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哪部电影里面有关于 白莲教 的事情呢
白莲教
南宋至近代流传的民间宗教。渊源于佛教的净土宗。相传净土宗始祖东晋释慧远(334~416?)在庐山东林寺与刘遗民等结白莲社共同念佛,后世信徒以为楷模。北宋时净土念佛结社盛行,多称白莲社或莲社,主持者既有僧侣,也有在家信徒。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吴郡昆山(今江苏昆山)僧人茅子元(法名慈照)在流行的净土结社的基础上创建新教门,称白莲宗,即白莲教。
早期的白莲教崇奉阿弥陀佛,提倡念佛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合称五戒)以求往生西方净土,教义与净土宗大致相同。茅子元采用天台宗教理,绘制《圆融四土三观选佛图》,用佛像、图形和比喻来解说佛土的高低;简化并统一前人制作的念佛修忏仪式,制定《白莲晨朝忏仪》。先前的净土结社,参加者之间只是松弛的社友关系,社与社互不相属,茅子元将其改为师徒传授、宗门相属。他在昆山淀山湖建白莲忏堂,自称导师,坐受众拜,又规定徒众以“普觉妙道”四字命名,从而建立了一个比较定型的教门。
白莲教产生之初曾遭到官方禁止,茅子元被流放到江州(今江西九江)。但因教义浅显、修行简便而得以传播。到南宋后期,虽仍被一些地方官府和以正统自居的佛教僧侣视为“事魔邪党”,但已到处有人传习,甚至远播到蒙古统治下的北方。元朝统一中国后,白莲教受到朝廷承认和奖掖,进入全盛时期。庐山东林寺和淀山湖白莲堂是当时白莲教的两个中心。
白莲教以“普化在家清信之士”为号召,形成一大批有家室的职业教徒,称白莲道人。因为他们“在家出家”,不剃发,不穿僧衣,又被称为不剃染道人或有发僧。元代由白莲道人组成的堂庵遍布南北各地,聚徒多者千百,少者数十,规模堪与佛寺道观相比。堂庵供奉阿弥陀佛、观音、大势至(合称弥陀三圣)等佛像,上为皇家祝福祈寿,下为地方主办佛事,也有一些修路筑桥之类的善举。堂庵多拥有田地资产,主持者往往父死子继,世代相传,堂庵的财产实际上是主持者世传的家产。有些头面道人勾通官府,交结豪强,成为地方一霸。
经过长期流传,白莲教的组织和教义在元代起了变化,戒律松懈,宗派林立。一部分教派改奉弥勒佛,宣扬“弥勒下生”这一本属弥勒净土法门的宗教谶言。有的教徒夜聚明散,集众滋事,间或武装反抗元廷统治。至大元年(1308),朝廷忌白莲教势力过大,下令禁止。经庐山东林寺白莲堂主僧普度奔走营救,白莲教才在仁宗即位(1311年)后恢复合法地位。及至至治二年(1322),其活动又被限制。此后许多地方的白莲教组织对官府抱敌对态度,外加其信徒多为下层群众,故当元末社会矛盾激化时,一些白莲教组织率先武装反元。红巾起义领导人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邹普胜等都是白莲教徒,他们以明王(即阿弥陀佛)出世和弥勒下生的谶言鼓动群众,产生很大影响。
明初严禁白莲教。洪武、永乐年间,川、鄂、赣、鲁等地多次发生白莲教徒武装暴动,有的还建号称帝,均被镇压。明中叶以后,民间宗教名目繁多,有金禅、无为、龙华、悟空、还源、圆顿、弘阳、弥勒、净空、大成、三阳、混源、闻香、罗道等数十种,有的一教数名。它们各不相属,教义、仪轨颇多歧异,信奉的神■极为繁杂,有天宫的玉皇、地狱的阎王、人间的圣贤等等,最受崇奉的是弥勒佛。从正德年间开始,出现了对无生老母的崇拜,又有“真空家乡,无生老母”所谓八字真言。据称,无生老母是上天无生无灭的古佛,她要度化尘世的儿女返归天界,免遭劫难,这个天界便是真空家乡。各教派撰有自己的经卷,称为宝卷。统治者认为这些不同的教派实际上仍是白莲教,民间也笼统地称它们为白莲教。
