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八百電影評價
電影中沒有呈現的結局,比《八佰》更令人悲痛唏噓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八佰》的上映可謂是一波三折。 時隔一年,再次觀看這部電影,過程並不輕松,或許用「痛苦」二字形容更為貼切——疼痛、震撼,卻忍不住想要推薦身...
9528 有用
八百的來龍去脈(根據電影擴展更新)
根據觀影印象修訂、增刪和補充。 淞滬會戰到四行倉庫之戰的歷史考據,以供參考。 綜合整理於淞滬會戰相關著作和資料,由於信息量很大,難免有錯誤疏漏之處!還望指正! ...
3008 有用
學走路中試圖踩單車
不涉及任何歷史問題。 《八佰》敘事完全不及格。 舉個例子,如果是二戰電影,你問這個電影里,特定的人物/士兵的目的是什麼,回答打德國佬,或者世界和平,那是不及格的...
3234 有用
心平氣和說《八佰》:一場炮火淬煉出的人生戲台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電影島賞(j_movie),歡迎關注。 作者:連城易脆 戰爭的背後可能都是政治, 但是四行倉庫里的八百壯士們無疑都是英雄! 想要嘗試評價這部《八佰》其...
2713 有用
對於「八佰」我無法保持理智
———————————更新於8.25中午 在接收了評論後。大部分的支持與少部分對我死爹死媽死智商的謾罵之後想就電影與電影評論本身說上兩句。 首先電影和電影評論二者...
1996 有用
《八佰》的三重曖昧
從2019年7月撤檔到2020年8月重新定檔,管虎終於將他野心勃勃的《八佰》帶進影院,這部講述淞滬會戰的電影耗資約8000萬美元,是近年來最受期待的國產戰爭片之一。久別重...
1025 有用
做個勇敢的中國人 評《八佰》
做個勇敢的中國人 評《八佰》 我之前曾經寫過一篇名叫《做個勇敢的中國人》的影評,那是寫給《金陵十三釵》,在那篇評論中,我質疑我們是否為了歌頌的目的而刻意美化了...
1614 有用
模糊的旗幟與不在場的謝團長
很多年後,當我回憶起那夜《八佰》的放映現場時,將會縈繞著一股香油味。好吧,是我旁邊一位女士的食物增添了另一種感官維度。趁著這股意猶未盡的味道,我散漫地談談腦...
612 有用
其實《八佰》沒有你們說得那麼好看!
《八佰》上映的消息一傳出,豆瓣和知乎兩大精英平台,完全是不一樣的聲音。 豆瓣網友如同過年,知乎網友一片罵聲。 當然這一切都是電影上映前的猜想。 如今電影上映後,...
900 有用
《八佰》演技排行榜
終於看完《八佰》了。 關於這個片子,相關的影評分析比比皆是,那麼我就不再湊熱鬧給大家分享我那通常來說不太主流的電影觀點了。 我給大家來點實在的吧—— 既然《八佰...
525 有用
到底是誰的八佰?
這個評論在觀察者網有一個語氣更客氣,行文更別扭的版本,請點[這里]。 我從來沒體驗過一個國產片,在上映之前讓我如此期望,但是最終結果卻讓我如此憤怒。管虎導演的最...
212 有用
【春天的放牛班】觀影團周限定——《八佰》
因為有你們,上海還在 影院復工一個月了,在幾部重量級老片重映之後,市場終於迎來了一針強心劑,從去年等到今年的《八佰》作為影院復工後第一部公映的華語大製作,在經...
79 有用
八佰:在殘酷的戰爭中,貪生怕死是一種常態,視死如歸也是
推開客廳那扇朝北的窗,我能看見一座白色的大型公路橋。寫稿累了的時候,我喜歡盯著上面來來往往的小汽車。偶爾,也會以80公里/小時的速度開車從這座橋上疾馳而過,這時...
223 有用
南岸刀子,《八佰》第801位壯士
《八佰》,兩把刀子,一把陳樹生,一把刀子。 一個是軍人,綁著滿身手榴彈,跳進日軍鋼板陣,炸得小鬼子血肉橫飛。 血書一封:捨生取義,兒所願也! 這把刀子,剜心窩的...
78 有用
本有飽滿的美學風格,終被平庸敘述擊潰
當代影像作品,充斥著大量雷同的創作現象,著實令人苦惱。因為對於討論而言,這意味著同一話語和觀點不得不被重復講述。比如《八佰》,就與近年的許多熱門作品一樣,技...
