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全球影讯 > 电影的提纲怎么写

电影的提纲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5-06-13 03:05:35

㈠ 观后感提纲

大体上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观而引出感,这开头部分就好比一条醒目的标语或引子一样,先交待清楚看了什么影片,有什么感想。一般来说,这一部分要求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千万不要绕圈子、卖关子、遮遮掩掩,而是要用肯定的语气概括地说出感受是什么?简单但明确,不含糊,这样就可以了!不必展开来说。

第二部分,具体谈感受是什么。我们读书看电影都有一个过程,都需要一段时间,而我们的感受也是在这个过程、这段时间内一点一点产生的,感受由浅到深,感受由心而发、发自内心,因此要自然真实,有感而发,不要无病呻吟,虚假不实,这样才能感人,打动读者。

写法上,可采用夹叙夹议的形式,“叙”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或词句叙述出来,“议”就是抒发自己的感受,要有层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顶点,得到升华。

叙述是简述,抓住要点,不能太长,否则就有凑字数的嫌疑,再者,这样也影响文章的结构。

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联系生活中的事例来谈感受,因为“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导我们的实际行动,要不就毫无意义了。具体说来,就是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和电影中感动自己的人或事情做比较与对比,找出差距,找出不足,树立学习的榜样。

第四部分,文章的结尾,要对全文内容做个收尾总结,可以进一步抒发理想或希望与祝愿,把全文的情感升华到顶点。

(1)电影的提纲怎么写扩展阅读:

观后感注意事项——联系实际

要写好“感”就该联系实际,深入发挥,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

这里的实际,不是单指自我实际,还包括他人实际,社会实际。

如观了《四个小伙伴》,我让学生说说丁小东等四个小伙伴他们开始错在哪里?你们也有过他们的想法吗?学生讨论很热烈,认为四个小伙伴错在认为只做一件好事就会成功。有个同学说,他自己原来就有类似的想法,每年三月五日,他都做一件好事,他认为自己就是雷锋似的好少年了。

还有个同学说,他为班级主动打扫过两次清洁,有的一次也没主动打扫,却还被评为“红花少年”。认为老师、同学们偏心。看了《四个小伙伴》后,他和四个小伙伴一样,都认识到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做,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㈡ 世界电影史复习提纲资料

