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年初一票房前三的電影依次是
大年初一票房前三的電影依次是《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刺殺小說家》。
年初一票房冠軍,是陳思誠執導,王寶強、劉昊然等主演的電影《唐人街探案3》單日票房破10億元,創中國電影史最快過10億元的影片,也是中國影史第81部票房過10億的影片,但豆瓣評分才6.2,創《唐人街探案》系列電影最低分。
年初一票房排名第二,是賈玲執導,沈騰、賈玲、張小斐、陳赫主演的《你好、李煥英》,票房近3億元,豆瓣評分8.2分,獲得較高口碑。這部電影是賈玲首部自導自演的電影,票房能取得如此之高,是因為觀眾沖著沈騰而走進電影院。截至到2月13日零點時分,《你好、李煥英》已售票房破4億元,預計會成為今年春節檔的票房黑馬。
年初一票房排名第三,是楊冪、雷佳音、董子健、郭京飛主演的《刺殺小說家》,票房達1.38億元,豆瓣評分7.2分。一部票房與口碑都是中規中矩的電影。截至到2月13日零點時分,《刺殺小說家》已售票房達1.75億元。預計該影片最終票房在10億元左右。
(1)2021春節電影排行榜票房豆瓣擴展閱讀:
春節檔仍有增長空間
根據1905電影網、電影頻道融媒體中心共同發布的《2021年春節檔電影前瞻報告》,近五年來,春節檔電影票房逐年增長,年復合增速高達34.20%。雖然去年春節檔受疫情影響中斷,但從今年的預售進度、排片情況和觀影需求來看,春節檔仍有很大增長空間。
據證券時報網,春節檔在全年票房佔比重也在穩步上升。2018年首次超越賀歲檔成為節假日觀影第一檔期,全年票房佔比在9%以上。
不過為阻斷疫情傳播,2021年春節檔全國影院上座率限制在75%。嚴控疫情、響應「就地過年」倡議等因素會對今年春節檔電影市場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目前還不得而知。
❷ 春節哪部電影的票房最高
春節檔共報收票房56.5億,創造歷史紀錄,《唐人街探案2》奪冠,2018年內地影市迎來開門紅!
(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
時光網訊在2018年春節檔,內地影市的各項票房紀錄迎來了一次全面刷新。短短七天內,內地電影市場共報收票房56.5億,大幅刷新去年春節檔創造的33.8億的票房紀錄,增幅達67%。內地影市「無底洞」式的容量再一次令全世界震驚。
《唐人街探案2》以18.89億的成績打破了《美人魚》保持的春節檔單片票房紀錄(14.7億),成為新任春節檔票房總冠軍。
春節七天假期中,除了大年三十當日只報收0.33億票房外,其他六日票房均保持在7億以上。其中,大年初一全國票房高達12.64億,大幅超越去年大年初一創造的8.09億的內地影史單日票房紀錄。
換算成美元,今年大年初一票房約1.99億,輕松打破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紀錄(此前紀錄為北美2015年12月18日 《星球大戰7》首映日創下的1.37億美元的成績)。
同時,在這一天,內地影市首次迎來四部影片同日破億,兩部影片同日破3億的盛況。
初一之後,影市熱度並未下降——大年初二票房10.19億、大年初三票房9.33億、大年初四票房8.59億,均高於曾經的影史單日票房紀錄。
值得一提的是,上周五至周日(大年初一到初三),內地影市共計產出票房32.16億,約5.07億美元,大幅刷新了北美市場保持的全球單一市場最高周末票房紀錄。
單片方面,今年春節檔共有五部影片實現票房破3億。《唐人街探案2》、《捉妖記2》、《紅海行動》位列三甲。
今年名次下滑明顯的《捉妖記2》和《西遊記女兒國》的口碑並不像去年的《西遊伏妖篇》、《大鬧天竺》爭議那麼大,但今年的觀眾在選擇影片時對口碑的反應更加迅速,影片品質對票房的影響更加明顯,《紅海行動》和《唐人街探案2》的逆襲就是典型例子。
前期成績看預售,後期成績靠實力
今年春節檔的成績雖然驚人,但並非完全意料之外。其實只要稍微關注下幾部大片的預售成績,春節檔的強勢爆發早已露出端倪。
春節前,《唐人街探案2》預售破億,《捉妖記2》預售破3億。超高的預售成績一方面展現了觀眾的熱情與期待;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電影的發行、宣傳情況,並直接影響影片首日排片。
《捉妖記2》雖然錯失春節檔票房冠軍,但依然打破多項票房紀錄。例如,《捉妖記2》首日票房5.41億,刷新《戰狼2》保持的國產電影單日票房紀錄(3.98億),刷新《速度與激情8》創下內地影史單片單日票房紀錄(4.87億),並連續打破內地影史單片最快破10億、最快破15億的紀錄。
回頭來看,超高的預售成績為《捉妖記2》幫了大忙。
大年初一,《捉妖記2》排片比接近36%,高居榜首,全國影院排映超13.8萬場,一舉奠定了其強勢地位。一直到大年初四,排片冠軍的位置才被上座率更高的《唐人街探案2》搶走。
