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好莱坞片商在中国以及其它国家的票房分账是怎样的
1. 在好莱坞的分类中,只有两个市场被重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包括美国加加拿大,而国际市场则细分为欧洲/中东/非洲(EMEA)、亚太地区(包括亚洲和澳大利亚)以及拉丁美洲。
2. 好莱坞电影的票房分账机制通常基于票房收入。制片方和院线的分账比例由双方的具体协议决定。例如,迪士尼在《星球大战8》上映前要求影院遵守一系列条款,其中包括迪士尼将获得65%的票房收入。
3. 制片方通常在电影上映前两周安排影院试片,试片对象包括影院会员、广告商和运营商。随后制片方会与影院协商确定影片的公映时期、固定开支、分成比例以及上映的银幕数和时间。
4. 在好莱坞,有三种分账模式可供选择。第一种是固定比例分账,与中国市场相似。第二种是院线支付一笔费用给制片方买断影片,所有票房收入归影院所有。第三种是阶梯式分账,这是好莱坞最流行的模式。
5. 在阶梯式分账规则中,电影公司在电影首映周通常获得票房的90%,而院线收入主要来自食品和饮料销售。随着电影上映时间的延长,影院的收入分成比例逐渐增加,制片方的收入比例逐步下降。
6. 随着院线破产倒闭的情况增多,电影公司的霸王条款逐渐被废弃。如今,好莱坞大片的院线分成比例有相对的标准,制片方因此更希望影片在首映周取得成功。
7. 为了最大化利润,制片方会大幅增加排片量,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例如,一部大制作电影的首映周排片量可能达到4000场,而80年代初期可能只有几百场。
8. 如果一部电影的票房表现良好,制片方通常能获得比院线更高的利润比例。例如,票房达3亿美元的电影,制片方可能分得60%的收入。但对于票房不佳的影片,院线也会确保自己的收益。例如,票房仅1000万美元的电影,制片方可能只能获得45%的收入。
9. 尽管好莱坞电影公司目前地位强势,但院线也有自己的底线,不会无条件妥协。总体而言,在美国,制片方大约能获得国内票房的40-55%的比例。
Ⅱ 院线是什么意思
院线是电影发行放映的一种机制。以下是对院线概念的详细解释:
一、组成结构
院线由一个发行主体和若干影院组成。发行主体通常是电影发行公司或相关机构,而影院则是电影放映的具体场所。这两部分通过院线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负责电影的放映和推广。
二、运营模式
院线实行统一排片和统一管理。这意味着,院线内的所有影院都会按照发行主体的安排,在同一时间上映相同的电影,并且会遵循相同的放映策略和票价政策。这种统一的管理方式有助于提升电影的知名度和票房收入。
三、资产连接与商业利益
院线中的发行公司通常拥有影院的资产或与影院存在资产连接。这种资产连接使得发行公司和影院之间有着共同的商业利益和目标。通过院线机制,双方可以共同分享电影的票房收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四、国际惯例
院线制度是电影市场竞争中的自然产物,也是片商和影院共同利益的保证。因此,它基本上成为了国际上通行的惯例。无论是在美国、香港还是中国大陆,都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类型的院线存在,如美国的美国多功能院线、联美院线、索尼院线;香港的嘉禾院线、丽声院线;以及中国大陆的东方院线、中华院线等。
综上所述,院线是电影发行放映的一种重要机制,它通过统一排片、统一管理以及资产连接等方式,促进了电影的放映和推广,并成为了国际上通行的惯例。
Ⅲ 电影院如何排片的排片原则是什么
电影院的排片是由专业的排片团队根据一系列原则进行的,旨在最大化票房收入同时保证观众的观影体验。排片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抓住黄金时段:
灵活调整以适应需求:
关注市场反馈:
合理安排电影间隔时间:
平衡票房与观影体验:
Ⅳ 影院排片是怎么决定的啊会因为一部电影口碑好而增加排片吗
排片前我们都要对影片做出预估,即根据影片热度来对我们选择排映什么样的影片,计划排映多少场次、座位以及怎样分配时间段制定计划。对于一部即将上映的新片来说,营销对其热度的影响会比较大,所以一般要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预估影片的热度。会因为一部电影口碑好而增加排片。所谓排片率,其实就是一部电影在影院享有的放映空间,其排片率越高,放映场次就越多。它就像影片的生命线,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票房成绩。
主观方面除了需要考虑影片的IP、故事剧情、影片类型以及受众和主创阵容明星粉丝等因素。点映或者看片会也十分重要,可以第一时间获取影片信息,从而能够结合本影城观众的特点来指导排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