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著名苏德战争电影
以下是关于苏德战争的著名电影推荐,涵盖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
《猎杀T-34》
改编自真实坦克战,讲述苏军战俘驾驶T-34坦克突围的传奇,充满热血冲锋场面。
《德维塔耶夫》
聚焦苏军飞行员从德军战俘营劫机逃亡的故事,展现绝境中的反抗精神。
《卓娅》
描绘苏联女英雄卓娅·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的事迹,结尾就义场景悲壮震撼。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72版)
改编自瓦西里耶夫小说,以女性士兵为主角,展现战争中的牺牲与诗意。
《士兵之父》
通过父亲寻找前线儿子的视角,反映战争对普通家庭的摧残。
《贝伦施泰因》
以残酷的阵地战为背景,突出苏军士兵的坚韧。
《莫斯科保卫战》(1985)
苏联史诗级作品,全景式呈现关键战役的惨烈。
《解放》系列:苏联五部曲巨制,涵盖从库尔斯克到柏林战役的全过程。
《斯大林格勒》(2013):现代翻拍版,聚焦巷战中的小队生存。
如需更完整片单,可参考相关影视专题报道。部分电影存在多个版本,建议优先选择苏联时期原版以感受历史厚重感。
Ⅱ 求二战苏德战争电影
1.《帝国的毁灭》:这部电影详细描绘了希特勒生命中的最后12天,深入展现了第三帝国的崩溃。
2.《柏林的女人》:通过一位柏林女性的视角,记录了二战最后几个月的动荡,以及苏联红军占领柏林的情景。
3.《兄弟之战》:基于真实事件,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德国士兵在二战末期被俘和逃亡的心酸历程。
4.《兵临城下》:展示了苏德狙击手之间的生死较量,是一部不可错过的经典之作。
5.《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讲述了几位女兵在准尉的带领下与德军进行斗争的故事。
6.《斯大林格勒战役》:从德军视角出发,这部影片深刻反思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历史意义。
7.《铁十字勋章》:铁十字勋章在贵族军官眼中是最高荣誉,但在厌战的老兵看来,它却只是破铜烂铁。
8.《装甲列车》:揭示了苏联秘密武器的传奇故事。
9.《布列斯特要塞》:讲述了“巴巴罗萨”行动初期遭遇挫折的战役。
10.《进攻列宁格勒》:在1941年的列宁格勒,苏联女警察和她的战友们与德军、间谍、奸细、窃贼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Ⅲ 有部苏德战争题材电影讲一个苏联士兵和一个会发电报女兵,女兵还教他发电报〞我爱你〞,电影名叫什么
俄罗斯战争片《 星星》(星星敢死队)。剧情:1944年,苏联边境的德国部队正在紧张地准备着士兵4万人和坦克2千辆准备反攻,为了制止他们这些动机,也为将盟军带入到胜利,身临险境地苏联军,为了探索敌军的动向把多位优秀士兵派遣到了敌军阵地的最前线。特拉夫金率领的部队收集着敌军的重要情报,也付出了重大的代价。
Ⅳ 俄国最近最好的战争片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А (2015)
