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分析一部影片的摄影手法
1、考察要点
首先,影片分析考察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基本要求是文字通顺,无错别字,并具有较高的写作技巧。其次,是考察考生对于影片某些特殊的处理手法的理解,如张艺谋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的黑白、彩色两种色调的运用;再如《秋菊打官司》中纪实手法的运用等。第三,考察考生对于一部影片的主题的把握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影片的深层含义和社会性。如《离开雷锋的日子》所讨论的主题是:在自由竞争、个人利益备受关注的社会转型时期,雷锋所代表的自我牺牲精神、集体主义却并未过时。
2、影片分析的写作方法与格式
要写一篇影片分析,首先就要确定写作的角度。一部影片可分析的方面和角度很多,有的考生一会说说影片的主题思想,一会又分析剧作结构,一会又分析视听语言方面的特色,觉得方方面面都想说一说,但又说得不深入,一篇优秀的影片分析永远不是面面俱到的,永远都是抓住其中一两个突出的方面深入地论述。
首先,可以对影片作社会学分析,即作品如何反映时代的某个社会问题,作品所包含的社会内容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作品是如何展开这一社会主题的。如《秋菊打官司》是一部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影片给观众展示了一幅中国普通农村的真实生活画卷,通过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卑微的小人物执著的要用法律武器为自己讨个说法的故事,揭开了一个关于法律观念的主题:每个人都有用法律保护尊严的权力,中国的法制观念彻底普及还需要很长的路。
其次,也可以影片作叙事分析,也就是影片剧作技巧的分析,分析一部影片如何建立一种叙事关系,也就是如何讲故事,影片的创作者如何通过情节的铺排、细节的设置、人物形象地塑造来一步一步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的。
再次,可以从技术的层面对影片的导演手法、视听语言的技巧进行分析,分析作品如何建立时空关系、影片叙事的镜头体系、导演如何进行场面调度等。如侯孝贤的影片中视听语言突出的特色就是长镜头的运用,那么考生就可以深入地去分析在侯孝贤的影片中,长镜头是如何具体运用的,长镜头给观众的视觉和心理感觉是怎样的,长镜头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民族审美心理。再如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中运用了大量的音乐来烘托影片的主题,考生也可就视听中的“听”来进行分析。当然,对于参加本可入学考试的考生而言,大多数都未进行过专业的视听语言方面的训练,因此导演手法、视听语言的分析不宜涉及的过多,考生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找出影片中一两个突出的视听语言的特征,则可以进行视听分析,如果不能找出影片突出的视听语言的特征,也不要不懂装懂,可以避开视听的分析,转而进行社会学的主题分析或叙事技巧的分析。
❷ 在摄影中怎样拍出电影视角感的镜头效果
当我们观看戏剧或电影时,我们会感受到创作者想要呈现的角色和故事,有时觉得自己是故事中的角色之一,并且正在与故事中的角色同时进行活动或面对这些事件,我们在摄影中怎样拍出电影感的视角呢?这些构图和电影视角有助于使美丽的照片看起来完美,怎样用摄影来传达主题故事?
❸ 电影| 摄影师的工作技巧
什么是电影摄影?
“记录光线的艺术和科学。”
1-要让画面有运动
让画面运动起来是非常重要的摄影技术之一。无论是摄影机的运动还是被摄物体的运动都是为了使电影画面营造出一种空间感,保持画面的活力和视觉吸引力。
2-熟悉各种摄影设备
作为电影摄影师,必须要熟悉所有类型的相机和镜头,在拍摄过程中准确地知道自己该使用什么样的设备来拍摄。当导演提出自己想法和要求时,你必须做好准备,不仅要能给出建议,还得有足够的知识去实施。
3-了解剧本
作为电影摄影师,创作和技术同样重要。你不单单要把原有的剧本里的东西表达出来,你也要运用镜头加以创作,赋予故事更高的涵义。
4-选景时带上相机
选景时不单单是用人眼看场景好不好看,作为摄影师来说,更重要的是,要用拍摄时用的相机配上不同的变焦镜头来试看现场效果。
5-增加画面纵深感
如何在电影画面这样的平面中来表现出空间感呢?电影中的所有深度本质上来说都是幻觉,要让观众的眼睛感受到空间的维度,是摄影师重要的职责。以下的方法可以帮助你增加画面的纵深感:高对比度照明,角度,焦点,视差,遮挡。
6-前期能做到的不要留给后期解决
最好的电影摄影通常是运用场景和灯光配合来营造气氛的,而不是完全依赖于达芬奇。如果电影画面不在前期把它最大限度完成化,那么后期就要运用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重新创建。
7-经常进行摄影机测试
作为电影摄影师,你需要准确了解摄影机性能才能达到最好的拍摄效果。所以当你拿到不同的机器就得经常地做摄影机测试,充分地了解其性能,说到底还是熟练度的事儿。只有当你足够的熟悉机器,才能达到人机合一,更准确地表达和创作。
8-不要在公开场合争吵
在工作中产生分歧是极为平常的事,重要的是怎么解决分歧。电影制作的工序中有很多部门,同时跟这么多人打交道是非常需要耐心的,争吵只会让事情越变越糟。
THE END
好了,说了这么多电影摄影师的工作技巧,你get到了吗?
