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题材 > 潮汕语版电影有哪些

潮汕语版电影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5-09 18:18:00

A. 潮汕电影|爸,我一定行的

如果你的微信好友里有那么几个热爱家乡的潮汕人,那么前阵子肯定看过他们集体转发的一篇推文,主要内容是:俺们大潮汕要出潮汕话电影了!

本身对于电影并没什么兴趣,也不是热爱家乡的人,但出于好奇和期待,我一直等着这部电影上映。好奇和期待的点在于:去看电影的会不会都是潮汕人、电影院里会不会全程充满“死爸仔”“哗扑”“物伊”之类的潮汕话……可以说,这种欢乐的氛围才是最吸引我的。

买了上映首日首场的票,意料之中也意料之外地,我包了整个场。

电影起名《爸,我一定行的》,简单粗暴又励志。

很可惜,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影院里,并没有感受到事先预想的欢乐,反而有点尬,一是潮汕话也有不同口音,我是揭阳音,电影是汕头音,亲切中带点陌生;二是故事内核太简单,一个不爱读书的高中生如何逃课如何气他爸,主题没有很出彩。唯一成功的是,它让我产生了冲动——想打人的冲动。

先抛开故事不讲,罗列一下影片里的潮汕元素。

首先得提的毋庸置疑是潮汕话,这门号称最难学的方言让潮汕人为之骄傲,也成了潮汕人在外漂泊时能够“相认”的暗号。很印象深刻的片段是校长的潮普腔发言,正是这个片段让我在之前看了朋友圈疯转的预告推文后,对电影有了一点小期待(本来没有的)。

拍摄的地点在汕头,同属潮汕,揭汕在建筑、风俗上倒是没有太大差别。所以观影过程里,有些场景让我产生了在家的错觉,同样的三合院、四合院建筑群,镜头拉远,是一排排乌黑房顶,这种方方正正的房屋轮廓,是我这一辈以及我的祖辈们不可磨灭的记忆。(下一辈估计比较少人知道了)

主角外号369,这串数字在潮汕话里是带贬义的,意思是傻、笨,我家那边经常用369来骂人,大概是说那个人有毛病,想疯就疯。在粤语情景剧《72家房客》里,同样有编号369的警察,作为反面人物存在。而其他人物的名字,自然也有潮汕感觉。据说演员都不是科班出身,但其中有一个滑头大叔,是著名的小品演员,曾承包了无数潮汕人的童年。

除了这些,一些潮汕习俗也有所体现,中秋拜“月娘”、拜老爷等。

如果这部电影能够有高分评价,那么大概要归功于以上这些潮汕元素,让潮汕人(特别是汕头)拥有了一次在电影院集体狂欢的机会。除此之外,没有太大亮点。

回到故事本身,我给出的评价是三星半,内容平淡,没有太多的矛盾冲突,前半段有些地方为了搞笑用力过猛,最后为了宣扬潮汕人的团结和爱拼多出来的彩蛋部分太不真实,潮汕情怀加持多给半星。

如果要我说从中获得什么心得之类,估计是没有了。能说的就是见过很多父母跟儿女,像369跟父亲一样,因为不善表达而渐生隔阂;也见过不少如369一样让父母操碎心的孩子,少年辍学,最后碌碌无为埋没天才。不过我想,营销号应该可以拿两点写不少催泪的东西了,学不来学不来。

电影最后有一部分是导演和主演在讨论电影内容,他们自己说的:不太行。很客观的评价。

宣传铺天盖地,噱头造得很足,可惜只是一部看过即忘的下饭片,不过还是要给我潮汕打个call,希望以后有更多更好的本土电影出来。作为古时的南蛮之地,现在的重男轻女代表地区,外界对潮汕的认知一直停留在很表面的层次,知道牛肉,知道胶己人,却搞不清潮汕跟汕头跟潮州有什么区别,嗯,作为揭阳人的我还经常被排除在潮汕之外,如果能有更好的潮汕电影,我还是愿意贡献一下票房,强行发扬一下潮汕文化的。

