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魔獸》電影會不會拿下史上最高票房
國內首日票房成績5550萬-根據初步統計,《魔獸》票房午夜場達到5550萬,超過了去年《速度與激情7》創造的記錄;除此以外《魔獸》的首日排片量也遠遠超過了之前紀錄保持者《港囧》9.52萬場的排片量,達到了11萬場,截止到筆者出稿時,《魔獸》首日的累積票房已經達到了2.4億;這樣一部超級大片無疑給低迷了兩個月的國內電影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前幾天動輒就破單日票房年度新低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沒錯,所有人都毫不懷疑情懷滿格魔獸粉們的真誠,同時,所有參與在這場《魔獸》盛宴中的公司和個人,上至商業巨頭,下至網路平民,也都成功蹭到了熱點,吃到了紅利,人們似乎都在相信《魔獸》會創造票房奇跡。「魔獸天下第一!阿凡達的票房算個屁,星戰算個屁,魔獸電影分分鍾秒殺!」這是一位典型虛假同感偏差的魔獸粉喊出的口號,情況真如粉絲們堅信的那樣嗎?與中國市場相對應的是北美市場悲觀的預期,北美此次破天荒的上映時間晚於國內,截止到現在《魔獸》還未在北美公映,而BOX開出了3500萬/7800萬的驚天預測後,於上周六下調預期至2900萬開畫/6200萬收官。票房結論我堅信《魔獸》將成為大陸地區超越美國本土票房最多的一部美國電影;預計大陸票房有望沖擊三億美元,而北美票房就如Box預測那樣,一億美金以內,至於打破《阿凡達》的記錄,全無指望。粉絲們肯定覺得大陸票房三億美金也是被低估了,肯定會反駁我說《魔獸世界》在美國也非常受歡迎,玩家眾多等等如是。跟大多數游戲受眾不同,《魔獸世界》已經歷經十餘年,資深玩家大都已經不是在校學生,學生假期對於票房的加成非常有限。
⑵ 《魔獸》電影會不會拿下史上最高票房
不會!
1、魔獸在全球票房為4.32億美元,魔獸中國票房為2.21億美元,中國貢獻了魔獸接近一半的票房!當然4億票房對於魔獸這樣的電影來說並非太高。
2、魔獸投資了1.6億,按照投資和收益比(1:3),至少要收入4.5-4.8億才能不虧(不算衍生品、數字版權)!現在只有4億多,基本上是虧了一億美元。
3、魔獸虧損的原因,游戲改編的電影很難大火;
⑶ 魔獸電影的全球總票房,中國佔有多少
6月30日消息,根據暴雪經典游戲IP改編的《魔獸》電影於6月8日在內地上映,距離現在已經上映僅3周時間,截止到目前,《魔獸》電影全球票房達到了4.1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7.4億元。
其中,影片在中國的票房達到了約2.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6億元,成為票房貢獻最多的國家。
⑷ 為什麼魔獸電影會在美國撲街而在中國大賣
北美電影票房慘淡 《魔獸》為啥在中國大賣
根據游戲改編的《魔獸》電影先後在中國、美國這兩個全球最大電影市場上映後,口碑與票房產生了巨大差異:中國上映四天票房逼近10億人民幣(目前累計票房已超11億),粉絲的激情刷爆朋友圈;而在北美,《魔獸》不僅媒體評價低,上映首周末僅取得2436萬美元票房,摺合人民幣1.6億元。美媒納悶的是:「怎麼在中國賣得這么好?」
《魔獸》游戲風靡
粉絲看電影狂歡
很多中國《魔獸》迷紛紛表示:去看的不是電影,而是自己的青春。看《魔獸》已成為中國魔獸粉絲們的集體狂歡,這股熱潮與去年《星戰7》在歐美引發的狂潮是一回事,都是因為情懷。
