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你認為哪十部美國電影在我們國家的票房最高
第一肯定是《泰坦尼克號》,由詹姆斯·卡梅隆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凱特·溫斯萊特領銜主演。影片以1912年泰坦尼克號郵輪在其處女啟航時觸礁冰山而沉沒的事件為背景,講述了處於不同階層的兩個人窮畫家傑克和貴族女露絲拋棄世俗的偏見墜入愛河,最終傑克把生命的機會讓給了露絲的感人故事。
② 美國大片的票房為什麼那麼高
首先是消費觀,在國外看電影是屬於平民消費,節假日,全家看電影很普遍!接著,美國的電影產業已經異常的完善,有一系列的電影產業,就是產業鏈完善,這使得電影的質量相對優越,但僅僅是在硬體方面!然後,因為過硬的技術,電影就算是劇情奇爛,但是驚人的視覺感官是不會失去的!最後,全球策略美國大片的觀影群眾范圍廣,是面對著全世界人,電影在全世界的宣傳特別給力!
但是,我個人以為電影最重要的,還是劇情,在中國現在呢,電影人的敘事能力在減弱的時候,我們不得不佩服,美國大片!
③ 美國電影史上迄今票房最高的是哪部大片
當然是泰坦尼克號
經典電影分類排行 絕對的超級經典排行榜。
十佳劇情片:
1) 肖申克的救贖(刺激1995):男人必看的勵志影片。
2) 教父(1、2):經典黑幫片,有此作品,其他同類一概低頭。
3)美國往事:整個人生都在裡面。
4)天堂電影院:每個男人的童年回憶,太經典了。
5)無主之城:人家怎麼能拍出這么牛的電影!
6)活著:也許是中國目前最偉大的電影。
7) 阿甘正傳:教導所有的人要去寬容別人,傻就是福氣。
8) 勇敢的心:民族自尊的好教材,希望大家要愛中國。
9) 楚門的世界:探討人的價值和人性根本的奇思怪作。
10) 音樂之聲:音樂的力量、音樂的快樂!
11)辛德勒的名單:震撼人心的歷史、充滿感染力的攝影和傑出的演員。
十佳科幻片
1) 星球大戰系列:開創了一個電影神話。
2) 異次元駭客(第十三層):應該說它比黑客帝國的構思更精妙。
3) 超人:所有漫畫類科幻電影的代表。
4) 終結者(1、2):科幻電影經典中的經典。
5) 12猴子:如此引人深思的科幻電影真不多見。
6) 黑客帝國系列:引發了對現實和未來網路發展的思考,形成了一種黑客文化。 7) 移魂都市(黑暗城市):風格另類的科幻片,結尾出人意表。
超時空接觸:比較嚴肅地探討外星文明問題的力作。
9) 千鈞一發:描寫未來社會人的基因問題的驚險影片,內容和主題俱佳。
10) 2001漫遊太空:經典作品,以嚴肅的科學性和預見性著稱。
十佳戰爭片:
1) 拯救大兵瑞恩:最真實反映戰爭和人性的超級巨作。
2) 獵殺紅色十月:節奏和人物拿捏准確的潛艇影片代表作。
3) 兵臨城下:從獨特的視角描寫二戰的巨片,演員表演到位。
4) 大逃殺歸入戰爭片只因其太震撼、太殘酷。
5) 巴頓將軍:全景式展示戰爭的代表作,演員表演出色。
6) u-571:效果出眾的新型海戰片,拍得很有特點。
7) 全金屬外殼:庫布里克對戰爭的深刻反思,看過後使人對戰爭產生恐懼。
8)星際艦隊:科幻性質的戰爭片,士兵的訓練和戰斗的描寫很有煽動性和爭議性。 9)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隨時看起來都心潮澎湃的好電影!
10) 野戰排:反思越戰的經典影片。
十佳動作片
1) 英雄本色(1):吳宇森代表作。
2) 真實的謊言:阿諾演的最溫情和幽默的電影。
3) 生死時速(1):充滿動感,耳目一新!
