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因戲生情!甜茶與德普叔女兒戀愛!爆肥的Lily如何俘獲甜茶的心
據說沒有哪個演員比周潤發更擅長持槍,玩槍的最佳榜樣就是《英雄》里的馬克。今年63歲的他,在完成電影《無雙》的拍攝後,盡管已經年過五旬,但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精力,繼續拍攝動作片。歲月似乎在他身上留不下任何痕跡,讓人彷彿看到了青春的馬克。
國慶假期票房大戰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電影市場終於迎來轉機。之前備受關注的「李茶的姑媽」票房表現乏力,觀眾開始對麻花FunAge團隊中鄉村國際化的低俗段子感到厭倦。而在此時,由郭富城和周潤發主演的港片《無雙》異軍突起,成為票房黑馬,引領國慶檔期。該片目前已取得8.6分的票房成績,驗證了「華麗無用,實力才是硬道理」的道理。
近年來,周潤發從好萊塢回歸,在《澳門風雲》三部曲中再次以賭神形象出現。盡管三部曲的口碑每況愈下,但他似乎並不在意,而是更願意通過實力而非媒體曝光來保護電影的純粹性。這一次,《無雙》的上映沒有過多的新聞報道,製片團隊「悄悄」地推出了影片。
導演庄文強,曾執導《無間道》系列和《竊聽風雲》系列,已經贏得了業界的認可,但他並不滿足於此,仍舊致力於創作更多優秀的作品。感謝這些純粹的導演,他們的目標並非金錢,而是電影的質量。三十多年來,無人敢對發哥的戲份進行改動。為了劇本的精確性,周潤發在拍攝現場與庄導進行深入討論,他會先提出自己的演出想法,待導演滿意後再進行調整,確保影片的結構完美無瑕。
然而,發哥的才華不僅僅在於表演,他在影片中的槍戰場面導演功力也可見一斑。憑借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他指導了許多槍戰場景,如換彈夾的動作等。正是這樣的專業精神和對電影的熱愛,使得《無雙》能夠成功逆襲。
除了演員們精湛的表演,影片的成功還在於其精巧的劇情結構。影片中的劇情多次反轉,令人印象深刻。最令人欽佩的是,已經年過六旬的發哥,仍能重新拿起AK參與槍戰,保持出色的身材和體能。這無疑歸功於他全年無休的鍛煉和健身。
不知道你是否已經去電影院支持了這部電影,歡迎留下你的觀後感。
㈡ 電影《小婦人》的豆瓣評分是多少
這部電影的豆瓣評分是8.7分。
《小婦人》改編自經典同名小說,算是對原著的精湛改編,證明了導演格雷塔·葛偉格的非凡實力。講述19世紀美國南北戰爭期間,馬奇家四姐妹的愛情、親情和成長故事。
《小婦人》就像是冰冷世界裡能讓你保持溫暖的一張毯子,其中所歌頌的精神—勇氣、善良、以柔克剛,到現在也依然覺得領先時代。
㈢ 《星際穿越》重映後,票房如何
由傳奇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的經典科幻燒腦巨制《星際穿越》8月2日重彎團映,引爆觀影熱潮,單日票房突破1970萬元,創影院復工以來單日票房最高紀錄。
網友紛紛表示經典永不過時,「看了好幾遍還是想去影院,諾蘭導演搭配漢斯·季默音樂,在電影院絕拿拆對是極致享受」,「太震撼了,每次看完走出影廳都是失重的感覺」,「小時候不太看得懂,這一次重溫才真正感受到電影的深邃」, 「又一次哭花了妝,唯有愛可以穿越時間和空間」。
還有一些觀眾這次全新「入坑」,「來看甜茶的首部大銀幕作品,沒想到科幻電影也可以這么好看,6年前錯過,還好現在有機會補票」。
(3)甜茶電影票房擴展閱讀
其他電影的票房和上映情況
周日(8月2日)的亞軍是好萊塢電影《多力特的奇幻冒險》,影片上映10天後累計票房8396萬,有望成為影院復工後首部票房破億的新片。
重映的華語老片《誤殺》續航能力也非常驚人,累計分賬票房11.5億,已超過《尋夢環游記》,位居內地影史總榜第55位。
《抵達之謎》是上周末公映國產新片中表現最出色的,首周末票房突破2000萬,另外一部好萊塢新片《刺蝟索尼克》首周末票房1000萬消鬧棗。
本周五(8月7日)將有《1917》、《極速車王》兩部奧斯卡系新片以及《初戀這首情歌》、《旺扎的雨靴》等中小製作新片上映。加上《八佰》定檔8月21日,市場熱度將持續回升。
㈣ 投資11億、豆瓣7.9卻不受待見《沙丘》究竟觸了誰的逆鱗
《沙丘》這部電影,自從在全球首映以來,就受到了科幻迷的狂熱追捧,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也因此被看作是下一個庫布里克。然而,當這部電影終於在我國市場上映時,卻似乎並未得到預期的反響。盡管它在豆瓣上獲得了7.9分的高分,甚至高於《流浪地球》和《長津湖》,但它在普通觀眾中的口碑,卻並不如預期。
影片耗資1.65億美元,約合11億人民幣,由甜茶主演,是一部根據弗蘭克·赫伯特的同名小說改編的科幻巨作。然而,在我國市場,它卻似乎遭遇了水土不服的問題。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部科幻神作在我國市場的遇冷呢?