但為何《魔獸》在北美就沒能引發如此高的關注呢?這主要與文化背景有關。在《魔獸》游戲推出的時候,中國游戲迷們並沒有太多其他同等水平的游戲可選擇。《魔獸》游戲在2010年前在美國銷售還算火,但後來更新換代的線上游戲層出不窮。可以說,在很多美國人眼中,《魔獸》電影姍姍來遲,早已過氣。有數據顯示,2011年起,中國玩這款游戲的人數遠超北美。
檔期沒對手
來點營銷就哄搶
很多美國觀眾提起游戲改編電影,都會有「爛片」的預判。無論是《超級瑪麗》《古墓麗影》還是《生化危機》,大部分都口碑不佳。大部分北美影評人都不玩游戲,在他們看來,游戲改編的電影還不如漫畫改編電影有意思。
中國的電影市場在最近幾年才突然蓬勃發展起來,大部分觀眾還處於「起鬨」看電影狀態。因此當一部電影營銷手段激烈、朋友間談論多時就最容易火爆。另一方面,在北美影院里,《魔獸》與《招魂2》和《驚天魔盜團2》同期上映,還要與前一周上映的其他大片搶票房。在中國端午節檔期,幾乎不存在與《魔獸》觀眾群重合的有力競爭者。
金主賣力宣傳
保證高排片率
《魔獸》的投資者中包括多家中國公司,從製作、引進、排片到營銷都有中國大公司的支持。比如其製作公司傳奇影業不久前以35億美元被萬達集團收購。多家影院在黃金時段幾乎排滿了《魔獸》,其全國排片率一度高達80%,觀眾根本別無它選。
很多中國網友都曾表示不相信媒體、影評人和外國人的看法,但其實大家就算沒有受媒體影響,依然在受身邊人的影響。因此社交網路營銷還是很奏效的。打開朋友圈都是《魔獸》的討論,很難不讓人對它產生興趣。然而,《魔獸》在美國人的社交平台上遠沒有產生這樣的效應。
⑸ 魔獸世界電影歐美已經拿下多少票房
目前只有7000萬美元,因為現在只在海外的部分國家上映了,
中國大陸要等到6月8日,美國的話是6月10日上映。
⑹ 《魔獸》中國票房遠超美國 美國人民怎麼看
是的。根據電影專項資金辦公室的統計數據,截至6月12日零點,《魔獸》在中國內地的票房累積為9.4億元(約1.5億美元)。分別為:6月8日首日+午夜場:2.8億、6月9日2.8億、6月10日2億、以及6月11日1.3億。在這樣的票房成績下,美國好萊塢已經被震驚。
⑺ 魔獸電影總票房
《魔獸》全球票房4.32億美元。
《魔獸》是由美國傳奇影業、暴雪娛樂聯合出品的奇幻動作片,由鄧肯·瓊斯執導,崔維斯·費米爾、寶拉·巴頓、本·福斯特、多米尼克·庫珀、托比·凱貝爾、本·施耐澤、羅伯特·卡辛斯基、吳彥祖、克蘭西·布朗、安娜·加爾文、泰瑞·諾塔里、魯絲·內伽、卡蘭·穆爾韋聯合主演。
影片根據1994年暴雪娛樂製作的游戲《魔獸爭霸:人類與獸人》改編,以人類聯盟和獸人部落之間發生沖突為背景,講述了黑暗之門打開之後,兩個世界的種族為了各自的生存和家園奮起而戰的故事。
(7)魔獸電影美國票房擴展閱讀
《魔獸》劇情介紹:這是一個人類和獸人共存,和諧相處,互不侵犯的世界。人類生活在艾澤拉斯大陸中,獸人則在德拉諾勞作繁衍。某日,邪惡的獸人古爾丹(吳彥祖 飾)出現了,它打開了黑暗之門,肆意屠戮手無寸鐵的人類,將艾澤拉斯大陸變為了一片地獄的火海。
與此同時,曾經與世無爭的獸人們如今變得兇猛殘暴,他們來到人類的領地,在這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杜隆坦(托比·凱貝爾 Toby Kebbell 飾)是霜狼氏族的酋長,他發現了古爾丹的野心和陰謀,於是帶領著自己的部族千里迢迢來到了艾澤拉斯,在此處,人類領袖洛薩(崔維斯·費米爾 Travis Fimmel 飾)亦在尋找結束戰爭的兩全之道。
⑻ 魔獸中國票房嚇到美國好萊塢了嗎