反觀一路逆襲的《紅海行動》,由於預售成績不高,首日排名只位居第四。到大年初四排片比終於反超《捉妖記2》時,票房上已落後了7億多,失了先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紅海行動》是今年春節檔票房前五名中唯一一部非續集電影,唯一一部非喜劇電影。觀眾前期關注度、期待值都不太高,口碑發酵浪費了不少收割票房的時間。
不過話說又回來,非喜劇、非續集,偏男性向的定位,既是《紅海行動》的劣勢,也是其優勢。這些特質讓該片成為競爭激烈的春節檔最特別的一位。競爭對手們前期熱鬧,觀眾看膩時,《紅海行動》的強勢期才真正到來。
以目前的票房走勢看,《紅海行動》單日票房反超《唐人街探案2》只是時間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正月十五之前學生黨和部分成年人觀眾仍在休假中,領頭的兩部電影都有沖擊30億的實力,出了春節檔,春節檔大片的票房大戰還將繼續。
❸ 最新電影票房排行榜2021
排行榜Top1:《你好,李煥英》
票房54.1億元
改編得並不算出色,但也中規中矩,將故事成功本地化,《人潮洶涌》在春節檔剛上映之時,票房十分糟糕,所幸的是,後期票房表現出色,總票房終於沖上了7.6億元。
❹ 2021年最新電影票房排行榜
2021票房排行榜(截至2021年12月30日):
1、長津湖,含預售票房已超56.95億。
2、你好,李煥英,票房54.13 億元(截至2021年4月10日)。
3、唐人街探案3,票房45億元(截至2021年3月22日)。
2021年中國電影總票房出爐:
從2021年春節檔的《你好,李煥英》,到國慶檔的《長津湖》,「家與國」 題材的電影,不斷刷新著中國電影的票房紀錄。隨著2022新年鍾聲的響起,2021年中國全年總票房成績定格在了472.58億元,居全球第一。
國家電影局2022年1月1日發布數據,2021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472.58億元,其中國產電影票房為399.27億元,占總票房的84.49%。全年新增銀幕6667塊,銀幕總數達到82248塊。中國電影產業快速復甦發展,全年總票房和銀幕總數繼續保持全球第一。
以上內容參考:騰訊網-全球第一!2021年中國電影總票房出爐
❺ 哪部春節檔電影的豆瓣評分最高
因為過春節很多人都喜歡去電影院看電影,這也讓許多電影扎堆的都在春節期間上映,近幾年我國有不少好的春節檔電影。哪部春節檔電影的口碑最好呢?
上面兩部電影其實是2021年的春節檔電影評分,對於今年今年上映的電影,網友也特別關注,你覺得哪部電影會在今年的春節檔當中評分最高呢?
❻ 春節檔7部電影評分出爐!票房最高的評分墊底,難道賈玲是最大黑馬
第三部電影《唐偵探》排名最差,而第三部電影《李煥英》則名列榜首。新的一年開始看起來不錯,尤其是對已經低迷了一年的電影業來說。
目前排名的七部電影分別是:《你好》、《李huanying》、《人潮洶涌》、《新神名單:哪吒重生》、《他的身世》、《野熊與野熊》、《奉神令》、《唐人街偵探3》。票房:《唐人街3》、《你好,李歡穎》、《刺客聶隱娘》、《野熊傳》、《哪吒之魔童降世》、《保護神令》、《人群》。終於為華仔感到難過了。他的電影《人群》知名度不高,但票房排名墊底。我認為他犯的唯一錯誤是他不應該「重拍」。現在的觀眾和十年前不一樣了,創新是所有人的常態,毫無例外。
❼ 2021國內票房最高的是哪10部電影
《長津湖》票房:57.48億
電影太震撼了,真實還原了長津湖戰爭的過程,展現了最可愛的戰士們朴實又堅韌的精神。易烊千璽又一次挑戰自己,雖然有一點之前的影子,不過很好的詮釋了這個人物。無論動作戲還是戰爭戲都是頂級製作,劇情方面蘭曉龍是天才,群戲能把人物形象塑造的這么立體絕了。
《你好!李煥英》票房:54.13億
關於親情我喜歡有分寸的表達,不喜浮誇,讓人更自然的接受和感動。李煥英雖然不算精緻,但是恰到好處,符合我心中的好片標准。影片中一句我不求他榮華富貴出人頭地,我只希望她平安快樂,大概是所有父母對孩子最根本的期望所在吧
3.《唐人街探案3》票房:45.15億
情節低劣到可怕, 王寶強的演技也是低到罕見, 裝瘋賣傻全程無腦 ,早年還能稱為質朴, 現在基本就是傻逼加油膩。主線的銜接安排的過於粗糙,無法同時做到即合理有不失幽默風趣。陳導各種素養真是展現的淋漓盡致。
《我和我的父輩》票房:14.76
❽ 2021年電影票房排行榜
據藝恩娛數統計顯示,2021年度國內共上映1603部影片,年度總票房高達4285137.22萬元RMB。
❾ 春節檔總票房破55億,哪部電影排名第一
截至2021年2月17日13:28分,春節檔票房排第一的為《唐人街探案3》收獲33.27億
《你好,李煥英》票房21.69億,《刺殺小說家》票房4.66億。值得注意的是,2月17日《你好,李煥英》單日票房已達5.8億,超過《唐人街探案3》的3.12億元。
躋身“30億俱樂部”的豆瓣5.9分電影積壓了一年的《唐人街探案3》原本被視為頭號種子選手。大年初一,其斬獲了10億以上票房,總票房預測一度超過62億人民幣,大有沖破《戰狼2》創下的國產電影票房紀錄之勢。其它對手,則被遠遠甩在了後面。
隨著時間發展,到了大年初四,《你好,李煥英》的單日票房和上座率漸漸反超了《唐人街探案3》。初五,前者的口碑、排片、上座率、單日票房、總票房預測等指標更是全面壓制了後者。