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反映山西的电影有哪些
《暖村》就是反映山西人民的,还有电视剧《喜耕田的故事》。当然许多战争片值得一看,吕梁英雄传,八路军,夜袭,决战太原等片子非常值得一看。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⑵ 关于山西抗日战争的电影有哪些
《平型关大捷》《在太行山上》《太原保卫战》《忻口会战》,个人认为电视剧《亮剑》挺好…
⑶ 与山西有关的电影有哪些
大 红灯笼高高挂
白银帝国
另山西电影制品厂拍摄的影片有:
窦娥冤 (1997) 柯受良圆梦 (1997) 蓝色信件 (1999) 明天我爱你 (1999) 唢呐情 (1999) 咱们的退伍 兵 (1985) 天涯孤旅 (1986) 好梦成真 (1992) 刘 胡 兰 (1996) 开采太阳 (1992) 金匾背后 (1988) 寻找魔鬼 (1988) 关公 (1989) 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 (2001) 元帅的思念 (1990) 声震长空 (2002) 复杂地带 (2002) 暖春 (2002)
⑷ 电影《谷子地》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电影《谷子地》讲述了吕梁汉子谷子和吕梁妹子齐红在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自主创业,带领父老乡亲集体脱贫致富的故事。区别于其他“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题材电影,《谷子地》不仅剧情动人,还特别突出了对感情戏的刻画,令影片情感充沛。片中老少两条感情线,一甜一虐。不少网友观影后纷纷留下“果郡王这次终于不是悲剧结局了”“李东学跟女主的感情戏比当年他和孙俪的对手戏甜太多了”等评论。
献礼片《谷子地》热映“扶贫干部”林妙可获好评
而老戏骨刘之冰饰演的红军老战士冯拐子,在片中也有一段虐心爱情——解放前冯拐子参军来到晋绥边区,遭遇敌机轰炸,当地一位妇女干部替他挡下子弹不幸身亡。这段戏催人泪下,令不少网友感慨:“看到最后,才明白为何冯拐子一直单身。”“老戏骨就是老戏骨,几个眼神就交代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本以为献礼片会比较乏味,没想到感情戏拍得这么好看。”
⑸ 有一个方言电影,好像是山西的,演的是一个女的被卖到农村逃跑的,挺旧的,请问谁知道叫什么名字啊
入围60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的《盲山》,一脉相承自李杨的处女作《盲井》,用记录片的样式讲述出女大学生被拐卖至某法盲山区,多年后被解救的故 盲山
事。版本1(国内公映版):22岁的女大学生白雪梅(黄璐饰)找工作的时候认识了热情大方的姑娘胡晓晓。她在工作和金钱的诱惑下和胡晓晓一起坐车去山区采购中草药。经过长途跋涉他们来到一个小山村。白雪梅睡醒后,发现胡晓晓和她的老板早已不知去向,她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白雪梅被告知,她已经被家里人卖给40岁农民黄德贵做老婆了。到这时候她才知道,自己上了人贩子的当了。白雪梅想要回家,遭到了黄德贵的拒绝。到了晚上黄德贵上床要和白雪梅睡觉,她坚决不肯就范。愤怒的黄德贵强奸了她,并且将她关在屋里。白雪梅稍有反抗就会遭到毒打、漫骂。白雪梅从此失去自由,被迫生活在一个陌生而野蛮的山村。
盲山剧照(20张)性格坚强的白雪梅不断寻找机会的逃跑。但是这个封闭的山村中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她这个外来人。他们反而还帮助黄守贵对她严加看守。她每次逃跑都被抓回来,当众毒打。村民们的自私和冷漠,当地官员和警察的渎职行为使她在那里孤立无援。白雪梅为黄德贵生了一个男孩,使黄家对她放松了警惕。白雪梅在初中学生李青山的帮助下,和父母取得了联系。由于村民的阻挠,与父亲一同而来的两个警察无法救出白雪梅,于是他们商量改天偷偷救走白雪梅,白父留这陪女儿。某日,在警察的帮助下,她终于逃出了这个山村。但是她的孩子却不得不留在那里。版本2(海外公映版)结局与国内公映版本不同:黄德贵知道白父就是想带走自己的“妻子”,于是想把她带走藏起来。在黄德贵和白父的争执下,雪梅为救父亲,把菜刀砸向自己痛恨的丈夫……编辑本段导演简介导演李杨1959年生,陕西西安人。1985至1987年攻读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导演专业。1988至1990年就读于西柏林自由大学艺术史系。1990至1992年就读于慕尼黑大学戏剧系。1992至1995年就读于科隆影视传媒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导演系,获视听传媒学硕士学位。主要纪录片作品有《妇女
