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妈妈的演员简介
李克纯,中国影视女演员。1958年生于四川成都。1978年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学习。1986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演员。80年代初初登影坛演出《赵钱孙李》。她出演的影片《女人的力量》和《黄土坡的婆姨们》分获1985年和1987年优秀影片奖。在美国定居后,几次回来参加国内影片的拍摄。
参与影片
布拉格有张床 (1998)
中国妈妈 (1995)
失去的梦 (1990)
热恋 UNREQUITED LOVE(1989)
最后的贵族 The Last Aristocrats(1989)
黄土坡的婆姨们 THE WOMEN OF HUANGTUPO VILLAGE(1988)
谁是第三者(上下集) THE THIRD PARTY(1987)
女人的力量 WOMAN’S POWER(1985)
多彩的晨光 THE COLORFUL DAWN(1984)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 ZHUO WENJUN AND SIMA XIANGRU(1984)
红叶铺满小路(1983)
绿野晨星 MORNING STAR OVER THE WILD(1983)
赵钱孙李 ZHAO,QIAN,SUN AND LI(1982) 身高:180CM
体重:65KG
特长:京剧 藏语 骑马
毕业院校:中国戏曲学院97导演系本科
演艺经历:
电影
《霸王别姬》饰:少年程蝶衣(小豆子)
《中国妈妈》饰:耿辉
《一轮明月》 饰:丰子恺
电视剧
《百年虚云》 饰:虚云和尚(青年、中年)
《沧海百年》 饰:同治皇帝
《雷 雨》 饰:京剧名角小白春
《荀慧生》 饰:梅兰芳
《四世同堂》饰:小文
❷ 明姑娘简介及详细资料
雪花飞舞的松花江畔,长椅上坐着一个几乎将要冻僵的"雪人",他就是赵灿。两年前他是北方大学的优等生,运动场上的健儿,却因偶然的原因而双目失明。这使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想毁灭自己。这时,人称"明姑娘"的叶明明劝赵灿离开了江边。赵灿进了一家盲人工厂,恰巧叶明明也在这里。车间主任把接送赵灿上下班的任务交给了明姑娘。双方从声音上已辨别出对方就是江边的相遇者,赵灿甚感不安。当他在公共汽车上第一次发现这个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的姑娘竟然也是一位盲人时,不仅震惊与羞愧,更由衷的敬佩。在明姑娘的帮助和鼓励下,赵灿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不幸接踵而来,赵灿不慎将腿摔断,这使他再度消沉、悲观。又是明姑娘的关怀和激励,让他恢复了生活的信心。两人间真诚的友谊在加深。不久,他俩的眼睛经一位著名眼科医生的诊治,产生了复明的希望。
明姑娘剧照他们的心像关不住的春光,他们一起到效外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在绿萌下倾吐真情。但明姑娘很快得知自己已复明无望,她隐瞒了真情,依然坚持陪赵灿治疗。终于,赵灿在一次聋哑人运动会上复明了。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向明姑娘求婚,但明姑娘却要赵灿先回学校学习。当赵灿乘坐的火车将要开动时,他接到明姑娘一封情深意长的信:"……请不要把诺言当成束缚自己的绳索,一切让生活自己去回答吧!如果你的学习成绩优异,不要为我放弃深造的机会,如果有个姑娘爱上你,又对你的事业有所帮助,我将会很快乐。"泪水一下子通上赵灿的双眼。
出生日期:1930年
出生地点:山东威海
