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学习编导要看那些电影呢
第一步:看片量
很多编导生在积累阅片量的时候容易走两种极端:
第一,太过于重视所谓的“数量”,所以看片根本不精。
第二,只看一些经典老片的,面对一些不感兴趣的题材,要么不看,要么看了也等于白看。
如果你在看片的时候有这方面的趋势,一定要控制好你自己!
那么,怎么积累看片量呢?
这里建议你,就是既要注重数量,又要注重质量;不管好片烂片,看一部要有一部的收获、积累和思考。
第二步:如何看
看片的时候,我们不妨带着这些问题去看,给大家几个思考的角度:
一两句话说明这部片子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电影梗概)
这部片子是什么样的主题,反应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吗?(社会/市场价值)
这部片子的主角有什么性格?(人物形象)
除了主角,有没有你觉得印象深刻的人物?(人物分析)
片子是怎么去塑造这个人物的?(人物塑造技巧)
故事的情节结构怎么编排的,起承转合怎么设置,有什么好悬念?(剧作能力)
能明显分辨镜头分类和感受镜头的作用了吗?(镜头)
出现特写的时候有没有引起重视?(景别)
这部片子的色调影调有注意吗?(色彩)
那个吸引你的视觉体验是因为用了怎样的拍摄角度?(镜头运动)
……
这些问题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要带着问题去看。
第三步:进阶篇
有了一定的看片量,和视听语言基础之后,我们再怎么看片呢?
看片过程中,通过你的逐渐积累,你已经从量变到质变了,这时你就要从横向、纵向找到可以提升的地方。
看了那么多片,你会逐渐发现喜欢的导演是谁或是哪几位,你也会发现你偏爱的电影类型。
每个导演的风格是有差异的,从故事题材到拍摄习惯,找到该导演的某些共性,做一个横向对比和整合。
你喜欢的电影类型,有哪些共同的电影风格,这一类类型片有哪些共同的剧作技巧。
最后,从主题、人物塑造、情节设定的角度再来看一个片子,你会发现一些为什么这个片子好看的深层原因。
以上各点也是一个影视专业学生要有的进阶能力。
❷ 导演具备什么 推荐几本书和优秀的电影
多了解电影方面的知识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所以导演应该对文学、美术、音乐、摄影等许多艺术门类有比较好的了解,同时电影也是一门技术,导演不一定要亲自制作特技特效或者剪辑,但是必须能告诉专业人员做出来的东西应该是什么样。
知识方面,当然是越广越杂越好了。因为你的导演想法是要通过很多小细节来建构的。比如你作品里需在出现一个足球运动员的角色来推动情节,这个时候,你如果对足球运动员的生活习惯,心理等等了解的话,那么你就能信手拈来的去构思情节,如果你不是很了解,那么你就需要再去了解,或者不得不推翻之前的构思,然后重新构思。
对音乐得懂点吧。你看有的影片作品里,如果把音乐拿掉的话,它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同样,美术,摄影,剪辑,演员表演等方面也都需要了解一些,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更方便你把头脑中作品的样子尽最大可能的还原到银幕上或屏幕上。
技能。这个。多学导演理论吧。了解画框内的人和物,你该怎么去安排他们。他们的位置还有移动。或者,安排画框怎么移动。方向速度等等。当然这就是调度吧。怎样让演员表演出你想要的效果,怎么启发或交流,这个技能应该有吧。等等等。当然有了某此技能后,就差不多会向什么什么主义,什么什么美学方面发展了。
编导类的书籍.编导分为导演、文艺编导、电视编导等,所以你可以参考下编导类的书..
