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断了的弦歌词是什么
歌词如下:
《断了的弦》
演唱:周杰伦
作词:方文山
作曲:周杰伦
断了的弦,再怎么连
我的感觉,你已听不见
你的转变,像断掉的线
再怎么接,音都不对
你的改变我能够分辨,我沉默
你的话也不多,我们之间少了什么
不说,哎哟
微笑后,表情终于有点难过
握着你的手,问你
确定了再走,我突然释怀的笑
笑声盘旋半山腰,随风在飘摇啊摇
来到你的面前绕,你泪水往下的掉
说会记住我的好,我也弯起了嘴角笑
你的美,已经给了谁
追了又追,我要不回
我了解,离开树的叶
属于地上的世界,凋谢
断了的弦,再弹一遍
我的世界,你不在里面
我的指尖,已经弹出茧
还是无法留你在我身边,断了的弦
再怎么练,我的感觉
你已听不见,你的转变
像断掉的线,再怎么接
音都不对,你的改变
我能够分辨,我沉默
你的话也不多,我们之间少了什么
不说,哎哟
微笑后,表情终于有点难过
握着你的手,问你
确定了再走,我突然释怀的笑
笑声盘旋半山腰,随风在飘摇啊摇
来到你的面前绕,你泪水往下的掉
说会记住我的好,我也弯起了嘴角笑
你的美,已经给了谁
追了又追,我要不回
我了解,离开树的叶
属于地上的世界,凋谢
断了的弦,再弹一遍
我的世界,你不在里面
我的指尖,已经弹出茧
还是无法留你在我身边,断了的弦
再怎么练,我的感觉
你已听不见,你的转变
像断掉的线,再怎么接
音都不对,你的改变
我能够分辨
(1)教父1电影国语免费观看扩展阅读:
《断了的弦》是《寻找周杰伦》这部电影的主题曲,也是周杰伦同名专辑的两首曲目之一。《寻找周杰伦》中的两首抒情慢歌的质量都相当高,而《轨迹》也有着比较高的人气,但这首更为耐听的《断了的弦》却并不广为人知。
《断了的弦》清新小品曲风,说明失去相爱的感觉,就像断掉的弦,弹不出优美的旋律,唯有相爱的两个人,才能有最美的音色。
❷ 教父是什么身份
(一)概念说明:教父(father of the church)一词大致可以定义为:在基督宗教初期的教会作家,他们都以正统的教义和圣洁的生活知名于世,也因此曾受教会嘉许为信仰的见证人。
(二)教父主要特徵:有四点,即年代古远、正统教义、圣洁生活、和教会嘉许:
(1)教父时代(当作一个文学阶段来看) 始自圣经古典文学之后的第一章。按历史研究现存最早的作品可能是约96年教宗克雷孟一世(Clement I,92-101 )写给格林多的书信或是 (宗徒训诲录)。比教父年代的开始更难决定的是它的结束时期。一般的看法是以若望达玛森(John Damascene,约650-750)为东方的最后一位教父,而以依西都(Isidor of Sevilla,约560-636) 为西方教父的最后一人。不过,有人以为这个时代早在犹斯弟尼安一世(Justinian I, 527-565)登基之时(527)已经结束了 ; 但也有人认为它应该延续至850 年为止。
这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不过它并不影响时代问题的重点:教父文学是继圣经古典文学之后最早的作品,它见证出基督徒在最初几个世纪内的神学(尤其是基督论、圣三论和教会论)看法及发展。
(2)正统教义的超卓性。这个定义其实包含三个要点:1)「教义」是指神学思想外在化于写作之中教父们都是作家。 2)「正统」教义并不暗示没有错误,因为教父并非仅是信仰的见证人,他们大都是神学家,尝试更深入地透悟启示的讯息。因此所谓正统教义意含著与正统教会保持教义上的共融。乐林人文森(Vincent of Lerins, 约+450)便曾这样描述教父们:那些受嘉许的教师,在他们各自的时间与地方,与唯一的公教会保持著一样的信仰与共融。」其后的(集拉修法令)(Gelasian Decree:这是一部律令选集,相当忠实地反映罗马教会六世纪的看法),也把重心放在「共融」(communion)的基础上。 3)最后「超卓性」可以指独创性、深刻、或圆满,也可以指富有活力、清晰、或卓越不凡。它不一定意含比较(比后世超卓),却显然含有一定程度的不朽(相对于作者当时当地而言)。
在这一点上,还须略加一点补充:在许多教父论或教父神学的研究中,都会包含有一些「非正统」的基督徒作者,他们的正统性也许曾经受过质疑 (如奥力振Origen, 约 185-254) , 他们甚至离开过教会(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