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們曾經是戰士》這部電影的觀後感
高成本製作,又是一部好萊塢越戰大片,但與以前好萊塢越戰片不同的是,本片冒著很大的風險,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越南戰爭,越共們不再是凶神惡煞、殘忍無比的劊子手,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美國士兵們也不是所向披靡、無人能敵的神話,在片尾時,他們道出了戰爭的真諦:參加戰爭,只是服從國家命令。在戰場上,他們不是為國而戰,不是為國旗而戰,而是為了彼此奮戰。以前看到越戰片,把越共們描寫的像恐怖分子,心中就很是不平,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所以越共們也很無奈,保衛自己國家都成了恐怖分子,這世界就這樣,我想假如中國共產黨沒有取得勝利的話,下場也會和越共們差不多吧。
戰爭總是殘酷的,戰場上永遠沒有勝利者。這部電影真實的還原了歷史的戰爭場面,是好萊塢關於越戰的一次大膽嘗試。因為真實,所以好看。
Ⅱ 請問哪裡可以免費看到《我們曾經是戰士》這部電影
片 名:我們曾是戰士
1965年在越戰中,第一場美軍與越共最慘烈的戰役。四百名美國大兵,第一次利用美國首創的直升機空中機動任務,空降至德浪河谷的敵軍陣營之中,發現他們被2000名敵軍包圍,第七騎兵隊第一營營長穆哈爾(梅爾吉勃遜飾)帶領著他的弟兄面對這場充滿劣勢的戰爭,在那裡,他們以生命中最漫長的一個月堅守陣營,只為了堅持到最後一刻、最後一人、最後一顆子彈。而穆哈爾堅信在這次戰役中,他將是第一個踏上敵陣,也是最後一個離開的人,而且每一個人
下載地址:
http://movie.5ysky.com.ru/html/dzp/5874.html
Ⅲ 誰有《我們曾經是戰士》2002年蘭道爾·華萊士自編自導美國電影免費網盤資源。
《我們曾經是戰士》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qWgyxiwk05tkTDvnpBB0sw
該片改編自哈爾·摩爾與約瑟芬·蓋洛威合著的回憶錄《一個美國大兵親歷的越南戰爭》,講述了1965年越戰初期,美軍入侵越南中部高地德浪河谷時所發生的真實故事,即德浪河谷戰役
Ⅳ 電影《我們曾是戰士》哪有
下載:
迅雷:http://so.xunlei.com/search?search=%E8%B6%8A%E6%88%98%E5%BF%A0%E9%AD%82&id=0&restype=-1
電驢:http://lib.verycd.com/2006/07/29/0000112915.html
譯 名 我們曾是戰士/軍天壯志/越戰忠魂
◎片 名 We Were Soldiers
◎年 代 2002
◎國 家 美國/德國
◎類 別 動作/劇情/戰爭
◎語 言 英語
◎字 幕 字幕@silu or 射手網鏈接
◎IMDB評分 7.0/10 (18732 votes)
◎IMDB鏈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277434
◎文件格式 WMV-HD DTS
◎視頻尺寸 1280X544
◎文件大小 8.6
◎片 長 2:19:05
◎導 演 蘭道爾·華萊士 Randall Wallace
◎主 演 梅爾·吉布森 Mel Gibson .... Lt. Col. Hal Moore
山姆·艾略特 Sam Elliott .... Sgt. Maj. Basil Plumley
瑪德琳·斯托 Madeleine Stowe .... Julie Moore
格雷戈·金尼爾 Greg Kinnear .... Maj. Bruce Crandall (Snake)
巴里·佩珀 Barry Pepper .... Joe Galloway
www.SILU.INFO FANXY製作。視頻無損提取自WMV文件,經檢查視頻為24幀/S,並且裡面越南人對白為德文字幕,目前WMV-HD電影一般都是來自歐洲,應該是來自 正版WMV-HD,非網友自己製作,推薦下載,轉載請註明出處 。
感謝秋的遐想提供全碼DTS音軌以及其他三條音軌,由於想把容量控制在2DVD,只加了一條全碼DTS,正好8.6G。 448KAC3,192中文,導評未加入。
另外,有的版本AC3FILTER軟解DTS時有兩處會不正常。是AC3FILTER的問題
,換其他解碼器或者外置解碼器均正常。音軌本身也沒有錯誤。
音效非常不錯。
WMV-HD目前搞得到並且可以破解的正式高清出版物,由於是國外出版,帶的音軌都是千奇百怪。比如HERO是德語音軌的,無損提取WMV視頻後,換了DTS音軌重新封裝。沒有重編碼所以畫質無損,文件大小都不大。都在2DVD左右,值得收藏。
思路原創首發VC,任何轉載請註明轉自VeryCD。
◎簡 介