最后,包场挺爽的,就是蚊子多了点。

B. 你认为第一部用潮汕方言的电影《爸,我一定行的》怎么样

《爸,我一定行的》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tdfWrPmh2qz3f9VfFX-VxQ

提取码:m5si

《爸,我一定行的》是由深圳市盗梦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深圳市万二之首传媒有限公司等出品的一部励志温情喜剧电影,该片由蓝鸿春执导,郑润奇、郑鹏生主演。

该片讲述了传统潮汕父子在儿子的成长及创业历程中,从冲突对立到和解、互相支持的故事,于2018年8月24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C. 潮汕电影《老爷保号》观后感

老爷保号,一句潮汕人才能心领神会的话。

影片中,“老爷保号”是一个潮汕本土的潮语说唱组合,用音乐讲述了一个热血故事。然而,音乐在整部电影中更像是首尾呼应的角色,中间夹杂着亲情、友情、爱情、梦想、选择等元素,构成了电影的主体。音乐主线的探讨并没有很多,这让人觉得有些可惜。

电影在叙事上存在一些逻辑和价值观的问题。例如,主角伟豪在听到吉他价值十万时,没有经过证实就拿着父亲遗留的玉佩去赌场,并连累母亲当掉了自己视若珍宝的潮剧行头,最后病逝在医院。电影中,伟豪将这一切变故归咎于马琳,这种处理方式显得有些不严谨。

大目的故事线也让人感到困惑,他被描绘为一个渣男,抛弃怀孕的女友,但在后来却成功求得原谅,这似乎在加深对潮汕青年的地域误解。电影中,大目的故事线变成了一个浪子回头的成功典范,只要肯回头,有妻有子还有钱,只要跟对人,咸鱼可翻身。这与现实中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尽管电影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在展现和弘扬潮汕传统文化方面,电影还是做得不错。电影中出现了斗琴、潮剧、潮语歌曲、潮汕老厝、潮汕工夫茶、牛肉丸、祭祀风俗等潮汕符号,显示出片方对潮汕文化的尊重与敬畏。在某些场景中,电影也让人感到惊喜,例如伟豪母子间的亲情线,以及电影中对潮汕文化的自然展现。

电影在叙事上可能有些落俗套,但其尝试展现和弘扬潮汕传统文化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尽管电影有许多槽点和不如人意之处,但它为潮汕电影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潮汕电影从无到有,是一个漫长的征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弘扬发展潮汕传统文化的过程。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潮汕电影出现,继续挖掘和绽放潮汕文化的魅力。

D. 从《老爷保号》看潮汕电影

01 2021年第一部潮汕电影《老爷保号》

1月15日,潮汕“家己人”的电影《老爷保号》带着潮汕人的期待登录全国院线。这是近年来继《爸,我一定行的》和《英歌魂》之后取得龙标的潮汕题材电影

这部影片根据潮汕著名说唱团体壹指团体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陈伟豪、大目和肉丸等三个热血叛逆、热爱潮语Hip Hop(嘻哈)音乐的年轻人经受嘲笑和质疑,凭借奋斗和冲劲最终收获音乐梦和爱情的成长故事。其中以主人公陈伟豪等人的音乐追梦线贯穿影片收尾,以主人公的家庭关系和爱情等情节线穿插其间。

为突出地道的潮汕风味,《老爷保号》将影片人物对话的潮汕话对白占比提升到90%,全潮汕人演员阵容,并将取景地拍摄的95%取景于潮乡——普宁。可见,这部影片的票房可以说是压在了全国潮汕人的身上了。

尽管在某些对白中人物肢体语言反应存在瑕疵,大目和陈伟豪的爱情故事在发展上缺少情节铺垫,尤其是前部分女主马琳的落水以及其与男主陈伟豪的相遇有些不合清理。两人感情的升温到结尾的结合这个过程显得略微仓促。从以上来看,影片在叙事的完整性上仍存在不足。

