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东京物语这部电影反应了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小津安二郎的这部影片如同他一贯的风格,依然取材于日本寻常家庭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日本人传统的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或明或暗细腻地贯串渗透于整部作品中。人物的日常起居、言行举止皆充满了日式风味。在小津的安排下,甚至连老夫妇在各处逗留的顺序都是严格按照长幼之序来定的。而影片同时又展现出战后日本社会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所逐渐凸显出来的新问题。子女们工作繁忙无暇陪伴老人,便出钱安排他们去热海旅游。两代人观念的差异在这里得到展现,社会老龄化问题也初露端倪。孙子们与慈祥的祖父母之间的隔阂则暴露出社会结构的变化——传统多代同堂的大家庭正逐渐被两代人的小家庭所取代。在淡淡的日常中,小津让我们看到了现代和传统交织而出的矛盾。
另一方面,小津也在本片中反映了人的生老病死这一更为普遍的主题。小津对于这一主题的处理并没有什么离奇玄妙或激动人心之处,而只是用老夫妇的离乡访亲之旅将一家三代人串了起来,并以此引发了一个人物的突然过世。这些都生活中人人可能碰到的事情。而正是这种贴近生活的真实感,引发出感慨并让人有所感悟。
片中的人物没有什么大奸大恶之辈,一些人物说话是总是面带微笑,即使是稍显冷漠的长子以及心直口快并有点小气的长女对年迈的父母亦不失真诚的关爱,他们的态度和表现也是可以体谅和理解的。在这部平淡而寓意深远的影片中,小津并不想批判什么,抨击什么,而只是以其独特的手法将社会和人生的种种问题平静地呈现于观众面前。这种以小切入点把握时代特征挖掘生活内涵的做法,正是小津大师的独到之处。
② 《东京物语》直击人心,大男人都能看哭的电影,你为之所动了吗
很真实很现实的一部家庭电影,一个大男人都看哭了,说不出的苦涩。现代城市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空间的看法。一次探亲之旅,勾画出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图景,足以概括城市带来的伦理困境,并在当下依旧适用。在影片的诸多人物中,独自住在“筒子楼”的纪子尤其特别,时代变迁,她却近乎迂腐地坚守着传统道德观念,会因为一丝自私而痛哭,在丈夫离世八年后依旧独身,对待公婆谨遵孝道,远甚亲生子女。老父亲演技最为出众,有一种静默却厚重的力量,直击人心。
电影不紧不慢的节奏和看似普通人的生死与人情世故却有一种入木三分的力量感,本片可谓是东方人人情世故的典型,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会随着子女的越长越大而变得越来越疏离,当已为人父、为人母的子女终于有机会为自己的父母做点什么的时候,即便让他们游玩自己的城市、安排他们住海景房,却仍然抽不出时间来陪他们,因为大家总是那么忙,等到想尽孝时,母亲已经不在人世了。
③ 电影东京物语和东京爱情故事是一样的
东京物语
B 为本词条添加义项名
?
《东京物语》是一部东京剧情电影,由导演小津安二郎执导,平山周吉、平山纪子、平山富子等担任主演。该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住在海滨小城尾道的七十岁老夫妻离开故乡去探望他们住在东京的子女,在品尝了各自成家的儿女们冷淡的招待后,老夫妇决定回归老家,结果年迈的老伴得病,死在了旅程的终点的故事。
10
本词条 名片图不清晰,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10个积分。
基本信息
类型
剧情
片长
136分钟
制片地区
日本
中文名
东京物语
外文名
TokyoStory
目录
东京爱情故事
B 为本词条添加义项名
?
《东京爱情故事》是日本富士电视台1991年推出的电视剧集,改篇自日本漫画家柴门文的的同名漫画,讲述一群平凡的男女,正经认真的永尾完治、风流倜傥的三上健一、活泼开朗的赤名莉香、以及单纯固执的关口理美。在他们经历了恋爱的几次转变后,最后他们的恋爱以永尾和关口、三上和尚子的结婚而告终,而莉香则离开了东京。最经典的日剧之一。
10
本词条 名片图不清晰,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10个积分。
基本信息
主演
织田裕二,铃木保奈美,有森也实,江口洋介
集数
12集
类型
爱情
出品时间
1991年
上映时间
1991年1月7日(日本)
出品公司
FujiTelevisionNetworkInc.