李杨导演照片
王国》、《欢乐的绝唱》、《痕》。2003年完成电影处女作《盲井》,该片获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第5届法国杜维尔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影评人、最受观众欢迎等五项大奖,第2届美国纽约崔贝卡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2003年荷兰海岸电影节获得最佳影片和文学大奖,2003年塞尔维亚电影节获得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大奖,比利时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布拉提斯拉瓦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第27届香港国际电影节银火鸟奖,第57届英国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优秀电影奖,金马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最佳新人奖,挪威贝尔根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等三十余个国际奖项。在法国《电影》杂志评出的2003年全球十佳影片中,《盲井》排名第二,但一直没有获得内地公映的机会。时隔4年,完成“盲”系列的第二部《盲山》,并首次在在中国内地正式公映。编辑本段精彩花絮新片在陕西秦岭的一个村庄拍摄,除女主角黄璐为北京电影学院03级表演戏本科外,全部起用当地村民和非职
盲山
业演员。因出演《盲井》,“傻根”王宝强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黄璐也因《盲山》中出色的表演而走红国内外。该片讲述了一个女大学生被拐卖到关中农村,两年里不断挣扎逃跑最终被公安机关解救的故事。李杨说,拐卖妇女这个话题并不新鲜,但他关注的是事件背后的人。2006年年初,李杨专程到成都金堂、中江,花了两个多月时间采访被解救的被拐妇女的生存状态,并撰写剧本。李杨表示,以前在电视上看见一条新闻,一个女孩被拐卖到山村,为了逃出来而杀了她的“丈夫”,最后被判处死刑,这个新闻令他感到很震撼。为了拍摄《盲山》李杨甚至抵押了房子。导演李杨日前喜闻佳讯,在刚刚结束的意大利罗马亚洲电影节上,《盲山》为他夺得了最佳
盲山导演奖。《盲山》有个角色叫郑小兰,在白雪梅宁死不从的时候,有天她抱了孩子来劝慰:“你看我也是给卖来的,还不是这样了?先把身体保住才是,不然怎么逃?”这个演郑小兰的,真就是四五年前从四川一个县城给骗嫁到那村里,才20岁,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我们是拍摄时候才知道的。”李杨说,“她天天来剧组,我们后来就让她演戏。她丈夫不愿意,打她,她就威胁:你再打我就跟剧组走!丈夫没敢再打,后来我告诉副导演让这丈夫也来串个角色。反正是农闲,剧组一天管3顿饭,连她抱的孩子也给一份钱。”导演李杨表示,自己一直对妇女命运的题材比较感兴趣,为拍摄这部影片也调查了大量关于被拐卖妇女的资料。而《盲山》这个片名也是欲与之前的《盲井》形成系列,隐喻人性的冷漠、自私:“这个名字有多重涵义,留给观众自己去定位吧。”李杨告诉记者,《盲山》的入选同样出乎他的意料:“有个亚洲的选片人想看,我就给他寄去了粗剪版。过了一段时间也没有什么回复,结果后来就得到通知说入选了。”对于最终评选的结果,李杨表示并不看重:“2006年是戛纳电影节六十周年,作为一个电影节,它能够历经风雨、坎坷一直在坚持,我希望它能坚持以艺术品质为上,一路走下去。不过对于我的这部作品,还是顺其自然吧,电影节不是《盲山》的最终目的。”大陆版和海外版的结局并不相同(两个结局都是真实的)
⑹ 在山西怀仁拍的电影名字叫什么
电影《香火》 获第四届东京电影节最佳影片等多个国际奖项
《香火》故事梗概是这样的:过去与现在,小村的传统都是杀羊。最近,小村唯一小庙里面的佛像坍塌了,村中从此没有了崇拜的图腾。小庙唯一的小和尚看着心痛,于是出门化缘想维修小庙和小庙里的佛像。因为这样既可以维持他的生存,也可以避免杀生的村庄因为没有庙而遭受灾祸。从此,他成了一个文物科干部到KTV小姐们常见的人物。。。。。。