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審美是多元化的。對於《沙丘》這樣硬科幻題材和復雜劇情的作品,人們當然有不感興趣甚至不喜歡的權利。然而,為什麼一部還沒上映的電影,就已經在影迷中產生了如此差異的評價呢?
這其實是因為,《沙丘》這個IP的影響力和歷史。它是一系列經典的科幻小說,影響了後世無數的作品,包括《星球大戰》、《星際迷航》、《權力的游戲》和《風之谷》等等。然而,它的改編難度也是非常大的,許多電影人都曾試圖將它搬上銀幕,但都未能成功。
直到維倫紐瓦的出現。他的《銀翼殺手2049》讓他獲得了華納的信任,他得到了1.65億美元的預算,還有了一個全明星的卡司陣容。他拍出了一部《銀翼殺手》版的《權力的游戲》,影片沿襲了太空歌劇的宿命論傳統,融合了各種視覺奇觀,加上高超的剪輯和漢斯季默的音樂,編織出一個沉浸式的史詩世界。
然而,盡管影片的藝術風格和攝影剪輯堪稱神級,獨屬於沙丘世界的氛圍營造獨一無二,服化道究極用心,史詩氣勢磅礴,節奏張弛有度,讓人沉浸深陷在導演和原作共同構建的科幻氛圍里,而且主演甜茶和他的每一次夢境和浮現的預言都美到窒息。然而,對於普通觀眾來說,影片卻有點雲里霧里。
影片的故事,其實延續了科幻電影常見的一種主題——「救世主」。所有角色都是圍繞少主保羅這個核心,因為他是「天選之子」。然而,對於沒看過原著的觀眾來說,故事中家族的名字,角色的名字,甚至星球的名字實在是太難記了。而且故事沒開始多久,就開始了漫長的文戲,一開始是宮斗。
對普通觀眾來說,影片有點兒雲里霧里。影片故事其實延續了科幻電影常見的一種主題——「救世主」。《沙丘》所有角色都是圍繞少主保羅這個核心,因為他是「天選之子」。沙丘原著的世界觀非常龐大,人物角色眾多,還有存在於不同星球上的形形色色獨特的生態系統,而且涉及到政治、宗教、生態學、人類學等各個領域,所以被稱為「科幻聖經」,但沒看過原著的話,故事中家族的名字,角色的名字,甚至星球的名字實在是太難記了。
而且故事沒開始多久,就開始了漫長的文戲,一開始是宮斗。但宮斗你懂的,哪怕是《權力的游戲》在國內宮斗劇里也只算初級入門水平,這幾大家族斗得你死我活,一家要把另一家滅門的故事,對於國內觀眾太小兒科了。等到故事開始講述少主的成長,男主就開始各種做夢,對於普通觀眾來說,尤其是在電腦和手機前看盜版的朋友,基本都倒在了這些戲份里。
好不容易熬到沙蟲出現,電影也快結束了。最終,這讓《沙丘》處於尷尬境地,因為就算是原著鐵粉其實也很難概括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故事,說是「一個史詩般的家庭故事」?好像又什麼也沒說。因為這不是一本容易向外行解釋的書。
結果就是電影已經努力遷就普通觀眾了,普通觀眾還是覺得不知所雲。神神叨叨的人物,一點都不燃的情節,把科幻片拍成文藝片的手法,對於喜歡的觀眾來說,影片是一個獨立的藝術品。但以好萊塢爽片的標准來判斷,影片就是完全不及格。
所以影片到底為什麼觸到了中國觀眾的逆鱗?答案是成也維倫紐瓦,敗也維倫紐瓦。歸根到底,維倫紐瓦的個人風格和美學鑄就了影片內核,好萊塢工業體系反倒成了影片的包裝盒。
他打造下的影片,風格偏向古典太空歌劇,喜歡這種風格就覺得渾厚大氣壯觀史詩,不喜歡這種風格就會覺得故弄虛玄高深晦澀。原著小說之所以難改,也是因為小說中最富有想像力的世界構建——恰恰阻礙了它被搬上大銀幕。