中国电影女导演。曾名董文娟。生于山东威海。1946年参加华东军区文工团。1949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1951年起在文化部电影表演艺术研究所任教。1955年入北京电影学院专修班学习。1957年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副导演。1960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1962年编导《昆仑山上一棵草》。1980年后相继导演《第二次握手》(1980)、《明姑娘》(1984)、《相思女子客店》(1985)等影片。其中《明姑娘》获文化部1984年优秀影片奖。《相思女子客店》获广播电影电视部1985年优秀影片奖。《黄土坡的婆姨们》获1988年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
出生日期:1957年 10月9日
出生地点:上海
地区:中国大陆
张瑜23岁时就凭借《庐山恋》和《巴山夜雨》一举成为当年金鸡和百花的双料影后;可正当事业最高峰,她却抛弃一切名利前往美国留学;在国外经历了难以想像的磨难之后,回国发展,先后投资制作了《太阳有耳》《鲁迅》等影片,而她的身份也变成了演员兼出品人。2005年主演主镟律影片《任长霞》,颇受好评,2006年主演同类型影片《大道如天》。中国电影女演员。祖籍山东肥城,生于上海。1973年,上海华山中学国中毕业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主演了《春苗》、《第二个春天》等片。1981年因在影片《庐山恋》中扮演周筠和在《巴山夜雨》中扮演刘文英,获首届金鸡奖最佳女演员和文化部 *** 奖和文汇奖的最佳女演员奖。一年获四冠。1985年留学美国加州州立北岭大学,学习影视制作。1991年主演台湾电视连续剧《李师师传奇》。1993年回大陆重返影坛。
出生日期:1935年 11月1日
出生地点:湖北黄陂
别名暱称:谢怀复(曾用名),
中国电影女演员。原名谢怀复。原籍湖南益阳,生于湖北黄陂。1951年汉口罗以女子中学毕业后入中南文工团,后任武汉歌舞剧院歌剧演员。1959年因在影片《青春之歌》中饰演林道静而一举成名。1963年在影片《早春二月》中塑造了大革命时期的小知识分子陶岚的形象。1963年起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主演的影片还有《舞台姐妹》、《泪痕》、《李清照》等,以及电视剧《女经理的一天》、《最后一位市长》、《舞台新姐妹》、《灯火阑珊处》等。其表演细腻含蓄,擅长扮演知识分子形象。著有自传体艺术杂文《银幕内外》。
获文化部1984年优秀影片奖。
❸ “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是
1、赵树理
赵树理(1906——1970),山西沁水人。从小喜爱民间文学和地方戏曲。
1944年任华北新华书店编辑。1949年后,在北京任《说说唱唱》《曲艺》主编,并任中国文联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主席等职。1957年后回山西长期深入农村生活。“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致死。
2、马烽
1922年生于山西省孝义市居义村。代表作有《吕梁英雄传》(与西戎合作)《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与西戎合作)《村仇》《一架弹花机》《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个上级》等。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中国大众文艺研究会会长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马烽来北京工作多年。马烽于2004年1月31日因病在太原去世。
3、孙谦
1920年生。作家。山西文水人。抗战初期参加青年抗日决死队。1940年入延安鲁艺学习。曾任一二_师战斗剧社、东北电影制片厂编剧。
1949年后历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山西文联副主席、山西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伤疤的故事》《南山的灯》,电影文学剧本《陕北牧歌》《葡萄熟了的时候》《咱们的退伍兵》《黄土坡的婆姨们》(合作)等。1996年病逝于太原。