电影发明时间(1895)19世纪

“视觉滞留” 0.1—0.4秒
爱德华•幕布里奇奔跑的马进行连续拍摄的实验
法国人马莱连续拍摄的“摄影枪”
1894年,爱迪生实验室的“电影视镜”问世 是l/48秒的画格
1895卢米埃尔兄弟所发明的“活动电影机” 是l/16秒的画格同时也标志着电影的真正诞生。
路易•卢米埃尔最初拍摄的短片:《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烧草的妇女们》、《出港的船》、《代表们登陆》、《警察游行》一、劳动和工作的生活场景二、家庭生活情趣的记录三、 政治、文化、新闻实录四、自然风光和街头实景的拍摄
在卢米埃尔的“固定视点的单镜头”的表现形式中,《火车进站》是最为典型的一部作品
卢米埃尔让“活动电影”成为一种叙事艺术
乔治•梅里爱“停机再拍”的电影技术手段,,他成立了“明星制片公司” 摄影师的工作室和剧院舞台的结合虚假、封闭的制作空间一、魔术片二、排演的新闻片三、神话故事片四、科幻探险片
在电影的初创期,卢米埃尔和梅里爱便截然不同地代表着两种倾向、两种风格。在卢米埃尔看来,电影无非是一种“科学珍品”,运用于艺术并不是目的,他的口号是“再现生活”;而梅里爱则认为,电影能够创造艺术,“银幕即舞台”可以“改变生活”。“卢米埃尔力求引起旁观者的感觉,引起对‘当场抓住的自然’的好奇心;梅里爱则出于艺术家的偏爱而沉缅于幻想,全然不顾自然界的实际活动”③。卢米埃尔表现现实生活完全是写实的、记录性的;梅里爱表现“银幕戏剧”却是幻想的、浪漫主义的。卢米埃尔倾向自然、模拟现实,是再现主义的;梅里爱倾向技术、改变现实,是表现主义的。
卢米埃尔可称之为电影纪录片的先驱;梅里爱则可称之为电影故事片的先驱。
“布赖顿学派”
乔治•阿尔培特•斯密士把特写镜头运用于电影语言的形式系统,发展了它的叙事因素电影最早“分镜头“
詹姆士•威廉逊《中国教会被袭记》景别上的奇特变化,蒙太奇手段将两个不同情境中的形象交替出现,与固定的视点的全景镜头形成了根本的对立
埃斯美•柯林斯“移动摄影”和“反角度”镜头
希赛尔•海普华斯《义犬救主记》‘学派的代表作品
同样仅仅是几分钟的短片,但是如果我们将“布赖顿学派”所拍摄的影片,同卢米埃尔影片中的小资产阶级情调相比;同梅里爱影片中沉洒于幻想的神话故事相比,“布赖顿学派”的影片中所表现出来的现实主义的萌芽,的确是极其可贵的。而在形式上,与卢米埃尔的固定视点的单镜头、户外生活片的纪录相比;与梅里爱乏味的“乐队指挥”的视点、封闭的戏剧舞台空间的纪录相比,“布赖顿学派”在多视点的时空观念上的突破,在采用户外拍摄与情节表现相结合的处理中,特别是通过“追逐片”的样式,所体现出来的美学追求,真正使影片朝着电影化的方面迈进丁关键的一步。
艺术电影运动
1908年,由“艺术影片公司”拍摄的《吉斯公爵的被刺》,就是最成功的范例。公司改变了以往“电影剧本由默默无闻的文人、失业的新闻记者、落后的演员,或者不出名的政治家编写的局面
1903年鲍特《火车大劫案》在镜头与镜头之间时空交错的切换技巧的表现上,创造性地发展了电影叙事的流畅性和连贯性,鲍特对于如何应用近景或特写镜头进行叙事,如何发展电影语言形式技巧的表现上,与英国“布赖顿学派”相比,还有所差距
格里菲斯1915《一个国家的诞生》1916年《党同伐异》
鲍特是在不同的场面之间交叉剪辑,而格里菲斯却开始在场面之内进行大量的切换,直接把戏剧性空间解构,然后重新加以组合以适应观众的思维与情感的参与”①。在鲍特那里,场面、段落、镜头是一回事,起着推进叙事的作用。而在格里菲斯这里,场面或段落分别由若干个镜头组成,场面或段落不仅是剧情的连接,而且是作为一种视觉观念在起作用,o格里菲斯与鲍特的另一个不同也是极为重要的方面,则是鲍特注重情节的发展,注重外部动作的形式表现。而格里菲斯十分注重动作的情感因素,强调影片情感价值的表现,因此,使影片的叙事显得更为复杂。这是格里菲斯被称之为艺术家,其影片被称之为艺术作品的关键。
格里菲斯的电影的叙事形式明显地受到了狄更斯小说的影响,强调以情节结构作为影片叙事的基础。在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中,镜头或段落的确是沿着特定的情节走向,是遵循着情节发展的因果关系来进行表现的。但是格里菲斯却是以电影分解时空的方式,以交替蒙太奇的剪辑技巧,而使电影与传统艺术的叙事形式明显地区别开来。特别是影片将四个故事的叙事时空随意自如地加以组接的有胆识的实验,创造性地发展了电影结构的叙事形式
查尔斯•卓别林 突出了以电影的形式来创造富有人性的人物形象《马戏团》《寻子遇仙记》《城市之光》。卓别林以富有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作为影片创作的基础,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和杰出的电影喜剧观念,创造了世界电影史上第一个有血有肉的银幕形象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法国印象主义心理叙事 1、开掘题材拓展电影心理叙事的表现2、追求自然物象与人物心理和精神的对应3、确立新的摄影技巧以求适应人物心理和精神的视觉表现4、强调视觉节奏的表现与节奏性剪辑的重要性
超现实倾向的各种流派l、“纯电影”的美学实验:法国费尔南•莱谢尔《机器的舞蹈2、达达主义无理性的电影宰验。曼•雷伊的《回到理性》3、超现实主义电影的绝对现实。谢尔曼•杜拉克拍摄的《贝壳与僧侣》布努艾尔的《一条安达鲁狗
前苏联蒙太奇学派的理论
