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父子》內容簡介和它要表現什麼
影片《父子》展示了一對父子尋找幸福的過程,以寫實方式對「父子宿命」進行了直白的深度描寫。
劇情介紹:在馬來西亞的一個華人社區里,伴隨著一串年輕稚嫩的歌聲,小男孩阿寶夢見爸爸騎著自行車載著他穿過田野。但很快車翻了,兩人摔入草叢,美夢也醒了。這個未完成的夢似乎預示了阿寶的生命中即將發生的不幸。
阿寶的母親阿蓮是個漂亮的女人,但在婚姻中卻又是個不快樂的女人,她和阿勝是一對相愛卻不懂得相處的夫妻,事實上,阿蓮很早便想離開脾氣暴躁、好賭成性的丈夫,只因兒子阿寶夾在中間,才勉為其難地同住一屋,如履薄冰地維系著一觸即發的「家變」。終於,在經歷了痛苦的抉擇之後,阿蓮實施了自己的逃跑計劃,然而卻被及時向父親通風報信的阿寶破壞了,盛怒的丈夫把她扣留了下來。為了挽救感情,阿勝一廂情願地安排全家去坐油輪度假,誰知,早已對丈夫心灰意冷的阿蓮卻因此逮到了第二次出走的好機會,從此消失在了父子的生活中。
阿蓮認識了阿溫,長相和阿勝一模一樣,和阿溫結了婚,一起生活了下去。
母親的出走令阿寶和父親之間漸漸產生了一種封閉、殘酷的共生情感,也讓父親更加暴躁不安。窮困潦倒之餘,父親又遭到了高利貸追債,父子倆只得逃至一所廉價的旅店。夜深人靜,連番失意的父親竟然想拋下阿寶獨自逃走,可是他還沒離開,就已經被前來追債的高利貸打斷了腿。
阿勝在旅店裡認識了做小姐的阿芳,一起生活了一段日子。
無助沮喪的阿寶幾經周折,找到了阿蓮,可看到媽媽如今的幸福生活,又得知媽媽懷孕的消息,弱小而懵懂的他隱隱地意識到,自己唯一的親人是阿勝,所以他必須折回去找父親。回到旅店,暴戾的阿勝劈頭蓋臉就給了阿寶一巴掌,原始而純朴的親情再次被扭曲,渴望而陌生的親情再次在阿寶心裡支離破碎。從此,阿寶在恐懼與失望中艱難度日。長時間的生活拮據,再加上年幼的他尚無是非觀、榮辱觀,阿寶在同學家玩時,順手牽羊地拿走了一塊珍貴的手錶。對之,阿勝並沒有嚴厲地斥責他、教育他,反而在最艱苦的關頭,將手錶抵還了房租,一旁的阿寶將這一切都看在了眼裡。
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手錶的甜頭竟惡化了阿勝的不勞而獲之心,他開始一而再、再而三地鼓搗、強迫小小年紀的阿寶去借錢、偷錢。不甚明白危險的阿寶卻深深地感受到了害怕,但迫於父親無知而蠻橫的軟硬兼施,阿寶一次又一次鋌而走險;父親的暴戾、親情的模糊,再一次橫在阿寶的心坎上。東窗事發時,阿寶遭受失主的毒打,為人之父的阿勝不但逡巡不前、眼睜睜看著,當出現了警察,他更是倉皇而逃。最後,兒子被送入了看守所。在看守所里,愧疚的阿勝不知所措地想向兒子道歉,阿寶流著淚歇斯底里地嚷著「為什麼要讓我去偷」,末了,阿寶一個撲身,咬上了父親的耳朵,血流不止……
10年後,阿寶出來後,到原來的地方還回了以前偷的手錶,看望了以前的鄰居阿姨。她沒有提起阿寶的媽媽,反而說起了他爸爸,聽說他爸爸又結婚了,搬到別的地方住。阿寶有看望爸爸心,卻沒有勇氣。
『貳』 電影《父子》講述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父子》講述了一個社會底層家庭的故事:一個非婚家庭的小孩,父親(郭富城)是濫賭的混混,失望的母親(楊采妮)悄悄計劃遠走高飛。被放高利貸的打斷腿後的父親開始訓練小孩偷東西,小孩不願與父親狼狽為奸,決心離開。但已婚並懷孕的母親讓他感到陌生,只好再次回到父親身邊。一次小孩失手被屋主逮住,無力挽救的父親春備滲落荒而逃。教養院再次相見的父子,父親抱著孩子希望得到諒解,但小孩卻狠狠地咬下了他的耳朵。 在影片中,扒脊郭富城一掃偶像氣質,脾氣暴躁、性格懦弱、衣著邋遢,動作粗魯,滿嘴臟話,其演技受到一致好評。譚家明更是對他的演技極力稱贊,認為是郭富城從影以來最好的作品。 譚家明表示盡管拍的是父子感情,但他並不想讓幼小的孩子看這部電影,因為在電影中他只是表達了自己的想法,沒有考慮受眾,因此電影並未給人以希望,這可能會使孩子看了感覺過於悲觀灰心。他告訴記者,這個故事取材於一則「父親教孩子做賊」的新聞,在添加了很多想像之後,成為了劇本,他表示自己並不想在影片中批判什麼,但是他想通過電影讓觀眾知道,世界上有很多電影里的這類人。我們應該想辦法阻止這類事情的發生,我們也應該捫心自問。 在剪輯時,譚家明做了4個版本,都對原片做了一些刪剪,看了長達200分鍾的原片後,有不少記者認為影片旁枝末節過多,過於拖沓和沉悶,對此譚家明表示,影片中所有人物以及事情在他看來都是必要的情節,更好地點出了影片主旨。對於影片內容,譚家明不否認這是一部沉重的電影:「家庭最後分崩離析,故事肯定是沉重的,但我希望大人都能看這部電影來警醒自己,究竟怎麼面對困難,怎樣去愛孩子。滾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