我们说的深入,决不是说,住在一个村里,打听一些风俗习惯,观察一下衣着样式、妇女的头发样式,不是这样。这样写出来的作品,不是肤浅,便是“隔岸观火”的东西。
我们说的深入,是要把自己当作农民中间的一员,为灾害担心,为好天气高兴,为集体经济付出自己能付的一切——有了这些,农民才肯和我们交朋友,才肯把我们当作自己人。——孙谦
4、胡正
1924年生于山西省灵石县。1938年参加革命,历任晋西南吕梁剧社社员,延安鲁艺和部队艺术学校学员,《晋绥日报》副刊编辑,山西省作协副主席、山西省文联副主席等。
1953年毕业于中央文学研究所。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汾水长流》,中篇小说集《几度元宵》,短篇小说集《摘南瓜》《七月古庙会》,散文报告文学集《七月的彩虹》等。
5、李束为
李束为(1918——1995),山东东平人。1942年毕业于延安鲁艺戏剧系。曾任山西省文联主席。著有《春秋图》《租佃之间》《土地和他的主人》《拦羊娃》《吕梁小夜曲》《捞河炭》等。
群众生活,对于文艺创作之重要,犹如劳动对象和劳动的关系,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因为只有在有了生活经验之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否则必然发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现象。——李束为
6、西戎
1922年生。山西省蒲县人。1944年毕业于延安鲁艺和部队艺术学校。曾任山西省文联副主席、作协山西分会主席等职。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与马烽合作),短篇小说集《宋老大进城》,电影文学剧本《扑不灭的火焰》等。西戎于2001年1月6日逝世。
❹ 中国西部黄土高原的影片
电影《黄土地》、《白鹿原》、《老井》《信天游》、《黄土高原》、《西凉外的风车》、《向阳花》、《色戒》等。红高粱是写山东的。
❺ 介绍一些80年代的国产喜剧老电影,越全越好。
1.1980《庐山恋》
1980《庐山恋》 豆瓣评分:7.5
中国第一部吻戏,是“文革”后国内首部体现爱情主题的电影,女主角张瑜片中的服装换了43套,远远超越《花样年华》里张曼玉的23套旗袍;当年的新人张瑜也凭这部电影成为上世纪八十年代观众心中的“梦中情人”,并中选第一届金鸡奖和同年百花奖的“双料影后”。如今在庐山上,有一座非常闻名的庐山恋电影院,每天从早到晚只放映《庐山恋》一部影片。看《庐山恋》已成为庐山的一个固定旅行项目。
2.1981《三个和尚》
1981《三个和尚》 豆瓣评分: 8.6
这部影片是依据中国民间谚语改编而成,是70后的宝贵幼年回想。凭借着高明的艺术水准,这部电影在国内外取得多项大奖,包含1981年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第四届丹麦世界儿童和青年电影节银质奖1982年第三十二届德国柏林世界电影节银熊奖。
3.1982《茶馆》
1982《茶馆》 豆瓣评分: 9.2
这是一部由原著改编而来的威望电影。影片中“北京人艺”绚烂群星的扮演非常超卓,影片充分发挥电影艺术手法的优势,影片根本保留了原舞台表演的魅力和民族化的风格,将电影化的处理与原作风格有机交融,使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愈加杰出。该片获1983年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文化部1982年优异影片奖特别奖。
4.1982《少林寺》
1982《少林寺》 豆瓣评分: 7.9
由张鑫炎执导,李连杰主演。是一部在武打电影史上具有划年代含义的作品,影片一反旧式武打片中那种纯扮演的花架与镜头技巧的做作,经过李连杰和他的一班功夫队员们朴素真实的功夫让观众真正赏识到了中国功夫。《少林寺》的颤动,使光头和尚觉远的形象成为一个年代的印记。
5.1983《城南旧事》
1983《城南旧事》 豆瓣评分: 8.7
改编自林海音1960年出书的同名中篇小说,由吴贻弓执导,沈洁、郑振瑶、张丰毅等主演。1983年该片在中国内地上映。经过孩子的目光审视近代中国的变迁,对文革之后的中国电影来说弥足珍贵。
6.1985《黄土地》
1985《黄土地》 豆瓣评分: 7.9