4) 虎膽龍威系列:呵呵他怎麼總是一身傷卻不死啊!!!
5) 勇闖奪命島(石破天驚)動作片顛峰作品!演員表演出色。
6) 刀鋒戰士(1、2):新式吸血鬼動作片,非常另類和華麗。
7) 神秘的黃玫瑰系列:呵呵因為看的時候年紀小,覺得比西部片還經典。
8)復仇:也是羅馬尼亞的老電影,這部影片的槍戰讓人百看不厭。
9) 三步殺人曲系列:干凈利落的墨西哥風格槍戰電影。
10) 第一滴血(1):有內涵有力度有故事,是史泰龍為數不多的好片。
十佳KB片
1) 奪命狂呼系列:校園KB片的代表作,對年輕人的胃口。
2) 殺出個黎明:另類誇張的KB片,不嚇人,反而很搞笑和另類。
3) 活死人的黎明:活死人系列代表作,以惡心的僵屍著稱。
4) 驅魔人:畫面陰郁,聲效凄厲,晚上看真的噤若寒蟬!
5) 見鬼:港式KB片代表,有KB,也有情感。
6) 解剖(1、2):歐洲KB片的代表,內容奇怪前衛。
7) 壞品味:指環王導演的早期作品,KB而搞笑。
異形系列:科幻類KB片經典,1、2、4都很精彩
9) 咒怨:日式KB的代表,極其邪惡!
10) 活跳屍:罕見的血腥的黑色幽默!
十佳喜劇片
1) 兩桿大煙槍:在英式幽默和一團亂麻中尋找答案的樂趣
2) 我為瑪麗狂:美國廁所文化的代表,低俗但好玩。
3) 反斗神鷹系列:美式無厘頭動作喜劇。
4) 大話西遊(1、2):經典!
5) 花田喜事:港式老喜劇片的代表,明星雲集。
6) 驚聲尖笑系列:以模仿糟改其他影片取樂的新型喜劇片。
7) 虎口脫險:歐式喜劇片經典作,百看不厭。
8)金雞:近年少見的優秀香港電影,有很深的內涵。
9) 面具:金凱瑞的成名作。
10) 喜劇之王:周星弛最有內涵的電影。
十佳武俠片
1) 卧虎藏龍:"美"式武俠片的開山之作!
2) 新龍門客棧:現在的武俠片製作模式都是照它來的。
3) 黃飛鴻系列:捧紅了李連傑啊!!!
4) 醉拳:成龍代表作,功夫片黃金時代的作品。
5) 少林寺三十六房:劉家輝的成名作,現在來看也趣味無窮。
6) 少林寺:不用說了,真功夫的代表。
7) 佐羅:法國劍俠片的代表,迷到很多mm。
8)笑傲江湖:對林青霞扮演的東方不敗印象最深。
9) 座頭市:創新的日本劍俠片,很有特點。
10) 殺死比爾:呵呵,新派東西方結合的功夫片來啦!!!!
十佳驚悚片
1) 死神來臨(1、2):構思巧妙,場景驚人。
2) 黑暗降臨:描寫鬼怪傳說的驚悚片,有些新意思。
3) 沉默的羔羊:獲得奧斯卡獎的驚悚片!
4) 7宗罪:風格陰暗,讓人時不時想逃!表演精緻!
5) 閃靈:可以盡情欣賞傑克尼科爾森的超凡演技。
6) 第六感:此類影片代表作!!結尾精彩之極!
7) 斷頭谷:蒂姆伯頓的驚悚KB大作,人頭亂滾!
8)心慌方(1、2):加拿大導演的匪夷所思之作!!!
9) 本能:不用說了,很色情!
10) 醫院風雲:拉斯馮提爾導演的丹麥影片,嚇的很多人不敢獨自回家。
十佳愛情片
1) 泰坦尼克:商業大作!
2) 漂亮女人:現代版麻雀變鳳凰!