制片地区
日本
导演
永山耕三,本间欧彦
编剧
柴门文(原著),阪元裕二
中文名
东京爱情故事
外文名
东京ラブストーリー
其它译名
TokyoLoveStory(英文译名)
不是一个吧
④ 日本必看的经典电影有哪些
日本必看的经典电影有:
1、东京物语:
《浮草》是由小津安二郎执导,中村雁治郎、京町子、若尾文子等共同主演的剧情片。于1959年11月17日在日本上映。
⑤ 小津安二郎的作品
很高兴还能有人喜欢小津先生的片子,在我看来,他是最后一位纯粹的东方导演(黑泽明再有名也是受西方影响过深的东方人,他已经无法再代表东方文化了),他的电影主题、他的电影语言,都是东方文化的真正代表。我按照自己的喜好列几个我认为是小津先生经典和代表性的片子,请楼主参考。
An Autumn Afternoon 秋刀鱼之味 【1962】
Floating Weeds 浮草 【1959】
Early Spring 早春 【1956】
Tokyo Story 东京物语 【1953】
Flavor of Green Tea Over Rice 茶泡饭之味 【1952】
Early Summer 麦秋 【1951】
Late Spring 晚春 【1949】
小津安二郎
Yasujiro Ozu
出生日期 1903-12-12
出生地 Tokyo, Japan
人 物 简 介
1903年12月12日,小津出生于东京市深川区龟住町七番地,父亲经营海产批发,他还有四位兄弟姐妹。1913年,小津兄弟跟随母亲搬到名古屋附近的伊势松坂屋居住,父亲则在外经商。从十岁直到二十岁,小津都很少与父亲见面。在母亲的宠爱下,他成了一个任性调皮的孩子。
小津从小不喜制度化生活,对学校教育尤其反叛。他不守纪律,还染上了饮酒的癖好。因为迷恋美国电影,他常常欺骗母亲,借口与朋友登山,实际上跑到附近的城镇去看电影。十七岁时,小津写了一封"轻佻"的信给低年级同学,被校方逐出宿舍。中学毕业后,他谋得一个偏远山村的教师职位,在那里呆了整整一年,也喝了整整一年的酒。据说朋友来看他,小津总是拉着他们痛饮。当他最后离开山村时,小津父亲不得不寄钱让他还酒债,那时他才二十岁。
过了不久,经过亲友引荐,小津进入松竹电影公司担任摄影助理,成天扛着摄影机东奔西走。他似乎也乐在其中,并未想到立刻成就一番事业。小津成为导演的过程也很有趣。一天中午,他在电影厂餐厅点了一份咖哩炒饭,但久等不至。这时一位导演走进餐厅,也点了同样一道炒饭,而侍者很快就送了过去。小津向侍者投诉,侍者的答复很直接,因为那人是导演,当然要快过你。很少动怒的小津咽不下这口气,给了侍者一记耳光。事情闹到电影公司老板松户四郎那里。听过小津的陈述,松户竟要求他写一个剧本,言外之意是准备培养他成为电影导演。就这样,小津因祸得福,拍出了处女作《忏悔之刀》,这也是他唯一的古装片。
小津虽然自小顽皮,天性却很内向与羞怯。他终身未婚,一直陪伴母亲生活。与此形成有趣对比的是,在小津的电影中,却有一幕幕男婚女嫁的场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子女最后都要离开父母,家庭的裂变就像细胞的重新组合。小津后期的很多电影,最后一幕都是孤单的父亲或母亲独居一室,平静地接受生命的现实,因为年轻人总要追求幸福,家中老人的孤寂仿佛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每一代人都是这样过来的,正像《秋日和》中孀居的母亲坦然应对女儿的出嫁:"寂寞也没办法啊!只要她能得到幸福,不忍耐怎行?"
