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肥民俗文化是什麼樣的
廬劇,安徽省著名的地方劇種,源自大別山和淮河流域的民間歌舞,已有近200年的歷史。廬劇分為東路、中路、西路,各具特色,鄉土氣息濃厚。表演生動活潑,傳統劇目包括小戲、折戲和本戲,共計近300出。唱腔分為主調和花腔兩大類,主調有「二涼」、「寒腔」、「三七」、「正調」、「衰調」、「丑調」等,花腔多為民間小調,種類繁多。
建國後,廬劇進行了創新改革,音樂伴奏從單一的鑼鼓擴展至絲弦,甚至嘗試電聲伴奏,唱腔與表演融歌、舞、說、唱於一體,既能演繹古裝戲,也能表現現代戲,不少劇目整理後成為保留劇目,有的更被拍成電影和電視,深受觀眾喜愛。
觀賞廬劇,是體驗合肥民俗文化的絕佳選擇,合肥市廬劇團是主要演出團體,匯聚了凌艷惠、黃冰、張國英、胡擁軍、張乘勝、孫小妹等優秀演員。自1974年成立以來,該團整理創作並演出現代戲147台,古裝戲138台,出版了大量的廬劇音像製品,代表作包括《雙絲帶》、《借羅衣》、《討學錢》、《打蘆花》、《休丁香》、《秦雪梅》等。
《雙鎖櫃》、《情仇》(「半把剪刀」改編)已拍攝成電視劇,由中央、上海、安徽電視台在全國播放,《借羅衣》則被改編為電影藝術片,面向全國放映。
2. 黃梅戲電影有哪些
天仙配 牛郎織女 女駙馬 鄭小嬌 紅樓夢 孟姜女 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