1942年之夏,瓦斯柯夫准尉(彼得·费奥多罗夫 Pyotr Fyodorov 饰)带领两个班的女机枪手驻扎在一个靠近小车站的村子里。一天,班长丽达(阿纳斯塔西娅·米库尔钦娜 Anastasia Mikulchina 饰)在不远的树林里发现了两个空降的德军计划要袭击苏联腹地的军事设施。瓦斯柯夫带领一支小分队去搜查敌军,成员包括丽萨(索菲娅·列别杰娃 Sofya Lebedeva 饰)、迦尔卡(克里斯蒂娜·阿斯姆斯 Kristina Asmus 饰)、丽达、索妮娅(雅戈尼娅·库兹涅佐娃 Agniya Kuznetsova 饰)、冉妮娅(叶夫根尼娅·马拉霍娃 Zhenya Malakhova 饰)等五个姑娘。但敌人的力量与自然环境的恶劣远比她们想得要残酷,这些美丽的苏联女战士,不得不在丛林中与人数众多的敌军反复周旋……
电影根据前苏联当代着名作家鲍里斯·瓦西里耶夫同名代表作改编。
斯大林格勒 Сталинград (2013)
1942年秋天,人类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争在寒冷的土地上爆发。德国人穿越伏尔加河抵达对岸斯大林格勒设防固守,苏联红军与对手展开城市争夺战,双方你来我往,城市化作废墟焦土,成千上万人死亡,放眼望去俨然人间地狱。在一次反攻行动中,苏军严重伤亡,仅有大尉格罗莫夫(彼得·费奥多罗夫 Pyotr Fyodorov 饰)率领的侦察小队到达对岸,占领了一栋破烂的建筑。他们在建筑内发现一名19岁少女卡嘉(玛丽亚·斯莫尔尼科娃 Mariya Smolnikova 饰)。卡嘉的父母早已死于战火,由于眷恋自由生长的城市和家园,女孩固守此地,麻木穿梭战火之中。
鉴于建筑的位置极其重要,极度厌战的德国军官彼得·卡恩(托马斯·克莱舒曼 Thomas Kretschmann 饰)奉命夺回该据点。惨烈无情的修罗场,人性和兽性的角力永无休止……
女狙击手 Битва за Севастополь (2015)
苏联女学生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在一次射击游戏中无意间发现了自己的射击天赋,1941年她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参军。帕夫利琴科成长为全苏联最出色的狙击手,同时她被德军视为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除掉的巨大的威胁。柳德米拉遇到一名男子并坠入爱河。然而,好景不长,战争过去,厄运却再次降临……
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 Брестская Крепость (2010)
故事发生在1941年的6月,布格河畔回荡着欢声笑语,就在一片歌舞升平之际,几架飞机飞过投下了炸弹,将一切摧毁殆尽,霎时间,河畔边成为了鲜血和火焰的海洋。德国人的入侵让位于华沙和莫斯科之间的布列斯特要塞陷入了动荡和战争之中,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八千名苏维埃红军战士们拿起了武 器,与亲人告别,走上了战场。
草草建立的军队中人员情况十分复杂,但是,每个人心中的信念却是一致的,那就是顽强抵抗贼寇的入侵。粮食短缺,武器简陋,装备寒酸,在及其恶劣的条件之下,苏维埃青年们和装备精良的敌方展开了一场又一场险象环生的激烈战斗,并且最终获得了胜利。
五月的四天 4 Tage im Mai (2011)
德国,二战结束前的四天。一位率领着他的部队占领海边孤儿院的苏联军官。一支在海滩驻扎的纳粹德国国防军部队。一种反常的危险的爱。
所有人都对战争感到疲惫,只有十三岁的孤儿彼得,想要证明自己是一个英雄,千万百计煽动两支部队。直到他意识到,真正的敌人早就潜伏在其他地方,而他所谓 的敌人,其实是如父亲般的朋友。
这时划清的不是敌与友之间的界线,而只是善与恶之间的界线。
Ⅳ 关键词 战争片 苏德交战 军官为女人自尽
中文名:《斯大林格勒战役》
英文名:Stalingrad