3) 羅馬假日:奧黛麗赫本的經典。
4) 金玉盟:淡淡的幽怨、一生的承諾!
5) 卡薩布蘭卡(北非諜影):經典老片。
6) 畢業生:我們還能找到青春時代的純潔愛情嗎?
7)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以時代為背景的愛情名片,節奏緩慢。
8)保鏢:輕松健康的愛情電影。
9) 克萊默夫婦:對婚姻、兒女進行深入思考的倫理片。
10) 陽光燦爛的日子:屬於我們這些人的青春!
十佳魔幻片
1) 狼族盟約:法式魔幻片,明星眾多的大製作。
2) 印第安納瓊斯(奪寶奇兵)三部曲:斯皮爾伯格和盧卡斯的強大組合!
3) 倩女幽魂:中國鬼電影的里程碑!決不輸於外國片!
4) 魔戒三部曲:偉大的經典的真正的電影!!!
5) 哈利波特系列:新魔幻電影的奇特分支。
6) 魔幻屠龍(龍的心):感情真摯。
7) 木乃伊:幽默和特技結合的娛樂片。
8)剪刀手愛德華:蒂姆伯頓最有想像力的作品。
9) 小飛俠:嶄新的適合兒童的幻想片。
10) 大魚:多看兩遍吧,活著要善待自己啊
十佳動畫片
1) 怪物公司:罕見的數碼特技!動人有趣的創意!
2) 冰凍星球:雖然賣座不是很好,但它的場景可是真的漂亮!
3) 辛巴達航海記:巧妙結合手繪和3d技術的優秀作品。
4) 怪物史萊克:健康的愛情觀和幽默的故事!
5) 尋找尼莫(海底總動員):融合溫馨情感和尖端技術的動畫經典。
6) 千與千尋:宮岐峻顛峰之作!
7) 最終幻想:3d人物數碼化的先驅,技術出眾。
8)吸血鬼獵人:日式風格的華麗吸血鬼大作。
9) 蓋娜:歐洲的動畫大作,風格很怪異!
10) 恐龍:不用說了,好看!
十大情色片
1) 艷舞女郎:少見的描寫夜總會無上裝演員的作品,場面很精緻!
2) 卡里古拉:有史以來最"嚴肅"和宏偉的情色巨片!
3) 羅曼史:探討愛情沖突和仇恨的情色名作。
4) 親密:獲得柏林金熊,在歐洲大型電影節獲獎影片中首次出現口交的場面!
5) 巴黎野玫瑰:描寫愛到極至的感情,可怕!
6) 深喉:現代色情片的鼻祖!
7) 悲情城市:法國色情片演員出演的反映丑惡社會的獨立電影。
8)感官世界:大島渚的驚世駭俗之作,以演員的真實做愛場面聞名!
9) 巴黎最後的探戈:懷念馬龍白蘭度,就看看這部片子吧!
10) 丑聞:最新的韓國情色作品。
④ 2.美國電影在中國的影視市場發展現況以及趨向
過去20年,美國電影市場發生了什麼?