根据珂兰《深谷回声》改编。本片可以说是陈凯歌作为第五代导演的开山之作,张艺谋担任摄影,这也是当今国内最顶尖的两位大导演在25年前的初次协作。贾樟柯曾说自己当年在街头散步,溜进一个录像厅,在放黄土地,其时就被震慑了,从此立志拍电影。
7.1986《芙蓉镇》
1986《芙蓉镇》 豆瓣评分: 8.8
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86年,闻名导演谢晋执导,刘晓庆、姜文主演;这是一部反映建国以来屡次政治运动中小人物悲欢离合的电影。影片经过芙蓉镇上的女摊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书田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运动中的遭遇,对我国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近20年的前史做了严厉的回忆和深入的反思。
8.1987《红高粱》
1987《红高粱》 豆瓣评分: 8.1
张艺谋导演,巩俐姜文主演的电影《红高粱》以浓烈的色彩、豪放的风格而为人所称道。影片塑造了“我奶奶”、“我爷爷”、罗汉大叔等一批中国普通老百姓群像,最大的特色是拍出了中国人豪迈爽快的一面,跟中国内地电影一贯的哀伤沉重的传统风格大相径庭。摄影师顾长卫在取景和色彩的运用上有出色表现,男女主角在高粱地野合的一段有中国电影罕见的“景人合一”之美。1988年该片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中国电影。
9.1987《老井》
1987《老井》 豆瓣评分: 7.7
一部富有深刻哲理性的影片,它以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了当代农村青年的献身精神,并由此歌颂了中华民族的顽强毅力。在上映后引起较大反响。吕丽萍、张艺谋主演,获得过第11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和最佳男演员奖,1987年美国第7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第11届沙尔索国际电影节一等奖。
10.1987《末代皇帝》
1987《末代皇帝》 豆瓣评分: 8.6
这是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的一部传记电影。尽管这不是一部国产电影,但是它的选题与时代背景都是与中国密不可分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那个时代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传统社会缩影。影片诠释了溥仪一个作为皇帝的人的故事,并没有洋洋洒洒的去讲溥仪的故事与中国的历史,而是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看待末代皇帝的人生。值得一提的是,本片荣获了第六十届(1987年)奥斯卡最佳影片。
拓展资料: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但它又具有独自的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法语:Montage)这种艺术性突跃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影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国务院法制办于2018年2月2日—22日就《电影行政处罚裁量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❻ 赵子岳演多少部电影
1950年:吕梁英雄
1951年:新儿女英雄传
1952年:一贯害人道
1953年:丰收
1954年:国庆十点钟英雄司机
1957年:上海姑娘 水库上的歌声
1958年:深山里的菊花 探亲记
1959年:林家铺子 青春之歌 水上春秋 矿灯
《锦上添花》饰演老解决
1960年: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 春暖花开 红旗谱 五彩路
