只宠物猫,而是需要他们的孩子、需要家庭的孝道和爱归来。这,也是为何微电影片名从最初的《寻猫》更改为《归来》的用意所在,正如片尾所言,“我们都有老去的一天,让爱归来,父母不再孤单”。
另据悉,“爱的两部曲”第二部《变道》也已进入紧锣密鼓的筹拍阶段,届时将通过充满人文关爱的故事,继续为广大观众呈现“华帝V力量,传递正能量”的文化盛宴。
Ⅶ 中华孝道微电影《读你》在哪里看
还未上映,不过你不用看,该剧就是抄袭前些年网上疯传的一个故事…男孩有个瞎娘瘸爹,婚礼上骗别人说是堂叔堂婶,后被妻子知道,妻子去农村把老两口接进了城。就这故事
Ⅷ 舒遥的社会活动
北京爱乐艺术中心 公益大使 《今天明天》东京获奖 舒遥誓做:文艺新女王
腾讯娱乐讯 前不久,由舒遥担纲女主角,杨惠龙指导的电影《今天明天》入围东京电影节“亚洲未来”单元,不但获得了评委的一致青睐,并最终夺得了本单元最佳影片奖。虽然影片荣誉满满,而女一号舒遥却依然低调为之,像众多怀揣梦想并且努力去实现梦想的新人演员一样,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要做文艺新女王。
舒遥:演艺种子正开花
作为新锐演员,舒遥带着自己的第一部女主角电影《今天明天》,并第一次踏上东京电影节,并一举荣获“亚洲未来”单元大奖。用舒遥自己的话说:“首先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之前拍这部戏的时候导演和制片人就有想法要走上国际舞台。2011年底拍完之后,就不间断地进行内部放映,请老师同行来观影点评。也报名了一些赛事,参展了一些影视论坛,但是一直没有什么回应,我们也就基本上属于等待的状态,角色也是新人,以后还有机会。接到东京电影节的通知,我真的很意外,第一感觉是兴奋,后来沉下心来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
殊不知,舒遥演艺之路一波三折,她学编导,也做过金融行业,又回来做演员。舒遥入行已经其算很晚了,2007年才开始拍戏,当时舒遥在读研究生,学编导。据舒遥回忆:“有一天院长跟我说院里有个数字电影要拍,角色我的条件不错,可以去试试,我就去拍了。其实当时就是当成一个任务去完成,但是拍了以后却唤起我的一些记忆。小时候在艺术团学唱歌和表演,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那次拍片却突然找到了一种感觉,角色好玩,感兴趣,更重要的是面对镜头时燃起了表演的热情。从那时开始,就好像心里有了一颗种子,或者说小时候种下的种子开始萌芽,现在想要去生长,去开花结果。”
舒遥 :若干年后,认可我是一个演员
入行以来,舒遥越来越找到了自己,抛开之前比较规律、机械的生活和工作,投身电影她对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理解。舒遥表示:“按照我的理解去演绎,加入我自己感情和感受,让观众看到不一样的我,同时我也能找到不同角度的自己,这就是电影带给我最大的改变。另外《今天明天》,我的第一部主角作品,它让我对于电影的态度更加坚定了。”
作为一个演艺工作者,舒遥对于未来充满希望,她不排斥做一些幕后的工作,但是一定是围绕她热爱的电影工作。她曾经说:“我把表演看成生命中至高无上的艺术,我希望若干年后,观众提到我,会认可我是一个好演员,这就够了。”
作为一个文艺女青年,舒遥喜欢“两面性”,一个生性活泼、一个内敛压抑的性格。同时作为一个好演员就应该做各种尝试,希望拥有百变之态。 在第2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荣获“亚洲未来”单元最佳影片的《今天明天》让女一号舒遥成为备受关注的电影文艺女王,其先后受邀担任北京青年影展青年电影推广大使、《中华孝道》大型系列公益微电影特邀助阵嘉宾。
舒遥:青年影展新大使
北京青年电影展是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大型电影文化活动,每年举办一届。活动以新电影、新势力、新高度为主题,旨在推动中国电影事业发展,促进青年电影人的深度交流,整合资源、创新发展、培育新锐、营造环境、推动产业,为青年电影人才提供展示、交流、培训、服务的平台,发现推荐优秀影片与优秀青年电影创作人。北京青年影展将成为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的重点文化活动,成为北京城市文化新名片。
青年文艺女王舒遥一身清新装扮亮相红毯,并荣获该影展青年电影推广大使,对此她深表感谢同时也深知责任重大,同时她表示:“每个青年演员都有自己的梦想,而这样的一个电影展恰好是展现他们最佳平台,希望这样的活动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同时据悉,导演李玉、张元(音)和老艺术家谢芳纷纷到场助阵。
舒遥:孝道是电影人的责任
《中华孝道》大型公益系列微电影是央视微电影频道打造的五大主题微电影之一,由中央新影集团、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央视微电影频道、北京知青爱心家园组委会联合摄制。影片旨在将“孝”这一古老的主题,通过微电影这一新型的艺术表现手段和手法,寓教于乐,感化与唤醒世人。
舒遥因为在《今天明天》中的精湛演技,被业内尤为看好的新文艺女王,同时该影片也荣获第2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未来”奖,并先后入围第50届台湾金马奖“华语透世界”展映单元以及2014年芬兰国际电影节展映。随着其知名度大增,也受邀支持《中华孝道》大型公益系列电影的推广活动。
舒遥也表示:“能够推广这么有意义的活动,作为一个电影人很荣幸,相信孝道应该在电影中多多体现,它也是电影人的责任。”
殊不知,正在忙着和郭晓冬、余男拍摄《男欢女爱》的舒遥,抽空参与这些有意义的活动,对一个青年演员来说,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