研究中國電影票房市場未來的趨勢和變化,我們不得不說說美國市場,畢竟那才是全球最大的電影生產和消費市場。我們分析了1995年到2018年的電影票房數據,得出了一些簡單的結論。
1、通脹調整後的電影票房基本上沒有太大增長。我們的第一個結論讓人感覺有些震驚,1995到2018年經過通脹調整後的電影票房基本上沒有太大增長。1995年全美電影票房總收入是53.15億美元,經過通脹調整後折算到今天大約是108.74億美元。
2017年全美電影票房總收入為109.72億美元,和22年之前幾乎一樣。我們從電影票銷售數量的角度能夠更加清楚看到這個特徵。1995年全美總共消費了12.2億張電影票。
而2017年全美消費的電影票數量居然也是12.2億張,幾乎完全一致!不同的是,電影票的價格伴隨著通脹水平而上漲。1995年看一場電影的均價是4.35美元,2017年看一場電影的均價是8.97美元。所以,進入成熟期的美國電影市場並沒有出現量價齊升,而是依靠通脹帶動了電影票價格的上漲。
2、市場集中度是分散的。這一點也和我們的常識完全不同。我們僅僅從電影發行的數據來看,全美六大電影公司(華納兄弟,迪士尼,福克斯,派拉蒙,索尼,環球影業)在1995年發行了110部電影,非六大電影公司的產品在1995年的發行量是28部。到了2017年,六大電影公司當年發行了79部電影,非六大的發行數量為46部。雖然電影製作的成本越來越高,但是更多的獨立第三方製作方起來,包括著名導演George Lucas成立的盧卡斯影業。
3、什麼類型的電影最賣座?我們按照不同的風格做了劃分。冒險類(Adventure)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27.26%,排名第一;動作類(Action)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19.20%,排名第二;劇情類(Drama)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16.36%排名第三;喜劇類(Comedy)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15.3%,排名第四。之後是驚悚(Thriller)、恐怖(Horror)和浪漫喜劇(Romantic comedy)。
4、市場份額最高的電影製作公司。迪士尼是1995到2018年(截止春節前)票房份額最高的公司,總計票房330億美元,製作了543部電影,平均票房6087萬,累計市場份額15.65%。關於迪士尼的高票房,和其對超級英雄系列的商業化分不開,我們今天都知道漫威IP的商業化,對迪士尼整體票房的提升非常大。緊隨其後的是老牌製作公司華納兄弟,總計票房321億美元,製作了707部電影,平均票房4543萬,累計市場份額15.21%。其實華納兄弟在多年前一直是行業老大,但最近幾年被迪士尼超越。
之後是索尼和福克斯,分別擁有12.31%和11.59%的累計市場份額。不過索尼單片平均票房3850萬美元,低於福克斯的4997萬美元。
5、賣座的超級大IP。最後我們羅列了過去10年美國票房最高的電影,從中也能看到一些有趣的現象,他們分別是:2007年的蜘蛛俠3(全美票房3.36億),2008年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全美票房5.31億),2009年的變形金剛(全美票房4.02億),2010年的玩具總動員3(全美票房4.14億),2011年的哈里波特大結局(全美票房3.81億),2012年的復仇者聯盟(全美票房6.23億),2013年的鋼鐵俠3(全美票房4.08億),2014年的銀河護衛隊(全美票房3.33億),2015年的星球大戰前傳(全美票房7.42億),2016年的尋找多利(全美票房4.86億),2017年的星球大戰前傳2(全美票房5.17億)。
我們發現每年票房最高的電影無一例外都是超級大IP,而且都是系列電影。