是的。根據電影專項資金辦公室的統計數據,截至6月12日零點,《魔獸》在中國內地的票房累積為9.4億元(約1.5億美元)。分別為:6月8日首日+午夜場:2.8億、6月9日2.8億、6月10日2億、以及6月11日1.3億。在這樣的票房成績下,美國好萊塢已經被震驚。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魔獸世界》電影在北美地區的上映時間比國內晚兩天(北美地區6月10日上映),北美地區也擁有著眾多的玩家,可相比票房成績卻天上地下,影片在北美6月10日提前場拿到31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033萬元),影片在北美遭遇了習慣性低預估,不過這僅是首映票房收入,不排除在此後出現爆發現象。
⑼ 為什麼電影《魔獸》票房在中國大賣,而在北美票房慘淡
很明顯,中國粉絲太多,美國人對任何一款游戲不會傾注這么多感情,人家玩的游戲太多了,況且魔獸電影質量確實不咋地,在美國成熟商業化模式下,電影質量也太重要了
⑽ 魔獸票房為什麼在中國那麼火而在國外票房慘淡 求專業詳細回答(暴雪情懷)
電影《魔獸世界》在中國的票房高於北美,這實際上更多是中國粉絲,給頭次接觸的、以西方奇幻世界觀建立的世界交粉絲稅。
面臨謝頂危機或捧著大肚腩的中年男子們成群出現在影院,他們一邊看電影,一邊向另一半或孩子低聲講述電影情節。當下的影院和觀眾,已經很少會如此縱容這樣的「不文明觀影」了。
這些人可能是第一次看這部電影,但依然可以在不到2小時內,比較准確地預測出下一幕的場景。他們曾是一個特別年代的見證人。
2000年前後,中國開始普及中低速互聯網,當時的家家戶戶,逐漸有了比電話撥號上網更快的ADSL寬頻,隨之而來的,是2000年到2004年的網路游戲黃金時期,其間,眾多的2D網路游戲盛行,例如盛大的《傳奇》、網易的《大話西遊》。如果沒有寬頻和計算機業的發展,也就沒有當年「電子海洛因」的盛世。而當第一代在國內普及的2D網游流行的時候,3D網游才剛剛崛起。2004年-2008年,3D的《魔獸世界》統治了網游市場。這款游戲上市的時候,幾乎全國所有的網吧和網路游戲用戶都為之瘋狂。
這是一個我們從未見過的世界。暴雪公司開發的《魔獸世界》,起初只是腳本,講述一個流浪的獸人王子成長為酋長,統領獸人與人類大戰的故事。這個簡單的故事,原本只是暴雪公司一個創作小組偶然的念頭。經歷十餘年,才逐漸被豐滿成一個具有魔法定則、諸多種族、故事跌宕起伏的嚴謹故事,形成了一個充滿幻想的奇異世界。
城堡、河流、山脈、盆地,都按照我們地球的比例略微縮小,從魔獸世界的一片大陸抵達另外一片大陸,真的需要游戲玩家一路奔跑、騎馬或者使用魔法傳輸。當時的游戲玩家,第一次進入一個3D立體的游戲界面,嘗試在一個巨大的星球上旅行。那種感覺,就像孩子們第一次拿到手機時受到的震撼吧。
那時候這些玩家還不知道,他們在第一次接觸《魔獸世界》的時候,其實也是頭一次接觸了如今已然十分流行的西方奇幻文學世界。而歐美的玩家,早在此之前就接觸了《魔戒》《龍槍編年史》《龍與地下城》這些文學作品。
這些文學作品,虛構著一個個標准化的奇幻世界:通常他們有魔法、龍、精靈、矮人、冷兵器格鬥、城堡戰爭等等。在一場魔法師和戰士的格鬥里,為了保持這個世界的基本平衡,雙方會各占優劣。魔法師會釋放各種各樣的魔法,讓戰士受到火焰、冰霜、風暴、石土、雷電的傷害,戰士們則比魔法師具有更高的耐力,在承受這些傷害的同時,仍能努力靠近魔法師進行近戰肉搏,甚至干擾魔法師的施法。如此一來,兩者會達到一個相對平衡,不至於魔法師天下無敵抑或戰士能夠手刃任何一個魔法師。這不是什麼科學,而是制定世界的法則,這些法則成為這個世界平衡的必需。而有些作者,為了搭建更嚴謹的劇情,還在這些文學作品裡定義、創建一系列獨立的語言,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魔戒》中的精靈語。