l、库里肖夫的“实验工作室” 2、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派” 3、柯静采夫和塔拉乌别尔格等人的“奇异演员养成所”
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其一,以视觉节奏的造型因素突出影片的主题,创造影片的情绪,形成影片视觉感官的冲击力。其二,以蒙太奇视觉结构的形式强化影片的视觉形象,扩大影片的空间效果。其三,以多角度反复重复的延续动作使得影片的时间抽象化,造成影片的延时表现。
普多夫金《母亲》1、普多夫金强调剧本创作的重要作用2、普多夫金注重演员工作的基础作用3、普多夫金把蒙太奇视为电影艺术创作的基础。
20年代纪录主义电影的发展
1. 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派”的美学主张,是从机械主义的纪录本性出发,以纪录主义的美学来反叛传统的再现主义的美学
美国好莱坞“黄金时代”
1927年《爵士歌手》声音进入电影
电影理论伴随着声音的出现也反映出了不同态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认为电影是视觉艺术,声音破坏了电影作为一门独立艺术的完整性其二、不是一概地反对声音的出现,但是要以“视觉为主,声音为捕” 其三、主要反对声音中的对话,认为对白会使电影导向戏剧,会使可见的动作陷于瘫痪其四、提出录音是“复制”,录音师的工作不是创作,贝拉•巴拉兹就认为“声音没有形象” 其五、声音不应重复画面,而应作非同步处理,比如:声画对佼,画内画外,画面为实、声音为虚等其六、强调声音的空间感,比如:空间声音、声音透视、距离幻觉等等;其七、对声音持全面欢迎的态度。
一、 高度精细的组织分工二、制片人制度三、明星制度
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一、关于景深镜头二、关于仰拍三、阴影逆光的表现四、移动摄影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一、纪录性二、实景拍摄三、长镜头的运用四、关于非职业演员的运用五、结构形式六、地方方言的运用
法国“新浪潮”与“左岸派
巴赞的理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 被称作是“写实主义”的口号 二、场面调度的理论
“新浪潮”在创作上的主要特征大都以专注的手法记录或表现一个事件、一些人物。因而有很强的纪实性,不少影片都有强烈的个人传记色彩。主题:1、非政治性的电影2摄影方法:摄影风格侧重于电影的照相性,摄影师们侧重于画面新鲜感,拒绝功能主义或学究式的画面制作3音响处理:“新浪潮”大量采用自然音响环境,以增加作品的真实感4剪辑:蒙太奇在这里不再表达思想和解释心理的手段,而只是作为时空切割时的手段。5表演:与传统明星制度相对立,他们启用了大批不知名的年轻人做演员
“左岸派” 导演们却提出了“双重现实”的问题,即“头脑中的现实”和“眼前的现实” 以探索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有别于传统的现实主义电影,另一方面又将内心现实与外部现实,即头脑中的现实与眼前面对的现实结合起来,将原有的超现实主义改造为一种易为公众所理解与接受的高级的现实主义。
“左岸派”这主要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其一,“左岸派”电影接受了弗洛依德的性心理学和潜意识学说的影响,力图表现摆脱一切理性、法律、道德和习俗的约束的人的真实。其二,“左岸派”电影接受了萨特的“存在主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与物、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其三,“左岸派”电影接受了伯格森的“直觉主义”影响,强调在文艺作品中通过非理性感受而进入意识深处,强调“直觉”在认识世界、艺术创作与鉴赏中的位置,清除我们与“实在”之间的障碍,克服我们同“实在的距离”,使我们直接面对“实在”本身,使灵魂得到提高,超脱生活现状。其四,受到布来希特的影响,作品中力图对现实进行曲折的表现,以勾通内心的幻象。
“新浪潮”与“左岸派”的大致比较:1.从他们各自的成分看:“新浪潮”的制作者大都是巴赞创办的《电影手册》杂志的评论员,他们是些影迷,由到电影俱乐部中看影片、在杂志上写评论文章中逐步走上影坛的,一般地讲,“左岸派”导演的文化修养要比“新浪潮”导演高。2,从时间上看:‘‘新浪潮”运动始于50年代末期,以195S年为诞生的日期。3.在年龄上着:1958年“新浪潮”的几个代表人物还都是年轻的小伙子4.从影片主题和手法上看:“新浪潮”作者电影有着强烈的个人传记色彩,而“左岸派”的作家电影反映的却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全人类性质的主题.从拍摄地点的选择上看;由于“新浪潮”电影从来不去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不具有社会性主题和政治性主题6.从美学追求上看:“新浪潮”追求的是向生活靠拢,向真实深入;而“左岸派”电影感兴趣的则是人的精神活动,人的思想,人的内心7.从制作周期上看:“新浪潮”导演们以一种潦草的、半即兴方式拍摄电影,因此制作周期短,一年有时能够拍摄好几部影片8.从影片通过检查方面看:“新浪潮”电影由于内容简单,不涉及政治

