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序幕的是什么战役
辽沈战役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的序幕。
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即三大战役,分别为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
B. 1948年9月到l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是(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场战略性战役。
辽沈战役是第一个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最为关键的战役。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发起,东北野战军先后分路奔袭北宁路。到10月1日,切断了北宁路,一部分主力进抵锦州城下。10月10日,由华北国民党军组成的“东进兵团”自锦西向通往锦州的要隘塔山发起猛攻。
东北野战军预先设置在塔山的两个纵队顽强阻击,鏖战6昼夜,打垮国民党军的数十次冲击,成功地阻止了它的东进。其“西进兵团”出动后,也遭到解放军3个纵队的阻击,进至彰武、新立屯一带后,未敢继续南进。10月9日起,东北野战军发起对锦州的攻击。
经过激战,于15日攻克该城,全歼守敌10万余人。随后,被长期围困在长春的国民党第六十军于10月17日起义,新编第七军也放下武器投诚。21日,长春宣告和平解放。10月26日至28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在新立屯、黑山地区全歼廖耀湘兵团10万人。
11月2日,直下沈阳、营口。辽沈战役至此胜利结束。东北全境宣告解放。辽沈战役在52天激战中,人民解放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47.1万余人。
(2)电影眼睑炎解放军哪个决战扩展阅读:
1948年10月31日,完成了对沈阳的包围。
1948年11月1日拂晓,对沈阳发起攻击。当天中午,第8兵团司令周福成和他的300名卫队在银行大楼放下武器。只有戴朴率第6军207师顽强抵抗,但很快被解放军消灭。
1948年11月2日,沈阳全城为解放军占领。同日,解放军攻占营口,除刘玉章率第52军军部及所属第25师等几千人乘船从海路撤逃外,其余14000余人全部被歼。至此,辽沈战役结束。
1948年11月8日,国军东进兵团5个军12个师在杜聿明指挥下,由葫芦岛乘船撤逃。其中,原华北的第62军、92军及第95师撤往秦皇岛,其余第37军,52军及54军撤至上海、南京。
1948年11月26日,蒋介石把丢失东北的责任全推在卫立煌身上。蒋介石下令对卫立煌撤职查办,原令说:“东北剿匪总司令卫立煌迟疑不决,坐失军机,致失重镇,着即撤职查办。”随后将卫立煌软禁于南京家中。
辽沈战役历时五十二天,共歼灭国民党军四十七万余人,解放军伤亡6.9万人。东北全境获得解放。这一胜利使人民解放军获得巩固的战略后方和强大的战略预备队,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共双方总兵力的对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C.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最先开始的是哪个战役
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最先开始的是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第一个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最为关键的战役。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打响,东北野战军先后分路奔袭北宁路。10月9日起,东北野战军发起对锦州的攻击。经过激战,于15日攻克该城,全歼守敌10万余人。随后,被长期围困在长春的国民党第六十军于10月17日起义,新编第七军也放下武器投诚。21日,长春宣告和平解放。10月26日至28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在新立屯、黑山地区全歼廖耀湘兵团10万人。11月2日,直下沈阳、营口。辽沈战役至此胜利结束。东北全境宣告解放。在辽沈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47.2万余人。
D. 1948年秋,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是 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辽沈战役是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在辽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辽沈战役历时5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先打的辽沈战役 华北野战军 在平津地区 策应 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
排列顺序是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
E. 电影〈大决战〉中人民解放战争为什么能迅速取得胜利
辽沈战役是以多胜少,解放军当时正规军杂牌军加一起已经有120万以上,后勤补给的民兵队平民群众就高达300万,而国民党军只有虚的55万,后勤补给最后被解放军切断。很多被招降了。
平津战役,解放军是一步一步推进缩小包围圈,最后通过和平谈判顺利实现。
淮海战役解放军表面60万,但此时的民兵队平民群众的后勤支援队已经突破500万,而且此时解放军的大炮、装甲车、坦克的数量已经超越了国军,此时的国军80万也是个虚的
F.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是什么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分别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1、辽沈战役。辽沈战役是第一个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最为关键的战役。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发起,东北野战军先后分路奔袭北宁路。11月2日,直下沈阳、营口。辽沈战役至此胜利结束。东北全境宣告解放。辽沈战役在52天激战中,人民解放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47.1万余人。
2、淮海战役。淮海战役是第二个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解放军投入官兵66万人,加地方武装40万人,国民党军兵力理论满编值80万人。淮海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3、平津战役是最后一个战役。平津战役在1948年11月29日发起。从1948年12月22日起,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共中央军委“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原则,首先攻克西线的新保安、张家口,在东线。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人,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歼灭和改编,使华北地区除太原、大同、新乡等少数据点及绥远西部一隅之地外,全部获得解放。
(6)电影眼睑炎解放军哪个决战扩展阅读: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组织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展开的战略决战,使国民党赖以发动反革命内战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不少国外军事史学者对此反映“很难理解其中奥秘”。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指挥人民解放军,通盘谋划战略、缜密部署方案,一环紧扣一环,其中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善于正确采纳前线指挥员的作战意图,使战役能很好结合当时实际情况,充分调动指挥员的积极性,谱写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