到了維倫紐瓦這里,他2016年的《降臨》和2017年的《銀翼殺手2049》,就是在外媒口碑爆棚,一進入中國市場票房水土不服的好萊塢科幻片代表作,一個高逼格的科幻片導演,遇上普通人看不懂的科幻聖經《沙丘》,結果可想而知。
《指環王》原著已經比《沙丘》通俗好看很多,但之前《指環王》重映,觀眾還吐槽「一個破戒指送了三個小時」,其實這破戒指送了9個小時。習慣看短視頻三秒沒看到重點就切換的新一代觀眾,連《指環王》都忍不了,怎麼可能忍得了《沙丘》。
有好評說,「在各種廉價爆米花電影充斥主流商業片的今天,還能看到這么一部如此古典敘事且代表著好萊塢最高製作水準的巨作,簡直就如同目睹恐龍再次橫行於地球」 。說得沒錯,所以恐龍滅絕了。
維倫紐瓦濃重的藝術電影特質決定了這是一部情緒帶領敘事、迥異於一般科幻大片的作品。但普通觀眾看好萊塢科幻片就是尋找感官刺激的,而本片155分鍾里基本沒有一場真正意義上的高潮戲,如果你看完覺得影片不好哭,不好笑,不熱血,沒有劇烈沖突更沒有反轉等「爽點」就對了,導演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所以影片註定被吐槽「看不懂劇情」,「沒有結局」,重點是:不夠爽。但這本就是一部針對科幻死粉拍攝的探討科幻玄學的暗黑童話。帶著抱怨情緒觀看的觀眾也根本體會不了影片的世界觀,甚至整部電影看完了還會問:有巨大的宇宙飛船,瘋狂的炮艦火力,還靠冷兵器肉搏?
但影片其實早就交代了,在萬年後的未來,人類為了避免家族之間的核報復,發明了一種叫做屏蔽場的技術,可以擋住任何高速武器的攻擊,尤其是子彈。於是人類發展出用近身冷兵器格鬥的方式,說到底,再高級的科技也無法阻擋人類的戰爭本性,該打的仗怎麼都要打,高科技不讓用,那就拿刀互砍好了。
讀過原著小說的觀眾很容易理解,沒讀過的就會在昏昏沉沉的睡夢中吐槽。怎麼辦呢?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看爽片的審美眼光去看《沙丘》,看到的當然只有一部催眠爛片。
所以電影到底值不值得看?別問豆瓣評分,也別問北美口碑,問你自己。有一說一,影片畫面好看,但故事不好理解,內核很宏大,但極其費腦。它註定不能取悅大多數熱愛爽片的中國觀眾,即使影片在海外的票房還不錯。
客觀來說《沙丘》是一部格局很大野心很大的水準之作,有不錯的美學質感,對於看多了粗製濫造科幻作品的觀眾來說,也算是「洗洗眼」。但對於中國觀眾來說,它唯一的問題是生不逢時,國人現階段還沒到集體圍觀這種把商業、文藝還有文學凝聚在一起的科幻電影,通俗易懂的漫威大片才是好萊塢科幻片在內地市場的正確打開方式。
這很可能意味著,《沙丘》即使不出現盜版事件,在中國市場的票房也不會比導演的前作《銀翼殺手》和《降臨》更好。因為這是用心感受,甚至要投入去體驗這個陌生的沙丘世界,才得get到的作品。而許多觀眾之所以去電影院,就是想要享受兩個小時不用動腦子的時光。
現在的情況是,很可能它也無法撼動《長津湖》的票房優勢,並在上映後遭遇評論更兇猛的暴風驟雨,那些在影院睡得不夠舒服的觀眾,很可能會以報復性評分來回報這場不夠爽的觀影體驗。《沙丘》是一部真正為銀幕而生的電影,也許是這個時代不可錯過的科幻新經典,但它不屬於大多數中國普通觀眾,盛宴再精彩,也是別人的。
有網友引用外媒的肯定:「當下看《沙丘》,就像身處1968年看《2001太空漫遊》」。可是中國觀眾1968年不會看《2001太空漫遊》,現在也很難為《沙丘》著迷。這就像一場愛情,不是觀眾的錯,也不是《沙丘》不夠好,咱們只是有緣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