❸ 学习导演需要具备什么基础整个一部电影制作流程又是什么样的一部电影的开拍要先有剧本还是先有导演,
学习导演需要具备基本的编导知识 然后去到正规的艺术类院校学习导演专业 一部电影需要编剧有本子出来了 然后导演去找投资人制片人拉赞助 一般新晋导演都是需要先在各个电视台摸爬滚打一段时间后再签约电影制片厂 或者先自己拍出一些自己的代表作 等到有一点名气后再去签约 像张艺谋那类的著名导演现在是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了
❹ 影评人应该怎样看电影看电影时看电影的什么
由于电影评论主要是对电影本体的评论,因而我们对于评论写作的阐述也主要针对影片本身,
(一)写影评的准备
1、 生活经验。把自己设身处地的放在影片中。作为其中一个关键角色。
2、 文字水平。根据表达的需要,能够言辞达意。表现自己的思想。
3、 电影常识。它是对文章进行构思的基础。
4、 理解能力,这是分析影片的保证。
(二)写影评的步骤
1、整体观感。看电影时常纸和笔。记录一些情节和资料。都是提示性的。要把故事看明白。弄清楚电影是什么类型。导演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和价值是什么。
2、拟定提纲。
○1形成一个开头。起笔要奇,但要与下文符合。
○2观点一。
○3过渡段。
○4观点二
○5结论
○6题目最好最后来考虑。看完影片后灵感突来,出来题目。
❺ 我是想要参加艺考表演和导演专业的学生,平时应该要看一些什么书,还有电影和电视请推荐一下吧谢谢。
楼上对于电影的总结不少,我就不多说了,要想考这两个专业,最重要的其实不是看多少电影,关键是你怎么看,如果还是普通人那样只看情节,不去思考深层次的东西,那看了也白搭,效果微乎其微,你要学会从电影里学习东西,学会开放自己的思维思考事情,有自己的独立的想法和艺术思想才可以。
就是说脑子要开窍,面试的时候别人问你什么什么电影上映了你怎么看?你怎么回答?这是主要的。
再说表演,考试的时候给你一个人物形象,你要怎么表现才能更好的表现出这个人物的性格和内在心理?看电影的时候注意细节,学习演员是怎么表现出来的,不要看着感人的就哭,看着搞笑的就笑,你要学这两个专业就要思考为什么电影能让人哭让人笑,他怎么做到的,演员怎么样演的才让你感觉他真是这样的人真的是很让你感觉感动或者好笑。
艺考这东西,里面要学的很多,除了平常自己努力,上个培训班还是有必要的,靠谱的培训班针对艺考考试都有经验性的总结的,帮助还是不小的。
❻ 想成为一个对电影很懂,有自己想法和见解的人,甚至对电影导演都很了解能够识别好片和烂片,该怎么看片
了解一下类型片,学会区分和归类。然后就可以先从自己喜欢的类型片着手。
找到自己喜欢的类型片之后通常一个导演会长同一类型片,找到自己喜欢的导演,了解下导演的风格,手法。
刚开始可以去豆瓣多逛逛。
❼ 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需要看很多电影吗麻烦大家推荐一些
通常说来 那些“著名的”或者“非主流”的都应该看--这个你很容易就能查到
但我觉得 电影导演其实是“杂家” 需要各种丰富的知识
获取知识一方面是亲身实践 另一方面就是通过间接经验(比如 老师 书本)
其实很建议你去 图书馆 看看书
我比较推荐的两本 《认识电影》 《电影语言的语法》
当然还需要看一下其他的书 比如 美学方面的《美学四讲》
表演方面的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的 《演员的修养》
哲学方面 尼采 的 《论悲剧的诞生》
心理学方面 弗洛伊德 的 《梦的解析》 。。。
❽ 如何从导演的视角看一部电影
今天就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如何从导演的视角看一部电影?这里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导演是一部电影的主导者,如何能从导演的视角看一部电影呢?
01
在我看来一个顶级优秀的导演相比于次一点的导演(并不是说后一种导演就是一个不合格的烂导演,相反绝大多数异常优秀的导演都是后一种)的很大不同一点是,如何从他们的内在视角来看待他们的电影: 前一种导演一直在影像中表达着自己对这个世界,对生活的看法,他们不管讲什么样的故事,都是在试图通过故事性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一种看法或是一种哲学的理解,你用心看,会发现他们在电影中一直在表达着自己内心的中心思想,这一点不会改变,你看完他们的一部电影,会发现整部电影都在为他们个人的这个中心思想服务,他们更倾向于表达自己那几乎未曾被外部世界所影响和改变的内心。这类型的导演几乎所有电影都在试图用电影表达导演自己的内心,电影本身跟他(她)本人有着莫大的关系。 后一种导演则更倾向于如何更优秀的讲好一个故事,他们利用自己对影像的直觉或天分,把视听语言各方面都能做到最优秀的状态,用来推动一个故事整体的发展,从而讲好一个故事,让大众更多更好更普遍的理解这部电影,所有视听语言都是为他正在拍的那一部电影所服务。这类型的导演几乎所有电影都在用自己最优秀的视听语言来表达自己所正在拍的那部电影,而电影本身跟他(她)本人的关系并不很大。 简单讲,前一种导演中心思想始终更加感性,后一种导演中心思想相比较则始终更加理性。 电影被称为最接近大众的艺术,导演也是艺术家,所以我个人是更倾向于喜爱前一种导演。 当然,无可置疑,这两种导演都能够拍出让我们大家欣喜异常的优秀电影。
02
首先,我们把导演和普通观众想象成两个姜饼人。
姜饼人1
姜饼人2
上边的一个是姜饼人1,我们把它们叫做普通观众。(非电影从业者)
下边的一个姜饼人2,指代导演。(也可以是任何电影从业者)
我们可以明显发现,他们都是人。只是右边的姜饼人2胖一些,可以理解为他们看的电影多一些。
但毫无疑问,对于一部新的电影,无论是胖胖的姜饼人还是瘦瘦的姜饼人,其起点和观点都是一样的都是一样的。
我们再把时间当成蛋糕切一切,很简单,切成两块。即“第一次看电影”和“第n次看电影(n>1)”
好了,万事俱备,接下来我们开始奇妙之旅,一探究竟。
Chapter1
以《让子弹飞》 “白马拉火车”这个镜头为例:
当电影开始时,姜饼人1和2舒适地坐在位子上,他们已经进入了故事。
然后他们同时看到了这个镜头,此时他们都已经融入到了故事里,他们脑子中的想法是一样的:卧槽,好酷炫,用白色的马拉黑色的火车。咦,车上是不是坐着什么重要的人物呢?