一个取材于怀仁县的真实故事,演员全部由当地群众担任,讲的是怀仁方言,拍摄地也是在怀仁一个看似荒凉的古堡及县城村落,却在国际上屡获大奖——这就是电影《香火》创造的传奇。
2003年春节期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籍贯太原的宁浩来到怀仁,时年26岁的他找到一帮同学开始拍摄他的毕业作品,并选择了发生在怀仁县亲和乡南小宅村永宁寺的真实故事作为影片题材:一个年轻的和尚,为了重建业已坍塌的佛像,也为了维持自己存在的根本,开始了辛苦的化缘,面对着芸芸众生,经历了种种坎坷,最终,当佛像落成时,身置茫茫雪野之上,昊昊天宇之下,他却在不绝于耳的“阿弥陀佛”声中陷入更大的困惑……
影片拍摄地全部采用怀仁实景,主要情节都是在一个名为西安堡的村庄完成。西安堡在怀仁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史书存疑记载其为怀仁旧治和“怀想仁人”会盟的东城所在地,明代为驿站,后设操守防御,清初临时成为大同县署驻地。现已残破,但古韵犹存,有着“堡是一村,村是一堡”的奇观,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在电影演员中,文物科干部、KTV小姐,小三轮司机、算命先生,派出所民警等均为当地临时聘请的群众演员。主演年轻和尚的李强现为怀仁人寿保险公司员工。所有演员讲的也都是地道的怀仁“土话”,体现了俚俗、幽默的感观氛围。各大媒体评论道:“片中的演员非专业出身,演得却恰如其分。”
影片以非常朴实的导演手法讲述了一个非常严谨的故事,特别是晋北古城怀仁独特的地理风貌特质,产生了强烈地视觉冲击感和审美情趣。虽然,本片同许多影片一样未在内地公映,却“墙内开花墙外香”:2003年在号称“新·作家主义国际电影节”的第4届东京Filmex国际电影节(4th TOKYO FILMeX 2003)获最佳影片大奖。同年,该片在第56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录像竞赛单元中成为唯一一部入围的中国影片。2004年,该片获得第28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亚洲数码单元金奖和香港艺术中心“2004年度好电影”奖。并相继参加了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温哥华国际电影节、德国慕尼黑国际电影节、第4届台湾南方影展、奥地利维也纳国际电影节、悉尼国际电影节、美国加洲国际电影节等多个国际电影盛会。 香港著名影评人黄爱玲认为,影片表现了“在这个沸腾的年代,慈悲的我佛大抵和苍穹下的普罗众生一样疲于奔命!” 全国各大新闻媒体、网站也均对此片予以报道,经网络网站搜索,相关网页达1470篇。
影片中,古朴的地貌和残留的古堡,经过文化包装赋予了新的艺术内涵。塞北旺火、西安残堡、永宁古刹、幽静小巷、民宅大院、元宵社火,苍凉雪野,甚至是寒风中瑟索的小老头树,乡路上艰难行进的自行车,这一切都成为别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使影片具备了原生态、民间性、沧桑感的审美价值,也使之成为一个“深刻的寓言”!
据悉,以电影《香火》为艺术起点,青年艺术家宁浩又拍摄了电影《绿草地》,2004年任电视连续剧《中国式离婚》执行导演。2005年,宁浩被刘德华确定为“亚洲新星导”高清电影计划中国内地导演之一。而一度默默无闻的西安堡村也因之疏通了“文脉”,近年来屡有外国游客光临。
⑺ 记得看过一部纪实电影,主要讲山西煤矿的,里面主角用河南话。
不晓得你要找的是不是这部:
片名:《燕衔泥》
导演:周 冲
剧情简介
新农村题材电影《燕衔泥》由北京房山区团委书记李更宇策划并发起,讲述了一个性格刚强的村支书张占廷带领村民舍弃令全村人发家致富的小煤矿,进行转型发展旅游的真实事件。
在关闭煤矿到投入旅游建设的过程中,男主人公张占廷面临着重重压力,最让他不能释怀的是每一次都要首先面对自己的亲生儿子,村里的大矿主张思恩。为了服众,张占廷大义灭亲关闭了儿子的矿,随后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儿子失去尊严,一步步地走向扭曲的深渊。而恰恰在此之前,他还背负着对儿子未了的歉疚……
张占廷的旅游计划完成,实现了自身的圆满。而他的儿子张思恩,却随着他的成功走向了分裂的边缘。当张思恩最后成为全村人的众众矢之的时,身为人父的张占廷,又当如何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