1961年:暴风骤雨
1962年:锦上添花 停战以后
1963年:汾水长流 小铃铛
1964年:小二黑结婚
1965年:烈火中永生
1976年:山花
1977年:万里征途
1978年:萨里玛珂 拔哥的故事(上集 )
1979年:拔哥的故事(下集) 柳暗花明
1980年:戴手铐的“旅客”
1982年:骆驼祥子 如意 牧马人
1983年:神行太保
1984年:生财有道
1985年:迷人的乐队
1986年:牛郎与织女
1987年:蔚蓝色的迪斯科(电视剧)
1988年:黄土坡的婆姨们 女贼 朱总司令和孩子们
1989年:女模特
❼ 八十年代老电影有哪些
1,《末代皇帝》,上映日期:1987年10月23日。
《末代皇帝》是由意大利扬科电影公司、英国道奥电影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联合出品,由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尊龙、陈冲、邬君梅、彼德·奥图等主演的传记电影。该片于1987年10月23日在意大利上映。
2,《红高粱》,上映日期:1988年2月(柏林电影节)。
《红高粱》是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文艺片,由张艺谋执导,姜文、巩俐、滕汝骏等主演,影片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以抗战时期的山东高密为背景,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历经曲折后一起经营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军侵略战争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计均因参与抵抗运动而被日本军虐杀的故事。
3,《吉屋藏娇》,上映日期:1988年04月14日。
《吉屋藏娇》是香港喜剧电影,由陆剑明执导,尔冬升等主演。《吉屋藏娇》讲述了郑裕玲和尔冬升是一对准备结婚之同居男女,但由于某种原因,其原有之新居未能入住,因此便租住其好友郑丹瑞祖父之古老大屋内。
利智及唐丽球本是郑丹瑞祖父卢海鹏之黑市夫人及侍婢,当二人死后其鬼魂仍留在大屋内等待卢之回来。人,鬼住在一起,便发生连串笑话。
4,《碧海蓝天》,上映日期:1988年5月11日。
《碧海蓝天》是一部法国爱情电影,由吕克·贝松执导,让-马克·巴尔、让·雷诺主演,于1988年5月11日法国上映。电影描述个人难以融入现实社会的困境中,因此转而寻找梦想中的另一种生活,带著浓厚的自传色彩。人类不断向极限挑战,但最后以回归大海为终,为一部蓝色调的电影。
5,《雨人》,上映日期:1988年12月12日。
《雨人》是巴瑞·莱文森执导的一部剧情电影,由达斯汀·霍夫曼、汤姆·克鲁斯、瓦莱莉·高利诺、迈克尔·D·罗伯茨、邦尼·亨特、贝丝·格兰特主演。
影片中,查理发现父亲将遗产留给了患自闭症的哥哥雷蒙,便想骗取这笔财富,并计划利用哥哥超强的记忆力去赌博赚钱。但在此过程中,血缘的亲情打破了原有的疏离,真挚动人的手足之情取代了查理原先只求一己利益的私心。
❽ 聊斋志异中桑晓的扮演者
聊斋志异中桑晓的扮演者叫陈大伟。
陈大伟,1983年7月18日出生于山东济宁,内地80后影视演员,传媒大学播音主持系学士,北电表演系硕士。
2010年,陈大伟因在热播电视剧《八仙全传》中饰演“花龙太子”一角而被观众所熟知,之后他陆续出演了《迷失疯人院》、《朱门血痕》、 《命系琴弦》等多部影视剧作品。80后的他有着现代年轻人的朝气。深受广大年轻人的喜爱。
❾ 马烽的马烽与孙谦