250 有用
冰冷的政治,蓋不住滾燙的血
幾年前去南京,我從中山陵出來以後,特意去了1.5公里外的靈谷寺,想看看那裡的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 相較於中山陵的人山人海,名為「正氣堂」的國軍陣亡將士祭殿,...
274 有用
劫波渡盡 | 《八佰》之外的「四行孤軍」
八百孤軍血戰四行倉庫」的事跡,是中國抗戰史上最震動人心的一幕之一。從10月27日孤軍奉令留守閘北開始,到10月30日接到命令撤入租界,四天慘烈的戰斗,讓蘇州河畔的四...
110 有用
二刷《八佰》,解讀20個你最該注意的細節
作為影院復工後的首部國產重磅,《八佰》沒有辜負市場對它的期待,超過兩億的點映票房無疑給沉寂已久的電影行業打了一劑強心針。 今天影片正式上映,相信大家都已經看到...
293 有用
壯士八佰歸何處,將軍孤憤幾人知?
相比凝練、恢弘的敘述,令我沉迷的將永遠是細節,無盡的細節。 那麼,退守租界之後,壯士經歷了怎樣的凶險和磨難?英雄又為何命喪宵小之手? 請看—— 繳械 四行倉庫易...
143 有用
華語戰爭片的一個新標桿
看完《八佰》的點映,基本可以確定的一件事是,這將是華語戰爭片的一個新標桿。過去我們當然也拍過很多根據史實改編的戰爭電影,但是在還原一場戰爭的真實質感,直面並...
214 有用
八佰:製作挺大,問題也挺大
(下文含有一定程度劇透,慎讀) 8月14日起,電影《八佰》開啟了大規模點映。作為中國歷史上製作規模最大(製作經費高達五億人民幣)的戰爭片之一,同時也是疫情之後上...
82 有用
管虎《八佰》的文眼:冒著敵人的炮火,逃跑!!
我褲子差點毀在這部電影上了。 電影上映前上就諸多言之有物的差評,今天親身看完電影的感覺,所言非虛!! 比起八佰這個題材,我本人對管虎導演的個人能力懷疑更大。他...
155 有用
劇情不好
非常期待的一部電影、但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畫面精良,是大製作,但是依然掩蓋不了劇情的硬傷。 槽點: 1.扶旗。犧牲幾十個士兵的性命去扶旗,最後旗還是倒了。本身就...
263 有用
聊聊《八佰》觀感、爭議以及台灣版本(加更,談談死了幾十人的戰斗,為什麼值得花5億拍大片,加更2談談電影前後割裂感和戰爭片的困境)
加更2如下:(原測評部分在後面) 上周憑借超過5億元的收入《八佰》蟬聯全球周末票房冠軍,總票房即將於今日邁進20億元人民幣大關。可以說是中國首部取得如此成績的商業...
97 有用
不是《八佰》,是四百廿!真實歷史的四行孤軍,比電影更震動人心
不是最輝煌的時刻,才配寫入歷史。那些最慘痛的記憶,將成為史詩萬世傳唱。 「八百孤軍血戰四行倉庫」的事跡,是中國抗戰史上最震動人心的一幕之一。從10月27日孤軍奉令...
40 有用
② 從專業角度如何評價《八佰》這部以戰爭為題材的影片
從題材的選擇上評價《八佰》
從題材本身來說,這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影視作品。在淞滬會戰時,四百餘人對外宣稱戰士八百,孤軍留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與日軍苦戰四天四夜,史稱「四行倉庫保衛戰」,這是淞滬會戰乃至整個抗戰史上頗為悲壯的一幕,這些浴血奮戰的戰士也被稱為「八百壯士」。這一段歷史本就動人心魄,適合戰爭題材的影視作品進行再演繹。
對小人物的描寫細膩
英雄就是身邊人?也可以是平民?從這部電影來看,是的!《八佰》背後的英雄史,也是平民史,這讓這部電影的格局從四行倉庫及其中的八百壯士延伸到了蘇州河另一側的達官顯貴、平民百姓,這是這部電影的高明之處。覆巢之下無完卵,在大巢將覆之時,沒有人能做到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同樣,在日軍已經打到四行倉庫時,一河之隔的人也必然不會無動於衷。在這部電影中,保衛四行倉庫的也並不僅僅是八百壯士,在租界內原本隔岸觀火的商賈、幫派子弟、伶人、學生、大學教授等等,最終也全部加入了這場保衛戰中,全民抗戰!