《我們曾是戰士》取材自退役美軍少將哈若德·摩爾(Harold G. Moore)和約瑟芬·蓋爾威(Joseph L. Galloway)所著的自傳體暢銷小說:《我們曾是年輕的戰士--Ia Drang河谷--一場改變越戰的戰役》(We Were Soldiers Once.. and Young: Ia Drang: The Battle That Changed the War in Vietnam)。片中講述的是1965年越戰初期,美軍入侵越南中部高地Ia Drang河谷時所發生的真實故事。
美軍第一騎兵師第七騎兵團第一營的450名戰士,在盲目的指揮下,竟毫不知情、毫無准備地降落在北越軍隊集結的中心區域。北越方面在降落地點周圍早已部署有2000以上的兵力,第一營的戰士不得不面對近5倍於自己的敵人。盡管他們背後擁有強大的遠程和空中火力支持,但是畢竟眾寡懸殊,一營的官兵不得不展開一場異常慘重的生存保命戰。
所幸,北越部隊的情報有限,指揮也十分謹慎,沒有抓住乘虛而入一舉殲滅整個營地的機會。經過兩天傷亡逾百人的戰斗之後,第一營終於可以脫離戰場,與前來解圍的第二營返回基地。但是,途中由於第二營營長缺乏經驗,竟然只為了審訊兩名戰俘,而命令叢林中已拖至500碼長的縱隊停止前進。以火力薄弱面撞上了北越方面的生力軍,在激戰中一營幾乎被一掃而空。
當時的第一營營長、指揮官哈若德·摩爾和記者約瑟芬·蓋爾威親身經歷並記錄了這場戰役。這也是美軍在越南戰場第一次重大傷亡,對美軍日後對越戰態度的改變起了極重大的影響。不過本片並沒有著力突出對越戰大環境背景的描寫,而是從一名名官兵的眼睛裡,透視出美國軍人經歷戰爭時表現出來的勇氣與精神。這是導演兼編劇蘭道爾·華萊士和主角梅爾·吉布森所擅長表現的英雄主義風格。直面死神的大無畏精神以及可歌可泣的軍營友情,將成為這部以真實事件改編的越戰影片的主題。
類型:戰爭片
分級:R(暴力)
「你們正在向一個死亡之谷前進,在那你們將只能看到你身旁人的背影,他看你時也一樣。你不
要去管他是什麼膚色的,他叫什麼名字。我們將面對的是一些驍勇而且頑固的敵人。我不能承諾
將活著帶你們回家。但是我發誓,開戰以後,我將是第一個走進戰場、也是最後一個離開戰場的
人。我不會留下任何一個同胞,不管是已經犧牲的還是仍然活著的。我們所有的人將一起回
家」。在帶領士兵們進入戰場的前一天,哈爾-穆爾(Hal Moore,梅爾-吉布森飾,Mel Gibson)中
校向他的士兵們和家人們說了上述這些話。
在穆爾的面前是一幫對戰爭一無所知年輕人,以及一些早已經受過戰爭考驗、帶著傷疤和戰
爭的榮耀的老兵們。哈爾-穆爾中校的妻子朱莉也坐在人群中間聽著他丈夫的訓話。朱莉常常看到
他的丈夫伏案至深夜,研讀各種各樣關於戰爭的史書,為他的士兵們制訂最佳的作戰方案。哈爾-
穆爾所率領的是第七騎兵團第一營,與喬治-阿姆斯特朗-卡斯特將軍帶領的是同一支隊伍。
1965年11月14日(星期日)上午10時48分,哈爾-穆爾中校和他年輕的士兵們在Ia Drang山谷的
X登陸區著陸,這個地方是越南著名的「死亡之谷」。作為言而有信的人,穆爾中校第一個踏上了
戰場,結果卻發現他和他所率領的400名士兵被大約2000名北越部隊士兵所包圍。接下來的戰斗是
美國歷史上最殘酷的一場戰斗,也是美軍和北越部隊之間的第一次正式交火。《我們是士兵》這
部影片描述了戰火之中的這些士兵勇猛的場面,揭示了他們對國家、對戰友的忠誠,以及家裡和
海外男男女女們之間的英勇主義和他們所作出的無法想像的犧牲。
《我們是士兵》由派拉蒙影片公司(Paramount Pictures)和圖標製作演示公司(an Icon
Proctions Presentation)聯手推出。影片是由圖標公司和舵手室娛樂製作公司(Wheelhouse
Entertainment Proction)聯合製作生產的。蘭德爾-華萊士(Randall Wallace)擔任了本片的編
劇和導演,梅爾-吉布森、馬德琳-斯托(Madeleine Stowe)、格雷格-金尼爾(Greg Kinnear)、薩
姆-埃利奧特(Sam Elliott)、克里斯-克萊因(Chris Klein)、凱瑞-拉塞爾(Keri Russell)和巴
里-佩珀(Barry Pepper)分別在片中飾演角色。影片的製片是布魯斯-戴維(Bruce Davey)、斯蒂
芬-麥艾維迪(Stephen McEveety)和蘭德爾-華萊士,吉姆-萊姆利(Jim Lemley)和阿恩-L-
Ⅳ 我們曾經是戰士這部電影出現錯誤
·摩爾向孩子們道晚安時,上鋪的孩子戴著現在款式的棒球頭盔。
·當摩爾差點被刺中時,敵方士兵被子彈擊中前額,但後來的畫面中他的頭部沒有傷口。 ·當時M60機槍不需要副射手,由一人操作。 ·影片中越共使用的AK-47大部分是道具,但做工粗糙。尤其在影片結尾美軍反攻,越共們領取武器時,仔細觀察可以看到放在地上的AK-47太假了,由彈匣就可辨認,如果觀察再細致一點——沒有拉機柄,槍管還是方的(估計是木頭或泡沫做的~~~~可以理解,因為影片著力刻畫美國軍人。而在影片中越共拿著AK-47當肉搏武器用,根本不怎麼開槍,通常都是被美國人當靶子打了。每個越共士兵從出現到死平均時間不超過5秒,所以沒有必要在越共的武器上花費太多代價)。