未來中國電影市場:票房靠內容推動
看了美國過去20年的電影票房發展趨勢,我們大致能得出一個結論:從總量的角度看,中國電影市場逐漸進入飽和階段。高增長肯定是過去了,未來電影票房的波動更多依靠當年的優質內容。我們發現1995到2017年,美國電影票消費的數量是沒有增長,票房的增長源於票價提高,所以通過通脹調整後的電影市場基本上飽和不增長了。某些年份的增長主要依靠這一年的一大批超級電影。所以逐漸的電影市場不再是一個趨勢增長的模式,而是看單獨每個年份的產品。
中國電影過去10年的高速增長主要依靠兩個因素:渠道下沉和互聯網帶來的便利性。
春節我們看到三四五線的人都在看電影,因為渠道已經完成了下沉,這些地方也都有設備精良的電影院,能看到最新的電影。渠道下沉也離不開互聯網的發展,因為移動互聯網打破了信息鴻溝。
現在三四五線城市的人口,通過互聯網也知道一二線城市人口的生活方式,在關注些什麼,再看哪些電影。我們再看看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便利。現在互聯網成為了電影票購買最主要的渠道,這一點已經超越了美國人民。我們可以提前購買好電影票,然後算好時間來到電影院。不再需要排隊購票,只需掃描二維碼就能列印電影票。這讓電影觀看的便捷度大大提高。這些,都推動了電影在國內的高速發展。
過去幾年電影屏幕數的增長是超過了觀影人次的增長,未來幾年電影屏幕的更新換代也接近尾聲,更多是存量的增長了。那麼整個國內電影票房也逐漸會進入相對成熟階段,作為一個整體,票房高速增長的階段已經過去,未來還是需要看電影本身的質量。
好消息是,過去幾年的高速發展,讓中國電影製作能力上了一個大台階。包括這次火爆的幾部國產電影,製作能力已經相比過去出現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另一個重要的變化是,三四五線城市的生活方式開始向一二線城市靠攏,這也是受益於過去10年的城鎮化和移動互聯網發展。以前去三四五線城市,他們的生活方式和一二線差異比較大。現在這些三四五線的人也上網買東西,也去看電影,也逛大商場,也買車。
基本上和一二線的人消費差異不大。所以過去一年我們看到微博,阿里,京東,甚至美團和快手的增長都是來自這些三四五線城市,背後也體現了這種消費結構越來越接近的趨勢。
總結:比票房更重要的是背後的趨勢
我們不應該因為此次春節電影票房的爆發,就對2018年整體中國電影票房市場過於樂觀。畢竟沒有太多基本面的因素,行業發展最快的那一段也過去了。此次主要是一些優秀的電影集中在春節檔期上映。對比美國,我們看到其實行業進入飽和階段,電影票數量就不太增長了,票價的提高還是要和通脹掛鉤。
比電影票房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三四五線城市人口的生活發生出現了一二線化的特徵。這也符合城鎮化的規律,越來越多人被同化。消費品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輸出,高緯度打低緯度。這幾年消費最大的變化就是移動互聯網帶來廣義的渠道下層,不僅僅是物理渠道,還有線上的信息渠道下層,加速了生活方式的同質化。
⑤ 為什麼美國電影在我們中國票房這么高就一兩個月變形金剛4票房都19億,而我們中國電影就沒那麼高
中國電影起步晚 另外導演也沒有大師級別的 特效也處理不好 技術太落後
相對變4這樣的純屬靠前三部名氣來的 個人感覺特效還不如終結者2
⑥ 一系列的美國電影占據各國票房榜前列,這是為什麼
因為美國發展在其他國家前列!有著歷史問題,當年血腥的黑奴交易,讓世界上有至少一半的黃金儲備在美國,成為了當時資本最雄厚的國家!還記得嗎?當我們的國家還解決溫飽問題的時候,美國就差不多把全國的公路鋪好了,而且電動車都已經走進千家萬戶!你可以看看1970到1980這段時間的美國電影,他們居然都在拍城市裡的槍戰片,甚至是科幻片,比如《終結者1》《終結者2》!而當時我們中國的電影,看過《地道戰》不?那就是!