成年的子女因为婚嫁而离开父母,留下家中的老人孤独面对今后的人生,这是小津电影一个永远的主题,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主题。在他早期的默片中,这一主题已见端倪。1933年荣获日本《电影旬报》第一名的《消逝的幻想》,一名男孩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与年轻女友发生一段无疾而终的恋情后,打算抛下男孩前往一个遥远的城市工作,但电影结尾,父亲终于半路折返,回到了儿子身边。比较小津后期电影中子女离开父母的场景,这部默片的剧情正好相反,而且结局也算皆大欢喜。但纵观小津的创作生涯,《消逝的幻想》可谓一个重要的前奏,因为它预示着后来的《从前有位父亲》、《晚春》、《秋日和》以及《秋刀鱼之味》等片的基本格局。
小津的推崇者常常赞叹他简约的影像风格,譬如摄影机位距离地面仅三英尺,与坐在榻榻米上的演员持平,非常适合拍摄日式居室的生活场景。小津后期的电影,摄影机完全静止不动,镜头的处理更是朴拙到极致,摈弃了淡入淡出等剪辑语言,画面全部采用直接切换,犹如老僧入定,禅意盎然。
但是,风格上的简约并非意味着小津电影没有生气。影片的构图虽然单一,实际上充满了内在活力,人物在画面上频繁出入,动感十足。据说,有位西方建筑师参与一项日本城市的住宅设计项目,很想了解日本从传统向现代社会过渡时期的住宅风格变化,而日本朋友给她的建议则是,去看小津的电影《东京物语》。
其实,小津电影中的日本今天已难觅踪影。德国导演文德斯是小津的崇拜者。 1985年,文德斯专程去日本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寻找小津》(Tokyo-Ga)。结果他发现,《东京物语》中的那个东京早已成为喧嚣不堪、近乎无序的现代都市。文德斯据此断言,小津即使再世,恐怕也无法拍出以前的影像。不过,姑且毋论这一变迁的意义,小津至少为观众保留了传统的日本文化之美,他对人性的细腻刻划也没有因为时代更替而失去光彩。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小津的电影依然能够感动我们。
小津于1963年12月12日因病去世,那天他正好六十岁生日。他的墓碑上,只有一个汉字——“无”。
⑥ 东京物语电影
提取码:58o4
《东京物语》是由小津安二郎执导,笠智众、原节子等主演的剧情片。于1953年11月3日在日本正式上映。影片讲述了住在小城中的平山周吉老两口,在与东京成家立业的子女们短暂相聚并迅速分离、各自回到原有生活轨迹的故事。
⑦ 《喜丧》被王家卫评价为“中国版”的《东京物语》,两部电影有什么相似之处
日本大师级导演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吧,无论在哪个日本电影史TOP榜单上,他都是牢牢占据前三甲的位置,甚至放眼整个电影史上的这种家庭题材类型片,它都能够名列前茅。能够和《东京物语》相提并论的电影是少之又少,但是《喜丧》却得到了“中国版《东京物语》”的褒奖,并且这个评价并不是出自影迷之口,而是“最会装逼”的导演王家卫说的。
生活在这个世界很难,你有你的苦衷,你有你的为难之处。但生育你的父母当初又背负了多少磨难?生老病死,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过程,当初他们给予你呵护,那么也请你给予他们关爱。
怎么样?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请给我留言点赞哦~
⑧ 东京物语的影片评价
这是伟大的家庭电影。它非常的东方。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平静,没有什么戏剧性,但是结尾却给你重重一击,让你感到生活是如此令人绝望,它展示了生活中非常细微的变化,敏锐的呈现了生活的本质正是“变化”。没有任何事物是一成不变的,唯一不变的却是事物都会变化这个规律。这部影片通过舒缓的方式将这个概念传达给观众(导演李安评)
电影延续了原作中对日本传统家庭关系重构的深情关注,借故事原有的叙事框架,用山田独特的笔触,为日本的当代社会做了一幅深入浅出的家庭速写,画面清新婉约,明丽动人(光明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