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声电影
1906年8月11日,由欧仁.奥古斯坦.洛斯特摄制的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摄制成功。电影刚问世时,是无声的。人们只能看到活动的影像,但是听不到声音。因此早期的电影赏只能用动作来表示情节,如当时的影星卓别林。后来一些人曾经天真地利用在银幕后面说话的办法,使得电影带有声音。1896年,德柏林的奥斯卡·麦斯脱制造了一些有声电影短片,使用的是同步留声机唱片。演员必须将他们嘴唇的动作同留声机唱片“重现”的声音设法配合起来。1906年,英国的斯托克维尔和尤金·劳斯特第一次成功地把声音直接录在电影胶片上,并取得专利权。但是真正的有声电影产生于1927年10月23日。美国生产的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乐歌手》获得成功,这是电影艺术发展旅途中的一次重大革命。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拍摄于1931年3月,由上海的明星公司拍摄的《歌女红牡丹》比西方电影晚了四年
参考资料
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
http://xxkx.cersp.com/gmxpd/kxssdjt/200608/1580.html
Ⅱ 有声电影哪一年产生的
有声电影机的诞生1910年8月27日,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 有声电影发明者--爱迪生宣布了他的最新一项发明:有声电影。一些经过挑选的观众被邀请到新泽西州西奥兰治的爱迪生实验室,观看把留声机的声音和电影摄影机上的图像联系起来的电影机。 其他人也曾想过发明有声电影机,但无一成功。爱迪生的贡献在于他在同一时间里把声音和图像同时记录下来,而这一点,其他人是无法做到的。通过运用一台既可留声又可摄影的机器,爱迪生可以让演员在拍摄过程中自由地来回走动,而这在过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爱迪生耗费了两年精力,才研制成功有声电影机。 1927年10月6日,纽约的观众在观看华纳兄弟公司出品的《爵士乐歌手》(一译《爵士歌王》)时,突然听到主角开口说了话:“等一下,等一下,你们还什么也没听到呢。”这一句话,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这部影片使歌舞喜剧演员乔尔森大享盛名。 根据资料来看,完全意义上的有声片是华纳公司1929年的《纽约之光》 1936年,卓别林出品了他的最后一部无声片《摩登时代》,标志着无声片的寿终正寝。
Ⅲ 有声电影的简介
有声电影是指有声音同步播映的电影,和无声电影相对。1900年,第一部有声电影在巴黎放映,十年之后可靠的同步声音技术才逐渐成熟并可以商用。1923年4月,第一部同步有声电影在纽约公映。1927年10月,第一部有声故事片爵士歌手发行,这部影片使歌舞喜剧演员乔尔森大享盛名。
1930年代早期,有声电影成为一个全球现象。在美国,有声电影使好莱坞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和商业中心之一欧洲很多电影制作人和批评家对新的技术持怀疑态度,他们担心过多的对白会削弱无声电影特殊的美感。在日本,流行电影通常是无声电影加现场表演,因此有声电影发展缓慢。在印度,声音成为该国电影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早期电影只有画面,影片本身不发出声音,剧中人物的说白通过动作、姿态以及插入字幕间接表达。拍摄和放映无声影片的运转速率为每秒16格画幅。无声电影时期,电影发展为纯视觉艺术,
拍摄时使用两种感光性能不同的底片,一种摄取画面,一种记录声迹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使声迹和画面合印在一条正片上,制成影片拷贝放映时,放映机附有还音装置,在映出画面的同时,能使声迹还原为声音
随着技术发展,有声电影的制作渐渐形成可能,但初期有声电影对大众来说是个全新的玩意儿,许多大片厂并不看好这块市场,深怕会流失已固定的观众群,此时华纳兄弟的电影公司正面临倒闭危机,因此他们将有声电影当作赌注,拍摄爵士歌手,没想到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因为广受观众欢迎其他电影公司也群起效仿,自此有声电影的成为一股不可抵挡的洪流,
电影摄制过程中大部分工序已以磁性录音取代感光录音。电影由无声发展为有声时,为了保证还音质量,拍摄和放映的运转速率从原来每秒16格画幅改进为每秒24格画幅。由于有声电影的产生,电影由无声期的纯视觉艺术发展为视听结合的艺术。 1910年8月27日,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宣布了他的最新一项发明:有声电影。一些经过挑选的观众被邀请到新泽西州西奥兰治的爱迪生实验室,观看把留声机的声音和电影摄影机上的图像联系起来的电影机。
其他人也曾想过发明有声电影机,但无一成功。爱迪生的贡献在于他在同一时间里把声音和图像同时记录下来,而这一点,其他人是无法做到的。通过运用一台既可留声又可摄影的机器,爱迪生可以让演员在拍摄过程中自由地来回走动,而这在过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爱迪生耗费了两年精力,才研制成功有声电影机。
1927年10月6日,纽约的观众在观看华纳兄弟公司出品的《爵士乐歌手》(一译《爵士歌王》)时,突然听到主角开口说了话:“等一下,等一下,你们还什么也没听到呢。”这一句话,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这部影片使歌舞喜剧演员乔尔森大享盛名。