㈢ 写观后感该怎么写,请写提纲

写观后感的提纲可以帮助你更有条理地组织和表达你的想法。以下是一个关于如何写观后感的提纲:

一、引言

1.简要介绍所观看的作品,如电影、书籍、电视剧等。

2.表明你对该作品的总体感受,如喜欢、讨厌、震撼等。

二、作品内容概述

1.简要概述作品的主要情节、人物关系、主题等。

2.突出作品中的关键事件和转折点,以及它们对你的影响。

三、个人感受与思考

1.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如主角、反派等,以及他们的行为和动机。

2.探讨作品中的主题和价值观,如友情、爱情、勇气、责任等。

3.反思作品所传递的信息,以及它对你的启发和影响。

4.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联系,谈谈作品对你的共鸣和感悟。

四、作品优缺点评价

1.客观评价作品的优点,如剧情紧凑、演员表现出色、视觉效果震撼等。

2.指出作品的不足之处,如逻辑漏洞、角色塑造单薄、情节拖沓等。

五、结论

1.总结你对作品的总体评价,以及它在你心中的地位。

2.强调作品对你的启示和影响,以及它在你生活中的意义。

这个提纲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进行调整。最重要的是,观后感要真实、自然,能够表达出你对作品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㈣ 观后感的提纲

看了一部电影(电视)后,同学们都地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感想和想法,但是要写出来,有些同学却感到为难,不知如何下手,或大篇幅介绍电影(电视)内容,感想却一带而过,或感想写成检讨书、决心书。那么怎样写好观后感呢?
1、首先要认真看电影(电视),深入思考。写观后感 “观”基础。所以学生看电影(电视)时不能只图看热闹,而要认真、仔细地去看电影(电视)的每一个细节 ,理解这部电影(电视)的中心意思。
2、观后感是从电影(电视)的某一个情节引出的感想,所以在写观后感时,要把电影(电视)内容和感想有机结合起来,要以感想为主,对电影(电视)内容只做概括、简略的叙述,并且这些叙述要为“感”而服务,绝不能喧宾夺主,也不必要面面俱到。
3、大家在看电影(电视)时,或热泪盈 眶,为剧中人哭而哭,或为剧中人笑而笑 ……这说明,大家被剧中情节所打动,这时产生的感受就是真情实感。把这些写出来,就是感想。这时的感受可能是零碎的,肤浅的,需要作者作一番整理,再通过丰富的联想分析,把问题往广处,往深处想一想,要写出自己实实在在的感想和体会。
总之,写观后感内容要简洁,感想丰富,要把电影(电视)中的思想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起到感染读者的作用。