除了架構世界觀,《魔戒》《龍槍編年史》《龍與地下城》這些作品,還直接變化為電子游戲的藍本。我們如今仍會接觸到的「角色扮演游戲(RPG)」,大多數都建立在以這幾本書為基礎的西方奇幻世界世界觀之上,它們通過改編一些細節,成為一個個嶄新的故事、游戲。
嚴謹的結構,是東方奇幻所不常有的。《西遊記》里,佛教設定碾壓道教。玉皇大帝被孫猴子打得鑽桌底,如來佛祖一隻手掌就把它收服了。我們縱然對如來的驚天神力瞪大了眼,還是會問:玉皇大帝怎麼能這么弱——「這不科學」。而在《魔戒》里,不單角色開掛的情況不多,要銷毀魔戒這樣的「神物」,也要護送它到製造魔戒的地方才行。中國的奇幻固然更浪漫,西方的奇幻卻更講究邏輯和規則。
邏輯與規則,在某種程度上阻擋了這些「世界」「世界觀」進入中國。游戲,是打開它的一個窗口。
為什麼《魔獸世界》在中國大賣,卻在北美票房慘淡?可資比較的是,當年《魔戒》全球上映,盛況空前,那是歐美讀者們頭一次看到自己心儀的奇幻作品搬上銀幕。大家排隊看電影,實際上是粉絲們在交粉絲稅。歐美粉絲的舉動,也喚醒了那些在中國的西方奇幻世界粉絲。現今《魔獸世界》上映,則是更多的中國粉絲,給自己頭一次接觸的以西方奇幻世界觀建立的世界交粉絲稅。
《魔戒》的粉絲假如有1億,恐怕有9000萬在歐美,1000萬在中國。而《魔獸世界》的粉絲,假若有1億,恐怕1000萬在歐美,9000萬在中國,這其中,有8000萬是頭一次在《魔獸世界》里,見識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一個能夠自由旅行異國、不受拘束在天空中飛行的世界。
2015年,被人稱為「IP之年」。一些沉寂了幾十年的老IP,似乎一夜之間都被紛紛寫出劇本、拍成電影。為什麼老IP看起來值錢?那些十幾二十年前的老IP受眾,當年還只是個孩子,如今已經是掌握著主流消費話語權的大人了,當年沒能交上的電影票和正版玩具費,現在有能力交了。
《變形金剛》《超人》《龍珠》,那些年我們追過的IP,已經孵化成越來越多的電影、游戲、玩具以及文化相關產品,但它們大多都架構於西方奇幻故事背景下。
東方奇幻呢?僅是圍繞《西遊記》這個古老的IP,過去兩三年就上映了多部大電影。然而除了《大聖歸來》略帶些「鼓勵分」的口碑之外,其餘都難如人意。新生代奇幻如《盜墓筆記》《鬼吹燈》要想比肩《魔戒》《冰與火之歌》,又需文學和影視作者都更費番工夫。
掏錢看《魔獸世界》之餘,也倒希望命途多舛的《三體》最終能夠成功上映,前提是——別讓粉絲們太失望。
拓展資料:
《魔獸世界》簡介:
這是一個人類和獸人共存,和諧相處,互不侵犯的世界。人類生活在艾澤拉斯大陸中,獸人則在德拉諾勞作繁衍。某日,邪惡的獸人古爾丹(吳彥祖 飾)出現了,它打開了黑暗之門,肆意屠戮手無寸鐵的人類,將艾澤拉斯大陸變為了一片地獄的火海。與此同時,曾經與世無爭的獸人們如今變得兇猛殘暴,他們來到人類的領地,在這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杜隆坦(托比·凱貝爾 Toby Kebbell 飾)是霜狼氏族的酋長,他發現了古爾丹的野心和陰謀,於是帶領著自己的部族千里迢迢來到了艾澤拉斯,在此處,人類領袖洛薩(崔維斯·費米爾 Travis Fimmel 飾)亦在尋找結束戰爭的兩全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