根据资料来看,完全意义上的有声片是华纳公司1928年7月6日的《纽约之光》。
1936年,卓别林出品了他的最后一部无声片《摩登时代》,标志着无声片的寿终正寝。 所谓的默片在其鼎盛时代也常常有音乐或者声效相伴,1926年8月,由约翰.巴利摩尔主演的《唐璜》在纽约的华纳剧院首映,这次首映采用了Vitaphone声音系统,以每秒331/3转唱片来使电影声画同步。新的发明很快就跟来了,1927年10月华纳公司的《爵士歌王》敲响了默片的丧钟。 到1930年为止,只有5%的好莱坞的影片还是默片,华纳兄弟采用了更方便的由Western Electric开发的胶片携载声音的技术,这一技术需要采用每秒24格的放映速度,从而诞生了这一今天仍然采用的标准。这一变化彻底改变了电影胶片的形态。
35mm默片的满画面大致是正方形的,比例是1.33:1 (或4:3,像电视画面),1927年最早的声音印在胶片上时是1.21:1 。
1932年,制片商和放映商联合建立了胶片上声音轨迹宽度的标准,从而创造了新的1.37:1比例。随着这一整个业界技术方针的确立,电影中的对白、歌舞急剧增加。在30年代,电影观众增加了一倍。 电影工业继续寻找新的发展,很快,就开始经历彩色电影,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Ⅳ 无声电影与有声电影的区别是什么
一、出现时间不同
1、无声电影:出现于1860年左右,但在1880至1900年期间,当单卷电影的制作已经变得容易时,默片仍然算是新奇的东西。
2、有声电影: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
二、特点不同
1、无声电影:没有任何配音、配乐或与画面协调的声音的电影,默片非常依赖大量的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好让观众知道和了解角色的内心思想。
2、有声电影:观众既能在银幕上看到画面,又能同时听到剧中人的对白、旁白,以及解说、音乐。
三、制作方法不同
1、无声电影:早期电影只有画面,影片本身不发出声音,剧中人物的说白通过动作、姿态以及插入字幕间接表达。拍摄和放映无声影片的运转速率为每秒16格画幅。无声电影时期,电影发展为纯视觉艺术。
2、有声电影:有些默片是演得颇为含蓄的,这取决于导演的取向和演员的演技。默片中的过态演出通常都是演员在舞台表演中培养出来的习惯,很多知道新媒体的取向的导演都不鼓励这种演法。
Ⅳ 有声电影出现的技术条件是什么
最开始的电影是无声的 后来有人播放电影的时候同时播放唱片。
这就是有声电影的雏形。
所以电影出来的时候其实就具备条件。因为唱片比电影出现的早
Ⅵ 什么是有声电影
观众在看到画面形象的同时还能听到剧中人的对话、旁白和音乐等音响的一种影片。区别于早期的“无声电影”。
Ⅶ 有声电影是时候开始有的
有声电影是指有声音同步播映的电影,和无声电影相对。1900年,第一部有声电影在巴黎放映,十年之后可靠的同步声音技术才逐渐成熟并可以商用。1923年4月,第一部同步有声电影在纽约公映。1927年10月,第一部有声故事片爵士歌手发行,这部影片使歌舞喜剧演员乔尔森大享盛名。
有声电影宣传海报
1930年代早期,有声电影成为一个全球现象。在美国,有声电影使好莱坞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和商业中心之一欧洲很多电影制作人和批评家对新的技术持怀疑态度,他们担心过多的对白会削弱无声电影特殊的美感。在日本,流行电影通常是无声电影加现场表演,因此有声电影发展缓慢。在印度,声音成为该国电影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Ⅷ 如何使电影有声音
你可以换多两个播放器来试一下 ,有的播放器不支持某种格式的时候就会出现没有声音,或者没有画面,如果你想检测是不是真的没有声音可以把文件用千千静听来播放一下,如果千千静听都不能播放出声音那你只能去换另外一个版本下载了。
Ⅸ 有声电影和无声电影区别.
有声电影与无声电影的区别在于两个方面:
1、声音;
这个是显然的,有声电影在情感思想的表达力上更具优势,而且对白本身也是很具艺术的。无声电影需要用更多的动作来表达,难度上很大,从而也就局限了表达的深度或者说观众的大众化程度,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懂得去体会无声背后的声音的。
2、画质:
无声电影由于时代的问题,画质没办法和之后出现的有声电影相比。
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
时代是发展的,从无声到有声是个阶段的问题,具有时代的局限性。所以这两种艺术从根本上是无法说出好坏的,将他们做比较个人认为意义不大。
Ⅹ 有声电影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有声电影,是观众既能在银幕上看到画面,又能同时听到剧中人的对白、旁白,以及解说、音乐和音响的一种影片。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以蜡盘(即唱片)发音,后改进为片上发音。1900年,第一部有声电影在巴黎放映,十年之后可靠的同步声音技术才逐渐成熟并可以商用。1910年8月27日,爱迪生发明有声电影。1923年4月,第一部同步有声电影在纽约公映。1927年10月6日,阿尔-乔尔森主演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乐歌星》,1930年代早期,有声电影成为一个全球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