Ⅵ 電影 《我們曾是戰士》 We were soldiers裡面的歌曲
歌名:"Hold Me, Thrill Me, Kiss Me"
you don't know how you took it
you just know what you got
oh lordy you've been stealing
from the thieves and you got caught
in the headlights
of a stretch car
you're a star
dressing like your sister
living like a tart
they don't know what you're doing
babe, it must be art
you're a headache
in a suitcase
you're a star
oh no, don't be shy
you don't have to go blind
hold me, thrill me, kiss me, kill me
you don't know how you got here
you just know you want out
believing in yourself
almost as much as you doubt
you're a big smash
you wear it like a rash
star
oh no, don't be shy
it takes a crowd to cry
hold me, thrill me, kiss me, kill me
they want you to be jesus
they'll go down on one knee
but they'll want their money back
if you're alive at thirty-three
and you're turning tricks
with your crucifix
you're a star
(oh child)
of course you're not shy
you don't have to deny love
hold me, thrill me, kiss me, kill me
Ⅶ 作為媽媽,母親節你期待收到什麼禮物
禮物,每一個人都不會拒絕驚喜,都希望收到禮物。作為一個媽媽,到了一些特殊的節日,例如說母親節、三八婦女節,當然也會希望收到自己孩子送的禮物。我覺得我最希望收到孩子的禮物是以下幾種:
首先,我最希望收到的母親節的禮物,就是孩子的快樂、健康與善良!作為父母,真的不會以孩子的成績和所取得的成就去評價孩子、去給孩子下判斷,說誰成績好就是好孩子,不好就不是。父母只會希望孩子能夠平安、健康、開開心心快樂的長大,能夠成長為一個善良的孩子,對社會有貢獻,就已經非常的知足了。可憐天下父母心,即使自己的孩子是芸芸眾生中的平凡的一個,也會以他/她為傲的。
最後,我想說只要自己的孩子有那份心,送什麼禮物都不重要的,作為父母,最希望的就是孩子能夠快樂,這就是送給父母最好的禮物了;平時上班太忙了,能夠注意身體,一日三餐按時吃,就是送給父母的禮物了;下了班,能夠學著自己做頓健康的飯,晚上不熬夜,早睡早起,把自己照顧好,就是送給父母最好的禮物;過年過節,能夠給家裡打個電話,過年能夠回家多住幾天,多陪伴父母一會,就是送給父母最好的禮物......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健康成長,快快樂樂,希望我的孩子能夠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媽媽永遠愛你們。
Ⅷ 我們曾經是戰士高清電影
我們曾經是戰士_hd.mp4
Ⅸ 我們都是戰士英語和中文全文
我們都是戰士
We are all soldiers.
Ⅹ (我們曾是戰士)這部電影是根據二戰的真實故事改編的嗎
《我們曾經是士兵》一片是根據一本名為《We Were Soldiers Once...and Young》的暢銷書改編的,該書由當時的第7騎兵團第1營營長哈羅德·摩爾(Harold G. Moore)及戰地記者約瑟夫·蓋洛威(Joseph L. Galloway)合著,詳細記錄了從1965年11月14日至18日期間在越南中部德浪河谷(Ia Drang)戰役的詳細過程,及戰役後發生的事件。這兩位作者不僅采訪了許多倖存的美軍官兵及陣亡官兵的家屬,還到越南采訪了好幾個經歷過此戰的北越人民軍指揮人員周輝敏、黃鳳、阮友安(均為音譯)等人,既從美軍的視角,也從越軍的角度去描述這次戰役。原書名字的意思是要紀念交戰雙方陣亡或仍然生存的士兵——「因為大家都曾經是年輕的士兵」,目前國內吉林出版社出版的中譯本書名改得比較難聽,叫做《一個美國大兵親歷的越南戰爭》,想尋找這本書的朋友要注意這個書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