③ 電影《八佰》為何有爭議
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經看過電影《八佰》了,也深深的被電影中這些戰士所感動,因為在這些戰士面前,生命和國家尊嚴相比不值一提,為了保護國家尊嚴,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相信看過這場電影的人都知道《八佰》是以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原型就是中國軍隊第88師524團在“閘北四行倉庫”抵禦日軍的400餘戰士,但是有很多對這段歷史有了解的人都對電影《八佰》有爭議,因為他們認為《八佰》在細節問題處理上和歷史真實內容不同。
其實不管《八佰》存在什麼爭議,這部電影還是非常成功的,那麼你認為《八佰》為何有爭議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④ 求八百壯士(1975)柯俊雄,林青霞,張艾嘉主演的高清視頻免費觀看資源
《八百壯士》網路網盤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w4G1x7-tKsYPPHyFMZM_ow
《八百壯士》該劇講述了善璽編導的本片,繼《英烈千秋》後,敘述1937年8月13日日寇侵略上海,中國88師524團團長謝晉元,為牽制日軍,掩護中國軍隊後撤,率領480青年軍官,號稱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達三個月之久。軍人英勇殺敵,女童子軍冒著生命危險給守軍輸送食物、醫葯,當牽制任務完成,守軍越過蘇州橋後撤。本片的格局手法與《英烈千秋》完全不同,只限於幾成孤島上海的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數百中國軍人與包圍的日軍進行陣地戰。導演根據史實,利用四行倉庫周圍有英法租界,蘇州河對面又是國統區,蘇州河兩岸戰爭與和平不同環境造成的戲劇沖突,表現了愛國軍隊抗擊侵略者英勇無畏的精神,和上海人民聲援國民黨守軍的時代氣氛。
⑤ 怎麼看待電影《八佰》中護旗的片段呢
《八佰》里描繪的護旗沒有發生在四行倉庫保衛戰期間,肯定是照搬1975年的中國台灣版《八百壯士》里的情節,而《八百壯士》里的這段,要麼是編的,要麼是把在租界被軟禁期間,旗子被租界士兵搶走的事情改寫的。
這段對於當時的台灣當局有特殊的意義,那就是在日本和美國相繼斷絕與台灣的“外交關系”之後,來個又長又大的特寫,再描繪國軍士兵浴血護旗,自我安慰一下,台灣當局是不會屈服於國際壓力滴!
還有一種可能是把1938年8月11日在租界內的護旗事件改寫到保衛戰時期。
⑥ 《八佰》這部電影主要是講了什麼
《八佰》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NNkOs8p3dygBX6Fd9B1bLQ 提取碼: x6ss
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⑦ 台灣版電影《八百壯士》創作背景
敘述1937年8月13日日寇侵略上海,國民黨八八師五二四團團長謝晉元,為牽制日軍,掩護國民黨軍隊後撤,率領四八青年軍官號稱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達三個月之久,軍人英勇殺敵,
女童子軍楊惠敏(林青霞飾)冒著生命危險給守軍輸送食物、醫葯等物資,和國旗,當牽制任務完成,守軍越過蘇州橋後撤。此部影片的格局手法與《英烈千秋》完全不同,只局限於幾成孤島上海的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數百國民黨軍人與包圍的日軍的陣地戰。
導演根據一些史實,利用四行倉庫周圍有英法租界,蘇州河對面又是國統區,蘇州河兩岸戰爭與和平不同環境造成的戲劇沖突,表現了愛國軍隊抗擊侵略者英勇無畏的精神,和上海人民熱烈聲援國民黨守軍的時代氣氛
(7)台灣談八佰電影完整版擴展閱讀:
七十年代前期,對台灣當局來說是一段風雨飄搖的歲月。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2758號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並立即把蔣介石的代表從其在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所非法佔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