⑦ 中國電影票房超北美成全球第一,說明了什麼
中國電影票房超越北美成為全球第一,說明了中國國產電影的實力正在逐步增強,以及普通的民眾對於對國產電影的支持力度。近年來,我們國家的電影實力有了一個突飛猛進的發展。出現了非常多的精品,這些作品既叫座又叫好,代表著中國當前電影製作的是水平。看待一件事物的發展,我們要用辯證的眼光來分析。沒有絕對的好壞,也沒有絕對的優劣,只不過每個人的評判事物的標准不一樣,就造成了他對事物的看法不一樣。中國電影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前景,希望未來的中國電影人能夠更加的努力上進,使中國的電影更加的充滿活力。
⑧ 2003年北美票房
2003年對各大製片公司來說,可謂喜憂參半,喜的是截止到12月14日,美國全年的電影票房已經達到了84.78億美元。
總的來說,2003年是美國電影工業平穩發展的一年,出現了很多新的特點,下面我們就來逐一回顧。
喜劇片獨占螯頭
今年是喜劇片大豐收的一年,票房榜的前六名中居然有四部是喜劇片,它們分別是第一位的《海底總動員》(Finding Nemo)、第二位的《加勒比海盜》(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The Curse of the Black Pearl)、第四位的《冒牌天神》(Bruce Almighty)和第六位的《聖誕精靈》(Elf)。此外,像《以怒攻怒》(Anger Management)和《我的野蠻網友》(Bringing Down the House)也都擠進了前20名。
這么多的喜劇片成為票房明星,只能說明一個事實,那就是美國人太需要放鬆一下了。很多美國分析家指出,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伊拉克戰爭。今年3月20日打響的戰爭,不僅是美國國內今年第一位的大事,也是所有電視台報道最多的內容,美國人一打開電視就必然看到各種各樣的戰爭消息。在這種情況下,喜劇片就成為人們走進電影院的第一選擇了。
《海底總動員》以3.40億美元成為票房第一名,就是順應了這種心理,同時也說明老少咸宜的溫馨喜劇片永遠會受到市場的歡迎。但是,該片如此成功,對製片公司迪斯尼來說也並非完全是好消息,因為它實際是由"蘋果教父"喬布斯的Pixar公司製作的,迪斯尼只是發行商。這幾年,迪斯尼出品的最賺錢的卡通長片都是Pixar公司的作品,而迪斯尼自己傳統風格的動畫片,在90年代中期的《阿拉丁》和《獅子王》之後都一直沒有突破,今年推出的《熊的傳說》(Brother Bear)、《森林王子2》(Jungle Book 2)、《小豬歷險記》(Piglet's Big Movie)市場反響都很一般。迪斯尼和Pixar的合作還剩下兩部影片,此後迪斯尼在動畫片上將如何發展,恐怕已經令公司高層費心不已了。
除了動畫片以外,今年還有兩部根據迪斯尼樂園中的游戲項目改編的故事片:《加勒比海盜》和《幽靈鬼屋》(The Haunted Mansion)。兩者的命運截然不同,後者票房慘敗,前者以3.05億美元成為了最大的票房黑馬。《加勒比海盜》的成功原因在於它將海盜故事、電腦動畫和喜劇元素溶為一體,這是歷史從來沒有過的,喜劇元素的加入使全片異常的輕松和富有觀賞性,看後使人耳目一新,男主角德普(Johnny Depp)也因喜劇天才被發現而迎來了演員生涯的第二個高峰。
續集依然走紅
去年年底的時候,《娛樂周刊》曾經評選出2003年最值得期待的10部電影,《黑客帝國》的兩部續集排在第一位。果然,它們上映後都取得了很高的票房,分別為2.82億和1.37億美元,位居全年票房榜的第三和第九位。這應驗了好萊塢一條幾乎百試百靈的定律,那就是熱門影片的續集穩賺不賠。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今年的續集簡直泛濫成災,初步統計至少有20多部。其中,《X戰警2》(X2: X-Men United)、《終結者3》和《絕地戰警2》(Bad Boy 2)算是票房輝煌,都進入了前10名。票房超過或者接近1億美元的續集有《速度與激情2》(2 Fast 2 Furious)、《非常小特務3D終結篇》(Spy Kids 3D: Game Over)、《驚聲尖笑3》(Scary Movie 3)、《美國婚禮》(American Wedding)、《霹靂嬌娃2》(Charlie's Angels: Full Throttle)和《律政俏佳人2》(Legally Blonde 2: Red, White and Blonde),它們都讓各自的製片公司穩賺了一筆。
