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的票房收入如何分成
電影票房收入如何分成?中國電影票房分賬機制如下:
1. 電影票房首先需扣除5%的電影事業發展專項基金和3.3%的相關稅費,剩下的為可分賬票房(凈票房=91.7%*總票房)。
2. 在可分賬票房中,影院抽成50%,院線抽成7%,剩餘43%(即製片方和發行方的份額)。
3. 發行方通常收取凈票房的10%作為發行代理費。製片方實際票房收入為凈票房的33%(總票房的91.7%乘以33%)。
具體計算示例:
- 假設電影票房收入為100元:
- 國家電影發展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收取5元。
- 營業稅金及附加收取3.3元。
- 剩餘91.7元為電影院線和製片方的分賬基數(總票房的91.7%)。
- 影院+院線方分賬為91.7元的57%,即52.269元。
- 發行代理費為凈票房的3%,即2.75元。
- 製片方(含發行方)的凈票房分賬收入為91.7元減去57%和3%,即91.7%的凈票房。
- 製片方(含發行方)按凈票房的40%-43%分賬,即91.7元的40%,為36.68元。
- 發行代理費為製片方收入的10%,即3.668元。
- 製片方實際分賬收入為33元。
預期票房(盈虧平衡點)計算公式為:製作成本 ➗ 33%。
B. 電影票房是怎麼分成的 電影票房是如何分成的
1、以100塊票房為例:國家直接先扣掉5%做為電影專項基金,3.3%的稅款這部分8.3%,就剩下91塊半了。現在你知道每張電影票,你已經自動給國家交了稅,看電影順道當了納稅人。這8.5%,影院、院線、片方都見不著錢,直接被劃走了。
2、剩下91塊半里,差不多有百分60左右,直接分給院線和影院,也就是常說的院線和投資發行6,4分賬。還剩下37。
3、院線、影院分完之後,發行方還要收一個發行代理費(發行傭金),目前行規是發行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的5~15%比例都是正常。票房可分配收入總票房3%電影基金5.5%稅款院線和影院分成款(38%~43%不等)。
發行總可分配收入=票房可分配收入其他渠道發行收入(電視、音像、網路、政府獎金、海外)發行方要在發行總可分配收入中逐項減掉下面幾項內容後,才是片方所得:發行傭金、導演或主創明星獎勵(有或者沒有)、代為墊付的發行成本(拷貝費宣傳費等)。
稅金(往來發票都是要交稅的),剩下的才是片方凈發行收入(凈收入)。其中,代為墊付的發行成本這塊,學問大了,一般來說,100塊票房收入,片方能分到30塊多點。在這個基礎上,再加其他渠道發行收入,最後大概3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