马烽与孙谦是在一起工作时间很长的老同事老朋友。他俩在一起战斗、工作的时间长达近50年。他俩一个1937年一个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近60年来,中间只有近10年时间不在一起。两位老战友同在一条战壕里抗日,同在一条战线上奋斗、同在一个排里当兵,同在一个单位里工作,又常常一起下乡深入农村生活,又常常一起住招待所住宾馆,又常常一起合作写电影剧本。他俩在一起的时间实在是很多的。往往是两人一起下乡,一个农会两把椅,马烽坐一把椅,孙谦蹲一把椅(孙谦爱蹲着),与老乡谈心,到了农田里,马烽坐在田埂上,孙谦蹲在田埂上,与农民朋友共话农桑。有时候又是马烽执锄,孙谦把锨,与老乡共同劳动,他俩一起在省文联、省作协工作40余年,他俩的办公室也是一人楼上一人楼下紧相连,孙谦在楼下,马烽在楼上。马烽在办公室走走,脚步重一点,孙谦就可以听到,孙谦在楼下写作,咳嗽一声,马烽就可以听得。夏天开着窗户,楼上楼下可以互相闻到彼此抽烟的烟味儿。有时马烽写累了,或者构思某个作品时,就跑下楼来与孙谦商量一番,要不就一起拉拉闲,抬抬杠,大笑一阵子,是为休息。马、孙合作过许多电影剧本,也常常在一起讨论,在一起写作。他俩办公室一上一下是近邻、宿舍又一左一右是老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马住西院,孙住东院,是紧邻。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马、孙一起搬进新居,又是马烽住东边的一套,孙谦住西边的一套,仍是紧邻。厨房的盘碗碰撞之声,咳嗽说话之声,可以互闻。两位老战友真是有缘分,几十年来总是孙不离马,马不离孙。马、孙共同合作了电影《高山流水》、《泪痕》、《几度风雪几度春》、《咱们的退伍兵》、《黄土坡的婆姨们》、《山村锣鼓》。其中《泪痕》、《咱们的退伍兵》、《黄土坡的婆姨们》获得金鸡奖、百花奖和政府奖。可以说这些影片是马、孙两位老作家友情的结晶。
1950年马烽在中国文联工作,孙谦在长春电影厂工作。孙谦因公进京,自然要看望老友马烽,马烽自然要请老孙喝两盅。马烽便带孙谦下饭馆吃烤羊肉。当日,马、孙穿了同样式同色的中山服来到饭店,各自将上衣脱下挂在衣架上而后入席。酒罢饭毕,作为主人的马烽同饭店算了账,在衣架摘下自己的中山服掏钱交费,不意那个常常装钱的口袋里却分文没有:“糟了!我今天请老孙的客,怎么忘了带钱?”又掏另一个口袋,有了:“今天怎么把钱装在这个口袋里?”不管是哪个口袋,有钱就好。马烽点了钱,算了账,同孙谦一起离开烤羊肉馆。
马烽回到中国文联坐下来,顺手到衣袋里掏香烟,不意却掏出一个笔记本,那本子竟不是自己的:“我的衣袋里何时装了这么个本子?”一看,皮子上却写了“孙谦”二字。马烽晃然大悟:“糟了!我如今错穿了老孙的衣服,错穿衣服事小,头里在烤羊肉馆交费,我竟是拿老孙的钱交了费!今天是我请老孙的客,我却拿老孙的钱请老孙,岂有此理!”老马只好去找老孙。
马烽回山西工作后,孙谦却调北京工作。一次,山西的马烽、西戎、束为、胡正到北京开会,西李马胡孙五友碰到一起,老孙便作东请西李马胡下馆子吃了一顿。这一次自然是孙谦交费。不意孙谦口袋里的钱却不够交饭钱,只好向马烽借钱。马烽说:“借什么,我交上就是了。”次日到了大会上,孙谦远远看见马烽,想起昨天借钱之事,连忙掏出票子高高举起,就在那大庭广众之处,手里摇着票子,高喊:“老马,给你钱!老马,钱!”马烽见他在众人面前如此高呼给他钱,又好气又好笑,也喊道:“去你的,我不要!”两人远远地相对着笑了。
马烽、孙谦60年间总是好朋友,从未红过脸,只有一次例外。1975年马、孙合写了电影剧本《几度风雪几度春》,由北影拍摄。导演写出分镜头本子后,马、孙一起赴京看本子。导演是个年轻人,对本子改动很大。马、孙对此很有意见。只因北影厂厂长汪洋与马、孙是老友,二人来京,不能不请客,汪洋以为请老马老孙不能吃饭馆,就在八大处自己家里设宴。席间又谈到本子之事,孙谦说:“要是这个样子,这个本子不上了,我要把它撤下来。”汪洋与之商量别撤,孙谦总说不通,坚持要撤。马烽以为应该慢慢商量,说:“老孙你有意见可以提,你要撤本子,不合适……”孙谦说:“要是这个样子,我是非撤不可!”
马烽夫人与孙谦夫人
马烽说了多少,总是说不服孙谦,便说:“你要坚持撤,好吧,这本子是你我二人合作的。你可以撤你的一半儿,我的一半不撤。”一个本子怎么可以分成两半?马烽此说,意在激老孙不撤。可是孙谦闻言却火了。以为与马烽做朋友几十年,今天竟唱起对台戏来,十分恼火。但他的恼火不是吵不是闹,而是绷起面孔一言不发,并且不再理马烽。马烽与他说多少,他总不吱声儿。马烽说:“老孙你怎啦?就那么一句话,你就生这么大气。”孙谦还是不吭。如此两天,孙谦总是不理马烽。一天晚上,马烽忽然发现有人打门缝里塞进一封厚厚的信,看时却是孙谦的信。来信厚厚一摞有十多页近两千言。马烽暗笑:“这个老孙,你房我房,一壁之隔,近在咫尺,有什么话不能说,竟写了这么长的一封信!”看看那信,无非是说他们二人做朋友时间有多么长,友情有多么深,为什么在对待本子问题上不能意见一致云云。马烽看过信,立刻持信到隔壁来见老孙,问他为什么有话不能面谈而要写信。孙谦还是不作声。马烽说:“怎么?你我50多年的友情,一封信就完了?”孙谦这才把信夺过来,将它撕个粉碎。马烽、孙谦若非几十年的好友,也不会发生这一宗当面不言,却写长信的奇特故事。这一点正好说明了马、孙二人的友情牢不可破。