出品国:德国、瑞典
导 演:约瑟夫· 维斯迈尔
主 演:多米尼克·霍维茨、托马斯·克莱彻曼
上 映:1993年
简介
刚进部队的少尉军官汉斯带领他的部队奔赴斯大林格勒,这些曾经在非洲作战的军人仓促结束休假,地中海的温暖和女人让他们临上火车还留恋不已。他们还不知道命运作了一个和非洲的经历完全相反的安排:至少从气候上是如此。如果不是毫无余地的残酷,真会让人以为命运其实是想开个玩笑。和战友们一起,汉斯少尉在火车上有一段内心独白,表现了一个未曾经历战火的青年对战争的苍白认识,这个时候的他,脑海里没有杀戮,没有血肉横飞和肢体凌乱,只有对部下的热爱。
一下火车,汉斯所不能接受的事情就出现了:宪兵虐待苏军俘虏。他企图制止这些暴行,却象战俘一样被打倒在泥水里,更让他发指的是,上级军官并不认为这些兽行应该约束。在部队祈祷的时候,他和新兵一样,为牧师“消灭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蛊惑而慷慨激昂,而老兵们却对皮带上的圣经字句不诮一顾。战斗的洗礼到来了,汉斯所在连队奉命争夺苏军守卫的工厂。惨烈,是战争所必然存在的事实,人性,是战争所不能容忍的废料。这一切自然无法避免,使汉斯震撼的是上级军官对士兵生命的漠视,士兵费曼独自用手榴弹消灭苏军机枪阵地,而自己被杀死只能换来指挥官上尉的一句“费曼拯救了我们”。一名士兵误杀了战友,在歇斯底里中,苏军战士把枪口对准了他,接下来的事情证明了仁慈在战争中的毫无用处:不忍心杀死这个狂叫的士兵的苏军战士反而被随后而来的德军士兵开枪打倒了,红军战士在对母亲的呼唤中辗转死去,这一切被旁边惊恐的德军士兵看在眼里。汉斯在搜索中被一个红军战士挡住去路,开枪不能将这个巨人打倒的时候,他不知所措了,所幸一名士兵用铲子将这个战士杀死,但他双目茫然的说出这样一句话“我尿裤子了。”一旁的老兵对此嗤之以鼻,但当战斗结束,无论新兵老兵,都沉默无言,他们刚才所战斗过的巷道,布满死者和伤者,死的人自然不必理会身在哪里,未死者却不得不在冰冷的地面上等待死神的挽救。
汉斯的排在工厂里夺取了一个房间。从收音机里传来的希特勒的讲话除了偶尔引发一点笑声之外毫无用处,因为真实的情况和他所讲的根本没有相似之处,士兵们在废墟之间的争战无谓的消耗着他们的生命:汉斯所在连当初有四百人,现在只剩下六十五人了。“我们毕竟抢到了俄国人的炉子。”一个士兵说道,但他们还是冻得发抖,冬天的寒风呼啸着从屋顶刮过。汉斯向苏军提出停火以便双方救护伤员。在苏德控制线中间,费茨军士和苏军战士互相交换食品,一片面包,一块冻猪肉,让人们看到了不同的军装下面,是共同的人性,善良,竟然还能在这些前一分钟还互相厮杀的军人之间存在。然而德军军士罗路出于被汉斯斥责而产生的愤恨而扣动了扳机,脆弱而短暂的和平结束了,双方的火力将伤员和救护的士兵真正送进了天堂。慌乱中汉斯和军士把一名苏联少年带回了房间。天亮了,随着苏军的枪声,补给送到了他们的据点。早餐很稀薄,“象马尿一样”。但是还有邮件,费茨家里送来面包和蜂蜡,情况对于他还好。罗路的女人竟然和一个法国战俘私奔了,“我要俄国人付出代价!”罗路说道,安慰他的费茨不得不指出,撬他墙角的是法国人而非俄国人,但是没有道理的战争哪里能存在有道理的逻辑?苏军将他们占据的角落爆破,电台又联系不上,少尉决定带领几个人从下水道求援。黑暗的下水道让少尉和战友们失去联系,但他截住一个苏军女兵,女兵用德语告诉他,放她走,她就帮助少尉找到队友,信以为真的少尉随后被女兵推进了沟渠。费茨将少尉救起,在传来的哀嚎声中找到了其他人,发现一名士兵的腿炸断了。少尉带领众人将他送进医院,伤兵遍地无人照料,少尉不得不用枪威胁,才找来医生。断腿士兵却死了。片头的宪兵军官面无表情的将少尉一群逮捕,少尉希望上校能挽救他们,上校却置之不理,少尉愤怒中质问道:“这些人信任你,为你而战,却被你视作地图上的一面小旗吗!”