❹ 谁知道怎么样分析电影中的一些效果,还有一些常用的电影拍摄技巧
垂直角度在电影拍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分为平摄、俯摄和仰摄三种形式。平摄角度,当摄像机高度与被摄对象肩部持平,画面呈现出平视的稳定效果,适用于拍摄人物特写或构图需要平稳的场景。例如,平摄角度能够确保水平线条不重叠,透视关系自然,适合展现细节和静态图案。然而,这种角度容易让前后景物重叠,难以展现空间层次。
俯摄角度则能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深度。它能捕捉到更多景物的多面关系,使得物体看起来更加立体,适合拍摄行进中的队伍或广阔的自然景象。俯摄角度还能调整景物的透视效果,让近处的景物显得较低,远处的景物显得较高,从而增强空间感。在拍摄人物时,适当俯摄角度可以美化脸型,如圆脸可以显得更长,高颧骨和胖脸型也能得到矫正。此外,俯摄角度常用于交代地理位置,如拍摄战斗场景时,通过大俯角的远景画面确定双方的相对位置。
仰摄角度虽然较少使用,但在特定情境下能产生独特效果。仰摄角度能增加人物的高大感,适用于表现英雄或领袖的气概,或在某些情感场景中增加戏剧性。然而,这种角度也可能让观众感到不适,因此需谨慎使用。
总之,不同的垂直角度在电影拍摄中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效果,掌握这些技巧能够帮助摄影师更好地表达故事和情感。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和引人入胜。
❺ 如何拍出一部具有专业水准的电影
如何拍出一部具有专业水准的电影
想要拍出好电影可不容易,如何拍出一部具有专业水准的电影?下面就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1. 首先,你得有一台摄影机
事实上,很多业余拍片的人都用便宜的机子拍出了专业级的电影。通常来说,这些电影的内容和形式是比较统一,也就是说你所拍的和你所拥有的摄影机有关。所以,你需要先决定一下,你需要哪一种摄影机,还有,你买得起哪一种摄影机。摄影机从几千块到几万块、几十万不等。如果你已经有了一台啦,那就开始构思故事吧,想想什么样的故事可以和摄影机的画面相得益彰。
在1000到2000RMB的区间里,你就可以买到许多不错的家庭用摄影机啦。JVC,佳能,松下等公司都有推出价格相对低廉的摄影机,它们轻巧,操作起来很快,而且画面也不差。《女巫布莱尔》就是用电器城(Circuit City)买来的RCA摄影机拍成的。
在3000到5000RMB的区间里,你可以在松下和索尼、佳能的产品里买到很不错的摄影机了。你可以拿它们来拍出下一部的《战栗汪洋》。很多纪录片也是拿这些机子拍的。如果你不只是想玩票的话,而且不止想拍单单一部的话,你就应该多花点钱,买个好机子。
2. 你准备怎么剪辑
如果你不打算直接在摄影机上剪辑然后草草完事的话,那你肯定得把素材导进电脑里进行剪辑。你就得用到电脑上的剪辑软件了。MAC上有Final Cut Pro、Final Cut Pro10.0、Movie、也有苹果版的Premiere,PC上有Premiere、Windows Movie Maker、edius、Vegas、绘声绘影,包括一些调色软件、CG软件、声音软件。你可以用这些软件来剪辑画面,处理声音,可以加进字幕,调色,做特效等。
当然你也可以升级到更高级和更专业的软件,还有很多不错的软件可供你使用。
3. 确定拍摄地点
如果你想拍一部外天空史诗电影的话,你躲在自己宿舍里肯定是完成不了的,如果你想拍一部站街女的故事的话,你躲在宿舍还是拍不出来的。你可以先看看哪些地方可以成为你的.取景地,而这些取景地也许又会影响你故事的进展,给你新的灵感。《疯狂店员》就是一家便利店里拍的,主角是一群神经病一样的店员,电影里他们就一直讲话啊讲话。如果你连拍摄地点都还未确定下来的话,那接下来的拍摄也许会显得举步维艰。
很多地方——包括一些餐厅——一般对于是不是该让别人在自己地盘拍电影是比较犹豫的,但你可以问啊!尽管问就是了。很多时候,你一问了,他们一听到自己可以在电影里露面,都会激动得不行。
4. 找到愿意伸出援手的小伙伴们
除了极少数的个例,一部电影的完成都是需要一大群人的同心协力。他们之所以愿意聚在一起,就是因为他们看中电影的故事。如果你要拍片的话,你需要演员,还需要一群愿意帮忙的人。你可以从自己身边的朋友里找出合适的人选,也可以上社交网络寻找那些对你电影感兴趣的人。还有,如果你不准备给他们钱的话,你在一开始就得跟他们说清楚了。
如果你住在大学城的话,你可以试着在剧院那里贴张海报,说不定当地的专业人才会感兴趣。你可能会再次见识到,一个人听说自己可以出现在一部电影里会有多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