明代白莲教信徒众多,主要来自社会下层。各派内部实行家长制统治,尊卑有序,等级森严。首领的成分十分复杂,对明廷的态度很不一致。有的借兴教欺骗信徒,聚敛钱财;有的凭撰写经卷攀附上层,取悦朝廷;有的在宫廷太监、官僚豪门中发展信徒;有的则与下层群众反对官府的斗争相结合,发动武装起义,如永乐十八年(1420)唐赛儿起义和天启二年(1622)徐鸿儒起义。永平府滦州石佛庄王森、王好贤父子创建的闻香教(又称大乘教)在明代后期白莲教诸教派中处于特殊地位,影响尤大。王氏父子聚敛钱财,广置田庄,与官府既勾结又矛盾,其后代入清后继续传教,前后历三百余年。
清代白莲教又增加许多支派,如老官斋等,名目竟达百余种。教义更加芜杂,对无生老母的崇拜有增无减。乾隆后期到嘉庆年间是白莲教极盛时期,不仅活跃于北方诸省,在东北和南方各省也广泛传播。不少教派受反清复明思想影响,与清廷处于敌对状态。乾隆三十九年(1774)清水教徒王伦起义,嘉庆元年至九年(1796~1804)的鄂、豫、川、陕、甘五省白莲教起义(见川楚白莲教起义),嘉庆十八年李文成领导的天理教起义(见天理教),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但这些教派的教义并不包含反封建的革命因素。道光以后直至民国,白莲教的组织与活动往往为反动阶级所利用。1949年以前在个别地区尚存的少数白莲教支派已沦为反动会道门组织。
Ⅱ 李连杰版黄飞鸿有一部是关于白莲教的,请问是哪部
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 (1992)
Ⅲ 李连杰主演的中国功夫横扫旧金山是什么电影名
摘要 亲~这边给您查询分析该电影是黄飞鸿第二部哦。被誉为“功夫皇帝”的李连杰可以说是武侠电影最具代表的人物。他在影片中显示出了武打方面的表演天赋,他的功夫使力量与美感结合在一起,从而造就了力量、速度、柔韧三者有机融于一体的武术美感。动作柔中带刚、敏捷漂亮,招式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国哲学意境。李连杰的功夫展现了他深受传统中国文化熏陶的思辩,并且具有一种不露声色的儒雅。他的一招一式华美如舞,内含丰富的中华武侠精髓。
Ⅳ 查查义和团运动时期的天津白莲教中的白莲花电影
李连杰的《狮王争霸》好像有一点这方面的。
Ⅳ 李连杰版黄飞鸿有一部关于白莲教的,请问是哪部
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
Ⅵ 黄飞鸿里是不是有一个故事讲的是红莲教
《黄飞鸿》系列电影中有一个故事讲的不是红莲教,是红灯照,是在《黄飞鸿之王者之风》中。
1、《黄飞鸿之王者之风》剧情介绍:
清末年间,八国联军依仗船坚炮利之势威逼中国,并组织八国狮队向中国挑战。清廷为了维护国体,不得不派队参加。副都统阿兰成都举荐刚在朝廷举办的“狮王大会”上夺得“狮王”的广东佛山拳师黄飞鸿出赛。
正准备去广州会见十三姨的黄飞鸿,见八国狮队气焰如此嚣张,为重建朝廷威信,遂答应出狮迎战。
十三姨的妹妹十四姨在京城目睹国势日渐紧张,遂办报以唤起国民对时局的关心,可是守旧的遗老乡绅不仅抵制,而且批评女性不应抛头露面。黄飞鸿挺身而去为其进行宣传,推销报纸。
一日,黄飞鸿与十四姨外出,目睹“红灯照”放火烧毁洋房,为防止伤及无辜,黄上前阻止,却被红灯照大师姐苗三娘误会,与之大打出手。
二人同被德军拘捕,在危机时刻,神甫汤姆士将他俩暗中营救出狱。
红灯照教主黄莲圣母,命弟子到黄家质问黄飞鸿为何帮助洋人,可言语不和,双方展开激战。红灯照的仙姑们用药将黄麒英、梁宽、鬼脚七、十三姨等熏倒后囚进香堂。