但《老爷保号》在剧情紧凑程度和矛盾的形成及化解上相对之前的潮汕题材电影呈现得相对成熟,并没有刻意为了突出喜剧元素而无逻辑地拼凑喜剧情景。其中陈伟豪之母(由老一辈潮剧艺术家李莲香饰演的李金兰)去世后在庭院幻现这一情景渲染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为了拍好这部电影,总制片请来了潮汕著名说唱团体壹指团体的队长香菇担任这部戏的音乐监制。壹指团体是潮汕土生土长的嘻哈音乐团体,成员都是来自潮汕的年轻人,致力于潮语嘻哈的推广和发展。

作为小众方言的嘻哈团体,壹指团体多年来的发展可以说是“艰苦卓绝”。这样的经历也让团队的音乐充满了彰显地方标签、渴求认同的风格。而香菇也把这种风格延续到电影音乐当中去。

                                                       壹指团体主要成员

潮剧作为潮汕的文化名片,是潮汕题材电影热衷呈现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拍出影片的地道潮汕风味,剧组在片中大量出现了潮剧经典片段,一定程度上再现了潮剧团的风貌,为观众打开了一个重新认识潮剧的窗口,也勾起了一大批潮汕人的记忆。

影片内容也讨论了“潮剧的衰亡”这一命题。影片中的陈伟豪母亲李金兰是一个资深潮剧演员。自己与儿子虽同样热爱舞台,但儿子对潮剧不感冒而热衷嘻哈,但母亲还是支持儿子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最终影片以李金兰的去世为暗语,并在肉丸失手烧掉剧团后台借潮剧团长陈楚鑫之口说出“剧团没了,潮剧没了”。

“现在潮汕发展太快了,我们找遍了潮汕,都没能找到老潮剧团的身影。所以干脆我们就自己砸钱,在空地上建出一个古色古香的潮剧团。”——《老爷保号》导演高峰

影片最后似乎给出了一种思考方式——将潮剧与流行音乐结合。

影片中,三个主人公从一开始不欣赏潮剧,到后来慢慢理解潮剧,最后在潮语说唱音乐的创作里融入潮剧的元素,将潮剧服装、唱词等带上说唱的舞台。他们通过满是潮剧元素的说唱舞台,唤醒年轻人对潮文化的传承之魂。同为潮汕人的总制片杜元骏也说:“潮剧是我们潮汕人的一个标志性文化,我想让更多的年轻人去喜欢它、接受它。”

02从小品到电影

潮汕人一直以来都有一个电影梦。

解放前老上海滩的四部卖座片——《姊妹花》《渔光曲》《都会的早晨》《一江春水向东流》,其导演郑正秋和蔡楚生俱为潮汕人。其中,蔡楚生的《渔光曲》曾连续放映84天,创下票房奇迹,他的另一部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更引发了连续在上海滩放映3个多月的盛况。

但这都已是陈年往事。

潮汕题材的大众化影视作品一直是稀缺的,制作小众方言的影视作品仅靠情怀是远远不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潮汕人的屏幕梦想是由以潮汕小品来堆砌的。在潮汕本土, 潮汕方言小品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一直广受观众热烈欢迎和追捧。

                                                          小品《大笑西游》

上世纪末,潮汕民间活跃着一批曲艺话剧表演者,他们大多出身话剧团、潮剧团等组织,演绎潮汕方言情景喜剧,掀起了小品热潮。一些艺人相继成立工作室,推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小品喜剧,借助地方主流媒体的力量走进千家万户,并在后期诞生一批出家喻户晓的“笑星”,如水鸡、赵曙光、蔡汕长、方展荣等。

                                                                  方展荣

                                                                  赵曙光

从《个元两粒》《六合彩迷宫》《潮汕阿兄湖南妹》到后期的《牌坊街的故事》《厝边头尾》,在新世纪的前十余年里,潮汕小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在潮汕大地“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穿越题材小品《金牌家丁》