犯人们被告知,可以通过作战恢复军职,实际上缺衣少食的他们,其实毫无选择。恰好圣诞节,在去战场的路上,犯人们唱起圣诞赞歌,汽车在茫茫雪原中穿行,路边是焚烧尸体的火堆,黑烟滚滚而上。
一支苏军坦克部队进入犯人们的伏击圈,肉身对钢铁的战斗开始了。坦克将德军士兵碾进泥土里,德军士兵投掷的燃烧弹将坦克变做烤炉,坦克兵浑身着火,随后被德军的子弹解脱。就这样杀与被杀,直到苏军被歼灭,汉斯的小部队此时更小了:又有战友死在了雪地里。部队开始撤退,满以为可以脱离苦海的少尉一群已经候在车上,却被告知必须留下,费茨歇斯底里,然而不得不服从。在恢复军衔之后,他们接受了枪决平民的任务,少尉和费茨为了救以前被他们俘获的俄国孩子再次和宪兵军官发生冲突,最后的结果却是费茨被命令亲手将孩子杀死。
战局和环境都变得恶劣了,汉斯少尉不得不接受费茨的建议,逃亡。他们冒充伤兵,混进了机场,飞机却装满了汉斯和宪兵,伤兵们拼命往前挤,最后眼看着它离去,时间是1943年1月23日,离开斯大林格勒的最后一架德军飞机。
回到驻地的汉斯见到了上尉,他的右腿已经烂掉了,但他只说腿疼,木房里一片惨淡,士兵们无论如何,都是在等死。难得的空投来了,会动的士兵们都冲了出去。士兵们打开空投包裹,里面却装着大半的勋章,这些平时每个士兵都渴望的东西,却被翻寻食物的手拨在了一旁。士兵们终于能有一口吃的,欢乐似乎又回到了人间。那宪兵军官也蹒跚走了过来,命令汉斯为部下的行为作出解释。士兵们不再屈服这个作威作福的恶棍,奥图开枪将他打倒,而军官的手枪却将一旁的基杰杀死了。军官企图通过招供军需品的收藏来活命,饥饿不能制止愤怒,费茨将他击毙。
一群人到了军需品收藏地,意外发现了袭击汉斯的苏军女兵,少尉和女兵的一番争吵,仿佛临崩溃前的发泄。渴望回到前线的上尉和罗路回到地面,发现德军已经投降,将领们竟然成群结队的举起双手,自然得象对元首敬礼一般。罗路安慰已经冻死的上尉,说很快就要回到前线去,雪雾弥漫,他也冻死了,到底也没意识到自己的盲目。虽然明知道无法逃脱冰雪和德军的战败,汉斯和费茨还是在女兵带领下走进茫茫雪原中,走走停停,忽然一发信号弹升起,女兵企图逃走,随即被打倒。大雪中,费茨抱着汉斯说起沙漠,那里是不能忍受的酷热,但现实中也是不能忍受的大雪纷飞。两人被半埋在雪中,寒冷带走身体的温暖,也带走了他们的生命。汉斯所属部队的最后两名士兵,就这样和雪原融合在了一起。
影片其实只是以斯大林格勒战役为背景,描写普通德军士兵的战斗和死亡,他们的袍泽之情。不过毕竟这些人是侵略者,侵略者的本性也不得不在影片里有所描述,比如撤退时焚烧居民房屋,粮食缺乏时枪决普通人民,还有片末发现被锁在床上的苏军女兵的时候,汉斯一群理所当然的开始编排拿女兵发泄兽欲的顺序,片刻便老练的作出“按军衔上”的决定。这些片断在影片中占的份量不多,却可以提醒我们,一名军人的无所畏惧,对战斗技巧的熟练掌握,并不能产生可以掩盖侵略者本色的光环,而片中汉斯排的全军覆没,也不是因为冰雪世界的残酷,而是纳粹的倒行逆施必然覆灭在普通士兵身上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