即便是那些不那麼受到歡迎的續集,也能基本保證製片公司不虧損或者小有贏利,比較典型的有《古墓麗影2》(Lara Croft Tomb Raider: The Cradle of Life)、成龍大哥的《上海正午2》(Shanghai Knights)、安東尼奧·班德拉斯主演的《墨西哥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Mexico)和《絕命終結站2》(Final Destination 2),它們的票房都在5000萬美元左右,基本上都能彌補成本。
今年最不濟的續集是《阿獃與阿瓜》(Dumb and Dumberer: When Harry Met Lloyd),它的第一集是10年前由喜劇天王金·凱瑞主演的,進入了當年十大賣座片的第六名。今年拍續集,金·凱瑞不願再接這樣的弱智角色,主演只好換人,觀眾自然也不領情,在市場上幾乎毫無反響。但哪怕是這樣,該片的票房依然有2600萬美元,排在全年票房榜的第88位。由此可見,對電影公司來說續集是風險小回報大的賺錢工具。
但是,事物往往都有兩方面,續集電影最大的問題就是"叫座不叫好",像《教父》第二集還能拿奧斯卡的例子幾乎絕無僅有,大多數續集的命運是迅速被觀眾唾棄。以《黑客帝國》為例,它的第一集在權威的IMDB網站上的觀眾評分是8.5分(滿分為10分),第二集降到7.2分,到了第三集只有6.4分了。第三集的票房還不到第二集的一半,這說明有一半以上的觀眾看了第二集以後就不看第三集了。由此可見,續集效應衰弱起來也很快。
根據排片計劃,明年上映的最熱門的續集依次有《殺死比爾2》、《蜘蛛人2》和《哈里波特和阿茲卡班的囚徒》,我們不用看介紹,就知道它們依然會無比賣座。
怪力亂神和漫畫超英
《論語》里記載,孔子講課的時候"不語怪、力、亂、神",意思是不談怪異和神秘的事情,不談鬼魂和奇跡,不談體力勞動。可以想像,如果孔子能夠活到現在,他一定不願意走進今日美國電影院,因為那些"子不語"的東西正是目前美國電影圈裡最流行的題材。
1999年的《木乃伊》的成功令好萊塢看到,在計算機技術的幫助下,神鬼題材有著無比的生命力。於是,銀幕上開始出現各種各樣匪夷所思的怪物,以前的恐怖影片都被重新翻拍。比如,《黑夜傳說》(Underworld)講述的是吸血鬼的世界裡一個羅米歐與朱麗葉式的愛情故事,《驚心食人族2》(Jeepers Creepers 2)講述的是一個每隔23年就要醒來的長著蝙蝠式翅膀的吃人怪物,而且要一連吃上23天;最絕的是《弗萊迪大戰傑森》(Freddy Vs. Jason),他們原來分別是兩套不相關的恐怖電影的主角,都是變態的殺人狂,電影公司想出一個絕招,讓這兩個怪物在地獄里遇在一起,互相比試,看誰更厲害。
在這種環境下,變態的殺人題材也成為熱門。比如,《驚變28天》(28 Days Later)講述一種病毒襲擊倫敦,患者只有通過殺人才能緩解,28天後倫敦只剩下了4個人;《德州電鋸殺人狂》(Texas Chainsaw Massacre)講述5個年輕人渾然不覺間遭到一個揮舞著電鋸的瘋子的襲擊,《致命彎道》(Wrong turn)則幾乎是前者的一個翻版,也是講述的是幾個年輕人落入一個精心布置的殺人陷阱的故事,不同的只是這次沒有用電鋸罷了。
去年《蜘蛛人》超過4億美元的票房奇跡,直接導致了今年將漫畫中的超級英雄搬上銀幕的熱潮,由於這些漫畫大多荒誕離奇,所以也可以與前面那些電影歸在一類。主要作品有講述各種具有特異功能的人的《X戰警2》,一生氣就會變成可以將坦克扔上天的《綠巨人》(The Hulk),喪失視力的《夜魔俠》(Daredevil)和一群19世紀的英國超人的《LXG神奇紳士聯盟》(The League of Extraordinary Gentlemen)。
這些電影大多情節類似,表現手法接近,內容空洞,只靠視覺效果和一時的新奇感作為賣點。集中上映已經使觀眾開始倒胃口,票房一天不如一天,可以預見在今年的高峰之後,明年這一類電影就將迅速減少。
女性題材盛行
進入九十年代以後,美國電影界一個明顯的趨勢是女性題材的電影越來越多。到了今年暑假檔期,這種趨勢達到了一個高峰,單單以女中學生為首要觀眾群的作品就有好幾部,比如內容為母親和女兒互換身份的《辣媽辣妹》(Freaky Friday)、灰姑娘變成大明星的《平民天後》(The Lizzie McGuire Movie)、乖乖女學壞的《芳齡十三》(Thirteen)、窮姑娘尋找富爸爸的《水瓶座女孩》(What a girl wants)。這些影片的票房成績還都很不錯,其中《辣媽辣妹》拿到1.1億美元,排在第17位,這在以前根本是不可想像的,要知道這部影片講的是母親和女兒的故事,沒有男主角!