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發表《上海公報》,美國承諾和台灣當局「斷交、廢約、撤軍」。 以這兩件事為契機,新中國迎來了又一個建交高潮。倉皇之下,蔣經國做出了重用「台籍菁英」的決定,而這項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就是李登輝。
《八百壯士》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上馬的,拍攝過程中得到了蔣經國的大力支持,其要藉助「八百壯士」的「英雄史詩」提振民心士氣,並強調「正統」的動機是不言而喻的。
⑧ 電影《八佰》第二日發生了什麼
死守四行倉庫,正是出於士兵素質太差的無奈之舉。蔣介石原本命令第88師全師死守閘北,為全線撤退的40萬大軍斷後,並向租界內的全球媒體展現中國抗戰到底的犧牲意志。師長孫元良據理力爭指出,第88師火線補充五次,全師都是新兵,「雖然一樣忠勇愛國,但訓練時間較短,缺乏各自為戰的技能」。若按照委員長的命令,新兵可能會陷入混亂,在全球媒體鏡頭前「被敵軍任意屠殺」,貽笑國際。
縮小死守規模,反而能達到宣傳效果。孫元良選定外觀堅固的四行倉庫,配置一營兵力死守。這個「非典型陣地」,老兵看來不堪一擊,新兵卻會得到安全感,才能從容為國赴死,達到國際宣傳的目的。於是,全師死守閘北計劃縮小為一營死守四行倉庫。唯一目的就是整營官兵慷慨戰死,在全球媒體前展現中國抗戰到底的意志。對軍人而言,這是很憋屈的一個戰斗,卻創造了對日抗戰永恆不朽的宣傳奇作。
炮兵不開炮,攻堅一籌莫展,在全球媒體前開打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持續4天。蘇州河南岸的觀眾親眼見證第10大隊傷亡狼藉,而楊惠敏送旗、陳樹生捨身炸日兵以及謝晉元一槍擊斃200米開外日兵等精彩畫面,更燃起全球媒體同情中國的輿論熱潮。孤軍誤打誤撞,打贏了宣傳戰,也就不必非得戰死在四行倉庫了。
拖到第四天深夜11時,第10大隊才以步兵炮與迫擊炮猛烈射擊四行倉庫,「最激烈時,每秒鍾發炮一響。轟轟之聲,震破長夜的沉寂」。就在這個深夜,第1營接到撤退命令。
八百壯士成為抗日戰爭的精神碉堡。送旗女童軍楊惠敏以參加世界青年和平大會為名,出洋宣傳,引發旋風,受到羅斯福與希特勒的召見。四行孤軍的英雄們則成為媒體焦點,無數的訪問與演講,產生巨大號召力。
最快捷的宣傳法還是拍電影。1938年,香港片商火速拍成《八百壯士》,成為抗戰年代最經典宣傳片。1975年,國民黨黨營「中央電影公司」拍攝《八百壯士》,由林青霞主演,成為台灣最受歡迎的戰爭巨片。重播40年,感召力至今不衰。2019年的《八佰》,已是第三代八百壯士電影了。
望採納
⑨ 如何評價八百電影
《八佰》一箭四雕,管虎與委員長的默契
本答案從第二部分開始,內容會復雜一些,如果你想留言批判此回答,請看完,如果你無法理解超過1000字的文章,請謹慎留言反對。
第二部分講電影最大的bug,第三部分講如何用一段台詞生造出一個根本沒有的巨大轉折(不是歷史上沒有,是劇情上就沒有)
一
首先《八佰》不是歷史片,也不是戰爭片,它是一部奇觀片。
它與歷史的差距,很多答案都說了,這里不多說了。單談一下,導演跟委員長跨越八十餘年的默契。
《八佰》拍的好,關鍵是題材選的好。
首先導演自己在宣傳里也說了,一水之隔,喝著咖啡打著賭,就能觀看真實戰爭的事件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這就是奇觀,電影再把奇觀放大一下,尤其縱身一躍、丈夫許國,確實直擊人心,不單是視覺的更是心靈的,看著看著就落淚了。
其次,愛國主義,這是最容易引發共鳴的,尤其在當前的國際大環境下。
但是導演厲害就厲害在,它的愛國主義不是歌頌TG的,而是歌頌國軍的,這樣一些反感主旋律的觀眾也會喜歡,更進一步說,這都不是國軍,是一種超越了黨派、階級的,每一個普通人的愛國主義,更高級的愛國主義。這一下B格就高了起來。
最後,因為不是歌頌TG的,還能跟飛將軍孫元良扯上關系,而孫元良的兒子正是台灣著名演員秦漢,秦漢是誰?大家可能不太知道。但是在他那個年代可是跟林青霞齊名的,他與秦祥林、林鳳嬌、林青霞合成二秦二林(星爺的大話西遊里至尊寶還忽悠紫霞自己是秦祥林),也就說他沒准能影響金馬獎哦。所以導演去台灣拜訪秦漢。之前16年他挺姓戴的也是一個道理,此人和秦漢有一個共同點,在省內電影界影響力甚大,1999年到2014年,金馬獎12次提名,9次獲獎。
片中還有一個高筆,就是沒提孫元良(委座本來是要把孫元良的整個八十八師都留下的,孫不幹,最後留下400人),按此人的真實形象提,又逃跑又強奸的,秦漢不滿意。不按真實形象提,國內觀眾不滿意。不提,秦漢推這部片子時,還可以避嫌,等片子獲獎了再找水軍在省內給秦先生歌功頌德。所以,導演去拜訪片中沒有的孫元良的後人秦漢,卻不去拜訪片中主要人物謝晉元的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