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苗苗》是哪年在哪裡拍的
這是一部1980年出品的描寫教師的經典影片。影片中,由李羚扮演的韓苗苗被分配到實驗小學當教師,滿懷熱情的她卻遇到了一群淘氣的孩子,苗苗感到受不盡的「窩囊氣」,向學校交了請調報告,但同學們已經和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苗苗最終留下來,決心做一個為祖國培養幼苗的好園丁。
影片結尾時,苗苗老師的台詞很多人仍記憶猶新,「我知道當一個好老師很難,校長曾經告訴我,當老師的奧秘是心,我慢慢才懂得,這是一顆愛孩子的心。」這樣的覺悟如今也許越來越少,因此無論多麼老的電影在今天仍然有著啟發的意義。也許,也正是因為這份純潔的愛,才讓我們記住了她,記住了在我們的年少時分,有一個叫做「苗苗」的老師,曾經帶給我們一份純真的感動和快樂。
❷ 八十年代三十部國內經典電影有哪些
八十年代三十部國內經典電影有:
《苗苗》《紅牡丹》《巴山夜雨》《等到滿山紅葉時》《第二次握手》《廬山戀》《戴手銬的旅客》《天雲山傳奇》《月亮灣的笑聲》《喜盈門》《被愛情遺忘的角落》《知音》《漩渦里的歌》《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北影版)》;
《駱駝祥子》《牧馬人》《人到中年》《少林寺》《赤橙黃綠青藍紫》《城南舊事》《快樂的單身漢》《咱們的牛百歲》《青春萬歲》《大橋下面》《人生》《高山下的花環》《黃山來的姑娘》《芙蓉鎮》《紅高粱》《庭院深深》。
1、《苗苗》
《廬山戀》是1980年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由黃祖模執導,張瑜、郭凱敏主演的風景抒情故事片。影片講述了一位僑居美國的前國民黨將軍的女兒周筠回到祖國廬山游覽觀光,與中共高乾子弟耿華巧遇,兩人一見鍾情並墜入愛河的故事。2018年8月18日,被評為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十大優秀愛情電影。
❸ 電影《 苗苗》主演李羚近況
1980年因出演電影《苗苗》而嶄露頭角 。 後又參加了電影《陌生的朋友》拍攝,飾演的失足女青年,全劇只有一句台詞,她的表演自然、生動,獲好評。[4] 1983 年獲 第33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 獎 《陌生的朋友》,接著,她在電影《16號病房》中飾演女主角常琳,1983年出演電影《16號病房》,獲得第1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1984年在電影《黃山來的姑娘》的表演獲得第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1987年因電影《最後一個冬日》獲得第一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金鳳凰獎表演學會獎。1991年憑借領銜主演的電視劇《宋慶齡和她的姊妹們》獲得第11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最佳女主角獎 。
1992年因主演家庭劇《上海一家人》獲得第1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女主角獎。1993年獲得首屆十大影視明星稱號 。2004年李羚獲得「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 。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致公黨中央常委,
❹ 關於教師的一部老電影
沒有這樣一部電影。
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教師題材影片主要有《希望在人間》、《孔夫子》、《哀樂中年》、《不了情》、《表》等,但幾乎都沒有直接涉及現實教育中的教師形象。
用電影塑造教師形象是新中國成立之後才開始的。如50年代的《祖國的花朵》、《朝霞》、《春催桃李》等,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代表作《早春二月》、《園丁之歌》和《決裂》,但此類影片在塑造教師形象上開始呈現出模式化、臉譜化的特點。
進入20世紀80年代,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教師題材影片逐漸豐富起來。獲得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的《苗苗》,對教師題材電影的發展具有突破意義——從《苗苗》開始,教師題材影片越來越受電影界重視。當時反映教師生活的代表作有《春暉》、《晨曲》、《閃光的綵球》、《泉水叮咚》、《虹》、《九月》、《多彩的晨光》、《孩子王》等。這些作品「歌頌園丁」的共同基調,對傳播高尚師德、塑造教師職業形象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教師題材影片曾長期存在題材單一、人物類型化的問題,何群、劉寶林的《上一當》、何群的《鳳凰琴》,張藝謀的《一個都不能少》等都為突破這一難點作了努力。現在的教師題材電影,更注重在時代背景中演繹教師的個人命運。比如《美麗的大腳》對教師的情感世界和人格魅力給予了更多的關注,主人公張美麗那段甜蜜又苦澀的「第三者」愛情賦予了人物更多的人性。《我的教師生涯》和《馮志遠》也由於更加註重表達手法的多樣性,從而使影片具有了不同以往的、厚重的感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