除了純少女題材以外,還有不少以強力女性為主角的影片同時上映,如《霹靂嬌娃2》、《古墓麗影2》和《律政俏佳人2》。事實上,今年差不多接近一半的暑假電影是講述女性故事的。聯想到《終結者》系列中兇狠殘忍的機器人殺手,這次也由女性擔綱,強壯的施瓦辛格在她面前也只有逃命的份,我們不由得要感嘆這個世界真的是變了。
那麼多女性電影的出現,一方面反映了女權主義思潮在美國社會日漸成為主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女性在美國電影界控制的財富和權力越來越大。舉例來說,《霹靂嬌娃2》的主演之一德魯.巴里摩爾(Drew Barrymore)事實上是這部電影的製片人,所有的工作人員其實都是她的雇員,在這種情況下電影中出現三個無所不能、戰無不勝的女特工似乎是完全在情理之中的了。
今年另一部值得關注的女性電影是由大導演科波拉的女兒索菲亞.科波拉執導的《迷失東京》(Lost in Translation)。索菲亞今年只有31歲,但有不少分析家認為,她依靠這部探討一個中年男子內心世界的影片,已經進入了大導演的行列。此片獲得了金球獎"最佳音樂喜劇片"的提名,更重要的是它的票房目前為3000萬美元,不要小看這個數字,因為《迷失東京》的成本僅僅為400萬美元,所以它已經是今年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影片了,而且如果獲獎,它的票房還將成倍上升。
(完)
⑨ 2020中國電影票房超北美成全球第一,哪些電影的貢獻較大
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周北美成為全球第一我們中國的電影能取得這樣的好成績,對於每一位演員或者是每一位電影人來講,都是值得慶幸的,十分開心的事情。
當然,我們再看看國內國內的疫情,控制的是非常好的,雖然說從1月到7月有六個月的時間,電影院是停業的,但是從八月份開始,影院就在慢慢的開始營業,而且又遇到了國慶檔,所以說國內的票房是,是非常高的,深受觀眾喜愛的電影,比如說有《八佰》還有國慶檔的《奪冠》,《我和我的家鄉》等等,這些影片都在票房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⑩ 到目前全球票房前十的電影有哪些
眾所周知,看電影是全世界人民喜歡的一種娛樂活動。一部好的電影不僅能獲獎無數,也能票房大賣,賺得盆滿缽滿。雖然近年來,國產電影票房如芝麻開花一般節節高,如《戰狼》《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取得數十億人民幣的票房,但是如果換算成美金,就不怎麼顯眼了。那麼,目前全球票房最高的十部電影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看看目前全球電影票房前十的電影(以下票房均為美元):
第一名:《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2019上映,全球總票房高達27.978億。
在2019年5月5日,《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後簡稱《復聯4》)以12.09億美元的首映周末票房,打破前作《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的成績,獲得「首映周末全球票房最高電影」吉尼斯世界紀錄稱號。《復聯4》是漫威電影宇宙積攢了十年的史詩巨制,這么高的票房也是實至名歸。
以上就是目前全球票房排名前十的電影。看完了,我們會發現基本科幻電影、超級英雄電影就佔了一大半。雖然很多人說這種類型大多隻是爆米花電影,但是觀眾們的身體還是蠻誠實的。親愛的小夥伴們,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