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汕头市潮阳区有哪几个镇
潮阳区现辖文光、城南、棉北、金浦4个街道和海门、和平、谷饶、贵屿、铜盂、河溪、西胪、关埠、金灶9个镇,272个村(社区)。具体介绍以下几个镇:
1、海门镇
海门镇濒临南海,扼练江出海口,位于潮阳区东南端沿海,西隔练江与潮南区井都镇相望,东北临濠江区,西北与城南街道接壤。
2、和平镇
和平镇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中部,地理坐标北纬23°11′~19′,东经116°27′~31′,地处练江下游,镇域面积58.94平方公里。
3、谷饶镇
谷饶镇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西北部,小北山南麓,处于“潮阳、普宁、揭阳”交界处。镇域面积71.8平方公里。
4、贵屿镇
贵屿镇地处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西部,东与谷饶镇、铜盂镇接壤,西与普宁市交界,北与金灶镇隔小北山相邻,南临练江与潮南区陈店镇、司马浦镇相望,地处潮阳、潮南、普宁三地交界,是潮阳的“西大门”。
5、铜盂镇
铜盂镇位于汕头市潮阳城区西部,地处练江中游北岸、北港运河下游,东临和平镇,西接贵屿镇,南与潮南区中心城区峡山街道隔江相望,北连谷饶镇。
2. 西胪哪里有裙带菜
西胪,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东北方位的一个镇。与汕头市区一水相望,背山面海。
3. 潮阳在哪里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 你这里指的潮阳可能是指潮阳的区政府所在地 棉城 棉城是个好地方,现在城市改造已经出具成效
4. 西胪镇的介绍
西胪镇地处榕江下游西岸出海口,位于潮阳城区西北部,东北与汕头市区隔江相望,东南接河溪镇,南至西与和平、铜盂、谷饶镇毗邻,北和关埠镇接壤。境内有山有海有平原,自然资源丰富,处于汕头市规划的生态经济带的中心位置。下辖27个村(社区),其中村委会23个,社区居委会4个。地域面积109.82平方公里。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是潮阳区乃至汕头市的农业大镇,建筑业发达,农业、建筑业是全镇的支柱产业。
5. 谁知道潮阳西胪历史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的一个镇,地处榕江下游西岸,据史料记载,西胪始创寨于南宋建炎年间(公元1127至1130年),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漫长的历史,孕育出灿烂多彩的区域文化,这里滋生出《铁面按察》、《虎山烽火》、《苏六娘》、《碧血钱坑》、《杨健生》等许多激动人心的故事,并被编成潮剧、话剧在潮汕地区及东南亚一带广泛流传,西胪古镇也被誉为“故事之乡”。
6. 潮阳区西胪镇电影院那有谁接网线
堆
7. 西胪是属于哪个区
潮阳区
8. 潮阳的历史潮阳已被瓜分
潮之阳,大海在其南
区名:潮阳区 拼音:Cháo Yáng Qū
经纬度:区中心位于北纬23度16分 东经116度36分
邮编:515100 代码:440513 区号:0754
方言:主要为潮州话的潮阳口音,小北山附近的金灶镇,谷饶镇有一小部分人说客家话。
区政府所在地:区人民政府驻汕头市潮阳区文光街道中华路 [编辑本段]基本概况汕头市潮阳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濒临南海,因地处海之北而称潮阳,域内长海岸线19.6公里。
潮阳东晋隆安元年(公元397年)置县,1993年4月撤县设市(县级),200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区划变更分设潮阳区和潮南区,划归汕头市管辖。区划调整后,潮阳区辖文光、棉北、城南、金浦4个街道和海门、和平、谷饶、贵屿、铜盂、河溪、西胪、关埠、金灶等9个镇, 潮阳地图有727个农村基层组织,其中村委会202个,居委会93个,区划面积674.67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21平方公里,总人口155.95万人(2008年末)。
潮阳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目前,经过潮阳区境的主要公路有324国道、深汕高速公路,省道S234线(揭海公路)、S237线(和惠公路)、正在规划的汕普高速公路和揭惠高速公路横贯全境,区主干道、镇道全部混凝土化,全区295个行政村实现通机动车,基本形成以城区为中心,区通镇二级路,镇通镇三级路标准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拥有国家一类口岸的潮阳港和内河良港关埠港,潮阳港已建成5000吨级集装箱码头,3000吨级油码头和5000吨级小船泊位;全区有火力发电厂1座,220千伏变电站1座;以及华能海门电厂1机组和2机组正在加紧建设;有各类学校324所,有医疗卫生机构24家。
潮阳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素有“海滨邹鲁”之称。英歌、剪纸、笛套音乐被誉为民间艺术三瑰宝,潮剧、木雕、石雕、稿末塑等传统工艺和贵屿彩街路棚、谷饶祭社等民俗文化活动,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文物名胜众多,是汕头市旅游景点最多的区,区内现有古迹和旅游景点100多处,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莲花峰风景区、大峰风景区、灵山寺、文光塔、曲水流、东岩、西岩、大北岩、古雪岩等名胜远近闻名,其中莲花峰风景区属国家AAA级风景区,汕头新八景之一。
潮阳区是广东省著名侨乡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侨乡优势得到发挥,雄厚的外资给潮阳区的经济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潮阳区的基础设施已形成规模,道路交通,港口码头,供水供电,电信金融等硬件设施配套齐全,为各方来潮投资的客商提供了优越的投资环境。目前,全区拥有乡镇企业三千多家,形成纺织服装、日用化工、五金电子、文具、塑料、音像等支柱产业。潮阳的经济正朝着健康的方向快速发展。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潮阳区境属沿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形特征为“两山两江两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南为潮南山,属潮南山系余脉,北为小北山,系普宁市境内铁山余脉。沿海是带状沙滩地,分布于海门、井都和田心等镇的沿岸,经过营造防护林,已成为固定或半固定沙土。
潮阳区地处广东省东南沿海,紧靠北回归线,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内年平均温度21.5℃,年平均日照时间1000—3000小时,日照率为48%,年平均降雨量为1721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潮阳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气候温和。
潮阳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境内丘陵、平原相间,河渠纵横交错。全区有耕地20多万亩,山地30多万亩;有矿泉水、花岗岩、石矿场等资源矿种;海岸线长,滩涂池塘多,海淡水养殖面积218公顷,年产量达2.2万吨,近期可开发利用的浅海面积3.6万亩;农产品主要有香蕉、三棱橄榄、乌酥杨梅、玻璃油甘、珍珠鲍鱼、膏蟹等;劳力资源充裕,全区拥有劳动力69万人,其中产业工人20万人;旅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100多万人;民资民力、侨资侨力丰富。
潮阳区平原面积69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2.7%;丘陵面积578平方公里,占44.2%;沙滩面积40.4平方公里,占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