此后,马烽、孙谦继续合作,又一起写了《泪痕》、《咱们的退伍兵》、《黄土坡的婆姨们》等几个影响很大的电影。两位老友在一起不仅写电影剧本,并且仍然是每每见面开口就会抬扛,就有幽默。连孙谦1996年在医院病危之际,脑子虽还清醒,但已不能言语时,他与马烽还有幽默的“对话”。马烽为了解除孙谦的病痛,就想着法儿给他讲故事。讲多了,未免重复。已经不能讲话的孙谦就勉强地微笑着抬手冲马烽伸出三个指头。马烽这才明白一个故事给老孙重复讲了三遍,连忙换新故事讲来。孙谦病危已到不能说话的地步,还向马烽伸出三指,意在笑马烽说话的多次重复,仍然不乏幽默。更加说明两位老友的友情之深厚,交往之随心。
❿ 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出品影片
爱情呼叫转移(2007) 向日葵(2005) 我们俩 (2005) 张思德(2004) 看车人的七月(2004) 危险智能 (2004) 100个 (2002) 女孩别哭(2002) 新甜蜜的事业(2001) 一声叹息(2000) 押解的故事(2000) 防守反击(2000) 西洋镜(2000) 梦幻田园 (2000) 非常夏日 (2000) 春天的狂想 (1999) 那山那人那狗(1999) 月蚀 (1999) 我的1919(1999) 非常爱情 (1998) 司马敦 (1998) 赤嫁 (1998) 截杀香阁寺 (1997) 喜气逼人 (1997) 生命如歌 (1997) 天伦 (1997) 浴血太行 (1997) 缉毒英雄 (1997) 黑眼睛 (1997) 甲方乙方(1997) 浪漫街头(1997) 长大成人(1997) 张骞(1997) 扁担·姑娘(1996) 伴你到黎明 (1996) 巫山云雨(1996) 红樱桃 (1996) 舞女(1996) 嘻笑鸳鸯 (1995) 赢家 (1995) 金秋桂花迟(1995) 孔繁森(1995) 杨开慧(1995) 陌生人 (1995) 爱情傻瓜(1994) 雾宅 (1994) 月落玉长河 (1994) 云南故事 (1994) 与往事干杯 (1994) 宫廷斗鸡 (1994) 男人也难 (1994) 洪熙官 (1994) 自首的爱 (1994) 狂吻俄罗斯(1994) 红粉 (1994) 天生胆小 (1994) 永失我爱 (1994) 天网 (1994) 惊恐时分 (1994) 紫禁城奇恋 (1994) 家丑 (1993) 井冈山(1993) 初吻(1993) 龙凤娇(1993) 二小放牛 (1993) 黑白人间(1993) 潇洒一回 (1993) 私人保镖(1993) 无名三侠客 (1993) 中国人 (1993) 不能没有爱 (1993) 虎兄豹弟(1993) 痴男狂女两世情(1993) 蓝风筝(1993) 泪洒台北 (1993) 送你一片温柔(1993) 天若有情 (1993) 英雄劫 (1993) 歪打正着 (1993) 无人喝彩 (1993) 魔窟生死恋(1993) 黑雪 (1992) 大撒把(1992) 离婚大战(1992) 血战天狮号 (1992) 山神(1992) 天堂回信 (1992) 白衣侠女 (1992) 离婚 (1992) 青春冲动 (1992) 四十不惑 (1992) 我想有个家 (1992) 都市枪手(1992) 找乐 (1992)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1991) 大太监李莲英(1991) 过年 (1991) 钟鸣寒山寺 (1991)