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观《长江七号》有感

不久前,我观看了电影《长江7号》。这部电影讲述一个名叫周小狄的单亲孩子,他的爸爸穷困潦倒。但为了让小狄长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爸爸举债把小狄送进了贵族学校读书。一天,小狄的爸爸在工地发生意外去世了。小狄听到消息后十分伤心,也十分后悔没有听爸爸的话。但这时奇迹发生了,小狄爸爸送给小狄的玩具——“长江七号”发挥了它身上的特异功能,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小狄爸爸的生命。
整部影片所描述的故事虽然简单,但发人深思。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小狄爸爸经常对小狄说的一句话:“我们不去偷,不去抢,要努力读书,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它使我想起了以前听过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两家人,一家比较富,另一家比较穷。他们各自都生有一个小女孩。富家的小女孩自以为家庭环境好,从小就不爱读书,还看不起穷家的女孩。而穷家的女孩却很争气,读书非常刻苦,学习成绩经常名列前茅。后来那位富家小女孩,由于从小不好好学习,最终一事无成。而那位穷家的小女孩,由于从小就用功学习,终于成就一番大事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那天晚上我想了好多好多,久久不能入睡。对比小狄,我们是多么幸福啊,有吃,有穿,还有玩。个个都是家里的“小皇帝”,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他们对我们多疼爱啊。但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中有好多同学身在福中不知福,没有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有的成天看电视,玩游戏,没有认真写作业;有的上课不认真听讲,脑子总在东想西想,老师提问时答非所问;有的搞卫生时经常偷懒,不干活,在家里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的只想着自己,一点都不考虑别人,一味任性妄为,甚至在外面干坏事。如果这样的话,长大后还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吗?
我们都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寄托在我们的身上。在此,我呼吁广大学生,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努力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长大后才能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我也希望广大家长都能像小狄的爸爸一样重视教育孩子,让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老师评语:作者在概括电影情节的基础上,围绕“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句话展开论述。作者列举典型例子进行论证,并呼吁青少年要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长大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㈤ 剧本提纲怎么写(有什么要求)

剧本提纲或称剧本大纲,就是将故事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出来,交代出剧本基本的结构、人物关系。通常电视剧剧本大纲需8000字左右,话剧和电影大纲需1500~2000字左右即可。
总体概括故事,介绍故事背景;
介绍主要人物及其人物性格特点;
详细讲述故事。
故事槪梗包括:
说明主要人物的性格,姓名,性别,身份,年龄,外貌和气质等;
说明主人公干什么事情及其工作过程;
突出重点,文理通顺,情节严谨。

阅读全文

与电影的提纲怎么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好友买电影票靠谱吗 浏览:901
二战日本打美国题材电影 浏览:384
电影模仿游戏观后感1500字 浏览:557
赤色要塞电影背景音乐 浏览:292
莫文蔚歌曲拍成的电影是哪个 浏览:602
刀客女人电影全集播放 浏览:209
亲爱的电影海报图片 浏览:91
通天长老电影是在哪里拍摄的 浏览:608
怎么哪里都有你电影 浏览:406
刘亦菲拍过小电影 浏览:170
血与肉的战争完整版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359
新电影天堂唯我独神第7季 浏览:658
猎杀战争电影 浏览:346
农药小电影王昭君酒吧 浏览:792
免费微电影剧本 浏览:152
全球中国电影票房 浏览:916
讲穿越的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67
经典电影的动态图片 浏览:594
电影票网上和会员卡哪个便宜 浏览:786
大世界新加坡电影 浏览: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