看到这个我想大家已经明白了:导演也是观众,所以导演在第一次看电影时和观众是一模一样的!他们都在看故事,融入故事,此时导演是不会想什么与众不同的深奥的东西的,除非他没再认真看电影。
事后,
姜饼人1:“嘿,老王,我今天看了一场超棒的电影,故事也超棒,人物也超棒。你有空也去看看呗”。然后,他就慢慢地把这部电影忘记了。因为影院明天,后天,大大后天,都有不一样的电影,他都想去看。顶多就是:若干年后,有人问起他,嘿,你看过《让子弹飞》吗,他说:对对对,我看过,看过!
而这时,姜饼人2连忙拿出本子,他想,这个故事这么棒,我得把里面的创意记下来。于是,这个故事,就成为了姜饼人2脑中图书馆里的一本书,它可以随时取用了。
这是导演看电影的视角之一。
继续走。
03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现在修养比较高的导演在成为导演之前研究的都是别的专业,但最后还是能够成为好导演。如昆汀塔伦蒂诺以前是印象租赁店老板,王家卫大学学的是理工学院平面设计,北野武最初是相声演员,卡梅隆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与物理学………
就是因为他们都有一种共同的视角—--------将生活幻化成为心中无尽盘旋着的小故事,并惊呼着“生活多么有趣”,同时将脑中所有学到的知识都融会贯通起来。
04
导演要做的就是要找到好的渠道去表达他想要说的东西 观众没有注意到 那说明导演在表达上没有成功 尽管在设计上花了很多心思 然后镜头闪太快 观众没看到 还是枉然 当然有的镜头 放太长 也会显得不自然 感觉是刻意为之 要做当刚好 不容易哦
05
答得很有新意,但似乎并不是题主想要的答案。
《认识电影.路易斯·贾内梯.插图第11版》
《故事》
《电影的戏剧艺术》
关于电影的理论知识书籍浩如烟海,在我看过的几本中,这三本当属上乘。看完之后应该多少会理解一点所谓的“导演般的专业角度”。
❾ 考导演要看什么哪些电影
没有特别固定的东西。给你一个名单吧。可以考虑一下。你是高考还是考研呢?
电影学院本科生必看100部
外国70部 1895 卢米埃尔短片 1902 月球旅行记 1905 火车大劫案 1914 一个国家的诞生 1920 卡里加博士 1926 母亲 1928 圣女贞德 1930 蓝天使 1933 瑞典女王 1936 我们来自克琅施塔得 1939 大独裁者 1940 公民凯恩 1940 幻想曲 1945 罗马--一个不设防的城市 1946 湖上艳尸 1952 正午 1954 后窗 1954 二十四只眼睛 1953 白鬃野马 1957 野草莓 1957 桂河大桥 1959 四百下 1959 士兵之歌 1960 裸岛 1960 精神病患者 1961 薇丽吉安娜 1961 水中刀 1962 伊凡的童年 1962 007 I :诺博士 1967 邦尼和克莱德 1967 等到天黑 1967 虎豹小霸王 1973 舞会的小提琴 1974 恋人曲 1977 星球大战 I 1978 天堂的日子 1979 锡鼓(本人观点是铁皮鼓) 1980 女歌星 1980 影子武士 1981 泥之河 1981 法国中尉的女人 1982 迷墙 1983 卡门 1984 美国往事 1985 自己去看 1986 使命 1986 蓝丝绒 1987 早安,巴比伦 1987 坏血 1988 雾中风景 1988 征服者佩尔 1988 十诫:爱情(即第六不可奸淫) 1989 性,谎言,录像带 1990 生于七月四日 1991 末路狂花 1993 番木瓜香 1993 辛德勒的名单 1993 情迷巧克力 1994 低俗小说 1994 暴雨将至 1995 阿甘正传 1995 破浪 1996 花火 1996 柯里亚 1998 楚门的世界 1999 女巫布莱尔 2000 爱情是狗娘 2001 爱米丽(即天使爱美丽) 中国30部 1934 大路 1934 姐妹花 1934 渔光曲 1937 风云儿女 1947 八千里路云和月 1951 关连长 1959 战火中的青春 1960 革命家庭 1966 西施 1972 秋决 1979 三个和尚 1980 巴山夜雨 1981 邻居 1982 如意 1984 一个和八个 1984 似水流年 1985 青春祭 1985 野山 1989 悲情城市 1989 菊豆 1991 心香 1991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1991 阮玲玉 1992 三毛从军记 1993 霸王别姬 1993 兰风筝 1994 背靠背,脸对脸 1994 爱情万岁 1995 民警故事 1995 长大成人 其他必看: 1925 战舰波将金号 1925 淘金记 1933 金刚 1937 白雪公主 1949 偷自行车的人 1951 罗生门 1959 筋疲力尽 1987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 1988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 1998 罗拉快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