神秘夫妻 (1991) 都市和尚(1991) 独身女人 (1991) 喜剧明星(1991) 女人·TAXI·女人 (1991) 别墅灾星(1991) 妙探 (1991) 龙年警官(1990) 遭遇激情 (1990) 战争子午线 (1990) 有人偏偏爱上我(1990) 本命年 (1990) 血色清晨 (1990) 斗鸡 (1990) 九千六百万双眼睛(1990) 红楼梦第六集 (1989) 红楼梦第四集 (1989)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1989) 红楼梦第五集 (1989) 安丽小姐(1989) 红楼梦第三集 (1989) 幸运的星(1989) 命运喜欢恶作剧(1989) 女模特的风波(1989) 荒原杀手(1988) 村路带我回家(1988) 红楼梦第二集 (1988) OK大肚罗汉 (1988) SOS村 (1988) 魔力 (1988) 问天何时明(1988) 黄土坡的婆姨们(1988) 大侦探 (1988) 红楼梦第一集 (1988) 行窃大师 (1988) 银蛇谋杀案(1988) 寻找魔鬼(1988) 烟花泪 (1988) 摇滚青年 (1987) 死神与少女 (1987) 大学生轶事 (1987) 金镖黄天霸(1987) 错位 (1987) 二子开店 (1987) 翡翠麻将 (1987) 鼓书艺人(1987) 迷梦初醒 (1987) 死去活来 (1987) 鸳鸯楼 (1987) 谁是第三者(1987) 侠女十三妹 (1986) 芙蓉女 (1986) 月牙儿 (1986) 幸运的人 (1986) 湘女萧萧 (1986) 山林中的头一个女人 (1986) 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1986) 失信的村庄(1986) 月月 (1986) 珍珍的发屋 (1986) 十五的月亮(1986) 泪洒姑苏 (1985) 迷人的乐队(1985) 相思女子客店 (1985) 青春祭 (1985) 嫌疑犯 (1985) 夜行货车 (1985) 代理市长 (1985) 良家妇女 (1985) 干杯,女兵们 (1985) 三宝闹深圳 (1985) 驼峰上的爱(1985) 蓝色的花(1984) 生财有道(1984) 清水湾,淡水湾(1984) 边城 (1984) 二十六个姑娘(1984) 明姑娘(1984) 双雄会 (1984) 包氏父子 (1983) 快乐的动物园(1983) 青山夕照 (1983) 夕照街 (1983) 血,总是热的 (1983) 哑姑(1983) 我们的田野 (1983) 一叶小舟 (1983) 茶馆(1982) 大海在呼唤 (1982) 骆驼祥子 (1982) 陌生的朋友(1982)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1982) 如意 (1982) 归宿(1981) 欢欢笑笑 (1981)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81) 伤逝 (1981) 知音 (1981) 潜网(1981) 阿凡提(1980) 李天保娶亲 (1980) 戴手铐的旅客(1980) 他们在相爱(1980) 舞恋 (1980) 竹 (1980) 元帅之死(1980) 苗苗(1980) 第二次握手(1980) 神秘的大佛(1980) 泪痕 (1979) 小花(1979) 报童(1979) 李四光(1979) 瞧这一家子(1979) 樱 (1979) 甜蜜的事业 (1979) 拔哥的故事上集 (1978) 火娃 (1978) 巨澜(1978) 大河奔流 (1978) 南疆春早(1978) 黑三角(1978) 拔哥的故事下集 (1978) 蔡文姬(1978) 大河奔流 (1978) 万里征途(1977) 战地黄花(1977) 沸腾的群山(1976) 反击 (1976) 红雨(1975) 海霞(1975) 决裂 (1975) 杜鹃山 (1974) 南征北战(1974) 侦察兵(1974) 海港(1972) 龙江颂(1972) 红色娘子军 (1971) 智取威虎山(1970) 烈火中永生(1965) 东方红(1965) 天山的红花(1964) 早春二月(1963) 238.小兵张嘎(1963) 阿娜尔罕(1962) 花儿朵朵(1961) 革命家庭(1961) 红旗谱(1960) 游园惊梦 (1960) 杨门女将 (1960)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1960) 粮食(1959) 林家铺子(1959) 青春之歌(1959) 上海姑娘(1958) 探亲记(1958) 风筝(1958年 中法合拍) 洛神 (1956) 祝福 (1956) 霸王别姬(1955) 智取华山(1953) 龙须沟(1952) 新儿女英雄传 (1951) 民主青年进行曲(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