但小品大多为追求喜剧效果而主题老套平庸,情节平实简单,制作也相对粗糙,供大众茶前饭后娱乐消遣,搏人一笑之外并无余味。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老一批艺术家的相继退出舞台,资本看不到小品的未来,小品事业开始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不得不走向没落。

                                                2016年《我来激笑》总决赛

之后,以潮汕三市联合制作的潮语幽默演绎大赛和剧本创作大赛《我来激笑》为代表的选秀类节目一度重新掀起小品热潮,但纵观参加节目的选手多是民间素人,且节目方后期并没有完善的培养模式,小品的火棒难以递交到新一代手上。

尽管仍有一些有志人士依然坚持演绎小品,但很难再制作出像之前那么脍炙人口的作品。见不到小品复兴的潮汕人目睹了中国电影市场繁的迅速繁荣,开始极力呼唤潮汕“家己人”的电影。

2018年,第一部《爸,我一定行的》横空出世,潮汕人奔走相告。(2012年《鮀恋》打着“第一部”潮汕电影的标签问世,但未取得龙标)《爸,我一定行的》主创蓝鸿春正是当年《鮀恋》的摄影监制。

尽管作品剧本和主题都无法与一线影片比肩,喜剧元素带着浓重的“剧场小品”味道,但终究在潮汕题材电影这片戈壁上栽下了第一棵树。

之后的2019年,《英歌魂》也紧随其后问世,再到如今的《老爷保号》,近年来潮汕题材电影有走向大众化的趋势。

03潮汕题材的电影何去何从?

可以预知,未来还会有更多潮汕题材电影问世。在未来几年潮汕题材电影还将处于探索阶段。这个阶段是“情怀满足”阶段,潮汕电影的任务和作用主要是满足潮人对家乡电影的基本需求。这一时期本地观众还不会立马用过高的艺术标准来要求它。

有了第一个阶段的探索,第二个阶段将开启“引流”模式。如果说前期是把作品的每一处都贴上“潮汕”的标签,那么在第二阶段就是慢慢地撕下一些,进一步拥抱主流市场,探寻潮汕人之外大众人群的口味,更多地讲述潮汕和世界的故事。潮汕题材电影市场的流量洼地将逐步形成。再者,一批本地流量新星也将在后半场冉冉上升,为此后真正意义上的大片制作做准备。

而“探求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的主题”或将贯穿其发展进程,这也是很多做潮汕题材电影的影视工作者的初衷。

目前当务之急,是尽快摆脱“稚气”,在打造喜剧元素时要跳出“小品”的框架,杜绝为刻意搞笑而无逻辑地堆砌喜剧元素。在作品主题上可以继续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这一关键词,故事细化到典型的文艺工作者身上。另一方面,潮汕地区以“重商”闻名,也是著名侨乡,这片土地上诞生的商业故事也大有文章可做。展现改革开放后外来务工人员入潮的生活图景,用文化和人群的碰撞及融合反映时代的变迁或许更能引起潮汕群体以外人群的共鸣。

这条路才刚刚开始。将戈壁变成森林,还需要这一代人的努力。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GQI7Y3WtAiyvfSAk-Slvw

阅读全文

与潮汕语版电影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小伟图片 浏览:339
和平精英微电影特种作战 浏览:209
怎么下载电影的封面图片 浏览:273
科学怪鱼系列电影 浏览:609
迅雷6mac下载电影 浏览:710
微电影岛 浏览:859
赵本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157
冯小刚上海题材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178
电影惊魂游戏里面的插曲是 浏览:272
有哪些历史人物的电影 浏览:628
电影世界我王 浏览:833
王俊凯是如何考上北京电影学院 浏览:970
最新电影故事片电视剧 浏览:996
关于电影的微博 浏览:322
电影犯罪小说迅雷 浏览:552
章子怡电影片段生孩子 浏览:282
看电影学生票怎么购 浏览:939
台湾限制电影迅雷下载不了 浏览:381
篮球球星微电影 浏览:698
漫画威龙2电影粤语迅雷下载 浏览: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