黄飞鸿在苗三娘的暗助下,救出全家人。黄飞鸿带领弟子赶往赛场,洋人的狮队不仅狮头巨大,而且均藏有暗器,阿兰成都顽强苦战,最终被暗藏在狮头中的机枪打死。黄飞鸿目睹这一切后,要决一死战。面对出狮惨败,国民更加痛恨洋人。红灯照率众焚毁教堂,直向洋人宣战。苗三娘在烽火中救出汤姆士,却被二师妹认为是叛徒,将其当场杀害。
“狮王”重赛之日,黄飞鸿手持一顶铜狮头苦战八国巨型怪狮,破坏了联军狮队的各种暗器,在一场激战后,黄飞鸿不负众望,夺得“狮王”称号。
正当人们欢呼之际,却传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的消息。
2、电影简介:
《黄飞鸿之王者之风》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嘉禾电影(香港)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由徐克担任编剧、元彬担任导演,赵文卓、莫少聪、王静莹、王菁华、刘洵、熊欣欣、钱嘉乐、周比利等领衔主演。
Ⅶ 李连杰演的黄飞鸿电影从第一部开始分别叫什么
第一部《黄飞鸿之壮志凌云》
《黄飞鸿之壮志凌云》是由徐克执导,李连杰、关之琳、元彪、郑则士、张学友、午马等主演的动作电影。该片于1991年8月15日在中国香港上映。
该片讲述了清朝末年,佛山武师黄飞鸿常教人练武可自强救国,但见政府苟且,洋人横行,民众受苦,渐觉单凭武术不足以解国困,于是努力寻找其他救国出路,并不时与洋人作对。
第二部《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
《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是由徐克导演,李连杰、关之琳、莫少聪、甄子丹等主演的动作冒险电影。
本片讲述了黄飞鸿应国际医学会的邀请,与梁宽、十三姨前赴广州,途中与白莲教结下纠纷。后得革命义士陆皓东之助,寄居英国领事馆,并结识革命领袖孙文。清朝大臣元述为对付革命义士,煽动白莲教团攻打英国领事馆,黄飞鸿为保存国运命脉,与元述对抗,并帮助孙文等人逃脱。
第三部《黄飞鸿之狮王争霸》
《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是于1993年2月11日上映,由徐克执导,李连杰、关之琳、莫少聪、刘洵、熊欣欣等主演的动作片。
该片讲述了黄飞鸿来北京看望父亲,却被京城恶少赵天霸欺压;后得知俄国人欲刺杀李鸿章,民族大义在前,毅然参加狮王大会,并成功救下李鸿章并说明治国策略的故事。
第四部《黄飞鸿之西域雄狮》
《黄飞鸿之西域雄狮》由洪金宝执导,徐克编剧,洪金宝动作导演,李连杰、关之琳、熊欣欣、吴耀汉、王静莹等人主演的动作电影 。
该片讲述了黄飞鸿带十三姨来到美国,为他徒弟庆祝宝芝林开张一周年。在途中的一次打斗中,黄飞鸿掉入河中,丢失了记忆力,被当地土族人所救。宝芝林所有人员后来被稼祸抢了银行,为证明清白,黄飞鸿与真凶打斗,将其正法。
第五部《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
《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是由王晶执导,李连杰、张敏、袁咏仪、张卫健、陈百祥等主演的动作电影。
该片讲述了黄飞鸿结识寻找妹妹的铁燕父女,铁燕父女发现朝廷的捕快正和僧人在商议贩卖人口的计策。但不料行踪被发现,结果父亲被打伤,女儿只好逃出去向黄飞鸿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