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李时珍拍过什么电影
1956年沈浮拍过电影《李时珍》,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传记片,由沈浮执导,赵丹主演,于1956年上映。
剧情简介
明朝湖北蕲州,李月池、李时珍因医术高超而闻名遐迩。包乡绅用错误的《本草书》看病、卖假药,李时珍直言不讳地指出,得罪了他。李时珍治好了楚王的儿子,不要钱财官位,而是求楚王上奏皇上重修“本草”。
进入太医院的李时珍因不满太医院的傲慢迂腐,辞职回乡决心自己修正“本草”。百姓得知此事,纷纷献出家藏秘方来支持他。李时珍为验证草药功效,与徒弟庞宪走遍四处寻觅,亲自采集草药,并得到当地药农的热心帮助。
一次,李时珍等人遇到恶道刁难,珍贵的药物笔记被烧毁,追随他的郎中老魏也为抢救笔记不幸摔死。但李时珍没有放弃,又重新搜集草药,补写笔记。随后,李时珍又用几年时间将笔记整理成书,名为《本草纲目》。
但此书几经波折均未能面世,直至李时珍死后三年,这本凝聚了李时珍三十年心血的伟大药物学著作终于被刻版印出,流传万世,造福于民。
(1)李时珍老电影是哪个制片厂拍的扩展阅读:
同名电视剧《李时珍》内容提要
李时珍为济世救民,说服父亲,立志从医。他刻苦学习医药知识,后因治好了蕲州荆端王公主朱芸芸的瘫痪之症,名声大振,引起了炼丹道士们的嫉恨,他们采用各种卑鄙手段,谋害李时珍。在逆境中,李时珍一次次化险为夷。
嘉靖皇帝死后,李时珍为重修本草,在张居正的支持下,毅然辞去太医院右院判职务,开始独自撰写《本草纲目》道士金万春和知州王守礼害怕李时珍成功,放火烧毁了李时珍的家以及他用毕生的心血写成的《本草纲目》。
李时珍含恨离世。李时珍之子李建元、徒弟庞宪,带着藏入深山的《本草纲目》副本找到公主朱芸芸,使李时珍的遗作《本草纲目》得以出版,并迅速传遍海内外。
㈡ 有没有关于古代医学的人物传记电视剧或电影
《神医扁鹊》、《医痴叶天士》、《医神华佗》、《神医安道全》、《李时珍》等。
1、《神医扁鹊》
《神医扁鹊》讲述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位叫秦越人的医生,因医术高超,被百姓称做传说中的神医扁鹊。他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为了求得真正的医术,常年背井离乡周游列国的故事。
2、《医痴叶天士》
数字电影《医痴叶天士》是2008年由方军亮导演的电影,简述了一代神医的传奇故事。以戏说的表现手法,撷取了“医痴”叶天士出手治伤、治匪于( 膏)肓、奇药救(皇)上、巧做红娘几个故事,再现了清代名医叶天士精湛的医术、精深的医理,和威武不屈富贵不移的高尚医德、医道。
3、《医神华佗》
《医神华佗》是萧显辉执导的古装电视连续剧,由林文龙、黄日华、尹扬明、伍咏薇、丘凯敏、钟丽淇等主演。该剧演艺了中国古代一代神医华佗的精彩人生。
4、《神医安道全》
《神医安道全》是由冯哲执导的一部古装传奇剧,余少群、梁晶晶、张晓晨、吴恙、汤镇宗、许绍雄、郑则仕等领衔主演,该剧已在2014年8月26日在中国大陆等地播出。
该剧讲述了北宋时期,杏林义士和宋金两族中的志士仁人为保护针灸铜人免受兵齑,纷纷挺身而出,历尽危难,终于成功将针灸铜人安全转移,使其造福天下百姓的传奇故事。
5、《李时珍》
《李时珍》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传记片,由沈浮执导,赵丹主演,于1956年上映。该片讲述了中国古代医学家李时珍呕心沥血撰写《本草纲目》经过。
㈢ 上海电影曾经出品过哪些经典
1949年11月16日,上海电影制片厂宣告成立。由于伶任厂长,钟敬之任副厂长。1950年,上影拍摄完成了建厂后第一部故事片《农家乐》,1953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合并了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由多家公私合营和私营公司组成)。期间,上影创作了一批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优秀影片,《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鸡毛信》、《铁道游击队》、《家》等影片,为新中国电影奠定了最初的基石。
㈣ 十七年电影四起四落原因
十七年电影四起四落原因是,起是党对电影事业发展方针的正确,落是无论是思想内容方面还是艺术经验方面都认识不足,肯定不够,因此对解放初期私影厂的较好影片也没能给予充分肯定。
第一次发展,建国初期,1946.10.1第一个人民自己的电影制片厂,东北电影制片厂(长影前身)。
1949.4.20北平电影制片厂(北影前身)
1949.11.26上海电影制片厂
1949.4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 标志建国初期电影创作的第一次大发展:1951.3.8 26个大城市同时举行“国营电影厂出品新片展览月”。革命形势空前高涨,工农兵形象迅速占领银幕。
第二次“起落”出现于“双百”方针提出前后 (1 955 - 1957年)。《祝福》(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萤瑞存》、《平原游击队》、《上甘岭》、《李时珍》等至今仍具有艺术魅力的作品就问世于此时。
本期的电影创作还有个特点,就是电影的题材、风格、样式开始多样化。描写知识分子生活的《护士日记》,革命抒情片《柳堡的故事》以及喜剧片《新局长到来之前》等都出现在这个时期。
第三次也是最富有成果的一次创作高潮,则以1959年建国十周年的献礼片为标志。这年推出了《林则徐》、《林家铺子》、《青春之歌》、《聂耳》、《战火中的青春》、《老兵新传》、《五朵金花》等一大批好影片。作为革命现实主义作品,它们在艺术上也日趋成熟。
第四次起落1963 年至1964 年间,又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小高潮。这两年拍出了《早春二月》这样的艺术精品,同时还有《英雄儿女》、《舞台姐妹》等优秀影片问世。
艺术处处长:
陈波儿,大胆放手培养。
中心问题:如何看待我国30年代以来进步电影的传统问题。
犹豫中国解放前进步电影的现实意义传统法,无论是思想内容方面还是艺术经验方面都认识不足,肯定不够,因此对解放初期私影厂的较好影片也没能给予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